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做網紅民宿或者度假屋有什麼公司好推薦的嗎
現在肯定是做鋁制網紅度假酒店啊!前期費用廣東建隆建築公司的網紅產品很暢銷!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了
㈡ 什麼是「吳川文化」
鑒江、袂花江、三丫江,三水交江在這昔有「小佛山」美譽的江心小島,江水倒映著吳川人忙碌的身影:拉橫幅的、描紅的、貼綠的……宛如一幅新的《清明上河圖》
尋根...多元文化交匯的小三江文明。
以昔日的江心島梅錄為代表的吳川文化,確有其獨特而耀目的一面。
如果說,中原諸子百家予吳川人正氣、智慧、思辨,那麼,古越文化給吳川帶來的是強悍、和納、團結。長岐鎮梧山嶺貝丘遺址揭示,早在新石器時代,吳川先民便繁衍生息於此。吳川秦屬象郡,漢屬南越,南朝歸屬高涼縣。高涼文化是古南越文化的分支,至今,吳川仍有不少宗族源自高涼,因紀念夫人和睦漢俚統納千洞渠帥而設的冼太夫人廟香火繚繞。尚武的吳川人將這種強悍、團結,演變成飄色活動中的「舞貔貅」、「人牌舞」。梅錄街頭人們對小偷群起而攻的場面,「梅錄佬打賊」的典故,直到今天,依然令宵小膽寒。
三江交匯,一面臨海,耕海自然而然成了梅錄人的傳統職業之一,歷史上的兩次閩人南遷,使以泉州為中心的古代海洋文化,迅速在吳川得到秉承和光大。第一次是南宋皇族遺裔為逃避元兵追殺,由閩入粵,由雷入瓊,護駕的十萬福建軍民在粵西大量散落;第二次是明朝海禁,耕海的閩人被迫上岸,流落高雷者不少。至今,吳川除了吉兆村保留下神秘的方言「海話」外,中國古代海洋文化的典型象徵——天後廟,在民眾中得到普遍的尊崇。天後又叫媽祖,原名林默,生於北宋建隆元年,被漁民視為海上保護神。
海洋文化的秉承和光大,開放、開拓、兼容、創業的精神特性及商貿能力在吳川人身上得到體現。一名在吳川創業的雷州籍建材商這么說:「吳川人最可怕的是一種兼容,不論你是哪個地方,操那種語言的人,吳川人就能和你搭得上話。」在國內城市,活躍著20萬吳川人的身影。在吳陽的芷寮村,成年男子大多外出創業,留守的是婦女兒童,村裡人手機號碼前七位數字五花八門,村民的聯系電話冊上,留下的區號超過100個,人們戲稱,在芷寮找村民要撥長途電話。
同樣是芷寮村,還是鮮為人知的廣信文化(即嶺南學者所稱的南江文化)的南漸之地。古廣信位於梧州、肇慶、雲浮一帶,是兩廣之宗,無論是唐分嶺東嶺西兩道,宋設廣東廣西兩路,均以廣信為界。史志記載及考古發現證明,廣信——鑒江是楚人和中原漢人進入雷州半島海港徐聞的要道。在芷寮古港外,一艘大型的明代商船靜靜地躺在海底。芷寮商港位於鑒江出海口,興於明朝萬曆年間,當時廣州、潮州及福建甚至在外國都有商船到此貿易,有「金芷寮,銀赤坎」的說法。鑒江水系溝通廣信與粵西,山貨源源不斷隨江運至梅錄、芷寮,古華南山區文化的重要代表——廣信文化,隨江交融到吳川。山區文化賦予人們刻苦、忍耐、勤奮、上進的精神特性。吳川文化人歐鍔是這么回憶的,「小時候,我們沿江而上,在高州念書,山裡的同學很刻苦,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壓力,但他們很羨慕吳川人,說高州府城讀書厲害,怎麼沒有出狀元,廣東九個狀元,粵西就一個吳陽林召棠。」
中原、古越、海洋、廣信四大文化的交匯,文化賦予吳川人的精神特性在生產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古越文化尚武崇勇,吳川人亂世則投身行伍,將星閃耀,盛世則不惜涉險地僻壤,立家創業;中原文化尊儒重教,使當地文教日興,學者仕人並起;海洋文化帶來發達的手工業和貿易業,成了今天不少吳川人發家的基本技能;廣信文化帶來的勤苦奮發,使眾多吳川人「先苦後甜」。
部分嶺南學者俯覽了兼容博蓄的多元文化打造出獨特而璀璨的吳川文化後,一度使用了「小三江文明」來形容:言於天時,吳川人敢為天下先,從林懷蘭冒生命危險率先將番薯帶回國內平息飢饉,到陳蘭彬首辦中國留學生,首駐使美利堅,再到陳華首開內地民營企業家邀超級大國卸任總統來華演說之先河。言於地利,在國內經濟版圖上,吳川人已經獨領羽絨、海蟄業螯頭,全球每三個人便有一人能穿上一雙博鋪鞋。言於人傑,則往者名人熙熙,近者巨賈攘攘。
㈢ 廣東建隆建築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啊做的異型度假屋或著民宿怎麼樣啊
他們公司在重慶永川區有個項目,房子建得好夢幻很漂亮,我也想買一座給女兒住
㈣ 關於嶗山的歷史資料
「嶗山」 最早見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南史·明僧紹傳》。明末黃宗昌修《嶗山志》後,「嶗山」一名逐漸被採用,。《神農百草》、《本草圍經》沿用「嶗山」,清黃宗昌修《嶗山志》以後至今使用「嶗山」。
「大勞山和小勞山」出自天順聖皇後光宅元年(684年)唐李賢《後漢書注》,書中把該山北部的一部分稱為「大勞山」,把該山西南部的一部分稱為「小勞山」,又簡稱為「二勞山」。唐杜佑《通典》沿用「大勞山和小勞山」。
「輔唐山」出自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牛素《紀聞》,是唐玄宗時所改,時道士王旻受玄宗恩寵,南嶽道士李華周恐玄宗貪戀世間樂事不再修道,於是勸王出京,王遂向玄宗提出到牢山煉丹的請求,玄宗准許,並改「牢山」為「輔唐山」。《太平廣記》沿用「輔唐山」。
金大安元年(1209年)邱處機始用「鰲山」,僅見於元、明兩代的碑記。元代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邱處機到嶗山後,見嶗山背負平川,面對大海,形同巨鰲雄踞於東海萬里碧波之上,遂作詩:「陝西名山華岳稀,江南尤物九華奇,鰲山下枕東洋海,秀出山東人不知。」成吉思汗敕封邱處機為國師神仙後,令其掌管天下道事,眾道奉師之意,稱此山為「鰲山」。
(4)建隆度假屋擴展閱讀
西晉時期,佛教傳入嶗山地區。嶗山之佛教始於魏晉,盛於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後期漸衰。
1959年,嶗山有法海寺、潮海院(即石佛寺)、清涼寺、菩薩廟(即文殊普賢廟)、峽口廟、 華嚴寺、毗盧庵、觀音寺和靈聖寺9座寺院。其中完好和比較完好的有華嚴寺、法海寺、觀音寺、清涼院,破舊的有潮海院(即石佛寺)、毗盧庵、靈聖寺、菩薩廟,已傾圮的有峽口廟。
嶗山佛教寺院有名可循的有32處,建於隋代之前有6座,建於唐代的有4座,建於宋代的有1座,建於明代的有16座,建於清代的有5座。
佛教節日很多,有紀念性活動,有佛制性戒法活動,還有超度性活動及順俗性活動。嶗山地區佛寺的重大節日為佛誕、觀音誕和盂蘭盆會。
㈤ 廣東建隆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做網紅民宿或者異形度假屋怎麼樣
他們的房子是裝配式的民宿,造型挺不錯的,全國也落地了蠻多項目的。不過具體還要你自己去了解一下。
㈥ 雲南有個旅遊項目,想做點有特色的民宿,聽說廣東建隆建築科技公司做的異型度假屋不錯,還有人聽說過嗎
這種建築公司在國內不是很多,建隆建築還是小有名氣的
㈦ 自駕游從福建玩到北京
駕車前往 福建省福州市 的路線1. 沿福中三路向西 120 米 2. 稍向右轉,走益田路 185 米 3. 稍向右轉,走福中路 1.2 公里 4. 在彩田路向左轉 2.1 公里 5. 上匝道,前往彩田路 388 米 6. 在 彩田路 稍向右轉 0.8 公里 7. 上匝道,前往梅觀高速 0.5 公里 8. 在梅觀高速向右轉 部分收費路段 11.6 公里 9. 下 寶安機場/惠州/廣州/汕頭/清湖立交/鹽排高速/鹽田港/鹽田 出口,前往機荷高速 收費路段 0.6 公里 10. 在交岔路口繼續沿指向機荷高速的方向向右,走機荷高速 收費路段 19.7 公里 11. 沿惠深高速繼續前行 收費路段 10.4 公里 12. 沿深汕高速繼續前行 收費路段 286 公里 13. 沿汕汾高速繼續前行 收費路段 72.4 公里 14. 沿瀋海高速繼續前行 收費路段 409 公里 15. 在福泉高速稍向左轉 部分收費路段 13.8 公里 16. 在環形交叉口,下第 1 個出口上則徐大道 1.0 公里 17. 稍向右轉,繼續沿則徐大道前行 255 米 18. 在南二環路向左轉 8.9 公里 19. 沿西二環南路繼續前行 1.1 公里 20. 在 西二環中路 稍向右轉 0.6 公里 21. 稍向右轉,走烏山西路 0.7 公里 22. 上匝道走烏山路 1.0 公里 23. 在烏山支路處調頭 401 米 福建省福州市 鼓山---福州旅遊景點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有著很高的文物價值。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歷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群謨慶歷丙孟秋八日游靈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徑40厘米。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蘇軾、黃庭堅、米芾。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三個大字,筆力遒勁,字徑約70厘米,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磐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在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它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鼓山的景點很多,有名稱的就達160多個。這些景點基本上是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湧泉寺在山腰,相傳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湧出地面而得名。「湧泉寺」的匾題,是康熙手書。此寺始建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明代曾兩次毀於火,明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治、康熙年年間又幾次擴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間的布局和明、清兩代的建築物。游覽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湧泉寺,然後再去尋幽探勝。東路有回龍閣、靈源洞、喝水岩、龍頭泉、白猿峽、水雲亭、聽水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賞古人題刻的,就走東路。鼓山的題,多集中的靈源洞、喝水岩一帶,幾無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羅多,最著名的是達摩洞十八景(俗稱十八洞)。 西禪寺坐落於福州市西郊怡山鳳尾村。怡山是一座小山坡,因形如飛鳳落坡,又名鳳山。原為南朝梁煉丹士王霸所居。唐咸通八年(867),觀察使李景溫延請長安大禪師來此地建寺,兩年後改名請禪寺,不久又改名延壽寺。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改名長慶寺,後遭戰亂破壞。宋天聖年間(1023-1032)復建,景佑五年(1038)敕號"怡山長慶禪寺"。舊時福州東南西北郊均有禪寺,此寺在西郊,故俗稱"西禪寺"。寺廟佔地約100畝,有三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客堂、祖堂、齋堂、念佛堂、方丈室、禪堂、明遠閣、鍾鼓樓、伽藍殿等大小殿堂四十多座,大部分是清光緒年間(1875-1908)微妙禪師在海外募金重建,其規模在清末居福州五大禪寺之首。寺內有玉佛閣、明遠閣、懶安祖師塔、內真身銘等建築。垣內寄園,花木似錦,周圍有古荔三百株,因荔枝品種不同,成熟時間不一,"怡山啖荔"傳為佳話韻事,也留下很多名人字畫。玉佛閣在西禪寺內,供奉兩尊玉佛。閣為兩層建築。底層供奉釋迦牟尼玉佛像,高2.8米,重8噸;第二層卧佛像,長3.7米,重10噸。這一坐一卧兩玉佛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兩尊玉佛。閣兩旁有聯曰:"一宇澄清,閩嶠新開樓閣好;佛光普照,禪窗依舊荔枝紅。"由蘇淵雷、虞愚、林憲民等題。閣掩映在荔枝叢中,頗為壯觀。明遠閣在寄園內,為清順治七年(1650)創建。荔枝紅時,文人名士,爭相邀約,會聚此間品荔,啖荔和詠荔,素稱風雅。現存建築為清光緒三年(1877)重建,雙層翹檐,中為廳堂,旁為客房。寺內懶安祖師塔真身銘,是1952年建在欏枷山的懶安祖師塔毀時遷居入的。懶安和尚名大安,唐代福州長溪人,初入福清縣黃檗山學戒律,後往江西洪洲百丈山參拜百丈禪師懷海,深造《禪門規式》,再居溈山,因號大溈。唐咸通八年(867)觀察使李景溫請來此興建佛寺,為開山祖師,僧眾達三千餘人,鼎盛一時。中和三年(883)坐化於方丈室,世壽九十一。今塔內真身銘已建碑亭。此外,寺中文物古跡甚多。除梁代王升天之"沖虛觀"、"白龜吐泉"遺址外,還有本寺開山祖師懶安禪師塔內真身銘石碑、唐七星井,弘一大師放生池碑,雪庵禪師朱地金字百壽屏,康熙御筆之《葯師經》,佚名僧人剌血繕寫的《法華經》、《楞嚴經》等。西禪寺在歷史上還派出僧人任新加坡雙村寺、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等地主持,這些國外的寺廟火亦十分興旺。 十八重溪在距福州約20公里的閩侯縣南通鄉境內,發源於縣南古崐崖山尾東麓,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積約62平方公里,其間崐水平長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條,取名「十八」,形容其多。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全區散布著崐由火山岩構成的峰、岩、崖、谷、洞、石,山水交融,天然渾朴,有崐西溪瀑布、烏龍戲珠、大帽山、文筆峰、寶塔峰、三仙洞等景點。遊客一般從三、四重溪開始游覽。 四重溪又稱風光岩,附近的皇冠峰肅穆挺拔,峰下有一高8米的崐獨峰斜立,象探身招呼客人的侍者,人稱「侍者峰」。 五重溪又稱黃坑口,主要景點有石人、石馬、石風帆等。石風帆崐是在幹流河道中殘留的一塊巨石,高出水面5.2米。 六重溪、七重溪有鴛鴦洞、流紋岩、三層岩等景點。 八重溪的龍潭、知音瀑布等都很出名。崐水深10餘米,潭中山峰倒影,風景秀美。知音瀑布是當地大小12個瀑崐布的代表,瀑高40多米,寬10多米,豐水時甚為壯觀。 八重溪與九重溪間為寬40米的溪流所隔,有竹筏過渡。十三重溪崐以下人跡罕至。 景區東北部的大帽山,又名古靈山,海拔786.3米。晴日登頂,可一覽十八重溪山水秀色。此外,寶塔峰俊秀凌空,玉女石、猴洞、崐傾缸瀑布、天柱瀑布等也各有特色。 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節河、成群的野生彌猴為該景區的崐三大特色。 永定土樓位於閩西的龍岩地區,這里分布著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客家民居建築群,它們被統稱為「永定土樓」。土樓分為圓樓和方樓兩種,永定全縣有圓樓360座,方樓4000餘座。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它就像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在冷戰時期,它曾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我國的核反應堆。圓樓都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外圈高十餘米,四層,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卧室;二圈兩層有幾十個房間,一般是客房,當中一間是祖堂,是居住在樓內的幾百人舉行婚喪和慶典的場所。樓內還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設施。土樓採用當地生土夯築,不需鋼筋水泥,牆的基礎寬達三米,底層牆厚1.5米,向上依次縮小,頂層牆厚不小於0.9米。沿圓形外牆用木板分隔成許多房間,其內側為走廊。 客家土樓建築閃耀著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禦多種功能,通風和採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試想幾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內朝夕相處,和睦共居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樸敦厚的秉性於此也可見一斑。一進入土樓,你立即就能感覺到那種深沉的歷史感和溫和的氣氛。 永定客家土樓中,許多土樓是按八卦圖設計的,中華傳統文化鉻印深深地銘刻其中。而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振成樓。 振成樓位於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瓮中抓活鱉。祖堂似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桿,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大廳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里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餘幅,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的內涵。 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永定人為什麼要循八卦建造土樓?究其歷史根源:首先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而八卦又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加以運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經過數代的播遷,為求生存,他們面對著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而八卦自古以來,便被人們用以排兵布陣,抵禦敵人。從安全形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運用八卦,對於睿智的客家人來說,便不足為奇了。 紐西蘭女作家路易·艾黎曾說過,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山城就是湖南的鳳凰和福建的長汀。 長汀縣地處福建西部的閩贛邊界,是福建省第五大縣。當地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客家文化和革命舊址是當地獨特的旅遊資源,1994年該縣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從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有「客家首府」之稱。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這里有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三元閣、唐代大歷古城牆、雙陰塔古井和汀州府文廟。 長汀的革命遺址主要有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辛耕別墅廣告廣告舊居等。 長汀還保存了不少宋明時期的客家民居,它繼承了中原的府第式建築風格,沿中軸線兩邊展開,層層遞進,前後左右對稱,布局嚴謹。這種民居規模大的可容納幾十戶人家居住,以長汀圍屋最為典型,它和客家土樓一樣,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長汀的山水風光也不能錯過,當地秀麗的山川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成趣,卧龍山、拜相山、官坊溶洞以及朝斗岩,都是不可不看的風景。 交通:遊客可先乘火車到龍岩市、三明市或永安市,再轉汽車至長汀。先到龍岩市比較方便,長汀離龍岩市140公里,每天均有十餘部旅遊專線直達。此外,廈門梧村汽車站每天早晨6:20和下午14:20各有一班車直達長汀,6小時可到。 食宿:長汀的客家賓館位於縣城主幹道——兆征路中段,房價從20元到120元不等,環境幽靜,床鋪整潔。到長汀旅遊,遊客可品嘗許多客家風味小吃,如客家湯面、長汀肉丸和蛋清魚丸,味道都非常鮮美。 武夷山包括武夷山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其中風景區方圓60平方公里,人們稱它為「奇秀甲東南」,其景色被概括為「三三九九」,「三三」指盤曲山中長約9公里的九曲溪,「九九」指的是夾崖森列的99岩。 武夷山風景的精華在九曲溪,溪水碧清,折復繞山,形成「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勝,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於懸崖峭壁上的神秘懸棺都列在九曲溪邊。景區內還有遇林亭宋代瓷窯遺址、武夷宮等游覽景點,極具人文價值。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東南現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區內峰巒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渾、古樸、雋秀於一體,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被納入聯合國「人與自然」保護區。 這里不僅風景秀麗,還有著悠久的人文傳統,歷史上有過夏商、西漢和南宋等多次鼎盛時期,如以架壑船棺為象徵的古越族文化時期,以城村古漢城為標志的西漢文化時期和以朱熹為代表的宋朝理學文化時期,這些都為這座名山增添了深厚的歷史感。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旅遊城市,它的前身為崇安縣,建置於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撤縣建市。境內氣候宜人,風光秀美,物產豐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全國著名的茶區、糧區、林區和革命老區。改革開放後,國家先後在此設立重點自然保護區、重點風景旅遊區、旅遊度假區和一類航空口岸;現在武夷山市已成為福建北部的旅遊、經濟和文化中心。 在水之湄,在海之洲,一嶼如眉,有一彎被大海與陽光擁抱的神奇島嶼,它就是湄洲島。湄洲島位於福建中部的湄洲灣口,面臨台灣海峽,離大陸僅1.8海里,東距台灣台中港72海里,南達廈門港100海里,北抵福州馬尾港70海里,交通十分便捷。全島南北狹長,形如娥眉,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里,人口3.8萬。湄洲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氣候溫和、風光秀麗、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難得的旅遊度假勝地。藍天、碧海、陽光、沙灘構成浪漫旖旎的濱海風光,全島海岸線長30.4公里,有13處總長20公里的金色沙灘,還有連綿5公里的海蝕岩。島上有融碧海、金沙、綠林、海岩、奇石、廟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20多處,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千古絕唱的湄嶼潮音,或如管弦細雨,或如鍾鼓齊鳴,如怨如訴,如歌如吼。崢嶸嶙峋的鵝尾神石,歷經歲月洗禮,酷龜、如蛙、像鷹、似獅、若舟,栩栩如生,維妙維肖。絢麗迷人的黃金沙灘,長3公里,寬500米,灘平坡緩,沙細如面,被譽為「天下第一灘」。這里,不僅有旖旎的自然風光,更有令人魂牽夢縈的人文景觀。湄洲島是聞名遐邇的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億媽祖信眾魂牽夢縈、頂禮膜拜的聖地,被譽為「東方麥加」。媽祖林默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終生未嫁。生前她蘭心慧質,聰明好學,懂醫術,識氣象,通航海,在她短暫的一生中,為鄰里和過往的海上商賈漁民做了許多好事。後人敬仰她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在湄嶼峰上為她建祠立廟,這便是媽祖信仰的由來。站在湄洲祖廟山巔,秀峰奇石、幽洞靜林襯托下的媽祖祖廟巍峨壯觀;那巍然屹立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徵。媽祖精魂,古今中處無處不在。媽祖信仰在台灣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台灣媽祖宮廟有1500多座,信眾達1600多萬人。九十年代以來,湄洲島每年接待境內外香客遊人多達百萬人次,其中台胞近10萬人次,是祖國大陸吸引台胞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特別是每年媽祖誕辰和媽祖升天節日期間,朝聖旅遊活動盛況空前,正所謂「宋代坤靈播,湄洲聖跡彰;至今滄海上,無處不馨香」。1988年6月,湄洲島被辟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1992年4月,設立台胞專項旅遊落地簽證的,同年10月,設立國家旅遊度假區。從此,台胞朝聖絡繹不絕,旅遊度假方興未艾。十多年來,湄洲島的開發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現已建成媽祖祖廟、鵝尾山、黃金沙灘、蓮池沙灘、日紋石景等景區,貫島環島公路、輪渡碼頭、3000噸級對台客運碼頭、跨海供電供水、通信、綠化等50多項基礎設施以及可提供接待床位1600多個的星級酒店、賓館和商場、娛樂中心等服務接待設施,使湄洲島日益成為著名的媽祖文化朝聖中心和東南沿海旅遊度假勝地。這里風景優美,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綠化百佳縣區、福建省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省十佳環境優美縣區;這里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來此可扮媽祖妝、吃媽祖宴、品媽祖聖水,可觀瀾日出、漁舟唱晚,祈一帆風順;這里盛產海鮮,可盡享海邊垂釣、海鮮美食、海濱度假之樂趣。新世紀的媽祖故里——湄洲島,海峽西岸一顆正在崛起的海上明珠%D%A
㈧ 中國的名勝古跡資料外加圖片
山西平遙古城導游詞
諸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送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為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為乎迢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里。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後的事。在濕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平遙古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帶遊客進「下東門」)
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牆多雄偉、多壯觀。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裡.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朗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瓮城,它是為保衛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牆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衛手段。這里地方根小,四周為高牆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瓮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為瓮中之鱉。有的瓮城門並不是開在城門對面,而是拐個彎開在旁邊.更可防止沖入的敵兵一較作氣沖到城門下.通過拐彎來消解敵兵銳氣。這些設計思想都是古人在長期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瓮城裡還有一個建造講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干什麼的呢?原來這是一座小關帝廟。關帝是武聖人.把關廟修進瓮城裡,卻是平迢人的獨特創造。請大家隨我進城,上城牆參觀。
現在我們已經在城上了,這里本來還有城樓.在戰爭中毀掉了。這座建在城牆上的台,傳說就是尹吉甫的點將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將,在歷史上游藩有名,《律經沖的《較高》、《冠R2等幾首詩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對北方游牧民族0l猶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揮的。為了鞏固北伐的成果,他還在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遺跡這里還有多處。在京陵村附近還有一處村茁叫尹村,傳說是尹吉甫當年駐兵酌地方。在上東門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書「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東門里還有一座紀念尹吉甫的小廟。
請大家隨我觀賞一下古城的建構。
(帶遊客向南浸步.邊走邊說,約走2—3個墩台即可停下)
我們看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牆,為什麼叫女兒牆呢?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說城牆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牆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並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兩邊的女兒場並不一樣,向外的女兒牆上還修築了垛口,垛口還留著供臆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為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牆每閑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麼的呢7它是保衛城牆的。我們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牆腳下反麗成丁防禦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塌台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
干遙古城除了具備這些共性持點外,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城牆本是戰爭的產物,平逗人卻偏偏喜歡給抹上一層濃濃的文化色彩.把象徵文化星官的魁星樓修在丁城牆東南角上(指形狀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廢敵樓,那是象徵著文聖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乎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瓮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瓮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瓮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們剛才進來的下東門瓮城外門不向南拐而向東開,傳說是伯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後腳牢車地拴在城東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這條腿都拉宜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眾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願望,這可以說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乎迢城內文物眾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蓋琉璃的建築,就是城因廟、財神廟建築群,近處觀看,可以見到它館角高桃、群昂飛動、油漆彩繪的壯麗景色。在它附近很顯眼的那座現代大樓是平適中學教學樓。文廟大成殿就在校園內,從這里看不清蔑。為保護原來的風貌,古城中一般是不準建樓的,干迢人卻為學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學樓,足見對教育的重視。平迢中學也不負眾望,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保持著這所省級重點中學在省內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