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游戲時注意安全教學反思
微格教學是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徑,反思是微格教學活動中分析教學技能的技術或工具。本文在簡析了微格教學與教學反思的涵義的基礎上,探討了運用微格教學培養教師課堂教學反思能力的過程、優勢和策略。
❷ 教學反思安全教育《不去這里玩》
必須注重從學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從聽到的小事中讓學生懂得遵章守紀與安全同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事兒,其中不少是進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們善於發現、挖掘,學生會很容易接受教育。如:組織學生平時注意收集廣播、電視、生活中聽到的安全事故,然後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對學生收集的材料和體會,進行必要的點評,並張貼宣傳,給學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2)從看到的小事中讓學生懂得文明與安全同行。
眼睛是我們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小事同樣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隱患不可根除,也時時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鏡頭一、鏡頭二的情況就經常在學校出現,鏡頭二的後果就比較嚴重。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鏡頭一,班主任可在班隊活動課上讓學生討論:假如有同學踩著了這位女同學,後果會怎樣?假如那時是全校集會,這位女同學會怎樣?假如你當時就在這位女同學的身邊,你會怎樣做?假如你是這位女同學,你會怎麼辦?假如那位男同學的頭撞到牆角上後果會怎樣?學生在討論中,逐步認識到不文明的活動潛在許多危險,進而提高防範發生類似安全事故的意識。
組織學生尋找發生在身邊的安全事故及藏於身邊的安全隱患,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編成小報張貼於班級或學校的櫥窗里,讓學生得到警示教育,並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激勵、鼓舞。我們通過學生身邊的小事喚醒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重視與防範。
其次,動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有研究表明,體驗是學生發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徑。學生安全教育,教師只是一味地反復叮囑或是訓斥,而沒有真正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那麼學生是無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也應從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讓學生體驗 .
❸ 中班安全教學反思安全出口該在哪裡
作為幼兒教師,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這不僅關繫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繫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
❹ 如何寫交通安全教學反思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上海已變得越來越美麗,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於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當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於車輪之下,當你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汽笛聲中,當你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 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形勢相當緊迫。
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法規,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我對班級學生開展了交通安全教育。
一、 認真學習交通法規。
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交通法規,讓學生認識各種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了解其本的交通規則,並懂得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的公德。
二、 組織學生觀看錄像,警鍾常鳴。
在校會課上,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觀看由管交通安全的錄像片,錄像片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活生生地向學生們展示了一個個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引發的一幕幕慘劇,學生通過觀看,更明確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三、 組織學生進行交通規則的測試。
通過定期的教育、宣傳,學生們已經初步了解了交通法規。在學期臨近結束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通法規的測試。通過測試和教師的講解,學生們對有些比較模糊的規則,更清晰了,因向更深刻了。
通過安全教育,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孩子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
如何寫交通安全教學反思
「交通安全」是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因此,在本節課設計中,我主要月採用豐富的生活資料和互動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進而激發其創作表演的慾望,使學生從中感受交通安全之重要,在互動中認識交通標志,了解交警手勢,在創作中加深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兩點體會:
一、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德育回歸生活
生活是德育之源,只有鮮活的生活實際,學生才會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的進行交流,才能有強烈的創作慾望,進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來,教學也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如課前所展示的交通事故圖片和小資料,是學生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更是觸目驚心的,使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參與課堂;再如,課堂最後,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社會,用實際行動來號召全社會的人都來遵守交通規則,使德育教育外延到生活中,德育與生活緊密的聯系了起來。
二、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德育真正內化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才是和諧的課堂,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這節課中,讓學生課前收集製作交通標志,課堂上展示,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很樂於參與;再如在認識交警手勢時,讓學生先自己模仿,再小組合作表演,還有課堂最後的創作過程,在這兩個活動中,人人參與,小組既互動又競爭,時時有思維碰撞的火花閃爍,學生也因此踴躍參與,互動合作,各顯其能,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和啟發,潤物細而無聲。
❺ 外出安全知識竟競賽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怎麼寫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類型與方法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
縱向反思和行動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橫向反思和比較法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❻ 小班安安全全上街去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細嚼慢咽」。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吃東西的時候》,操作卡片《吃東西的時候》(一)、(二)、(三)。
活動過程:
1、 講故事,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想像小動物們發生事故的原因。
(1) 講故事的前半段。
熊貓媽媽的醫院今天可忙了,剛送走了一位病人,又來了一歌貓媽媽帶著小貓來了。見小貓難受的樣子,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貓,你哪兒不舒服?」小貓指指喉嚨說不出話來,熊貓醫生拿起手電筒和壓舌板對小貓說:「張開嘴,讓我瞧瞧。」熊貓醫生用壓舌板壓住小貓的舌頭,打開手電筒一照,看見一根長長的魚刺卡在了喉嚨中間。熊貓醫生正要用鑷子取出魚刺,聽見了小狗汪汪地叫著跑了過來,它不停地咳嗽,說是被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趕緊幫助它們取出了卡在喉嚨里的魚刺和小骨頭。熊貓醫生奇怪地問:「小貓、小狗,你們怎麼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2) 請幼兒看操作卡片(一)、(二),提問,討論:
❼ 關於旅遊安全感悟讀書筆記的6作文
說到旅遊,從小我也沒少在中國的大江南北轉悠,從長白天池的煙霧繚繞到五大連池的泉水叮咚,從北京故宮的紅牆綠瓦到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從泰山之巔的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到孔府孔廟中的中華文化之悠久,從五台山的晨鍾暮鼓到雲崗石窟的燦爛輝煌,從上海的繁華到蘇園的清幽……
游覽過了名山大川、歷史古跡,當然沒少長見識,可是,無論現在回想起哪個地方,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要我細說,究競看到了學到了什麼,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記不得了。為什麼呢?當然,也許那時我還小吧?可是我覺得不全因為這個……
從客觀上說,游覽不少地言時都令我感受到中國人真是太多了!自古人們稱蓬萊為「仙境」,可蓬萊給我的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人間」,那裡匯集了黑頭發、藍眼珠、黑皮膚的來自七大洲五大洋的人們,英語、普通話、粵語及各個地區的方言在它的上空交融,肩挨著肩、踵接著踵——別說是妄想見到其盛名遠揚、十幾年才一遇的海市蜃樓,就是想仔細的看一看所謂「仙境」的亭台樓閣也難有空檔機會。所以蓬萊給我最深的印象恐怕要是人了。
中國人真是太忙了!如果跟著旅遊團走,那恐怕沒有哪處景觀你是能真正看懂看透的。每到一處,總會在長長的人流後面側耳細聽導游的講解,而往往導游已將大隊人馬拉向另一處景點時,你還沒能看見導游剛才講述的那座廟、那間殿中到底是何般景象。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旅遊給我的印象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
中國人把名勝搞得太商業化了!不和說很多景點過一道門就要收一次費、檢一次票,更可怕的是,過度商業經營已經使一些景觀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記得在煙台某處香火鼎盛的寺院,我們游覽時正值某位大師在寺中講禪論道,不少人都站長排,尤其是帶孩子的家長們,都想讓大師的靈光照一照,輪到我時,在一位小僧的引導下,我們進了一間暗室,一位蓄有極長的白須的年老僧人盤坐在地上的一個蒲團上,然後說了聲「阿彌陀佛」,就對在旁的另一位小僧使了個眼色,叫他把我們帶進了另一間屋子,只見那和尚拿出一個紅布裹著的小盒子,打開後是一塊玉佩,他說了大師認定我與佛門有緣之類的一些話,宗旨是需要哪塊玉佩的保護,而那一塊小小的玉佩的售價竟是一千五百元!這就是所謂的「佛門聖地」?我有些懷疑。
當然還少不了主觀原因,就像沒有知識就算再富貴也談不上高雅,不了解就談不上喜愛。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自己不曾讀過有關的書籍,當然也就談不上對某處景觀能存有深刻的理解,當然就不曾有過真正地感悟,沒有感悟的游覽就像是過眼雲煙,一會就散,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刻在腦海中的。
然而不涉足名山大川,不游盪江河海湖,就不知祖國地域之廣大,歷史之悠久。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就不知其絕。讀萬卷書,不須行萬里路。不如此,哪能知徐霞客「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真諦!不如此,怎能悟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就算某些古跡已被現代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或者已被現代文明摧殘的面目全非,但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並靜下心來去感悟,拋開世俗加在那些景觀上的東西,那麼「旅遊」就有了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我記起曾經有人說過:「旅遊,不在於看到了什麼,而在於感悟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