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表示不怕困難的,而且含義深刻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只有在苦難中,才能認識自我。——希爾蒂
2、遇到的困難越多,得到的榮譽也越大。——版西塞羅權
3、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奧斯特洛夫斯基
4、苦難發展我們這種非凡的作用,不向暴風雨低頭,災難來了,也能處之泰然。——巴爾扎克
5、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雨果
6、只要我們能重拾昔日的勇氣,那麼,天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宮崎駿
7、困難當然是困難。可是沒有困難就沒有創造。——皮奧特羅夫斯基
8、缺乏信心並不是因為出現了困難,而出現困難倒是因為缺乏信心。——塞內加
9、沿著別人的腳印行進並不困難,為自己開拓道路要困難得多,但也光榮得多。——科拉斯
10、困難是培養偉大心志的保姆,唯有這個冷酷的保姆才會不停地推著搖籃,培養一個勇敢剛健的孩子。——布賴恩特
B. 近墨者未必黑的事例以及關於這個的名言警句
魯迅先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魯迅先生出生在一個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時代就非常同情勞動人民,而沒有像其他有錢人那樣欺壓人民。成年後他以筆代槍深刻地偈露了封建社會的丑惡面目。
古語有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些變赤變黑的都是什麼樣的人?會是高風亮節,立志報國的人嗎?會是志在千里,矢志不渝的人嗎?又會是堅持本心,超凡脫俗的人嗎?當然都不會是!
這些具有超群品質的人必然擁有自己完善,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他們做事從不偏離軌道,即便偶爾迷失也會迅速折返正途,即使偏激也是由於具有的各種極致的個性交匯碰撞造成的,無傷大雅.其人生的主線彷彿早已確定,就好象掌心的紋路一樣清晰,只要他們捏緊拳頭,世界便在其掌握之中.
他們能夠做到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經歷重重污垢滌盪仍象出清水之芙蓉一般,天然去其凋飾,保持原始本心.
我想變赤變黑的過程是一個質變的過程,是人心歷路程的轉折,但核心的腐爛保留不住外表的鮮華,結果只能是人生堡壘的徹底淪陷和坍塌!
這樣的人讓人覺得可悲與惋惜.他們沒有人格的主心骨,象是抽走骨架的傘怎麼也支撐不起來,象頭重腳輕的牆上蘆葦,根底太淺,象是嘴尖皮厚的山間竹筍,腹中太空!他們的胸膛里可能有熱血,骨子裡也有干勁,但卻不知人生的方向在哪兒,於是隨波逐流成了習慣,人雲亦雲成了信條.他們的人生畫板上也可能有過的一筆也變得暗淡,只看見各種顏色摻雜,趨於灰暗.這個時候,變赤變黑都是可能的.
選擇令人敬仰的人生還是令人悲憫的人生全憑自己,關鍵在於理想信條的選擇與堅持,從而把握住自己的立場與格局,讓人生的調色板上主色鮮明,光彩奪目.
1、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師、家長也常常以此古訓來教育我們,但我卻對此提出了質疑。
近朱者真的赤,近墨者真的黑嗎?這或許只代表了一種人,那就是自控能力特別差的人。如果一個人真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我真為他感到悲哀,因為他做人太失敗了,沒有頭腦,沒有立場,很容易就受到他人的影響。
「近朱者赤」,人人都這樣嗎?就拿我身邊的事例來說吧。我們學校最近開除了幾名初一的學生,其中一名是我的小學同學。按理說,我的這位同學在小學受到的教育是良好的,因為我們學校管理較嚴格,班主任是一位盡職的老師,班風也很正。而現在我們就讀的中學,更是重慶一流的好學校。這里,有著良好的學習風氣、高素質的老師、勤奮努力的同學,但他為什麼不接受這些良好影響呢?還一天到晚不好好學習,經常打架逃課,以至於最後被學校開除。不是「近朱者赤」嗎?
「近墨者黑」也是人人如此嗎?還是拿我們外語校的事例來說吧。在初一幾個非正取班中,沒有一個人在入學考試中進入了前80名,大部分同學的成績都不是太好,但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十班就有一名同學進入了年級前10名。按道理說,他們非正取班班風不如那些正取班,成績也要差一些,但這位同學為什麼沒有受到那些不良影響呢?不是「近墨者黑」嗎?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是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歸根結底,原因還是在於我們本身,當然不排除環境對我們是有一定影響的。
進朱者未必赤,進墨者未必黑。
2、 近墨者未必黑
中國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指周圍的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然而,近朱者就必定赤,近墨者就必定黑么?我認為,黑的影響固然重要,但更看近墨者本人如何。近墨者未必黑。
(提出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在事物的變化中,有內因和外因兩個因素,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同樣,對一個人說,周圍的「朱」或「墨」當然對人有一定的影響,但作為近朱者和近墨者來說,其本人的智力、毅力、辨識則是變赤或黑的決定因素。如果他是非混淆不清,別人怎樣說他就怎樣做,不會自己分析、決定,那近墨者必黑;如果他頭腦清醒、意志堅定,那麼無論怎樣的墨也是難以使他變黑的。總之,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當看近者如何。(講道理,分析問題)
從古至今,近墨而黑者有之,而近墨不黑者也不乏其人。漢代的李陵、蘇武,同是漢官,面對匈奴的高官厚祿的利誘,李陵動搖了,最終身敗名裂;蘇武堅貞不屈,寧肯茹毛飲血,誓死不同流合污,從而流芳千古。在近代,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革命家魯迅,更是近墨而不黑,出污泥而不染的典型。這些人保持自己的堅定信念,在墨中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從而成就了偉大事業。(擺事實)
如何能做到近墨而不黑呢?只要有清醒的頭腦,堅定的意志,那麼就能近墨而不黑。周恩來、魯迅等無數先人以他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們作出了榜樣,願我們每個人不管什麼環境中都能保持住自己的堅定信念,永不變色。(結論)
近朱者未必赤:國民黨特務
近墨者未必黑:中共地下黨
以上為笑談------------
轉入正題:
明末清初,抗清武力失敗,江山易主,中流砥柱者
雖然不能如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但終不做貳臣,而且繼承了先聖之絕學,反省明末"聖人多如狗,街道兩邊走"的情形
提倡經世致用...
如學術系統,雖然在武力上沒有成功,不過在文化上沒
有低頭,所以沒有真正的亡國,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反清
復明.............
如:
王船山,顧炎武兄弟、李二曲、黃宗羲、朱舜水等
其中朱舜水還去日本借兵,不過每成功,結果帶動了日本的儒學..........
1.再說幾個奇聞軼事,第2條再介紹簡介
aa年羹堯的老師: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里是說教育方法的原則。所謂"憤",就是激憤的心情。對於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憤心理的一種。如有一件事,對學生說,你不行,而他聽了這句話,就非行不可,這是刺激他,把他激憤起來。"啟"就是發,在啟發之前,先使他發憤,然後再進一步啟發他。這種教育方式,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相傳清代名將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子弟,幼時非常頑劣,他父親前後為他請了好幾個老師, 都被他打跑了。後來沒有人敢去應聘教他,最後有一個老師是隱士--有說是顧亭林的兄弟,顧亭林雖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從事反清的地下活動,但為了同胞的福祉,還是叫別人出來做些事--自願任教。年羹堯的父親說明自己兒子的頑劣,老先生說沒關系,唯一的條件是一個較大的花園,不要設門,而且圍牆要加高。就這樣開始教了,年羹堯最初想將這位老師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著,卻什麼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運用他高強的輕功,一躍出了圍牆,在外逍遙半天,又飄然跳了回來,年羹堯對這位老師一點辦法都沒有。老先生有時候吹笛子, 吹笛是可以養氣的,年羹堯聽了要求學吹,於是利用吹笛來使他養氣,這才開始慢慢教他。後來老先生因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離開,臨走時說,很可惜,這孩子的品質還沒有完全變過來。雖然如此,年羹堯已經夠得上是文武雙全了,所以後來成了平藏的名將。而他以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非常尊敬,同時選擇老師也很嚴格,有一副對聯:"不敬師尊,天誅地滅;誤人子弟,男盜女娼。"就是他寫了貼在家裡的。這個故事,可說明孔子所說教學的原則,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發憤,非要有堅強的求知心,才能啟發出他本有的智慧來。
2.康熙與李二曲
當時,中國知識分子中,反清復明的人太多了,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學說上所作反清復明的工作,實在太可怕了。結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國的「孝」字,虛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種子一直過了兩百年才發芽。清兵入關,有三部必讀的書籍,哪三部書呢?滿人的兵法權謀,學的是《三國演義》,還不是《三國志》,在當時幾乎王公大臣都讀《三國演義》。第二部不是公開讀的,是在背地裡讀的——是《老子》,當時康熙有一本特別版本的《老子》,現在已經問世,註解上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當時每一個清朝官員,都要熟讀《老子》,揣摩政治哲學。另一部書是《孝經》。但表面上仍然是尊孔。說到這里,諸位讀歷史,可以和漢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較,「文景之治」的政治藍本,歷史上只用八個字說明——「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這么一來,康熙就提倡孝道,編了一本語錄——《聖諭》,後來叫《聖諭寶訓》或《聖諭廣訓》,拿到地方政治基層組織中去宣傳。以前地方政治有什麼組織呢?就是宗法社會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長、鄉長,都是年高德劭,學問好,在地方上有聲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講聖諭,聖諭中所講都是一條條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進了,尤其提倡孝道。進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這個精神而加以反面的運用。要知道康熙把每一個青年訓練得都聽父母的話,那麼又有哪一個老頭子、老太太肯要兒子去做殺頭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面,用得非常高明。此其一。其二:當時在陝西的李二曲,和顧亭林一樣,是不投降的知識分子,他講學於關中,所以後來顧亭林這班人,經常往陝西跑,組織反清復明的地下工作。康熙明明知道,他反而徵召李二曲作官,當然李二曲是不會去作的。後來康熙到五台山並巡察陝西的時候,又特別命令陝西的督撫,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為當代大儒,是當代聖人,一定要親自去拜訪李二曲。當然,李二曲也知道這是康熙下的最後一著棋,所以李二曲稱病,表示無法接駕。哪裡知道康熙說沒有關系,還是到了李二曲講學的那個鄰境,甚至說要到李家去探病。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中來,李二曲只要向他磕一個頭,就算投降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民族氣節問題;所以李二曲只好表示有病,於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來。但是康熙到了李二曲的近境,陝西督撫以下的一大堆官員,都跟在皇帝的後面,准備去看李二曲的病。康熙先打聽一下,說李二曲實在有病,同時,李二曲也只好打發自己的兒子去看一下康熙,敷衍一下。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強去李家了。否則,他一定到李家,李二曲罵他一頓的話,則非殺李二曲不可。殺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殺,又有失皇帝的尊嚴,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兒子一番,要他善為轉達他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為照顧李二曲。還對他們說,自己因為作了皇帝,不能不回京去處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學習,實在很有福氣。康熙的這一番運用,就是把中國文化好的一面,用到他的權術上去了。可是實在令人感慨的事,是後世的人,不把這些罪過歸到他的權術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罵,都太冤枉了。
C. 形容社會極端黑暗的名言警句
最經典的還是「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D. 成功前必須經歷黑暗的名句
1. 不管夜晚多麼黑暗,黎明總是會到來。
2. 黎明即起,孜孜為善。」願你熱愛生命的春天,珍惜時間的清晨,學那梅花,爭作「東風第一枝」。這些都可以呀!你自己挑選吧!
3. 她不停地走著,黑暗彷彿母親的子宮,包裹著她。當夜幕拉升,當她抬頭望向黎明的晨霧,只見東方展露一縷微光,灑落在巨石一側。這種感覺就像即將出生。
4. 有視覺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我將懷著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5. 再黑的黑夜也會迎來黎明,再長的坎坷也會出現平路,懷抱著一棵永不放棄的希望之心,明天就會有溫暖的陽光雨露,堅持吧朋友,勝利就在你的下一步路!
6. 黎明的署光將靜默打破,我躺在被褥里沉睡,彷彿看見你從遠處走來,在夢里…
7. 不知道,不明了,不想要,為什麼我的心明明是想靠近,卻孤單到黎明。
8. 勇氣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勇氣是火,點燃希望的燈;勇氣是燈,照亮夜行的路;勇氣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9.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我走向黎明。
10. 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紀念的時節,是覺醒的時辰。那時候,我們的昏沉欲睡的感覺是最少的了;至少可有一小時之久,整日夜昏昏沉沉的官能大都要清醒起來。至少一個月中有一兩天好好看一看這樣覺醒的黎明。
11. 愛心是一縷黎明到來的晨光,使頻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盞亮在黑夜的明燈,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溫暖的港灣…
12. 也許,是夜深了,耳邊輕掠過一絲風,涼絲絲,但很清爽。媽媽告訴過我,風吹起來,黎明就要到了。
13. 你是黎明時的櫻花,披著露珠對我說話;你是傍晚時的青柳,沐著晚霞與我親昵;你是我生活的伴侶,願我們永遠共享一個愛的世界。
14. 黎明,用她那淺白的手指,熄滅了我那通宵的夜燈,卻是點燃了我孕育一夜的情思。
15. 燃起的香煙中飄出過未來的幻夢,藍色的雲霧是掙扎過希望的黎明。而如今這煙縷卻成了我心中的愁緒,匯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雲層。
16. 我喜愛夜,因為在那漫天的星光下,燃燒著黎明的渴望。
17. 黎明的鍾聲在末日敲響,平靜在你的降臨下悄然打破。誰在你的靈魂深處唱著令人心安的歌,夕陽的天空邊緣泛起盪漾的血色光
E. 求面對困難不屈服的名言警句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魯迅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大路無邊,各走一邊——俗語
書山有路勤為徑——古詩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諺語
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愛迪生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想像困難做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一種進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斗。——馬克斯威爾·馬爾茲
霧氣彌漫的清晨,並不意味著是一個陰霾的白天。
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傷上在都標示著前進的一步。——羅曼·羅蘭
困難與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契訶夫
每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了。——羅蘭
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並非沒有安慰與希望。——培根
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從各個方面襲來的勁風,然而每一陣風都會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穩住航舵,即使是暴風雨,也不會使你偏離航向。——西·切威廉斯
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卡耐基
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泰戈爾
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雨果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性。——培根
痛苦留給的一切,請細加回味!苦難一經過去,苦難就變為甘美。——歌德有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境能鍛煉出人才來。——徐特立
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張海迪
1. 要不犯錯誤,除非一事不做。——(法)巴爾扎克
2. 一個符合進步的勝利值得人民鼓掌。但一個英勇的失敗更應該得到人民的同情。一個是宏偉的,另一個是崇高的。——(法)雨果
3. 逆境是一所完全自修自悟的大學磨難,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於強者卻是生發壯志的泥土。——(法)盧梭
4. 困厄無疑是個很好的老師;然而這個老師索取的學費很高,學生從他那裡所得到的時常還抵不上所繳的學費。——(法)盧梭
5. 一個人倒霉至少有這么一個好處:可以認清楚誰是真正的朋友。——(法)巴爾扎克
6. 失敗可以鍛煉一般優秀的人物:它挑出一批心靈,把純潔的和強壯的放在一邊,使它們變得更純潔更強壯;但它把其餘的心靈加速它們的墮落,或是斬斷它們飛躍的力量。——(法)羅曼·羅蘭
7. 困難和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俄)契訶夫
8.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乾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法)巴爾扎克
9. 開發人類智力的礦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難來促成的。要使火葯發火就需要壓力。——(法)大仲馬
10. 艱苦是一把鋒利的雕刀,時刻都在雕琢著人們的靈魂。——(法)大仲馬
11. 逆境是事業之路上的不速之客。對於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沒有一個地方是荒涼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實自己。——丁玲
12. 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效以後。——魯迅
13.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魯迅
14. 走紅運比遭厄運需要更偉大的品質。——(法)拉羅什富科
15. 當困難來訪時,有些人跟著一飛沖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俄)托爾斯泰
16. 成功常會成為下一個失敗的原因,反之,任何失敗都可能因智慧和努力而成為下一次大成功的原因。——(日)池田大作
17. 只有什麼事也不幹的人,才不至於犯錯誤,雖然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錯誤。——(俄)托爾斯泰
18. 一個人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成就,而在於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黎巴嫩)紀伯倫
19. 誠惶誠恐地害怕失誤,就意味著永遠嘗不到成功的滋味。——(德)赫爾巴特
20. 不必在意:如果我們中的某些人不是遠遠落後,那麼,其他也不會遙遙領先。——(德)雷馬克
21. 艱難是戴了面具的大幸。——(西班牙)塞萬提斯
22. 一苦一樂相磨練,練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明)洪應明
23. 聖人不畏多難,而畏無難。——(清)魏裔介
24. 黑夜再長,白天總會到來;寒冬再長,春天總會到來。——中國諺語
25. 不幹,固然遇不著失敗,也絕對遇不著成功。——鄒韜奮
26. 受苦是考驗,是磨練,是咬緊牙關挖掉自己心靈上的污點。——巴金
27. 誰詛咒命運,誰就是軟弱而墮落的人。——(美)愛默生《處世之道·命運》
28. 假如將我們大家的不幸都放在一起,每個人都必須拿取相等的一份,多數人都會高高興興地領了自己的一份離開。——(美)梭羅
29. 用自己的逆境與別人的順境對比,是糊塗。用自己現在的逆境同自己以往的順境對比,是愚蠢。用自己的逆境和他人的逆境相比,是卑微。——劉心武
30. 走出逆境後得意忘形,便可能迅即陷入另一逆境。逆境消除後縮手縮腳,但等於沒有走出逆境。——劉心武
31. 從不獲勝的人很少失敗,從不攀登的人很少跌跤。——(美)惠蒂爾
32. 思想怯弱的人,常被災難屈服;思想偉大的人,則往往乘機興起。——(美)華盛頓
33. 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美)愛默生
34. 逆境常常使人難堪;然而即使在人群中找出一百個能忍受逆境的人,也未必找得到一個能正確對待順境的人。——(英)卡萊爾
35. 衡量一個人,應以他在不幸之下保持勇氣、信心的方式為准。——(英)哈代
36. 順境時容易發現朋友,逆境時就極其困難了。——(英)托馬斯
37. 人生最大的光榮,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屢仆屢起。——(英)哥爾斯密
F. 不要一條路走到黑的名言警勺這方面的名人名言或格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浪子回頭金不換。
G. 形容不灰心的名言警句
http://ke..com/view/145278.html
這個有用嗎?比較好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C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W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X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Y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於》)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香(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Z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虛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師!
-------------------------------------------------------------
一封書信只為牆,讓它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默無言,心事重,萬千情思。
繞結心頭,咫尺相近天涯遠
從何開口?欲說還羞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萬般回首化塵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斷天涯無際,凄涼無語悲傷
只為兩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狀
貧,不是恥辱;賤,才是真正地恥辱
滴水之恩,定當湧泉以報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夜深風雨歸何處,西月窺人到半窗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靜以修身,檢以養德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夕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俠氣,此生長願伴妝台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經多世事心長愜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孔子名言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巧言令色,鮮矣仁!
(3)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0)朝聞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12)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9)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0)寢不屍,居不容。
(21)過猶不及。
(22)克己復禮,為仁。
(2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27)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9)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0)剛、毅、木訥,近仁。
(31)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4)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5)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6)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3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9)見得思義。
(40)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1)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42)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43)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44)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45)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46)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鄰。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孟子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進銳者,其退速。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12)仁者無敵。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 g()不入洿(w&)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0)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5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55)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56)盡信書,不如無書。
H. 有關於身處逆境,卻不屈服的名言警句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烈火見真金,逆境出英雄。-------塞內加
開發人類智力的礦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難來促成的,要使火葯發火就需要壓力。--------大仲馬
天若無霜雪,青松不如草。地若無山川,何人重平道。--------《詩人玉屑》
困難是邁人理的第一步,不論遇到驚濤駭浪的災難,或狂風暴雨的險阻,凡是可以安然渡過這些困難的人,不管現在是十八歲也好,八十歲也罷,都將是一種非常寶貴的體驗。---------拜倫
身處逆境而泰然自若,乃高雅之極致。-------瓊吉內特
逆境中,人靠希望得救。--------拜倫
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塞尼卡
災難是人的試金石。------費雷查
貧苦就如熔爐,偉大才智都會在其中煉得純凈和永不腐蝕,正如鑽石那樣,能夠經過千錘百煉而不分粉碎。------巴爾扎克
大自然給予人們困難時,也給人們增添了一份智力。一格言順境最易見敗行,逆境最可見美德。-------費蘭西斯培根
困難增強心力,猶勞動增強身體。-------塞涅卡
災難本身即是一劑良葯。-------考柏
有些災禍如此駭人,簡直令我們不敢想像,它們的出現使我們不寒而慄。然而當它們一旦降臨到我們頭上,我們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堅強;我們會和厄運搏鬥,而且比我們所以預期的做得更好。--------拉布呂耶爾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