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先驅者號」和「旅行者號」都帶上了太空禮品
導語
今天是著名天文學家、地外文明探索的先驅卡爾·薩根逝世20周年的日子。在懷念這位科學大師的時候,我們又不禁回想起人們為地外文明探索而瘋狂的日子。20世紀70—8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4個著名的探測器:「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除了各自考察太陽系的一些主要天體外,還給可能的外星人帶去了禮品。這禮品是什麼呢?
兩艘「先驅者號」各攜帶一張相同的鍍金鋁板,長22.9厘米,寬15.2厘米,其上刻有一男一女的畫像,那位男人正在招手致意。還有象徵太陽系的信息,以及一些表示這艘星際飛船來歷的符號。
兩艘「旅行者號」各攜帶一塊相同的鍍金唱片和一枚金剛石唱針。唱片名為《地球之音》,直徑有22.9厘米,上面錄制了人類向外星文明發出的55種問候語(包括中國的現代標准漢語、閩南方言、粵語和吳語)、長達90分鍾的27首各國著名樂曲(包括中國傳統名曲《流水》等)錄音。還有115幅地球上各種事物和情景的圖片。這兩張唱片可以在宇宙中保存10億年之久。
20世紀90年代,這4艘飛船都已到達冥王星的軌道之外,就像大海中的「漂流瓶」那樣,帶著我們地球人的信息和期望,向著浩瀚無際的宇宙深處飛去。
經歷多少萬年漫長漂流之後,它們也許會被某個外星文明世界截獲,從而讓他們知悉,銀河系的某處也曾經有過一個地球人類的文明。也有可能,這些鍍金鋁板和唱片竟會被我們的遙遠後代重新找到。當然更有可能,這幾艘飛船最終都未能遇上任何文明世界,它們將在茫茫的宇宙之海中無盡地漂泊……
⑵ 「旅行者2」號是怎樣一艘探測飛船
「旅行者2」號是美國在1977年8月20日發射的行星探測飛船,相繼就近探測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這些行星的主要衛星,在美、蘇發射的眾多行星探測飛船中,它是訪問天體最多的星際探測飛船,確實是表現突出,功績卓著,為人類了解太陽系作出了巨大貢獻!
「旅行者2」號探測飛船起飛重量為820千克,由65000個零件組成,主體是16面體,中央有一個儲存推進劑的球形燃料箱。主體四周安裝各類無線電設備。主體上方有一個直徑為3.7米的拋物面天線,它是飛船在深空中與地球保持通信聯絡和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
飛船共攜帶12件科學儀器,根據它們的用途可分為3類:第一類是攝像設備,包括電視攝像機、紅外光和紫外光的光譜計以及偏光計;第二類是宇宙空間環境探測設備,其中包括宇宙射線探測器、宇宙粒子探測器和磁場計;第三類是行星射電天文接收機和鞭狀天線,主要用來進行射電研究,以便了解行星及其衛星的大氣層和電離層特性。
飛船主體右下方還懸掛三節同位素核電源,其所以有必要,是當「旅行者2」號進入深空探測土星以及土星以外的太陽外層行星時,太陽光極其微弱,只有地球上太陽光的1%或更低,已經沒有可能用太陽能電池。同位素核電源的壽命很長,可使用幾十年。
迄今發射的所有深空探測飛船中,「旅行者2」號是最新的一種型號。飛船上裝備計算機指揮系統、飛行數據處理系統和飛船姿態控制系統等3套全自動控制系統,不用地面無線電遙控,能完全獨立自主地完成對各外行星的探測任務。為什麼不用地面遙控?因為外層行星都十分遙遠,無線電遙控指令從地球到行星近旁的飛船,行程要花費數小時,遙控指令難以按時進行。
處在遙遠深空的探測飛船是如何將探測到的行星信息送回地球的?飛行數據處理系統將探測到的各種行星數據,包括由電視攝像機系統拍攝的行星圖像,進行綜合處理後,經發射機通過3.7米的拋物面天線用無線電波發往地球。帶著行星信息的無線電波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穿越浩瀚的宇宙深空,奔向地球。如果飛船此時處在天王星附近,無線電波要經歷2小時45分鍾才能到達地球;如果飛船處在海王星附近,則無線電波要經歷4小時10分鍾方能抵達地球,而且電波已十分微弱。為了能接收這種微弱電波,地面深空通信網應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通常需要有兩座直徑為64米的最大而又最靈敏的大型拋物面天線的深空接收站聯網接收信息,把聽力提高1倍。由於太陽系外層行星遙遠,它們的角度都很小,例如天王星的角度為4.1弧秒,海王星為2.1弧秒,天線波束指向應十分精確地對准它們。深空接收站將收到的信息直接送入計算機中進行處理,如果是行星的圖像,經處理後便恢復成原來模樣。
深空探測是一項極其復雜而艱巨的工作,其特點是耗資大、周期長。雖然如此,由於航天電子學、自動控制和智能技術的高度發展,又由於計算機信息處理,特別是圖像處理技術的完備功能以及深空通信的卓越效能,使得人類有可能利用像「旅行者2」號這樣的探測飛船飛臨遙遠的太陽系的行星身旁就近考察,進行電視攝像和各種科學探測,猶如科學家們身臨其境,從而把幾千年以來從目測到地面觀測宇宙的眼界大大地擴展了,使得科學家們有可能去探索生命的起源,太陽的起源和演變過程;去觀測行星及其衛星的地質結構、表面形狀、周圍環境、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等秘密。
深空探測的成功和收獲,證明當今航天科技、空間科學的飛躍式發展,為人類征服自然,探索深空空間開創了廣闊道路。無限的宇宙空間正等待著我們這一代青年去探索,去開發。
⑶ 微博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畫家和旅行家
值得關注的漫畫家我推薦郭斯特,畫風搞笑,而且還經常分享生活,旅行家我覺得值得關注的我的旅行小馬甲,此人不僅喜歡出一些游記攻略,還是攝影師,總之看他的微博就是一種享受。
⑷ 古今中外有名的 旅行者都有誰(列舉3~5個)
一、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於克羅埃西亞考爾楚拉島,義大利旅行家、商人,著有《馬可·波羅游記》。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二、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三、鄭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四、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五、馬歡,字宗道,號會稽山樵,回族,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譯官)。
馬歡精通波斯語、阿拉伯語,在鄭和使團中,作為通事、教諭,一身兼兩職,既為外事翻譯,又負責傳播中華文化。由於他「善通番語」被選入鄭和船隊,曾隨鄭和於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等國, 並到麥加朝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可·波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玄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霞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歡
⑸ 旅行者一號:為什麼我們已經和地球已經永別了呢
每當情人節的時候,小編總是會回想起1990年2月14日,因為在那天旅行者1號已經在地球上空飛行了64億公里。後來在天文學家薩根的建議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利用旅行者1號珍貴的能量回望並拍攝了一張我們的星球照片。並且這張照片後來還被選為從太空拍攝地球的最佳照片。
一個微小的光點,像塵埃一樣,但是我們所有的人類歷史,所有的一切,幾乎都是發生在宇宙中的這一粒塵埃上。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製造者在40年前就預見到有必要保存前星際文明的人類文化,當時他們的遠見卓識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⑹ 旅行者一號已經距離地球數百萬公里,為何還能聯系得上
理論上,如果旅行者一號的電力系統仍然能夠正常工作的話,那麼,不要說現在還能夠與其取得聯系,就是在未來若干年之內,人類仍然能夠與這個已經走得非常遙遠的航天器取得聯系。因此,簡單來說,決定人類能否與旅行者一號持續取得聯系的主要因素不是兩者之間的距離,而是旅行者一號所使用的核動力電池是否已經耗盡。
那麼,2025年之後呢?
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一樣,2025年之後,科學家將無法對旅行者一號下達任何指令,這艘功勛卓著的航天器將獲得最終的「自由」,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隨意漂流,游盪在無盡的虛空之中。多年以後,當太陽成為一個紅巨星吞沒地球之後,旅行者一號將成為人類文明遺留給這個宇宙最後的禮物。
⑺ 旅行者2號是怎樣的一艘探測飛船
旅行者2號是美國在1977年8月20日發射的行星探測飛船,相繼就近探測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這些行星的主要衛星,在美蘇發射的眾多行星探測飛船中,它是訪問天體最多的星際探測飛船,確實是表現突出,功績卓著,為人類了解太陽系作出巨大貢獻!
旅行者2號探測飛船起飛重量為820千克,由65000個零件組成,主體是16面體,中央有一個儲存推進劑的球形燃料箱。主體四周安裝各類無線電設備。主體上方有一個直徑為3.7米的拋物面天線,它是飛船在深空中與地球保持通信聯絡和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飛船共攜帶12件科學儀器。
根據它們的用途可分為3類:第一類是攝像設備,包括電視攝像機、紅外光和紫外光的光譜計以及偏光計;第二類是宇宙空間環境探測設備,其中包括宇宙射線探測器、宇宙粒子探測器和磁場計;第三類是行星射電天文接收機和鞭狀天線,主要用來進行射電研究,以便了解行星及其衛星的大氣層和電離層特性。
飛船主體右下方還懸掛三節同位素核電源,其所以有必要,是當旅行者2號進入深空探測土星以及土星以外的太陽外層行星時,太陽光極其微弱,只有地球上太陽光的1%或更低,已經沒有可能用太陽能電池。同位素核電源的壽命很長,可使用幾十年。
迄今發射的所有深空探測飛船中,旅行者2號是最新的一種型號。飛船上裝備計算機指揮系統、飛行數據處理系統和飛船姿態控制系統等3套全自動控制系統,不用地面無線電遙控,能完全獨立自主地完成對各外行星的探測任務。為什麼不用地面搖控?因為外層行星都十分遙遠,無線電遙控指令從地球到行星近旁的飛船,行程要花費數小時,遙控指令難以按時進行。
⑻ 古代旅行家有哪些
東晉的酈道元、高僧法顯、唐代的玄奘、宋代趙汝適、元代周達觀、汪大淵、明代的鄭和、馬歡、費信、鞏珍、徐霞客
烏古孫仲端
公元1220年,金兵抵擋不住蒙古軍的進攻,因此,烏古孫仲端奉金宣宗之命出使成吉思汗的駐地(今阿富汗)。一年半以後返回。1221年10月,他再次出使成吉思汗的駐地。第二年秋天,在中亞與成吉思汗相見,乞和仍未成。西行歸來後,他讓當時一個叫劉祁的人將其西行歷程整理成《北使記》,並收入他後來著述的文集《歸潛記》中。
柏郎嘉賓
1238年,蒙古大汗窩闊台(成吉思汗三子)的軍隊攻佔了伊拉克、阿拉伯和俄羅斯的莫斯科城等地。公元1243年,蒙古軍隊攻佔了東羅馬帝國。後來,又大敗波蘭及法國聯軍,歐洲皇室為之震驚,羅馬教皇呼籲組織十字軍討伐。
公元1245年,教皇英諾森四世在法國里昂召集宗教大會,因得悉大蒙古國內部還有不少基督教徒在活動,於是會議決定遣使節出使蒙古國的大都,以便勸阻蒙古國的西征。因此,基督教徒柏郎嘉賓受命前往。柏郎嘉賓從法國里昂出發,沿草原絲綢古道到達了大都,並與剛即位不久的蒙古大汗貴由(窩闊台之子)相見。柏郎嘉賓勸說不成回國後,將其沿途所見所聞整理成《出使蒙古記》一書。
安藏
安藏(公元?-1293年),畏兀爾人,今新疆吉木薩爾人,是元代著名翻譯家。其譯著是佛典《寶藏論元演集》(10卷),另外,他還將《資治通鑒》、《貞觀政要》等譯成蒙文,從而使元世祖忽必烈能以此作為制定政策法令之借鑒。
海屯
海屯(公元?-1271年),小亞美尼亞(即今土耳其一帶)國王。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四太子拖雷之子蒙哥即蒙古大汗位。公元1254年,海屯率領一個使團前往大都拜覲大汗蒙哥。海屯回國後,便讓他的隨員剛德賽克奇將其沿途所見所聞整理成《海屯行記》一書。
酈道元
酈道元(公元466-527年),今河北涿縣人。《水經注》記注水道1252條,此書對研究絲綢古道中的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和新疆的歷史地理、歷史、民族等方面,有著重大的參考價值。
⑼ 旅行者號飛了43年,源源不斷地動力,是怎麼來的
回溯人類的歷史,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莫過於阿波羅登月,這是人類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月球,改變對它的認知。人類是地球上求知慾最強烈的生物,對未知事物的那種好奇心如滔滔江水般川流不息。難以忘卻的是1977年8月份和9月份相繼發射的兩顆探測器,它們都屬於旅行者號,攜帶著極重的任務前往外太空,歷年來為人類傳回不少有效的數據信息,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射最具性價比的探測器之一。
科學家預測,這一電池估計最多能撐到2025年,旅行者1號有可能變成外太空中的垃圾。至於它能不能逃離太陽系,成為一大未知數,以科學家的推斷,旅行者號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3萬年的時間,對人類而言這是一個遙遠的距離。
⑽ 聽說過美國旅行者拉桿箱嗎感覺如何給個評價嘛
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怎麼樣?出差在外的人都少不了一款舒適方便安全的拉桿箱,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是評價超高的一款拉桿箱,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到底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怎麼樣呢? 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是美國旅行者American Tourister經典品牌,占據了全球15%左右的市場份額。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最大的特點就是牢固,旅行者用一隻名叫oofi的大猩猩砸旅行者箱子,以絲毫未損的場景來表現「牢固」。這個場景使美國旅行者品牌深入人心。美國旅行者拉桿箱已經成為超值的旅遊產品同義詞。 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怎麼樣?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採用進口面料,特殊工藝精製而成;全新PU材質製成大輪,具有噪音低、耐磨佳;高品質拉鏈,具有防爆裂特性,增加旅行的安全度;多段式拉桿,能承受80公斤重壓;人性化功能設計,滿足旅途不同需求。 美國旅行者拉桿箱怎麼樣?美國旅行者行李箱具有的堅固美學, 針對容易變形的部位,採用強化塑膠與合金結構,能承受重量不斷裂;隱藏式合金行李提拔,單手即可用按鈕調節兩段長度;強化拉鏈,流暢好拉不咬布;外箱側邊均有軟質防撞條,保護你的行李更周全;底部有合金防撞固定棒,減低您長途拉行的行李磨損;直排輪式的強化靜音滑輪,簡單好拉無遲滯感,能夠長距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