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給發個《旅行到地球內部》的字幕唄
英文字幕,可以的話,就給分。
Ⅱ 地球內部的透視
1849年英國科學家斯托克斯(Sir G.G.Stokes,1819~1903)證實地震時產生出兩種彈性波,一種是質點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縱波(longitudinal wave),一種是質點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橫波(shear wave)(圖8-1)。縱波的速度最快,總是首先被觀測到,又稱P波(P wave);橫波滯後,又稱S波(S wave)。P波與S波都是在物體內部傳播的,因此都叫體波(body wave)。還有一種地震波只在地球表面傳播,稱為表面波(surface wave),它對固體地球表面的破壞作用最強,但傳播速度較低,總是最後到達的。所以,在發生地震時,人們都首先突然感到大地在上下方向的顫動(P波的表現),然後是水平方向的擺動(S波的表現),水平擺動逐漸增強(表面波的作用),以致造成建築物的破壞和人員的傷亡。
圖8-1 地震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
地震波在傳播途中能量不斷消耗,傳播到一定距離後,盡管它仍在震動,但人們已經不能察覺到它了。1800多年前東漢時期,在甘肅西部發生了一次地震,住在當時中國首都洛陽的人沒有感覺,但是安置在這里的一台儀器察覺到了,這就是張衡創制的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候風地動儀(彩圖Ⅷ-4),據記載,當遠處發生地震時,朝向震源方向的龍口中的銅球就會掉落,墜入到下面蟾蜍張開的口中。可惜這個儀器和它的製作方法都沒有流傳下來。
圖8-2 縱波、橫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方式
圖8-3 地震儀
1880年,英國學者米爾恩(J.Milne,1850~1913)等製造了可以記錄地震波傳播情況的地震儀,隨後又提出大地震所產生的彈性波可傳遍全球的觀點(圖8-2)。1889年在德國的波茨坦首次記錄到日本發生的地震。從此,地球科學家開始運用天然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儀器經過多次改進,越來越靈敏,資料也積累得越來越多(圖8-3)。現在我們可以說,利用天然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就好像用X射線或超聲波來檢查和透視人體內部器官一樣。透視地球內部靠的是P波與S波,它們是迄今為止僅有的能穿越整個地球內部的旅行者。它們怎樣使我們看到地球內部的情況呢?現在的主要辦法是在地震儀上解譯它們留下的記錄。
P波傳播時只引起物質疏密的變化,不要求物質具有固定的內部結構,因而在氣態、液態或固態物質中都可以傳播。固體物質具有比較緊密的、穩定的晶體結構,不論質點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是否一致,即不論縱波還是橫波,晶格內緊鄰的、有序排列的質點都可以將振動傳播過去。而在液態或氣態物質中,質點的間距較大,並且沒有固定的位置,無法傳遞地震波的側向震動和剪切變形,這樣S波就無法傳遞了。如果記錄表明地球內部的某個部位,盡管地震波的能量已經傳到這里,但是由於物質不是固體的,S波就表現不出來(圖8-2),因為S波只能在固態物質中傳播時,才能表現出來。無論縱波,還是橫波,當物質密度加大時,地震波更加容易傳播,傳播速度就會加快。
根據P波和S波在地球內部的出現和消失,可以幫助我們推斷那裡的物質處於什麼狀態。另外,如果地球內部的物質是均勻的話,那麼由震源所發出的P波與S波都應該沿著直線傳播,傳播速度也應該基本穩定。可是,當地震波在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會因介質的彈性、溫度、壓力和密度等條件不同而突然改變傳播速度和傳播方向,出現折射或反射現象。如果地震波的傳播沿著彎曲的路徑,則表示沿途介質的性質在發生逐漸的改變。實際上,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既有沿著曲線的路徑,又有突變的現象(圖8-2)。有了這些認識,根據地震記錄,我們就能了解到不少地球內部深處的情況。
Ⅲ 岩漿的地表之旅 晶晶和亮亮是兩滴岩漿,他們生活在地球內部的「岩漿之家」。 一天,他們得到
探究1:亮亮作為岩漿抄,在向地表運動的過程中,由於溫度不斷降低,所以它就會冷卻凝固成為岩石,而岩漿只能形成岩漿岩,當它凝固成為岩石以後,就不再是岩漿了。 探究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晶晶沒有和亮亮一起來到地表,它們走了不同的道路,也就是說,它們形成岩漿岩的過程和岩石的種類是不盡相同的,亮亮是直接由岩漿噴出地表以後形成的噴出岩,而晶晶沒有直接噴出地表,而是在地下就冷卻凝固成為岩漿岩,是侵入岩。晶晶要想出露地表,還要有一系列的作 用,這就是隨著地表隆起,上面覆蓋的岩石被剝蝕(風化、侵蝕)後,才能出露地表。 探究3:亮亮和晶晶在地表是作為岩石後開始旅行的,在低地停下來,是產生了沉積作用,所以在此處形成的岩石應該是沉積岩。沉積岩要變成岩漿,其受到的壓力要增大,溫度要升高,這個過程中還要產生變質和重熔再生作用,才能最終回到「岩漿之家」,重新形成岩漿。 |
Ⅳ 地球的內部是
地球的內部究竟是什麼?是不是像小說中所說的別有洞天?
人類之間能觀測到的地殼深度是有限的,因為當今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只有離地面十二公里,只達到了6370多公里,要探測更深的地區,必須藉助於間接的方法,十八世紀,人們通過地球密度的計算,大致求得了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2克/立方厘米,這比岩石的平均密度,2.267克/立方厘米大的多緣分從這里得到啟示,地球內部藏著更重的東西,
法國科學院小說家凡爾納的代表作,地心游記,講述一個名叫李登布羅克的教授,偶然在一本古書里得到了一張羊皮紙,從而發現,前人曾經到過地心旅行,這使得李登布羅克教授決心也作同樣的旅行,最終,他和侄子從漢堡出發,然後到冰島請了一位向導,他們按照前人的指引,經歷了一場絕妙的地心旅行,
雖然《地心游記》只是一部科幻小說,其中對於地球內部的構造,結構描述,都是基於作者的想像,並不能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來加以研讀,然而我們卻因此,得知,人類對於自己生活的這個藍色的星球的內部情況,充滿了興趣和探索的熱情,
那麼,怎樣才能了解地球內部的情況呢!科幻小說提供的方法是,傳到地球里頭看一看,可惜科幻小說畢竟代替不了現實,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能力自由自在的,傳到地球中心去活動,
隨著地球物理科學的發展,人們找到了比較有效的研究地球深處的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地震波,人們利用地震的輻射,波來辨別地球內部的物質密度,成分和溫度等的概況,
地震波包括縱波和橫度兩種,縱波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都能,暢通無阻,而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而且密度大,傳播快,密度小,傳播慢,科學家們在地球內部33公里和2900公里,兩處,分別發現了地震波傳播的速度急劇變化,說明在這兩個地方物資差異很大,存在兩個間斷面,位於33公里處的,稱莫霍面,這個面已上市的殼,以下是地幔,位於2900公里處的古登堡面,這里是地曼童閉合的分界面,這兩個面把地球內部分成,層次分明的三個主要同欣成績第一顆地幔和地核,
地殼厚度在大陸和海洋分布不均,陸客平均厚度約為三十多公里,海殼僅僅為5-8公里,密度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螺殼上層為花崗岩,長遠,和閃長岩,之間,下層可能是,麻粒岩和閃岩,海洋地殼是橄欖
Ⅳ 旅行者一號的數據是如何傳回地球的
旅行者一號內部有精密的陀螺儀,使得自身天線始終對准地球,而且在地球上有直徑70米的天線,專門用於接受旅行者一號發出的特殊波段信號,加上信號上的特殊處理,使得旅行者一號能在200億公里外把信號傳給地球。
旅行者一號在1977年發射,並於2012年飛出太陽的日球層,截至2019年10月29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42年,距離太陽大約220億公里,速度17公里每秒,預計2025年將耗盡所有電量。
根據旅行者一號的飛行路線,在電池耗盡後,它將繼續向著銀河系中心飛去,預計2萬年後飛出奧爾特雲,7.3萬年後經過半人馬座比鄰星,如果人類的科技發展迅速,或許未來發射的飛船還能趕上並找到旅行者一號。
Ⅵ bbc紀錄片在哪看BBC有哪些好看的紀錄片
BBC的紀錄片可以在優酷、騰訊視頻等都有紀錄片專區觀看。bbc紀錄片評分較高的有帝企鵝寶寶的生命輪回之旅、藝術的力量、消失的古文明、生命的奇跡
1、《帝企鵝寶寶的生命輪回之旅》
帝企鵝的生命輪回之旅,震撼,不失溫暖:最嚴酷的寒冷,最危急的生存環境,最冷酷的骨肉分離,這是小企鵝的獨立生存之旅,也是大自然的偉大與神秘,令人唏噓。作為一個小小的企鵝要忍受零下60攝氏度的氣溫和可怕的暴風雪,而它的父母就輪流步行50英里的冰海里捕捉食物來保持他們的幼崽。
5、《生命的奇跡》
演化作為自然界的普適律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在粒子物理學家Prof. Brian Cox 道來卻別有一番趣味。他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最簡單的實驗來揭示自然中的物理法則對生命的約束,不疾不徐的解說間或一點小羞澀,配上BBC 一貫大氣卻不失精緻的畫面讓這片看起來還真治癒啊。
Ⅶ 葉聖陶兒童文學選集童話散文卷里旅行家到地球一游給地球帶來哪些變化
期刊簡介:《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河北省作家協會主辦,全國中小學教學改革研究中心協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優秀教育學術期刊,為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3-1014/I,國際標准刊號:ISSN1003-6652,郵發代號:18-85,國外發行代號:M4286。本刊宗旨:突出反映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和新經驗,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新思路、新特點。集學術性、實用性、權威性、前瞻性與專業性於一體,旨在推廣教育新理論、新經驗,為廣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發展,歡迎踴躍投稿。
二、主要欄目:卷首語、名篇探賞、文教隨筆、歷史哲學、教育論壇、教學研究、高等教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職業論壇、教育管理、教育探索、中文教育、德育建設、外國文學、閱讀寫作、文學研究、藝術探索、文藝學苑、體育藝術、音樂藝術、探索掙鳴。
三、稿件要求:
(一)、主題鮮明,資料可靠,數據准確。字數一般不低於1500字(不包括圖片、表格、公式、純英文);卷首語一般不超過1000字。請勿一稿多投。
(二)、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同時在署名下方註明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
(三)、標題層次採用中文及阿拉伯數字分級編碼,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節,4節不夠時,再將層次細化分。第一級標題為「一、××」;第二級標題為「(一)××」;第三級標題為「1、××」;第四級標題為「(1)××」。亦可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即第一級標題為「1」;第二級標題為「1.1」;第三級標題為「1.1.1」;第四級標題為「1.1.1.1」。
(四)、論文如為立項課題,請在文章首頁左下角註明課題名稱及題號,獲獎論文請註明獎項、獎名並附證明或證書復印件。
(五)、為縮短出版周期和減少錯誤,歡迎來稿採用電子郵件形式,並註明聯系電話和詳細通訊地址,以便出版後及時准確地寄送樣刊。
(六)、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本刊對來稿有修改、刪節權,不同意刪改者請聲明。
(七)、恕不退稿,請自留底稿。如一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方可自行處理。曾在內部刊物發表、學術會議交流的論文以及已用外文發表的中文文稿,不屬一稿多投,仍可投稿。稿件一經採用出版,贈送當期雜志一本。
Ⅷ 旅行者2號探測器是怎麼給地球上的人傳送信息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開始探索宇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類技術的提高和我們物質生活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種種因素相結合,才能誕生出我們開始探索宇宙的現象,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才能向更高級的文明進行發展,雖然說現在我們的文明屬於較為的低端,但是未來人類的文明發展會超乎我們的想像,因為人類有著超強的潛力,所以其中未來的發展情況是任何人都在憧憬。那麼關於宇宙旅行者2號探測器怎麼給地球上的人類傳輸信息的?這其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三、通過完善內部機構。最後一點就是旅行者2號雖然說不是我們現如今人類最先進乃至最發達的探測器,但是內部這些功能確實十分的完善。
Ⅸ bbc+旅行到地球內部的字幕哪位能給一個!
以前看過,我有新下的1080p種子但不知道是不是中字的。
Ⅹ 地球居然還有最隱秘的第五層內部結構,對此你怎麼看
地球上有很多還沒有發現的未知世界,等待科學家的探索。據研究人員表示,現在的數據並不是很完美,因為有很多噪音和誤差。期待著研究人員。能夠做出進一步的研究。
據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雜志》刊發的論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地質學家探測到地球內部最隱秘結構的跡象,或許這一發現將改寫教科書。據悉,科學家們發現地球有一個第5層,位於地球中心的最內層核心
教科書一直教導我們說地球有4層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科書告訴我們說地球有4層,地殼,地幔,外核和內核。科學家們一直都懷疑地球內部還有第5層。
但是事實證明幾乎不可能探測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地質學家創建了搜索演算法,使他們能夠在數千種地球內核模型中進行搜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也將會逐漸為我們打開一個又一個地球之謎,帶領我們探索一個又一個未知的地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