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喜馬拉雅山是什麼區和什麼區的分界線
喜馬拉雅山是( 半濕潤 )區與( 半乾旱 )區的分界線。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
⑵ 想知道: 日喀則地區 西藏 喜馬拉雅山 在哪
日喀則地區位於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地區,外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行署駐地日喀則市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匯合處的寬闊河谷地帶,海拔3850米,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電話區號:0892郵政區碼:857000面積:18.2萬平方公里人口:63萬
著名景點: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
人文景觀:日喀則地區的寺廟眾多,建築風格各異,寺廟內遺存頗多的文物珍品。扎什倫布寺殿宇毗連、群樓疊疊、金碧輝煌,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夏魯寺的建築是藏漢民族藝術的結晶;白居寺是江孜平原上一顆光彩奪目的藝術明珠;薩迦寺在西藏宗教史上佔有較高的地位,有「第二敦煌」之稱;熱拉雍仲林寺是西藏笨教重要寺廟之一;還有珠峰腳下的絨布寺。這些寺廟有的屬於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日喀則地區曾建立過薩迦、帕主、仁蚌巴和藏巴幾大王朝地方政權,在西藏宗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有些寺廟在地方宗教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位於亞洲的中國與尼泊爾之間,分布於青藏高原南緣,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北緯35°14'21",東經74°35'24",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北緯29°37'51」,東經95°03'31」,海拔7756米),全長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瑪海拔高度8844.43米。
⑶ 西部充滿著神奇充滿著夢幻那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請你根據收集的資料說說對西部
1、呼倫貝爾東部草原(內蒙古)
呼倫貝爾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麓,西鄰中蒙、中俄邊境,北起額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邊界,東西300公里,南北200公里,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天然草場面積佔80%.波 狀起伏,坡高平緩,一般海拔為650——1200米,有天然種子植物653種,菊科最多.牧草茂密,每平方米生長20多種上百株牧草.天然蘆葦70多萬畝,葯材428種,獸類35種,禽類241種,魚類60餘種.草原白蘑、秀麗白蝦、三河牛、蒙古羊、享譽國內外.
2、伊犁草原(新疆)
無論是聲名在外的那拉提,還是後起之秀的唐不拉,抑或是傳統的牧場鞏乃斯,伊犁草原均展現出超然絕美的氣質與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爾不群,逶迤千里,生機無限.
那拉提草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東部,即新源縣那拉提鎮鏡內.那拉提意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地處楚魯特山北坡,發育於第3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場,東南接那拉提高嶺,勢如屏障.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山泉密布,溪流縱橫. 緣山腳沖溝深切,河道交錯,森林茂密.那拉提年降水量可達800毫米,有利於牧草的生長,載畜量很高.在歷史上,那拉提草原就有「鹿苑」之稱.這里也是鞏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場.
那拉提草原系亞高山草甸植物.中生雜草與禾草構成植株高達50-60厘米,覆蓋度可達75-90%.仲春時節,草高花旺,碧茵似錦,極為美麗.這里還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 其它伴生種類主要有糙蘇、假龍膽、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每年夏秋之際,各種野花開遍山崗,赤橙黃綠青藍紫,將草原點綴得絢麗多姿.自古以來,那拉提草原就有「哈薩克族的搖籃」之美譽.從西漢起,哈薩克族人就在這里以游牧為主繁衍生息,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天文、地理、醫學、音樂等文化.
據《新疆統計年鑒》(截止2003年12月31日)記載,那拉提草原哈薩克族人口15298人占我國哈薩克族總人口的1.13%,是全國哈薩克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區,因此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國之最)——哈薩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高山河穀草原之一,風景區總面積達800平方公里,是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即使到了隆冬時節,那拉提也別有一番意趣和情致.到那裡滑雪或乘坐馬拉爬犁,可盡享北國草原風情的樂趣.
唐布拉草原是尼勒克縣境內的喀什河峽穀草原景觀的統稱,得名於以唐布拉命名的大峽谷,是由森林、草原、急流、山石組合的自然景觀區.因為其山谷東側山樑上有塊碩大無比的岩石,恰似玉璽印章,故而得名唐布拉(哈薩克語意為印章).
唐布拉風景秀美,有森林、草原、飛流、山石等,是伊犁頗負盛名的五大草原之一.著名影片《天山紅花》曾在此拍攝外景,從此而聞名.
據說唐布拉有113條溝、113個景.喀什河東西貫通,南北山嶺高懸,斜流頻出,狀如羽翅,水轉景移,頗多秘谷.不少溝谷有天然溫泉,分布密度是其他山系少見的,具有礦泉浴開發的美好前景.唐布拉因此有著「百里旅遊區」的稱號.這里有蘊涵出19條溪流的孟克特草原;有小巧玲瓏,晶瑩剔透,素有「小天池」之稱的高山湖泊;有林茂古幽神秘莫測的狗熊溝;有奇峻挺拔,怪石林立的「小華山」;有水溫高、水質好、含多種微量元素、可治療多種疾病的四大溫泉. 岩畫、烏孫古墓群、石門、石橋、怪石點綴其中,讓人驚嘆陶醉,而溫涼宜人的氣候更使唐布拉成為全疆聞名的避暑勝地. 在伊犁河谷的東端,則有世界四大河穀草原之一的鞏乃斯草原.
鞏乃斯,蒙語意為「太陽坡」,分布在新源境內,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也是天馬-伊犁馬的著名產地.這里不僅有地域廣闊、水草豐美,飛流急湍的河流和遮天蔽日的森林,還有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亞歐面積最大、最密集的野生蘋果林以及野杏、沙棘等次生樹種和雪豹、銀狐、雪雞、馬鹿等多種珍貴野生動物.鞏乃斯草原地勢跌宕起伏,氣象萬千.山地草原,河谷原並存春夏秋冬牧場齊備,四季景色俱佳,尤以春色為最.距新源縣城3公里,恰合普河飛瀉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嘯而下,為鞏乃斯重要的景點之一.
3、錫林郭勒草原(內蒙古)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境內,面積107.86萬公頃,198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濕地生態系統.
錫林郭勒草原是我國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叢生禾草棗根莖禾草(針茅、羊草)溫性真草原,也是歐亞大陸草原區亞洲東部草原亞區保存比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護區內生態環境類型獨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並能全面反映內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生態過程.目前,區內已發現有種子植物74科、299屬、658種,苔蘚植物73種,大型真菌46種,其中葯用植物426種,優良牧草116種.保護區內分布的野生動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區系特點,哺脬動物有黃羊、狼、狐等33種,鳥類有7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丹頂鶴、白鸛、大鴇、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草原雕、黃羊等21種.本區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在草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佔有重要的窨位置和明顯的國際影響.
4、川西高寒草原(四川)
這里所說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條民族遷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來漢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尋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區.筆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為康定取了一個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門,進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遙遠.
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兩邊雖相隔數十千米卻有著大相徑誕的氣候,很多時候東面陰雨綿綿而二郎山以西卻是麗日晴天.如果要深入體驗康藏文化與風情,那最好是去到關外,所謂關外是康巴人對於自然地理的一個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過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關外.關外是更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遼闊,雪山高聳,牧歌悠揚,藍天下是盛開的喜悅的心靈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體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漢族外,其餘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過程中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至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藏族人們也就是在那時成為一個有共同文字與信仰的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創造了燦爛的藏族文化,但由於山高路險加上當時各部族與種姓間有一些土著語言,因而在藏語發音上有很大區別,故而依據方言的不同,藏族分為拉薩方言區、安多方言區和康方言區,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屬於康方言區.
康方言區的人自稱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與漢語的人大致相同.民間流傳著一句著名的話:「康巴人能走路就會跳舞,能說話就會唱歌.」走進川西高原將會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帶著雪山草地的氣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脈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們一般將這一地帶稱作橫斷山區.關於橫斷山區我會在地理一節中會作專門講述.地理與氣候原因促成了這一方土地獨特的景觀和復雜的高原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實寫照.
5、那曲高寒草原(西藏)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遼闊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其間.東部屬河谷地帶,多高山峽谷,是藏北僅有的農作物產區,並有少量的森林資源和灌木草場,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間,氣候好於中西部.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是青藏公路的必經之路,又是西藏對外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藏歷6月)舉辦的賽馬節是藏北草原的盛會,屆時,旅遊觀光的遊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販等雲集此處.旅遊者可以領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風光、節日氣氛和民族風情,還可以參觀游覽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區境內,遼闊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無人區,都會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棲息著野氂牛、藏羚、野驢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給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納木錯位於拉薩市的當雄與那曲地區的班戈縣之間,每年都有許多前來轉湖的遊客和信徒.
那曲鎮是被西藏列為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賽馬節在此舉行,觀光群眾、各業商販、嘉賓遊客紛紛雲集而來.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藍天、白雲、彩虹、牛羊和綠色織就的錦緞畫,旅遊者都會在這里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6、祁連山草原(青海、甘肅)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祁連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愛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為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年徑流量72.6億立方米,是河西人民懶以自下而上的命脈,是這里經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們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120公里,總面積26530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原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1044種,水源涵養林主要樹咱是青海雲杉、祁連圓柏,以及零星的山楊和樺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葉錦雞兒、吉拉柳等.林地面積約111000公頃,森林覆蓋率較低,但是在整個乾旱區域內,卻顯得異常重要和珍貴.正是由於祁連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來,緩慢地補給江河,起了調節徑流、削減山洪、保證年徑流量相對穩定的作用.對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認識,把它概括為雪山千仞,松杉萬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舊稱青康藏高原(北緯25°~40°,東經74°~104°)是亞洲中部的一個高原地區,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青藏高原實際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脈組成的高山「大本營」,地理學家稱它為「山原」.高原上的山脈主要是東西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連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說「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徵. 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湖泊眾多.高原上有兩組不同走向的山嶺相互交錯,把高原分割成許多盆地、寬谷和湖泊.這些湖泊主要靠周圍高山冰雪融水補給,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門戶,獨成「一家」.著名的青海湖位於青海省境內,為斷層陷落湖,面積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達38米,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區境內的納木湖,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這些湖泊大多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礦物,有不少湖還盛產魚類.在湖泊周圍、山間盆地和向陽緩坡地帶分布著大片翠綠的草地,所以這里是僅次於內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區.
它包括中國西藏自治區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總面積250萬平方公里【概述】
梅里雪山(Meri Snow Mountain)又稱雪山太子,位於雲南省德欽縣東北約10公里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1908年法國人馬傑爾·戴維斯在《雲南》一書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稱呼.但實際上梅里雪山所指的並不是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十三峰,而是指在太子雪山北面的一座小山脈.那座小山脈在當地被稱作梅里雪山,因此山腳下的一處村莊也被稱為梅麗水(或梅里石),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說拉曾歸面布,海拔5229米.這個錯誤主要源於我國六七十年代的全國大地測量.當年,一直解放軍測量隊到了德欽,在與當地人的交流中,誤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雪山記作了梅里雪山,並在成圖後如此標注出來.從此,太子雪山就成了梅里雪山,這個名字也徹底壓過了偉大的卡瓦格博——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編輯本段]【氣候】
由於太子雪山的地勢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開,氣流可以溯谷而上,受季風的影響大,干濕季節分明,且山體高峻,又形成迥然不同的垂直氣候帶.4000米雪線以上的白雪群峰峭拔,雲蒸霞蔚;山谷中冰川延伸數公里,蔚為壯觀.較大的冰川有紐恰、斯恰、明永恰.而雪線以下,冰川兩側的山坡上覆蓋著茂密的高山灌木和針葉林,鬱郁蔥蔥,與白雪相映出鮮明的色彩.林問分布有肥沃的 天然草場,竹雞、漳子、小熊貓、馬鹿和熊等動物活躍其間.
高山草甸上還盛產蟲草、貝母等珍貴葯材.梅里雪山,不僅地形復雜,氣候變化更為復雜,每年夏季,山腳河谷氣溫可達11-29℃, 高山則為-10℃-20℃.年降水量平均為600mm,大都集中在6—8月,此期間氣候極不穩定,是登山的氣候禁區.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梅里雪山的地理位置
梅里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為6740米,位於東經98.6°,北緯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線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雲南第一高峰,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的雲海更為雪山批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譽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為「藏區八大神山之一」,享譽世界.
[編輯本段]【自然風光】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贊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貢寺、袞瑪頂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民都要前來朝拜,有濃郁的藏族習俗,是人們登臨探險的旅遊聖地.
梅里雪山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數百里冗立綿延的雪嶺雪峰,佔去德欽縣34.5%的面積.迪慶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腳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跡,也將深厚的文化意蘊賦予了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僅有太子十三蜂,還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種雪域奇觀.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磧遍布,其中的明永恰冰川可謂最壯觀的冰川.此冰川從海拔5500米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帶,長達8公里,寬至500多米,面積有73.5平方公里.此冰川號稱世界上少有的低緯度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麗江葵花寶典里描述,梅里雪山腳下的雨崩村落更是保存完好的原始藏族村落,值得一去.
卡瓦格博峰的南側,還有從千米懸崖傾瀉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為神奇壯觀.因其為雪水,從雪峰中傾瀉,故而色純氣清;陽光照射,水蒸騰若雲霧,水霧又將陽光映襯為彩虹.雨崩瀑布的水,在朝山者心中也是神聖的,他們潛心受其淋灑,求得吉祥之意.雪山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異木和各種野生動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寶.高山湖泊清澄明靜,在各個雪蜂之間的山澗凹地、林海中星羅棋布,且神秘莫測,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風喚雨」的效應,故而路過的人幾乎都斂聲靜氣,不願觸怒神靈,完好、豐富的森林則是藏民們以佛心護持而未遭破壞的佛境.
[編輯本段]【冰川】
卡瓦格博峰和明永冰川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公里,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公里,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然而目前,由於全球變暖和遊客過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劇,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後退.這種狀況令當地居民及專家們擔憂.
[編輯本段]【宗教傳說】
在松贊干布時期,相傳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剽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談論一切細微之處的美麗,因為對任何出自自然的微瑕之美的言語稱贊都僅僅贊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統領的整個自然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對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對廣博而和諧的自然的不敬.當驢子們在卡瓦格博山間旅行時,藏族同胞的這一禁忌最好還是要予以尊敬的.
在藏文經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將近6000米或以上的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藏區流傳的指南經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具佛緣的千佛聚於頂上,成千上萬個勇猛空行盤旋於四方.這神奇而令人嚮往的吉祥聖地,有緣人拜祭時,會出現無限奇跡.帶罪身朝拜,則殊難酬己願…….」
在指南經中,對外轉路線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跡靈物.據佛教之說法,佛性的有緣之人都可在轉經時得如意妙果,護佑今生來世.轉經路上可見諸多瑪尼堆群,刻寫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願.
在拉薩甚至有這樣的傳說: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之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可見其顛之高,其輝之遠.
在藏語言習慣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體的稱呼,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當地人認為: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
[編輯本段]【宗教文化】
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是一座聖山,藏語中稱為「絨贊卡瓦格博」.主峰卡瓦格博,其左(北)邊的山峰有布窮松吉吾學、再北為扎堆吾學,被稱為無敵降魔戰神;其右(南)依次為帕巴乃丁吉著、巴烏八蒙、吉娃仁安(五佛冠峰),再往南就是身姿優美的女神峰緬茨姆,緬茨姆是卡瓦格博峰之妃,大海女神,葯王的侄女,又有傳說為麗江玉龍雪山之女.藏區稱卡瓦格博峰為「絨贊卡瓦格博」,絨:指河谷地帶;贊:屬於很厲害的神;卡瓦格博:白色的大雪山;整個意思為:聖神的白雪山峰.
梅里雪山地區是一個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區,以藏傳佛教為主體,並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多宗教共存共榮.
藏傳佛教有薩迦、寧瑪、噶舉和格魯四大派,其中以格魯和寧瑪派影響最大.該地區的藏傳佛教中,最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是:
◆噶瑪.撥希,二世大寶法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人,1268年朝聖卡瓦格博,確定了梅里雪山大小轉山線路
◆亞力山德拉·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 Neel)女士,法國藏學家,1923年,化裝成為一名女朝聖者,歷經8個月,徒步穿越西藏腹地,寫成《一個巴黎女人拉薩歷險記》.
◆尼古拉·雷里西,1924-1927,來此探險,在他的隨筆集中記載了他在接近香巴拉王國的神奇體驗
◆約瑟夫·洛克,美籍植物學家,1922-1935在美國《國家地理》發表記錄梅里雪山的文章
◆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美籍英國作家,1933年出版《消失的地平線》,後經好萊塢搬上銀幕,使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世界聞名喜馬拉雅山脈
Himalaya Range, Himalayas, Himalayan Mountains
亞洲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00公尺(24,000呎).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薩加·瑪塔峰),高達8844.43米(29,035呎).這些山的偉岸峰顛聳立在永久雪線之上.數千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南亞民族產生了人格化的深刻影響,其文學、政治、經濟、神話和宗教都反映了這一點.冰川覆蓋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聖者們的矚目,他們據梵語詞hima(雪)和alaya(域)為這一雄偉的山系創造了喜馬拉雅山這一梵語名字.如今喜馬拉雅山脈為全世界登山者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同時也向他們提出最大的挑戰.
[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地處中尼邊境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周圍自然環境很美,現代化建築和一些古老的木結構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盤山而下的公路兩側.樟木地屬亞熱帶,氣候潮濕,風景宜人.鎮里車水馬龍,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爾等地的舶來品,各種膚色的遊客、商人來來往往.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像一條銀色的巨龍,從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瑪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嶺發源,自西向東奔流於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後於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它在中國境內全長2057多公里,在全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於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水能蘊藏量達7911.6萬千瓦,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譽稱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位於浪卡子和貢嘎縣境內,當您越過海拔5400米的崗巴拉山口,群山環抱中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現眼前,一覽無遺.湖面海拔4000多米,面積630平方公里,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
博卡拉--
博卡拉谷地在博卡拉市區北邊,地勢漸高,喜馬拉雅山脈猶如屏障橫亘天邊,連綿不斷的雪峰矗立天的邊緣.魚尾峰、安娜普納峰等數座雪山距博卡拉市區最近的距離為三十多公里,天氣好時,在市區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雪山的壯美,特別是魚尾峰,好像無處不在,隨處抬頭可見邊緣銳利如刀鋒的頂峰.欣賞喜馬拉雅山脈日出日落是在博卡拉旅遊度假最激奮人心的項目,當地最佳觀賞位置是沙拉闊,海拔1500米,市區北面五公里的一處小山頭,那裡有不同地點的觀景台,供遊人觀看雪山日出日落奇壯之景. 其次是位於費瓦湖南面的和平塔山,山頂建有一佛教白塔,成博卡拉一處標志.上到山頂,可居高臨下觀賞博卡拉市區景觀、費瓦湖全貌,還可以觀看雪山日出日落景觀,只是爬山要費些力氣.
塔克拉瑪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庫姆塔河沙漠,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⑷ 祖國西部的知識有什麼
祖國西部的知識:
1、從地理角度看,中國西部由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成。從經濟角度看,西部又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州。
2、由於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提出,這個概念漸漸明晰。按西部大開發計劃既定以及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協調的范圍,西部由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和廣西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構成。
3、"10+2+2"是西部地區最新定義,所謂的「10」即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和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謂的「2」分別即為內蒙古、廣西2個自治區;以及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州。
4、西部地區疆域遼闊,地質復雜,人口稀少,經濟落後,交通閉塞,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但由於生態環境脆弱和開發難度較高等條件的制約,西部地區面臨開發和保護相對失衡的局面。
5、西部地區土地面積約69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71%;目前有人口約3.9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
地和關中平原等少數精華部分外,其餘地區人口較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多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
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 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60%,石油佔45%,天然氣佔5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 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
新中國成立6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有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鐵路。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⑸ 珠穆朗瑪峰和喜馬拉雅山有什麼關系
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是珠穆朗瑪峰 。喜馬拉雅山不在歐洲。
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
(5)alaya度假區擴展閱讀:
喜馬拉雅山脈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
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自1841年,印度總監督官喬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記錄下珠穆朗瑪峰的地理位置,到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峰成功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許多登山者在珠峰頂上留下腳印。
⑹ 請介紹一下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脈(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是東亞與南亞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克什米爾、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北緯35°14'21",東經74°35'24",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北緯29°37'51」,東經95°03'31」,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43米。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喜馬拉雅山 別名喜馬拉雅山脈 海拔平均7000-8000米以上
主峰珠穆朗瑪峰 外文名hima alaya 位置中國與印度等國間,青藏高原南巔
全長2400公里左右
地理情況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中國和尼泊爾交接處。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據最新測定數據表明,珠穆朗瑪峰(又名聖母峰,藏語名:Qomolangma)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形成歷史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
據地質考察證實,早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它經歷了整個漫長的地質時期,一直持續到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紀末期,那時這個地區的地殼運動,總的趨勢是連續下降,在下降過程中,海盆里堆積了厚達30000米的海相沉積岩層。到早第三紀末期,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在地質上稱為「喜馬拉雅運動」,使這一地區逐漸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經地質考察證明,喜馬拉雅的構造運動至今尚未結束,僅在第四紀冰期之後,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還在緩緩地上升之中。
喜馬拉雅山脈是從阿爾卑斯山脈到東南亞山脈這一連串歐亞大陸山脈的組成部分,所有這些山脈都是在過去6500萬年間由造成地殼巨大隆起的環球板塊構造力形成的。
大約18000萬年以前,在侏羅紀,一條深深的地槽——特提斯洋與整個歐亞大陸的南緣交界,古老的貢德瓦納超級大陸開始解體。貢德瓦納的碎塊之一、形成印度次大陸的岩石圈板塊,在隨後的13000萬年間向北運動,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印度-澳大利亞板塊逐漸將特提斯地槽局限於自身與歐亞板塊之間的巨鉗之內。
在其次的3000萬年間,由於特提斯洋海底被向前猛沖的印-澳板塊推動起來,它的較淺部分逐漸乾涸;形成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緣,邊際山脈(外喜馬拉雅山脈)成為這一地區的首要分水嶺並升高到足以成為氣候屏障。
喜馬拉雅山中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為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所夾峙。自早第三紀以來,各個板塊相互碰撞,對中國現代地貌格局和演變發生重要影響。自始新世以來,印度洋板塊向北俯沖,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分早、晚兩期,早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與亞洲大陸之間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發生強烈碰撞。喜馬拉雅地槽封閉褶皺成陸,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合並相連。與此同時中國東部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則發生張裂,海盆下沉,使中國大陸東部邊緣開始進入邊緣海-島嶼發展階段。
尤其重要的是發生於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發生了強烈的差異性升降運動,中國地勢出現了大規模的高低分異。差異運動的強度自東向西由弱變強。由於印度洋不斷擴張,推動著剛硬的印度洋板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向亞洲大陸南緣俯沖擠壓,使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這種以小的傾角俯沖於亞歐板塊之下的印度洋板塊持續向北的強大擠壓力,在北部遇到固結歷史悠久的剛性地塊(塔里木、中朝、揚子)的抵抗,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使構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殼的重疊,上地幔物質運動的加強和深層及表層構造運動的激化,導致地殼急劇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積大幅度急劇抬升,於是形成雄偉的青藏高原,構成中國地形的第一級階梯。
地貌特徵
喜馬拉雅山脈最典型的特徵是扶搖直上的高度,一側陡峭參差不齊的山峰,令人驚嘆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蝕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測的河流峽谷,復雜的地質構造,表現出動植物和氣候不同生態聯系的系列海拔帶(或區)。從南面看,喜馬拉雅山脈就像是一彎碩大的新月,主光軸超出雪線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後者從而成為大多數喜馬拉雅山脈河流的源頭。不過,喜馬拉雅山脈的大部卻在雪線之下。創造了這一山脈的造山作用至今依然活躍,並有水流侵蝕和大規模的山崩。
喜馬拉雅山脈可以分為4條平行的縱向的不同寬度的山帶,每條山帶都具鮮明的地形特徵和自己的地質史。它們從南至北被命名為外或亞喜馬拉雅山脈;小或低喜馬拉雅山脈;大或高喜馬拉雅山脈;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東西綿延2400多公里,南北寬約200—300公里,由幾列大致平行的山脈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國境內是它的主幹部分。平均海拔高達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
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
地質結構
喜馬拉雅山脈在地勢結構上並不對稱,北坡平緩,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帶,是我國青藏高原湖盆帶,湖濱牧草豐美,是良好的牧場。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幾乎都發源於北坡,切穿大喜馬拉雅山脈,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峽谷,河水奔流,勢如飛瀑,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喜馬拉雅山連綿成群的高峰擋住了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濕潤氣流。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較少,植被稀疏,形成鮮明的對比。隨著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區的自然景象也不斷變化,形成明顯的垂直自然帶。
冰塔分布
喜馬拉雅山在喜馬拉雅中段北坡,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雄偉壯麗、形態多姿的冰塔林。冰塔高度為數米至30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和金字塔。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淺圓形消融坑,晶瑩閃耀,有的冰塔間有星羅棋布的冰湖,十分奇妙。有的冰塔內部有河道,在這些冰融水的長期作用下,又形成了冰橋和水晶宮殿般的冰洞、冰簾、冰鍾乳石、冰柱和冰筍等,鬼斧神工,好似天然形成的冰雕群。
形成冰塔的因素主要有兩點:首先,多支冰流匯合後,冰川運動使冰層產生褶皺和縱橫裂隙,這是一個必要的前提;其次,在低緯度的高山區,極強的太陽輻射使裸露冰面的溫度升高,冰面的消融強度遠遠大於中高緯度的冰川,冰塔間的融水侵蝕下切能力很強。這也是地球上其他高山冰川地區,如阿爾卑斯山、昆侖山、祁連山、天山等都沒有發育出如此壯觀的冰塔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是當下非常關心的問題。經過中外科學家們的考察和研究,已經在樹木年輪和冰芯記錄中獲得了有關喜馬拉雅山地區現代冰川及古冰川的大量信息,比如古今冰川特點、變化趨勢等等。珠峰北坡的絨布冰川,總長22.4千米,裸露冰長16.6千米,末端海拔5158米。冰塔末端從1966~1997年間後退270米,平均每年退縮8.7米,而1921~1966年間,平均每年退縮6米。如果按每年8.7米的速度繼續後退,到2035年,還要退縮418米,到那時仍然有16千米長的裸露冰面和冰塔林,仍然是十分壯麗的冰川。
氣候特徵
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一個影響空氣和水的大循環系統的氣候大分界線,對於南面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由於位置和令人驚嘆的高度,大喜馬拉雅山脈在冬季阻擋來自北方的大陸冷空氣流入印度,同時迫使(帶雨的)西南季風在穿越山脈向北移動之前捐棄自己的大部水分,從而造成印度一側的巨大降水量(雨雪兼有)和西藏的乾燥狀況。南坡年平均降雨量因地而異,在西喜馬拉雅的西姆拉(Shimla)和馬蘇里(Mussoorie)為1,530公釐(60吋),在東喜馬拉雅的大吉嶺則達3,048公釐(120吋)。而在大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在諸如印度河谷的查謨和喀什米爾地帶的斯卡都(Skar)、吉爾吉特(Gilgit)和列城(Leh),只有76∼152公釐(3∼6吋)的降雨量。
當地地形和位置決定氣象的變化,不僅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不同地方氣候不齊,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脈的不同坡向也有差異。例如,馬蘇里城在面對台拉登(Dehra
Dun)的馬蘇里山脈之巔,高度約為1,859公尺(6,100呎),由於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為2,337公釐(92吋),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系列高度為2,022公尺(6,600呎)的山嶺之後約145公里(90哩)的地方,記錄到的年降雨量為1,575公釐(62吋)。東喜馬拉雅山脈比西喜馬拉雅山脈緯度低,較為溫暖;記錄到的最低溫度在西姆拉,為-25℃(-13℉)。5月份平均最低溫度,在大吉嶺1,945公尺(6,380呎)的高度記錄到的是11℃(52℉)。同月,在鄰埃佛勒斯峰近5,029公尺(16,500呎)的高度,最低溫度約為-8℃(17℉);在5,944公尺(19,500呎),氣溫降到-22℃(-8℉),最低溫度為-29℃(-21℉);白天,在能避開時速超過161公里(100哩)的強風的地區,即使在這樣的高度,太陽也多是和煦溫暖的。
喜馬拉雅山南坡從海拔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離不過幾十公里,自然景象卻迅速更替:低處溫暖濕潤,常綠闊葉林生長得鬱郁蔥蔥,形成常綠闊葉林帶;海拔升高,氣溫遞減,喜溫的常綠闊葉樹逐漸減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針葉樹則漸增加,在2000米以上為針葉林帶;再往高處,熱量不足,樹木生長困難,由灌叢代替森林,出現灌叢帶;在45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帶;5300米以上為高山寒漠帶;更高處為高山永久積雪帶。北坡氣候干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觀的垂直分布的層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南坡雪線比北坡低,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溫度,即陰坡陽坡的問題,陽坡溫度高,雪線高,陰坡溫度低雪線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迎風坡降水量大,雪線低,背風坡降水量小,雪線高(降雪速度與融雪速度的問題)。兩個因素那個影響為主很難區分,但現在見到的題基本上表現出來降水量的影響要大於溫度的影響,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大於陰坡陽坡的問題。例如:喜馬拉雅山南坡是陽坡,應該雪線高,但南坡也是迎風坡,所以雪線應該高,出現矛盾,但實際上南坡雪線低,因而說明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大於陰坡陽坡的問題。判斷雪線高低應以此為准。
主要資源
生物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可以大體分為4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及高山帶--主要是根據海拔和雨量畫分的。地方地形和氣候以及光照和風吹的差別,造成每一帶內植被構成的相當大的變化。熱帶常綠雨林局限於東喜馬拉雅山脈和中喜馬拉雅山脈潮濕的丘陵地帶。常綠龍腦香科森林--一個可產木材和樹脂的樹群--是常見的;它們的異種生長在不同的土壤上和陡峭程度互異的山坡上。鐵木(Mestua
ferrea)可見於183~732米(600~2,400尺)這一高度內可滲透的土壤上;竹子生長在陡峭的山坡上;櫟樹和栗生長在石質土上,覆蓋了從阿魯納恰爾邦西向至尼泊爾中部,在1,097~1,737米(3,600~5,700尺)高度的砂石。榿木可見於較陡的山坡水道沿線。在更高處,它們為山地森林所取代,林中典型的常綠樹是一種露兜樹。除了這些樹外,估計約有4,000種開花植物生長在東喜馬拉雅山脈,其中20種是棕櫚。
隨著西向雨量的減少和高度的增加,雨林次於熱帶落葉森林,珍貴的木材樹)娑羅雙樹(sal,
即柳安)成為主要樹種;娑羅雙樹在海拔914米(3,000尺)的高原(濕娑羅雙樹)及高達1,372米(4,500尺)的高原(干娑羅雙樹生長最為繁茂。再往西,草原森林(即廣闊平原上的森林)、草原、亞熱帶棘草原及亞熱帶、半沙漠植被次第出現。溫帶森林從大約1,372米延伸到大約3,353米,包括針葉樹和溫帶闊葉樹。
喜馬拉雅山的高原動物(5張)東喜馬拉雅山脈的動物主要源於華南和中南半島地區:主要是可以在熱帶森林中找到的動物類型,其次才是那些適應了在較高海拔和較干西部地區的亞熱帶、山地和溫帶條件的動物類型。然而,西喜馬拉雅山脈的動物卻與地中海、衣索比亞和土庫曼這些地區的動物有著較多的類同之處。一些非洲動物過去在這一地區的存在,例如長頸鹿與河馬,可以從外喜馬拉雅錫瓦利克(Siwalik)山脈沉積層的化石遺跡推斷出來。在樹線以上高度的動物幾乎完全由適應寒冷的當地特有物種構成,它們是在喜馬拉雅山脈升高後從草原野生動物進化而來的。象、美洲野牛和犀局限於尼泊爾南部低矮山麓森林覆蓋的達賴(Tarai)地區中的某些區域--現在已被大體疏泄的濕地或沼澤地。印度犀牛在整個喜馬拉雅山脈的丘陵地帶曾經大量存在,但是現在濱臨滅絕;麝和喀什米爾鹿也達到了滅絕的程度。喜馬拉雅黑熊、雲豹、長尾葉猴(一種亞洲長尾猴)和貓,是喜馬拉雅山脈森林中其他恆生動物的一部分。喜馬拉雅岩羚羊,例如塔爾羊,也可以見到。
在樹線以上更高的地方,雪豹、棕熊、赤熊貓(即小熊貓)和西藏氂牛偶能一見。氂牛已被馴化,在拉達克(Ladakh)被用作役畜。然而,樹線以上的典型棲息動物是多種類型的昆蟲、蜘蛛和蟎,它們是能夠生活在高達6,309米(20,700尺)之地的僅有動物種類。
礦產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礦物豐富,不過開發局限於較易進入的地區。查謨和喀什米爾是礦物最為集中的地區。在札斯卡爾山脈發現藍寶石,在附近的印度河河床找到沙金。在伯爾蒂斯坦有銅礦床,在喀什米爾河谷找到鐵礦。拉達克蘊藏著硼砂和硫磺礦。在查謨山找到了煤層。鋁土礦也在查謨和喀什米爾出現。尼泊爾、不丹和錫金有著廣布的煤炭、雲母、石膏和石墨礦藏,以及鐵、銅、鉛、鋅礦石。
水利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的河流具有巨大的水力發電潛力,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印度已經得到密集利用。一項浩大的多用途工程坐落在外喜馬拉雅山脈的蘇特萊傑河上的巴克拉-楠加爾(Bhakra-Nangal,1963年竣工),水庫蓄水能力約為100億立方米,發電總裝機容量為1050兆瓦。此外,戈西、根德格(納拉亞尼)和賈爾達卡這3條喜馬拉雅山脈河流也已經為印度所利用,向尼泊爾和不丹供電。
水系情況
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脈由19條主要河流排水,其中以印度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為最大,各擁有約259000平方千米的山地匯水面積。在其他河流中,有5條屬於印度河水系--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拉維河,貝阿斯河,以及蘇特萊傑河--總匯水面積約為132090平方公里;9條屬於恆河水系--恆河、亞穆納河、拉姆甘加河、卡利河(Kali,薩爾達河)、卡爾納利河、拉普提河、根德格河、巴格馬蒂河,以及戈西河--疏泄另外217560平方公里匯水面積;還有3條河屬於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蒂斯塔河、賴達克河,以及馬納斯河--疏泄183890平方公里匯水面積。
雅魯藏布江像一條銀色的巨龍,從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瑪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嶺發源,自西向東奔流於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後於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它在中國境內全長2057多公里,在中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千米,居中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於長江、珠江,居中國第3位;天然水能蘊藏量達7911.6萬千瓦,僅次於長江,居中國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人文歷史
喜馬拉雅山在印度次大陸的3個主要種族集團——印-歐人集團(公元前2000年左右從帕米爾西部的中亞地區南下來到南亞次大陸的白種人,現已混有澳大利亞人種的血統),藏-緬人集團和達羅毗荼人集團--中,頭兩個集團在喜馬拉雅山脈中都有非常對應的社區,盡管他們在不同地區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他們的分布是從蔥嶺(帕米爾高原)以西而來的歐羅巴人種集團、南來的印度各民族和從東面及北方來的亞洲人部落(蒙古利亞人種)漫長滲透歷史的結果。在占喜馬拉雅山脈中部1/3的尼泊爾,這些集團相互交織和混合。
對於低喜馬拉雅山脈的滲透,促成了進入和通過南亞河流平原通道移民的活動。一般來說,大喜馬拉雅山脈和特提斯喜馬拉雅山脈居住著藏民和其他藏-緬民族(蒙古利亞人種),而小喜馬拉雅山脈則是高大白皙的印-歐人之家。在查謨和喀什米爾的外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印-歐人社會被稱為多格拉王朝。生活在小喜馬拉雅山區的加迪人和古加利人,也屬於歐洲人集團(已經被南亞化)。加迪人實質上是一種山地民族;他們擁有大量綿羊群和山羊群,只是在冬季才和羊群一道離開他們在外喜馬拉雅山脈雪域的住所到山下來,在6月則再返回最高處的牧場。古加利人是一個靠綿羊、山羊群和少數牛生活的游牧民族,他們在各種高度為自己的牛羊尋找牧場。
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脈的經濟狀況與這一由各種地質帶構成的廣闊而又多樣的地區內可資利用的有限資源相適應。主要經濟活動是畜牧業,但是對野生生物群的利用和貿易也舉足輕重。喜馬拉雅山脈富於經濟資源,包括肥沃的耕地、遼闊的草原和森林、可以開採的礦藏及易於駕馭的水力。在西喜馬拉雅山脈中最多產的耕地是喀什米爾河谷、岡格拉河谷、蘇特萊傑河流域和在烏塔拉坎德的恆河及亞穆納河側翼的台地;這些地區出產水稻、玉蜀黍、小麥和黍類。在尼泊爾的中喜馬拉雅山脈,2/3的耕地在山麓和毗鄰平原;該國水稻大部分產自該地。這一地區也種植大量玉蜀黍、小麥、馬鈴薯和甘蔗等農作物。
1940年代以來在喜馬拉雅山脈發生的人口激增已經對許多地區的森林施加了巨大的壓力。由此導致的為農業奪取空間和為獲得木材而砍伐森林的活動已經發展到小喜馬拉雅山脈較陡較高的山坡,引發環境退化。祇是在錫金和不丹還有大片地區依然為茂密的森林所覆蓋。
相關傳說
在廣泛流傳的藏族民間故事中,有這么一個關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這里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捲起波浪,搏擊著長滿松柏、鐵杉和棕櫚的海岸,發出嘩嘩的響聲。森林之上,重山疊翠,雲霧繚繞;森林裡面長滿各種奇花異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邁著蹣跚的步伐,悠閑地在湖邊飲水;杜鵑、畫眉和百靈鳥,在樹梢頭跳來跳去歡樂地唱著動聽的歌曲;兔子無憂無慮地在嫩綠茂盛的草地上奔跑……這是一幅多麼誘人的和平、安定的圖景呀!有一天,海里突然來了頭巨大的五頭毒龍,把森林搗得亂七八糟,又攪起萬丈浪花,摧毀了花草樹木。生活在這里的飛禽走獸,都預感到災難臨頭了。
它們往東邊跳,東邊森林傾倒、草地淹沒;它們又涌到西邊,西邊也是狂濤惡浪,打得誰也喘不過氣來,正當飛禽走獸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飄來了五朵彩雲,變成五部慧空行母,她們來到了海邊,施展無邊法力,降服了五頭毒龍。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風平浪靜,生活在這里的鹿、羚、猴、兔、鳥,對仙女頂禮膜拜,感謝她們救命之恩。眾空行想告辭回天庭,怎奈眾生苦苦哀求,要求她們留在此間為眾生謀利。於是五仙女發慈悲之心,同意留下來與眾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於是,東邊變成茂密的森林,西邊是萬頃良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無邊無際的牧場。那五位仙女,變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的五個主峰,即:祥壽仙女峰、翠顏仙女峰、貞慧仙女峰、冠詠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邊緣之上,守衛著這幸福的樂園;那為首的翠顏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瑪,她就是世界最高峰,當地人民都親熱地稱之為「神女峰」。註:西藏高原由滄海變成,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學考察、發現所證明。但是,高源並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當緩慢地變化著,只是近幾百萬年的地殼變動,才使高源隆起急劇上升。對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的測定證明,高原還在不停地上升著,這個上升速度在地球歷史上是驚人的,但也不過一年上升一二公分罷了。
旅遊景點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地處中尼邊境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周圍自然環境很美,現代化建築和一些古老的木結構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盤山而下的公路兩側。樟木地屬亞熱帶,氣候潮濕,風景宜人。鎮里車水馬龍,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爾等地的舶來品,各種膚色的遊客、商人來來往往。
喜馬拉雅山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像一條銀色的巨龍,從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瑪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嶺發源,自西向東奔流於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後於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它在中國境內全長2057多公里,在全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於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水能蘊藏量達7911.6萬千瓦,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譽稱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位於浪卡子和貢嘎縣境內,當您越過海拔5400米的崗巴拉山口,群山環抱中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現眼前,一覽無遺。湖面海拔4000多米,面積630平方公里,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
博卡拉
博卡拉谷地在博卡拉市區北邊,地勢漸高,喜馬拉雅山脈猶如屏障橫亘天邊,連綿不斷的雪峰矗立天的邊緣。魚尾峰、安娜普納峰等數座雪山距博卡拉市區最近的距離為三十多公里,天氣好時,在市區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雪山的壯美,特別是魚尾峰,好像無處不在,隨處抬頭可見邊緣銳利如刀鋒的頂峰。欣賞喜馬拉雅山脈日出日落是在博卡拉旅遊度假最激奮人心的項目,當地最佳觀賞位置是沙拉闊,海拔1500米,市區北面五公里的一處小山頭,那裡有不同地點的觀景台,供遊人觀看雪山日出日落奇壯之景。
其次是位於費瓦湖南面的和平塔山,山頂建有一佛教白塔,成博卡拉一處標志。上到山頂,可居高臨下觀賞博卡拉市區景觀、費瓦湖全貌,還可以觀看雪山日出日落景觀,只是爬山要費些力氣。
攀登歷史
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自1841年,印度總監督官喬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記錄下珠穆朗瑪峰的地理位置,到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峰成功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許多登山者在珠峰頂上留下腳印。
2008年5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祥雲,被中國健兒帶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山峰(海拔8844.43米)。成為奧運火炬傳遞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傳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