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懷孕了,可以出遠門旅遊嗎
或許絕大部份的民眾都會質疑「孕婦也可以平安健康的出外旅遊嗎?」或者質疑「旅遊者不會因為懷孕而失去旅遊的樂趣嗎?」其實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前,最首要的關鍵就是必須先確定旅遊者懷孕的周數。 孕婦最佳的旅遊時機為懷孕中期 根據婦產科醫師的臨床追蹤結果,得知孕婦最佳的旅遊時機就是在懷孕的第二期(一般將懷孕自然過程分為三期:懷孕前三個月為第一期,懷孕第四至後三個月前為第二期,而懷孕後三個月則為第三期),因為在懷孕的第二期時,孕婦的身體已經都能適應懷孕所帶來的不適及不便,而此時身體也不至於過分臃腫,或者妨礙行動,而此時「流產」的機會,亦較其他早晚兩期來得低。 此外,根據航空公司一個非正式的統計報告顯示,孕婦如果在懷孕七個月以後還搭機出國旅遊,比較容易出現「早產」或「流產」等合並症。當然,孕婦最好不要選擇到未開發的國家或荒野叢林地帶,以免傳染到流行性疾病;此外,這些地區由於醫療資源匱乏,有問題時很難及時找到醫療援助,對孕婦本身及腹中胎兒而言,在健康上都沒有任何保障。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產科醫師都不贊成孕婦在懷孕28周以後,還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地區去作長途旅遊,因為假如在旅遊行程中發生「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妊娠性高血壓」、「下肢靜脈炎」、「意外摔倒」,甚至不幸發生車禍,都會增加子宮或胎盤的傷害,而使得母親及胎兒遭受到不必要的危害,甚至無法搶救母子的性命,使得歡樂的旅遊,反而成為死亡之旅。 正視孕期旅遊的風險 若是孕婦在其高風險期中,不得已需要搭機出國時,則務必在登機前兩個星期,先與其婦產科醫師謹慎商討,並做好完善的健康風險評估,以及健康規劃檢查,甚至及時危機處理的認知,如此才能夠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傷害」。 不宜出遠門的孕婦 再者,孕婦除了在懷孕第28周以後盡可能不要長途旅遊外,過去病史有不良紀錄或是有下述健康問題的孕婦,也不宜貿然出國旅遊: 一、過去有不良生產經驗者 曾歷經自然流產、子宮外孕、妊娠毒血症、早產、子宮頸閉鎖不全、難產、剖腹生產、胎盤早期剝離、子宮及胎盤先天異常、高血壓、骨盆腔發炎、下肢靜脈曲張合並栓塞、Rh陰性血型者,或者懷孕早期有嚴重「害喜」現象者,最好不要貿然搭機或乘船出遊。 二、罹患內科疾病者 有內科病史的懷孕旅遊者,必須在原有疾病病情已經獲得控制之下,並且得到其主治醫師的許可,才能夠放心出遊。此外,某些常見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先天性或後天性心臟病(如瓣膜性或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管病變(如陳舊性腦中風)、痛風(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嚴重貧血(在懷孕期間會更加重貧血的症狀)、氣喘、癲癇、下肢靜脈炎、動暈症(暈車、暈船、暈機),甚至某些嚴重的過敏性疾病,都可能在旅遊期間出現突發的急性惡化,因此亦不要貿然搭機或乘船出遊。 三、評估是否存有潛在性的懷孕期間伴隨之合並症 某些懷孕旅遊者在懷孕期間曾經被告知患有如尿蛋白、高血糖、子癇症,甚至高血壓,那麼就更需要在出遠門旅遊前事先做好健康規劃。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預先打聽旅遊當地是否有合格的產科醫師,以便萬一在意外發生時方可尋求醫療援助。孕婦在出國旅遊前亦應要求您的產科醫師開具一份病歷摘要,同時以信函書面說明,推薦當地的產科醫生並拜託其能夠加以特別關照。作者:譚健民醫師
2. 懷孕初期可以出去旅行嗎
1在容易出現問題的階段,不宜外出旅遊。因為在那種狀況下,你最好盡量待在醫院里。 2第二條原則是關於交通方式的選擇。旅行不宜顛簸,以火車或汽車為宜——過於顛簸容易使孕婦疲憊,而且對寶寶的安全也會有影響。火車的平穩性很強,不太顛簸,這樣,寶寶就會安安穩穩地待在你的肚子里3旅遊會讓你產生勞累感(特別是腰酸背痛)。反復的過度疲勞會使孕婦有早產的風險。4為了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孕婦最好選擇最舒服的交通工具:對於長途旅行,最好選擇火車或是飛機,坐火車或是坐飛機都比坐汽車要舒適。但不管怎樣,妊娠7個月後,無論是什麼交通方式,都要避免長途旅行。注意事項孕期旅遊避免勞累專家認為,孕早期胎兒還沒有成形,平時最好注意適當活動。如果女性的身體素質比較好,早孕反應不明顯,孕早期是可以旅遊的,但應避免過度勞累。孕期旅遊之去處不要讓孕婦及胎兒太勞累。避免人多、復雜的地方。一般而言,最好去空氣清新、寧靜的地方,不要離家太遠,如有綠色的草地、湖泊則是最佳的選擇。孕婦如感到心曠神怡的話,胎兒也會從中受益。孕期旅遊之飲食出門在外,飲食一定要注意安全衛生,以免造成腹瀉等疾病的發生。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若途中發生腹痛、陰道出血等現象,應中止孕期旅遊計劃立即就醫。孕期旅遊之交通特別提醒:孕早期旅遊時最好不要長時間乘坐飛機、船或車子等交通工具,對孕婦而言,這不同於平常的活動。最好也不要上高速公路,一上即是四五個小時,那對孕婦而言,也是吃不消的。選擇當地的大巴或自駕游為宜。
3. 剛懷孕可以去旅遊么急
我上一個寶寶就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坐飛機坐火車坐汽車去雲南旅遊,旅途很累,回來發版現已經懷孕,但是權情況不好,70天時寶寶離我而去,當時腸子都悔青了,我這次准備要寶寶的那個月,老公去成都出差,我也想去玩,但一想沒幾天就是排卵期了,還是忍了,怕旅遊身體累到也怕飛機安檢輻射,為了寶寶建議你還是忍了吧!可以在4到6個月時再旅行
4. 懷孕初期可以旅遊嗎
專家認為,孕早期胎兒還沒有成形,平時最好注意適當活動。如果女性的身體素質比較好,早孕反應不明顯,孕早期是可以旅遊的,但應避免過度勞累。 孕期旅遊之去處推薦閱讀:懷孕初期旅遊注意事項 不要讓孕婦及胎兒太勞累。避免人多、復雜的地方。一般而言,最好去空氣清新、寧靜的地方,不要離家太遠,如有綠色...的草地、湖泊則是最佳的選擇。孕婦如感到心曠神怡的話,胎兒也會從中受益。 孕期旅遊之飲食 出門在外,飲食一定要注意安全衛生,以免造成腹瀉等疾病的發生。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若途中發生腹痛、陰道出血等現象,應中止孕期旅遊計劃立即就醫。 孕期旅遊之交通 特別提醒:孕早期旅遊時最好不要長時間乘坐飛機、船或車子等交通工具,對孕婦而言,這不同於平常的活動。最好也不要上高速公路,一上即是四五個小時,那對孕婦而言,也是吃不消的。選擇當地的大巴或自駕游為宜。 孕早期旅遊的媽媽們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若有不適,最好停止旅遊計劃,以免發生不測。小編建議,孕早期是流產危險期,為了安全度過孕產期,最好避免在懷孕初期旅遊。
5. 懷孕以後可以出去旅遊嗎
懷孕5--6個月對胎兒來說比較穩定,沒什麼大問題是可以坐飛機旅行的,過安檢時告訴工作版人員用手檢查權,避開電子檢查,因為會輻射,但也要根據自己身體及妊娠正常否而定,不過我還是建議您別去長途的,如果必須要去,也盡量少帶行李,不要穿高跟鞋,衣服寬松,吃飯時要考慮到自己的營養需求,出現異常時一定要請人幫助。
6. 孕期可以旅行嗎
通常而言,外出旅行會比較勞累,而孕早期過度勞累有引起流產的可能;妊娠最後一個月,子宮明顯增大,胎兒體重增加,羊水增多,長途旅行過勞時,因為重力的作用,容易發生胎膜早破,引起早產。因此,孕期如計劃長途旅行,最好是安排在妊娠中期及妊娠最後一個月之前。
旅行時應避免過勞和過度顛簸。如,乘長途汽車較易疲勞,最好坐兩小時左右的汽車就停下來活動一下,乘車時要系好安全帶,以避免腹部受到碰撞。乘火車比坐汽車相對安全,而乘飛機通常需經醫生許可。妊娠最後一個月不應旅行,以防在途中分娩。
對於孕婦而言,出遊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充足的打算:
(1)制定合理的旅行計劃妊娠期不要過度疲勞,要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行程緊張的旅行團不適合孕婦,而定點、半自助式的旅行方式則比較適合孕婦。此外,在出發前必須查明旅遊地區的天氣、交通、醫療與社會安全等狀況,若認為沒有把握,則以不去為宜。
(2)要有人全程陪同孕婦不宜一人獨自出遊,與一群陌生人出遊也不妥當。最好是丈夫、家人或姐妹等親人在身邊陪伴,這樣不僅會使旅程較為愉快,而且當孕婦覺得累或不舒服的時候,也有人照顧,或視情況改變行程,這樣才能有個安全快樂的旅行。
(3)衣食住行要多留心衣:衣著以穿脫方便的保暖衣物為主,如帽子、外套、圍巾等,以預防感冒;若旅遊地區天氣已較熱,帽子、防曬油、潤膚乳液則不可少:平底鞋比高跟鞋方便走路;必要時托腹帶與彈性襪可減輕不適;多帶一些紙內褲備用。
食:避免吃生冷、不幹凈或吃不慣的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等身體不適。奶類、海鮮等食物因易腐敗,若無法確定其是否新鮮,以不食為宜。多食水果,可防脫水與便秘。多喝開水,也可以自備礦泉水或果汁,但千萬不要飲用標明「用碘幫助純化」的水,這種水喝了易造成碘儲積,嬰兒出生很可能有先天性甲狀腺腫瘤。
住:避免前往島嶼或交通不便的地區;蚊蠅多、衛生差、傳染病流行的地區更應避免。
行:坐車、搭飛機一定要系好安全帶。要先了解一下最近的洗手間在哪裡,因為孕婦容易尿頻,而且憋尿對孕婦是沒有好處的;最好能每小時起身活動十分鍾。不要搭坐摩托車或快艇,登山、走路也要注意,不要太費體力,一切量力而為。
(4)運動量不要太大或太刺激運動量太大容易造成孕婦體力不堪負荷,因而導致流產、早產及破水。太刺激或危險性大的活動也不可參與,例如雲霄飛車、海盜船、自由落體、高空彈跳等。游泳是不被禁止的,而潛水不超過18米深度也是允許的(潛水若超過18米,胎兒會有「減壓病」,十分危險)。而那些速度快的沖浪、滑水活動最好不做,以免撞傷、流產。
(5)攜帶必備葯品旅行時要打算些必備葯品。孕婦除了遵守以上的規則以外,同時還要考慮葯物在懷孕期間的安全性,所以,出發前請教你的產檢醫師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另外,打算一些對懷孕安全的抗腹瀉葯、抗瘧疾葯及綜合維他命葯劑,也是非常必要的。
飲食與營養
7. 孕婦可以去旅遊嗎
一 孕婦旅遊的最佳時期
懷孕中期約16~28周最適合旅行,此時即使長途旅行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這時候准媽媽已適應懷孕生理變化,身體狀態最佳,不適症狀最少,而且發生流產或早產的機會最小。
此外,初期孕吐害喜症狀較明顯,准媽媽也剛要適應胎兒,身心需調整,比較不適合遠游;懷孕後期也不適合遠游,因為肚子太大行動不便,因此懷孕中期是最適合出國旅行的階段。
旅行前最好先咨詢產科醫師,以確定是否適合旅遊。此外,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定要系好安全帶,要有人陪同,若有任何不適,馬上請當地醫師檢查。若有不適合旅遊的因素,最好不要勉強成行,以免在旅途中發生狀況。
二不適合長途旅遊的孕婦
1、有重覆流產病史。
2、曾經早產或提早破水。
3、曾經或目前有胎盤異常,例如無前置胎盤、胎盤剝離。
4、這次懷孕有先兆性流產或陰道出血。
5、多胞胎懷孕。
6、胎兒有子宮內生長遲緩。
7、有妊娠毒血症、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
8、心臟衰竭或心臟瓣膜疾病。
9、曾經有血管栓塞疾病。
10、嚴重貧血。
11、慢性器官功能異常,需要經常就醫或長期服葯,例如,氣喘病。
三孕期旅遊時的注意事項
1、制定合理的旅遊計劃不要過度疲勞,要讓身體有充分的休息。
所以,行程緊湊的旅行團不適合準媽媽參加,定點旅行、半自助式的旅行方式則比較適合。此外,在出發前必須查明旅遊地去的天氣、交通、醫療與社會安全等狀況,若沒有把握,不去為宜。
2、途中要有人全程陪同准媽媽不宜獨自出遊,與一群陌生人出遊也不恰當。
最好是丈夫、家人或姐妹等關心、愛護你的人在身邊陪伴,不但會使旅程較為愉悅,而且當你覺得累或不舒服的時候,也可以照顧你,或視情況改變行程,這樣才能有個安全快樂的旅行。
3、運動量不要太大或太刺激運動量太大可能導致流產,早產或破水。
太刺激或危險性大的活動也不可參與,例如:過山車、海盜船、自由落體和高空彈跳等。游泳是不被禁止的,而潛水不超過18米深度也是允許的,因為潛水超過18米深度,胎兒會有「減壓病」,十分危險。沖浪、滑水能免則免。
4、攜帶必備葯品每個旅行者都要准備些葯品在身邊
孕婦除了遵守以上的規則外,還要考慮葯物在懷孕期間的安全性,所以出發前,請教你的產檢醫師是很重要的。另外,准備一些對懷孕安全的抗腹瀉葯、抗瘧疾葯及綜合維他命葯劑,也是非常必要的。
5、孕婦旅遊穿著、住宿注意事項
衣:衣著以穿脫方便的保暖衣物為宜,如帽子、外套、圍巾等,預防感冒,若目的地天氣較熱,帽子、防曬油、潤膚液則不可少,平底鞋比高跟鞋方便,必要時托腹帶與彈性襪可以減輕不適,多帶些紙巾和內褲備用。
食:避免吃生冷、不幹凈或吃不慣的食物,以免消化不良,腹瀉等情況。奶類、海鮮等食物易腐壞,若不能確定是否新鮮,不食為宜。多吃水果,可防脫水與便秘,多喝水。
住:避免前往島嶼或交通不便的地區,蚊蟲多,衛生差的地區更不可前往,傳染病流行的地區更應避免。
行:坐車、搭飛機一定要系好安全帶。要先了解一下離你最近的洗手間在哪裡,因為准媽媽容易尿頻,而且憋尿對准媽媽是沒有好處的,最好能每小時起身活動十分鍾。不要搭坐摩托車或快艇,登山、走路也要注意,不要太費體力,一切量力而為
6、要制定合理的旅行計劃
即使身體的狀況很好,孕婦也不能太過疲勞,所以在行程安排上一定要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除此之外,在出發前必須了解到達地區的天氣、交通、醫院等。若行程是難以計劃和安排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還是不去為好。
7、途中要有人全程陪同
孕婦不宜一個獨自出門,與一大群陌生人做伴也是不合適的,最好由丈夫、家人或好友等熟悉你的人陪伴前往。這樣,不但會使旅程較為愉快,當你覺得累或不舒服的時候,也有人照顧你。
8、衣食住行要多注意
避免吃生冷、不幹凈或沒吃過的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等突發狀況;奶製品、海鮮等食物容易變質,若不能確定是否新鮮,最好不要吃;多喝開水,多吃水果,可防脫水和便秘。
衣著以穿脫方便的保暖衣物為主,還可以帶上帽子、外套、圍巾等,以預防感冒;若所去地區天氣炎熱,帽子、防曬油不可少;平底鞋、托腹帶、彈性強的襪子可幫助你減輕疲勞帶來的不適;多帶一些紙內褲可以應急。
避免前往海島或交通不便的地方;蚊蠅多、衛生差的地區不可前往,傳染病發病率高的地帶更不適合孕婦前往。
坐車、乘飛機一定要系好安全帶,而且要在落座前找好洗手間的位置,因為孕婦尿頻,憋尿對孕婦是沒有好處的。最好能每小時起身活動10分鍾,如果顛簸得很厲害的話,就不要起身了,在座位上伸展一下身體即可。不要搭坐摩托車或快艇,登山、走路要注意不要太費體力,一切宜量力而為。
9、隨身攜帶葯品。
胃腸葯、治療外傷的葯水葯膏、創可貼、花露水等,使用時要先看葯品說明,注意有無孕婦慎用的字樣。
10、運動不要量太大或太刺激
運動量太大容易使孕婦的體力不堪負荷,因而導致流產、早產及破水。太刺激或危險性高的活動性高的活動也不可參與,例如過山車、自由落體、高空彈跳等。
11、旅途中隨時注意身體狀況
孕婦在旅途中,若感覺疲勞需稍事休息;若有任何身體不適,如下體出血、腹痛、腹脹、破水等,應立即就醫。另外,如果孕婦有感冒發燒等症狀,也應該及早去看醫生。總而言之,不要輕視身體上的任何症狀而繼續旅行,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8. 懷孕還能去長途旅行嗎
都說懷孕不是生病。但是我也覺得看個人身體狀況。有的人早孕反應厲害,或者有見紅,那還是在家呆著吧。
9. 懷孕初期可以去旅行嗎
您好! 懷孕8周,如果沒有什麼妊娠反應,體質比較好,可以出去旅行,只要注意不要太累就行。 但是,您是要去西藏,那裡的氣候變化大,很多正常人去都會出現高山反應,缺氧對孕婦和胎兒都會有影響的。您懷孕了,建議不要去,先將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以免發生意外。 您想去西藏旅遊的願望等生下孩子以後再去實現比較好。 祝您和腹中的寶寶健康!
10. 懷孕初期到底能不能旅行
孕中期可以適當出去轉轉,但最好先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
25歲的南京姑娘小李去年10月領證結婚,但因為工作原因一直沒來得及度蜜月。今年1月,小李發現自己懷孕了,這讓她有點措手不及。一方面,按規定婚假的「有效期」是領證一年內;另一方面,有孕在身似乎「難以出行」。
雖然很多資料都顯示孕中期是可以旅行的,但家中長輩不能認同,擔心意外發生。小李很想知道:孕期到底可不可以「帶球旅行」?
還沒度蜜月就懷上寶寶,不想浪費15天婚假
雖然懷孕已經兩個多月,但小李基本沒有嘔吐等孕期不適反應,這讓她更加堅定要在孕中期進行蜜月旅行的決心。
查閱相關資料後,小李發現,孕中期(懷孕的第4-6個月)是可以旅行的,「一些孕期的APP上甚至建議旅行,稱『懷孕初期的不適感已經消除,孕晚期的身體沉重尚未開始,也不易流產,只要沒什麼特殊情況,那就帶著寶寶一起領略大自然的風采吧』。」
除此之外,國外也提倡孕中期旅行,甚至稱之為Babymoon(產前蜜月),「懷孕中期是最適宜旅行的時間,這時孕早期的妊娠反應已經緩解或結束。若是醫生也給你開出綠燈,那就來一場『帶球移動』的旅行吧。」
然而,盡管眾多資料顯示孕中期旅行「沒有大礙」,但小李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都表示不能認同,這讓小李苦惱不已,「如果不能出去,那我和老公15天的婚假都浪費了。」
聽說是孕婦,大部分旅行社拒絕接單
現代快報記者咨詢了南京幾家旅行社,聽說是孕婦出遊,大多數旅行社當即委婉勸阻,個別旅行社甚至直接表示,只要是孕婦,無論是出國游還是國內游,一律不接單。
就職於南京某旅行社的小陳表示,公司出具的出遊合同中有明確規定,「孕婦是特殊限制群體,一般我們都不接待。」據小陳回憶,前些年曾有一名孕婦報團出遊,途中出了意外不幸流產,她的家人找旅行社問責。「現在,只要有孕婦過來咨詢,我們都會建議她們放棄出遊。」小陳說,即使旅客願意立下書面說明,承諾出了事情不要旅行社承擔,但為了避免風險,一般還是不會接單。
盡管大多數旅行社對孕婦避之不及,也有少數幾家表示孕婦能夠成行。某旅行社前台小周表示,公司對於孕婦出遊沒有明確限制,但為了防止有人假借旅遊名義在國外產子,在線路的選擇上有嚴格的限制,「美洲、歐洲、澳洲的團孕婦不可以報,其餘的大部分線路,只要本人能坐飛機,就可以報名。」
孕32周以上乘坐飛機,一般不予接受
究竟什麼樣的孕婦才能坐飛機呢?現代快報記者瀏覽了國內幾大航空公司的官網,在旅客須知一欄,均有針對孕婦的限制運輸或拒絕運輸的明確條款。例如,南航規定,懷孕不足32周的孕婦乘機,除醫生診斷不適宜乘機者外,可按一般旅客運輸;而懷孕超過32周的孕婦乘機,一般不予接受,如有特殊情況,懷孕32周-36周的孕婦乘機,應提供包括旅客懷孕時間、旅行航程和日期、是否適宜乘機等內容的醫生診斷證明??對於懷孕超過36周,預產期在4周以內,或預產期不確定但已知為多胎分娩或預計有分娩並發症者,不予接受運輸。
大多數航空公司的規定與南航基本相同,部分航空公司,如東航、海航,還為孕婦乘機提供了建議:在懷孕早期過量飛行時應小心高空缺氧,應避免提取重物。建議在計劃旅行前,咨詢產科醫生。
專家意見
適度出遊有益健康,出遊前需做全面產檢
「孕婦可以適當出去轉轉。」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蔡滿紅認為,孕中期出遊可以幫助孕婦保持愉悅的心情,旅途中適當地走動對自身健康和胎兒發育也有一定好處。
蔡滿紅表示,孕婦外出旅遊,需對自身狀況有全面了解,「在決定出去之前,最好去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產檢,看看身體狀況是否適合。」蔡滿紅介紹,如果孕婦時常宮縮或有見紅等先兆流產的現象,切忌外出旅遊。
蔡滿紅建議,符合出遊條件的孕婦盡量選擇短途游,「挑選輕松的路線,旅途中盡量避免勞累,如有不適,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妊娠早期呼吸功能發生變化,18周時,孕婦的耗氧量增加10?20%(其中50%為胎兒所消耗)。而肺的通氣量增加達40%,為達到孕婦本身和胎兒對氧的需求量,加上孕婦鼻、咽、氣管等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很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由於孕婦對氧的需求量增加,妊娠合關呼吸系統疾病時,病情多易加重。何種感冒對胎兒有影響一般的感冒,症狀較輕,如流清涕,打噴嚏,對胎兒影響不大,也不必服葯,休息幾天就會好的。但在妊娠早期(5?14周),主要是胎兒胚胎發育器官形成的時間,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狀較重,則對胎兒影響較大,此間服葯對胎兒也有較大風險。孕期前3個月:在這3個月孕婦應該禁用一切葯物,如果感冒了要根據以下兩種情況分別對待。情況一:感冒不發燒,或者發燒時體溫不超過38度。情況二:如果孕婦感冒時發燒高達39度以上,並且持續3天以上。倘若孕婦是在排卵期後2周內患感冒,則可用葯而不會對胎兒有影響。若排卵期2周以後患感冒,用葯可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因為這時胎兒的中樞神經已開始發育。這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勸孕婦終止妊娠。孕中期:此時要慎重用葯,像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葯物應慎用。如果發燒,可詢問醫生選擇一些毒副反應較少的中草葯。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作用的板藍根、大青葉、連翹、羌活、金銀花等都有較好療效。對於常見的抗感冒葯如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葯大都含組胺葯,不宜服用。若感冒伴有高燒,多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看醫生,不要吃消炎痛,這是孕婦禁忌的退熱葯。孕晚期:這時服用感冒葯一般來說對孕婦、胎兒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了。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合適的葯物。不用葯不可取。妊娠後,孕婦體內酶有一定的改變,對某些葯物的代謝過程有一定的影響。一些疾病本身對胎兒、母親的影響遠遠超過葯物的影響,這時,就應權衡利弊,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