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汕頭有個浮洋鎮嗎
在汕頭市凍的牛肉是賣不出去的,汕頭人喜歡吃新鮮牛肉,貴一點沒所謂
⑵ 浮洋鎮我知道是屬潮州的,請問它是屬於哪個縣或哪個區(是湘橋區嗎)
浮洋鎮是屬於潮州市潮安縣的,潮汕公路從鎮中心橫穿而過。我是潮州人,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問我,謝謝賞分。
⑶ 潮安縣浮洋鎮福洞村九座庵的由來
浮洋紅巷我就知道
⑷ 潮州市浮洋鎮有哪個村
潮州市 浮洋鎮 和洪巷、隴美、仙庭、徐隴、東邊、庵後、廈里美、東隴、內鬥文、井裡、桃李隴、樂橋容、 深洋、花宮、潘吳、劉厝、大吳、顏厝、橋湖、新豐、西郊、烏洋、韋駱、三勝、勝聯、木井、福洞、 草庵、林泉、東巷、高義、潘劉、新安、下新安、鳳儀等35個鄉。鎮。
⑸ 浮洋鎮仙庭村有多少人口
仙庭村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俗稱山埕,由仙庭、朱厝,田心3個自然村專組成。仙庭村屬創鄉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始祖由福建莆田縣刺桐巷遷此。
仙庭村境內溪流縱橫,水隨海潮漲退。建國前旱天咸本入侵,雨天排澇緩慢,故有「三日無雨天大旱,降雨百厘水成災」之民謠。1950年興修灌水溪,同年築排水壩三99閘,蓄水益下雲諸村。1958年為防澇修增畔至新溪院大排溝,1963年於中漓北支仙庭溪段建水泵一台,灌地400畝,1981年又建水泵一台,灌地800畝.余耕地灌安揭,北關引韓二水。旱澇保收。抽紗、銅鑼為傳統工藝,飲譽海內外。
人口數百人
⑹ 浮洋鎮的區劃沿革
浮洋鎮地處韓江三角洲平原,大約是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這濱海地帶生活著。在寂寞隱秘的遠古時期,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建家園,一個鄉族就這樣在歲月的風雨中誕生了。 1949年10月22日潮安全境解放,建鄉人民政權,並登雲、登隆、隆津3鄉為雲隆區,設區署於隴頭村,轄上雲、中雲、下雲、上隆、下隆、隆津6個聯村農會。
1950年3月,改雲隆區為第六區,成立區人民政府,隸屬不變。
1952年冬,建鄉級政權,翌年3月改區人民政府為區公所,區置於集鎮黃厝尾洪厝祠。 1953年5月設浮洋鎮(鄉級鎮),劃鸛巢、古樓、新大隴3鄉9條自然村為第十區轄屬。
1955年有5月成立潮州市(省直轄市),六區改稱浮洋區。
1956年2月,撤區並鄉,同時撤浮洋鎮。分浮洋、隴美、雲步、塘東、銀湖、龍湖六大鄉。鄉設人民委員會。
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再並大鄉。把浮洋、隴美並為浮洋鄉,原吉林鄉屬的橋湖、西效、烏洋3村劃入浮洋鄉轄屬。
1958年5月,並浮洋、龍湖及原屬雲步鄉的塘東為浮洋鄉。
1958年9月,撤鄉成立浮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各鄉、村以營、連、排的軍事編制為生產單位。
1961年4月,劃出上閣、下閣、三英、市頭、市尾、塘東、東升、銀湖、後郭、鸛一、鸛二、鸛三、鸛四等大隊另建龍湖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2的,轄屬生產大隊多有分拆;1963年調整並合為19個大隊。 1964年轄23個大隊。原顏厝大隊拆出大吳大隊;新安大隊拆出鳳新大隊;西鳳大隊拆出烏洋大隊。
1972年轄25個大隊。原潘厝大隊拆分潘厝、劉厝、東隴3個大隊;原高義大隊拆出林泉大隊。
1973年轄29個大隊。原新安拆出下新安大隊;原高義大隊拆出東巷大隊;原東邊大隊拆分東邊、庵後、廈里美3個大隊。
1977年轄33個大隊。原三勝大隊拆分三勝、勝聯、韋駱3個大隊;原橋湖大隊拆出三村大隊(後改名新豐);原洪巷大隊拆出木井大隊。
1978年原井裡大隊拆分井裡、樂橋、桃東、深洋4個大隊。公社共轄36個大隊。 1983年3月,潮安縣並入潮州市,浮洋屬之。
1983年11月,廢人民公社建制,設浮洋區公所,轄浮洋鎮和徐隴、隴美、仙庭、東邊、洪巷、庵後、廈里美、東隴、鬥文、井裡、桃李隴、樂橋、深洋、花宮、潘吳、劉厝、大吳、顏厝、橋湖、新豐、西郊、烏洋、韋駱、三勝、勝聯、木井、福洞、草庵、林泉、東巷、高義、潘劉、新安、下新安、鳳儀等35個鄉。鎮、鄉稱人民政府。
1987年3月,撤區建鎮,稱浮洋鎮人民政府。原區屬各鄉政府改為村民委員會;原浮洋鎮人民政府改為中興、永大、和平、勝利4個居民委員會。
⑺ 浮洋鎮包車到汕頭中信度假村多少錢
到汕頭的話,你可以用人人巴士APP查一下包車費用,它是一個可以根據你的包車需求幫你預算包車費用的軟體,價格還挺標准吧!可以作為參考,和司機還還價!希望能幫到你!
⑻ 潮州市浮洋鎮三勝村有什麼歷史呢
古稱蔭亭,後稱三聖,屬潮州市浮洋鎮。距鎮政府東北三公里,東距楓溪鎮東田村.5公里,西接烏洋,南界韋駱,北一公里與楓溪洋頭、全福二村相望,面積0.62平方公里。元代創村,先民從福建蒲田遷此。原有陳、楊、曾、郭、王、方、鄭、許、池等姓混居,稱蔭亭村。後他姓外遷,只存陳、楊、曾、郭四姓。清道光年間(1821~1850)建「齊鳴古廟」和」廣福庵堂」。廟中供奉唐代死節忠臣,唐肅宗追封張、許「雙忠聖王」,又因本村三易村址,故改「蔭亭」為「三聖」,1949年冬並洋頭、全福、韋駱、勝聯建農台,1952年建村鎮時,改「聖」為「勝」,以示團結、勝利之意。 三勝村歷史多旱災。清咸豐二年(1852)後,潘劉連年決堤,造成沙堆星羅棋布,大稱埔,小稱堆,數以百計,覆蓋面積占總面積四分之一。原受益公婆樹涵淤塞,灌溉困難。1956年,統一規劃填公路樹涵,改北關二支渠灌溉。但固後期流程遠,沿途多阻塞,灌溉困難。1985年楓溪、淳洋二區鑿堤頭涵,引水灌溉農田。全村耕地890畝,屬沙壤土,主種水稻、甘茨、花生、甘蔗、蔬菜、果蔗(又稱臘蔗)。果蔗尤為著稱,色呈金黃,皮薄質脆汁甜,聞名遠近。果蔗清代已有大量種植,民國期間最盛。 華僑近200戶,1000多人,僑居新加坡、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美國等地。 陳厝村,居陳姓故名。距鎮政府東北3公里,與楊厝村—省之隔。楊厝村,居楊姓故稱。西與曾厝,東與陳厝各隔一田牆。村民多做小生意及種植蔬菜。曾厝村,與楊厝相隔,居曾、郭二姓,曾姓原有舊樓新樓兩部分。新樓居民於明代由潮州市曾厝巷移此。舊時做草鞋為家庭副業,現已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