導航:首頁 > 旅遊旅行 > 小小旅行記教案

小小旅行記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6 07:44:43

① 小班語言小米粒旅行記課後反思

反思不足本次活動存在以下不足:
1、在走毯子的過程當中,沒有關注到後面版的小朋友,前面的孩子權已經走完了一種材質的材料,後面的孩子還沒有跟上。可以等孩子都走完之後再集體回憶討論。
2、自主學習的環節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我把小腳丫的功能歸納為:跑、跳、踢、跺、走,但我應該給孩子更多自己回憶的機會,相信孩子會給出更多令人驚喜的答案。
3、最後的結束環節教師無話可說,可以藉助怎樣穿襪子的兒歌,幫助小班幼兒學會穿襪子。

② 小班體育游戲小米粒旅行記教案大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方式初步了解小腳丫的結構、功能
2.能和老師、同伴一起討論、總結如何保護小腳丫
3.喜歡小腳丫,萌發保護小腳丫的意識
活動准備:PPT、圖片、各種材質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 激發興趣教師:春天來了,讓我們帶著小腳丫去旅行吧。小腳丫來到了圓圈上,我們一起走圓圈。
播放音樂《拉個圓圈走走》進行律動
(二)多種方法 認識腳丫
1.觀察小腳丫的結構
(1)看一看。
教師:小腳丫累了,快坐下讓我們的小腳丫休息一下。看一看我們的小腳丫上有什麼呀?
(2)數一數。
教師:有小朋友說有腳趾。讓我們來動一動自己的腳趾,數一數每個小腳丫上有幾個腳趾頭啊?這些腳趾頭長得一樣嗎?哪個腳趾頭最大?(大腳趾)哪個腳趾頭最小?(小腳趾)
(3)撓一撓。、教師:我們的小腳丫上還有什麼呀?(引導幼兒說出腳心或腳底)我們撓一撓好朋友的腳底,有什麼感覺呀?
(4)摸一摸。
教師:那我們摸一摸小腳丫上像山坡一樣拱出來的這個叫什麼?(引導幼兒說出腳背)
2.感知小腳丫的功能
(1)走一走--感受不同質地的材料教師:小腳丫休息了一下,又要去旅行了,跟著我慢慢走哦!
每走過一種質地的材料(毛毯、獨木橋、防滑毯、海綿墊),提問:我們走過XX感覺怎麼樣?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的小腳丫走了毛毯、獨木橋、防滑毯和海綿墊,小腳丫都有不同的感受呢!
教師:那我們的小腳丫除了會走,還有什麼本領呢?這些本領就藏在黑板上的圖片里,請小朋友分組去看著圖片學一學吧!
(2)學一學--自主探索小腳丫的不同本領幼兒自主學一學:跑、跳、踢、跺腳等動作。
(播放常規音樂)教師:快讓小腳丫站到圓圈上休息一下吧!
教師總結:我們的小腳丫還會干什麼?(根據幼兒回答帶領幼兒學一學)
(三)討論總結 保護腳
丫教師:小腳丫站了這么久,一定累了,快坐下休息一下。小腳丫有這么多本領,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它呢?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教師出示圖片、視頻幫助幼兒
總結:
1.注意衛生。教師:我聽到有小朋友說要勤洗腳、勤換襪子、勤剪腳趾甲,這是告訴我們要注意保持小腳丫的衛生。看看你的小腳丫的腳趾甲長不長?聞一聞你的小腳丫有沒有味道呀?
2.戶外活動的時候注意安全。教師:有的小朋友說我們跑步的時候要當心不要踩到其他小朋友的腳、不要從太高的地方跳下來。這告訴我們呀,戶外活動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保護小腳丫不要受傷。
3.坐電瓶車腳分開。播放視頻。教師:我們看看這個小朋友的小腳丫怎麼了呀?那我們坐電瓶車來幼兒園的時候應該怎麼保護小腳丫呢?(腳分開)
4.穿合適的鞋襪。教師:我還聽到有的小朋友說呀,我們要穿上合適的襪子、鞋子來保護小腳丫不受傷、不著涼。那趕緊穿上我們的襪子,小腳丫又要去旅行啦!
(四)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領域滲透:美術活動《小腳丫印畫》。

③ 幼兒園完全教案《小硬幣旅行記》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小朋友問老師雪是怎麼來的,為了讓孩子去探索科學,根據他們年齡特點設計此方案。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議議故事中,了解小雨點旅行的經歷,知道生活中許多自然現象都與水有關。 2、進一步激發對自然科學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難點——了解水的三態及變化需要的條件 活動准備 材料准備——故事錄音、PPT 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有一定的認知基礎。 活動過程 一、說說生活中的水 1、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麼。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擴張毛孔;製造氣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幫助減肥;舞台上用水製成的乾冰……水的用處真正大。 3、說說「水魔法師」能變成哪些樣子。 4、介紹故事名稱,引導幼兒仔細聆聽。 二、理解故事情節 ·完整聽錄音故事 提問: 1、故事的名稱;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聽老師完整地講故事(播放PPT) 提問: 1、小雨點經歷了一次怎樣的旅行? 2、這次旅行,小雨點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據幼兒的回答,播放PPT進行驗證。 ·總結: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師」變成的?變化時分別需要哪些條件? 三、小結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水,就連常見的自然現象中也有許多與水有關。(鼓勵孩子繼續探索、發現)

④ 幼兒園大班教案—科學活動 磁鐵(公開課)中的小磁鐵去旅行的故事怎麼講

從前,有一個小小的磁鐵,他去旅行。
碰見了很多東西,小動物們,最後碰見了一個磁鐵,他們兩級相同便吸在一起,不同便排斥

⑤ 小班教案科學《小豆子旅行記》及反思

小腳丫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人體器官,在幼兒園里小腳丫每天奔跑、做游戲、踢球…..但是孩子們並不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小腳丫,也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自己的小腳丫。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對自己的身體、器官有初步的保護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一 多種渠道認識小腳丫在認識小腳丫的結構和功能的環節中,我調動了幼兒的視覺和出觸覺,讓幼兒看一看自己的小腳丫;數一數自己的腳趾頭;撓一撓朋友的腳底心;摸一摸自己的腳背;走一走各種質地的毯子。通過這一系列的感官參與,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小腳丫由腳心、腳背和腳趾組成,自己的小腳丫能感受出不同質地的材料。當然在走不同材質的毯子過程當中,我也考慮到了各種感覺的對比:軟的和硬的、冷的和暖的、光滑的和粗糙的等等。
尤其是在撓腳底心、數腳趾頭和走毯子的環節,孩子們非常高興,感覺像是在做好玩的游戲。
二 情節貫穿始終,動靜交替在本次活動中,我創設了小腳丫旅行這一情節,始孩子參與活動的時候更加投入,避免了單一、枯燥的說教。小腳丫旅行--休息--旅行,這也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動靜交替,保證了活動的效果。
三 把孩子零散的生活經驗歸類"小腳丫有這么多的本領,我們該怎麼保護它呢?"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孩子們暢所欲言之後我只是對他們的答案進行梳理歸類和補充。並進行引導:你的腳趾甲長不長?我們應該怎樣坐電瓶車呢?
四、反思不足本次活動存在以下不足:
1、在走毯子的過程當中,沒有關注到後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孩子已經走完了一種材質的材料,後面的孩子還沒有跟上。可以等孩子都走完之後再集體回憶討論。
2、自主學習的環節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我把小腳丫的功能歸納為:跑、跳、踢、跺、走,但我應該給孩子更多自己回憶的機會,相信孩子會給出更多令人驚喜的答案。
3、最後的結束環節教師無話可說,可以藉助怎樣穿襪子的兒歌,幫助小班幼兒學會穿襪子。

閱讀全文

與小小旅行記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