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卜尼法斯八世的競選
紅衣主教本尼迪克特·加塔尼(Benedict Gaetani1235-1330在世)並不是虔誠的信徒,但是心誠與否並非是當教皇的必要條件,而且這個人一心想爬到那個位子上。教皇席位在這個世界上最為顯赫,而且加塔尼也特別想佔有這個席位帶來的權力和財富。1292年,教皇尼古拉四世去世,加塔尼看到了一線希望。當時,羅馬的兩大望族-奧爾西尼家族和科隆納家族正在進行激烈的爭斗,他們兩家尖銳的矛盾直接反映在選舉下一任教皇的主教團的意見中。一半成員希望下一任教皇出自奧爾西尼家族,而另一半成員則希望科隆納家族勝出。選舉陷入了無望打破的僵局。好幾個月過去了,人們仍然看不到新教皇的影子。本尼迪克特·加塔尼既不擁護奧爾西尼家族,也不擁護科隆納家族,而且對於任何一方而言,他的表現都是特立獨行的。選舉團的主教們無休止地爭吵時,他在一旁伺機觀望,並認為他們最後會選自己作為折中方案的。但下面發生的事情給了他不小的打擊。選舉團里的一個主教可能是打趣地提議他們不如結束對峙,選摩羅尼的彼得這位知名的隱士當教皇算了。其他的主教們不顧這個提議是否只是個玩笑,一致同意這個建議,因為此時此刻他們已經互相看看就想吐了。於是他們長途跋涉地來到了彼得在山中修行的岩洞,宣布他這個迷惑不解的隱士成為教皇。長期以來,世間的教皇全是從羅馬的富豪之家裡選拔出來的,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質朴純潔的人能夠當選一定是聖靈插手的結果。但本尼迪克特·加塔尼並不這么認為。他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上了天,而正在上演的這出滑稽劇令他羞憤不已。雖然他必須得接受這個結果,但他的心裡早就有了一番盤算。
❷ 卜尼法斯八世的介紹
羅馬教皇(1294-1303)。生於義大利中部的阿納尼。1281年任紅衣主教。1294年以陰謀手段登上專教皇寶座,主張教皇權屬力高於世俗君權。1296年發布教俗敕諭,規定教士非經教皇同意不得向世俗君主納稅,遭到英、法兩國國王的反擊。1301年譴責法王侵犯教權。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開法國歷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宣布教皇無權干涉法國內政。他乃頒布「神聖一體敕諭」,宣稱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皇神權。法王則主張召開普世會議(公會議)審判教皇。正當他准備宣布革除法王教籍的前一日,反被腓力派人至亞拿尼家中把他給綁架,打他,又讓他倒騎著馬遊街。雖然最後他被救了出來,但尊嚴盡失,沒幾天就死了。
❸ 卜尼法斯八世的狐狸
摩羅尼的彼得現是切萊斯廷五世,世俗的教皇政務令他這個外行頭暈腦漲。他習慣於在深山老林里修行,而不是統治整個天主教世界。疑惑重重的教皇便把加塔尼當做專職顧問來咨詢,而加塔尼正挖空心思地想把教皇領下台呢。據記載,加塔尼在切萊斯廷五世的房間里安了一根管子。每天晚上教皇就寢的時候,他就在管子那端低聲呢喃道:切萊斯廷,切萊斯廷,放下你的政務吧。對你來說這件事太大了。切萊斯廷五世認為他聽到了上帝的聲音,於是歡天喜地地辭職了,本尼迪克特·加塔尼旋即當選為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在安心享受權力之前,卜尼法斯八世先得除掉自己的前任。前教皇切萊斯廷五世雖然變回了摩羅尼的彼得,但是他退位以後仍然有很多人擁戴他。卜尼法斯八世不能容忍前教皇切萊斯廷五世成為民眾忠心的焦點。盡管彼得不求別的,只求回到山洞裡繼續平靜地祈禱,但他仍遭到了逮捕和拘禁。幾個月以後,他死在了污穢的囚洞里。雖然彼得在骯臟的監獄里漸漸腐爛,但他的追隨者們仍然認為他放下了教皇的頭銜,像神靈一樣休憩在綴滿紫色和金色飾物的躺椅上。彼得在被捕以後給卜尼法斯八世下了一條非常准確的預言:你像狐狸一樣溜了進來,你將像獅子一樣統治,並像狗一樣死去。
卜尼法斯八世對他的預言充耳不聞。新教皇的對手不在了,這下他要好好地享受世界上最偉大的統治權了。他穿上了最華麗的紫色長袍,並在羅馬各地都豎起了自己的雕像,顯然他深諳此道。他睥睨一切,並把所有和他交往的人都拒之門外。阿拉貢國王的使節傑拉爾德·阿爾巴拉托寫道:主教們全都盼他早點兒死,他們無法繼續忍受他的殘暴。紅衣主教蘭布爾夫說,和這樣的人一起生活還不如死了的好。他巧舌如簧而且眼觀六路,但是他身體的其他部位全都爛透了,所以他也活不了多久。
❹ 教皇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掌權
卜尼法斯八世摧毀聖殿,激怒法蘭西國王,教皇從此不再掌權。
1301年至1317年,卜尼法斯八世摧毀聖殿,激怒法蘭西國王,教皇從此不再掌權。進入14世紀,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苦心孤詣地要恢復教皇的古老權力;半個多世紀前,這種權力在英諾森四世手中大打折扣。
50多年過去了,現在看起來英諾森四世當時無意中給聖彼得繼承人手中的權力設定了截止日期。他將腓特烈二世逐出教會,授權神聖羅馬帝國進行內戰,還促成了德意志、西西里和義大利的分裂。在這個過程中,他讓教皇失去了最強大的同盟:能在三地保護教會利益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除此之外,他還召來了第三個團體:"模範城鎮的代表"、市長、知名人士還有大城市的富商。參會的三方都支持他:卜尼法斯是錯的,腓力的反抗完全得當。但佛蘭德依舊讓他頭疼不已。1302年7月11日,著名的阿圖瓦的羅伯(Robert of Artois)率一支龐大的法國軍隊與一支佛蘭德人的步兵相遇,結果在庫特賴(Courtrai)附近一敗塗地。
戰場被佛蘭德人挖得坑坑窪窪,絆倒了法國騎兵;馬匹纏在一起落入水溝,把騎士甩了出去,佛蘭德步兵有條不紊地在戰場穿梭,收割人頭馬命。"腳上有馬刺的要全部殺光!"他們的指揮官,那慕爾的居伊(Guyde Namur)喊道。
不到三個小時,"法國騎兵之花"(法國精英騎兵)全軍覆沒。阿圖瓦的羅伯也戰死沙場。事後,佛蘭德農民開始清理戰場,從所有貴族的屍體上拿走黃金的馬刺。500多雙馬刺掛在附近的庫特賴聖母教堂作為戰利品。
當年秋天,卜尼法斯八世又寄來一封信,信中威脅的語氣更甚。"因此,如果世俗權力犯錯,必須由教會之權力裁決,"卜尼法斯寫道,"……但如果最高的教會之權力犯錯,那麼除了上帝,任何人都沒有權力裁決。"他譴責腓力,而腓力無力報復。
力四世是沒有心思聽的。最終,卜尼法斯於1303年秋將他逐出教會,而腓力則派自己的掌璽官(Keeper of the Seal)紀堯姆·德·諾加雷(Guillaume de Nogaret)組織偷襲身在阿納尼(Anagni)的教皇。他們於9月7日夜闖入教皇住所,把他押到附近的一座城堡,此時距教皇簽署將腓力逐出教會的詔書僅剩12小時。
他們的本意可能只是逼他廢除將腓力逐出教會的詔令,但被關押了3天後,卜尼法斯八世在羅馬的一夥朋友把他救了出來,並把他帶到了梵蒂岡。之後不久,68歲的他便在那裡去世了,壓力和憤怒讓他精疲力竭。
教皇君主制的古老理想——教皇為精神領袖,凌駕於教會法律之上——也隨他一同消亡了。卜尼法斯曾試圖攥住本屬於帝國的權力,但失敗了。他的繼任者,本篤十一世(Benedict XI)僅統治了幾個月;隨後,法國和義大利的樞機主教之間爆發了持續一年的爭論,而教皇的位子無人接管。
❺ 教宗的教廷歷代教宗年表
中文譯名(英文名號)*在位年代*大事記*備注
1 聖伯多祿(聖彼得)(St.Peter)*41-66*加利肋亞人,耶穌立為宗徒之長*本名西滿(Simons)教會中心從耶路撒冷移至羅馬。
2 聖利奴(St.Linus)*67-79*義大利人,生於TOSCANO
3 聖阿內克里特(St.Anencletus)*79-90*羅馬人
4 聖格來孟一世(St .Clement Ⅰ )*90-99*羅馬宗室,充軍到PONTUS
5 聖艾瓦里斯特(St.Evaristus)*99-107*希臘人,生於安提約基
6 聖亞歷山大一世(St.AlexanderⅠ)*107-116*羅馬人
7 聖西斯科特一世(St.SixtusⅠ)*116-125*羅馬人
8 聖特勒斯魯夫(St.Telesphorus)*125-138*希臘人
9 聖西吉努(St.Hyginus)*138-142*希臘人,生於雅典
10 聖庇護一世(St.PiusⅠ)*142-155*APUILEA人,其弟HERMAS著牧人書
11 聖阿尼塞((St.Anicetus)*155-166*敘利亞人
12 聖索泰爾(St.Soter)*166-174*義大利CAMPANIA人*人稱仁慈教宗
13 聖艾流德(St.Eleutherus)*174-189*希臘人,棄絕MONRANUS
14 聖維克托一世(St.VictorⅠ)*189-199*非洲人,棄絕THEODOTUS,訂復活節
15 聖才斐林(St.Zephyrinus)*199-217*羅馬人,重申對MONRANUS之罰
16 聖加里斯多一世(St.CalixtusⅠ)*217-222*羅馬人,希波利特與之對立
17 聖烏爾班一世(St.UrbanⅠ)*222-230*羅馬人
18 聖龐提安(St. Pontian)*230-235*羅馬,與希波利特和解,同致命
19 聖安泰(St.Anterus)*235-236*希臘人
20 聖法比昂(St.Fabian)*236-250*羅馬人
21 聖克內里(St.Cornelius)*251-253*羅馬人,反諾維西安嚴厲主義
22 聖盧修斯一世(St.LuciusⅠ)*253-254*羅馬人,被VALERIAN充軍
23 聖史蒂芬一世(St.StephanⅠ)*254-257*羅馬人,反西彼廉領洗需寵愛說
24 聖西斯科特二世(St.SixtusⅡ)*257-258*希臘人
25 聖迪奧西尼(St.Dionysius Romanus)*259-268*希臘人
26 聖菲利克斯一世(St.FelixⅠ)*269-274*羅馬人
27 聖歐提其安(St.Eutychian)*275-283*LUNENSIS
28 聖凱由(St.Cajus)*283-296*達爾馬提人(今南斯拉夫)
29 聖馬瑟林努(St.Marcellinus)*296-304*羅馬人
30 聖馬賽一世(St.MarcellusⅠ)*307-308*羅馬人
31 聖尤西比烏(St.Eusebius)*310-310*希臘人
32 聖密歐提阿德(St.Miltiades)*311-314*非洲人
33 聖西爾維斯特一世(St.SilvesterⅠ)*314-335*羅馬人君士坦丁瞻禮,尼西亞定禮
34 聖馬克(St.Mark)*336-336*羅馬人撒丁會議,東西分歧
35 聖尤利烏一世(St.JuliusⅠ)*337-352*羅馬人,在安提阿會上支持亞達納削
36 利拜耳(Liberius)*352-366*羅馬人*第一個沒被封為聖人的教宗
37 聖達馬蘇一世(St.DamasusⅠ)*366-384*西班牙人,羅馬議會除異端譯經
38 聖西利斯(St.Siricius)*384-399*羅馬人,強調羅馬首位
39 聖阿納西塔斯一世(St.AnastasiusⅠ)*399-401*羅馬人,引證伯多祿(St.Peter)為主之磐石
40 聖英諾森一世(St.InnocentⅠ)*401-417*ALBANO人,羅馬主教接伯多祿位
41 聖佐西瑪(St.Zosimus)*417-418*希臘人
42 聖卜尼法斯一世(St.BonifaceⅠ)*418-422*羅馬人
43 聖西斯廷一世(St.CelestineⅠ)*422-432*CAMPANIA人,譴責聶斯多略
44 聖西斯科特三世(St.SixtusⅢ)*432-440*羅馬人
45 聖良一世(St.LeoⅠ)*440-461*TOSCAUO人,反一性論,退阿提拉,強調羅馬主教首位*大教皇
46 聖西萊爾(St.Hilary)*461-468*撒丁人
47 聖辛卜力烏斯(St.Simplicius)*468-483*TIUOLI人
48 聖菲利克斯三世(St.FelexⅢ)*483-492*羅馬人,棄絕裂教
49 聖傑拉斯一世(St.GelasiusⅠ)*492-496*非洲人,強調教會不屬俗權
50 聖阿納斯塔斯二世(St.AnastasiusⅡ)*496-498*羅馬人,法蘭克人進教
51 聖辛瑪古(St.Symmachus)*498-514*撒丁人
52 聖赫爾米斯達(St.Hormisdes)*514-523*FRUSINAS*聖西爾維的父親
53 聖若望一世(St.JohnⅠ)*523-526*TOSCANO人,致命
54 聖菲利克斯四世(St.FelixⅣ)*526-530*聖本篤立修會
55 聖卜尼法斯二世(St.bonifaceⅡ)*530-532*羅馬人*第1位日耳曼籍教宗
56 聖若望二世(St.JohnⅡ)*533-535*羅馬人猶斯弟年公布法典,是第一位即位使用王號的教宗。
57 聖阿戈培一世(St.AgapetusⅠ)*535-536*羅馬人
58 聖西爾維(St.silverius)*536-537*致命*聖赫爾米斯達的兒子
59 維吉利(Vigilius)*537-555*羅馬日恩,反猶斯弟年君城議會
60 佩拉吉一世(PelagiusⅠ)*556-561*羅馬人
61 若望三世(JohnⅢ)*561-574*羅馬人
62 本篤一世(BenedictⅠ)*575-579*羅馬人
63 佩拉吉二世(PelagiusⅡ)*579-590*羅馬人,托來多議會
64 聖格列高利一世(St.GregoryⅠ)*590-604*羅馬人,建隱院派教士,訂聖歌,著訓言*大教皇
65 薩比尼昂(Sabinian)*604-606*TASCANO人
66 卜尼法斯三世(BonifaceⅢ)*607-607*羅馬人
67 聖卜尼法斯四世(St.BonifaceⅣ)*608-615*ABRUZZI人
68 聖多伊德迪特(St.deusdedit)*615-618*羅馬人
69 卜尼法斯五世(BonifaceⅤ)*619-625*NEOPOLITANUS
70 洪諾留一世(HonoriusⅠ)*625-638*GAPUA人,同意SERGIUS說
71 塞維林(Severinus)*640-640*羅馬人
72 若望四世(JohnⅣ)*640-642*達爾馬提人
73 提奧多一世(TheodoreⅠ)*642-649*希臘人,拉特朗會議
74 聖瑪定一世(St.MartinⅠ)*649-653*充軍致命,會議棄一志論
75 聖尤金一世(St.EugeneⅠ)*654-657*羅馬人
76 聖維塔利安(St.Vetalian)*657-572*SIGNIA人
77 阿迪烏達二世(AdeotatusⅡ)*672-676*羅馬人
78 多奴(Donus)*676-678*羅馬人
79 聖阿伽托(St.Agarho)*678-681*西西里人,君城會議III
80 聖良二世(St.LeoⅡ)*682-683*西西里人,同意會議議案,駁HONORIUS
81 聖本篤二世(St.BenedictⅡ)*684-685*羅馬人
82 若望五世(JohnⅤ)*685-686*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3 克農(Conon)*686-687*TIEISCO人
84 聖塞吉阿斯一世(St.SergiusⅠ)*687-701*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5 若望六世(JohnⅥ)*701-705*希臘人
86 若望七世(JohnⅦ)*705-707*希臘人
87 西西尼烏斯(Sisinnius)*708-708*敘利亞人
88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Ⅰ)*708-715*敘利亞人
89 聖格列高利二世(St.GregoryⅡ)*715-731*羅馬人,派波尼法爵去德傳教
90 聖格列高利三世(St.GregoryⅢ)*731-741*敘利亞人,擢波尼法爵總主教
91 聖扎加利(St.Zachory)*741-752*希臘人
91 1 斯德望二世*752.3.23-752.3.25.*歷任教宗中在位最短的一個,只有僅三天,因為中風突然離世.由於在位時期太短,使他未能在死前趕及進行就任儀式,使得一些天主教歷史書籍不承認斯德望二世為教皇,稱下任教宗斯德望三世為斯德望二世.因此由斯德望三世至斯德望十世的八位教宗也分別順序稱為斯德望二世至斯德望九世※
92 斯德望二世(StephanⅡ)*752-757*羅馬人,給丕平王加冕得贈地
93 聖保祿一世(St.paulⅠ)*757-767*羅馬人
94 聖斯德望三世(StephanⅢ)*768-772*西西里人
95 阿德利安一世(AdrianⅠ)*772-795*羅馬人,尼西亞會議,大加祿建校
96 聖良三世(St.LeoⅢ)*795-816*羅馬人
97 斯德望四世(StephanⅣ)*816-817*羅馬人
98 聖帕斯夏一世(St.PaschalⅠ)*817-824*羅馬人
99 尤金二世(EugeneⅡ)*824-827*羅馬人,被奉為窮人主保
100 瓦蘭丁(Valentine)*827-827*羅馬人
101 格列高利四世(GregoryⅣ)* 827-844*羅馬人
102 塞吉阿斯二世(SergiusⅡ)*844-847*羅馬人
103 聖良四世(St.LeoⅣ)*847-855*羅馬人,振興教會,反撒拉森人
104 本篤三世(BenedictⅢ)*855-858*羅馬人
105 聖尼古拉一世(St.NicholasⅠ)*858-867*羅馬人,維護教權,罰PHOTIUS
106 阿德利安二世(AdrianⅡ)*867-872*羅馬人,君城第四會議
107 若望八世(JohnⅧ)*872-882*羅馬人,唯一由教宗祝聖的英王
108 馬林一世(MarinusⅠ)*882-884*GALLESE人
109 阿德利安三世(AdrianⅢ)*884-885*羅馬人
110 斯德望五世(StephanⅤ)*885-891*羅馬人
111 福爾摩塞(Formosus)*891-896*PONTUS人,引德王反對SPOLET黨,審FORMOSUS*死後屍骨被斯德望六世起出審判
112 卜尼法斯六世(BonifaceⅥ)*896-896*羅馬人
113 斯德望六世(StephanⅥ)*896-897*羅馬人
114 羅馬諾(Romanus)*897-897*GALLESE人
115 提奧多二世(TheodoreⅡ)*897-897*羅馬人
116 若望九世(JohnⅨ)*898-900*TIVOLI人
117 本篤四世(BenedictⅣ)*900-903*ALDEA人
118 良五世(LeoⅤ)*903-903*羅馬人*被關入監獄和謀殺
119 克利斯多夫(Christopher)*903-904*羅馬人
120 賽吉阿斯三世(SergiusⅢ)*904-911*羅以人,受制於THEODO, 娼婦政治開始
121 阿納斯塔斯三世(AnastasiusⅢ)*911-913*羅馬人
122 蘭頓(Lando)*913-914*SABINA人*可能是最後一個有獨特稱號的教宗
123 若望十世(JohnⅩ)*914-928*I MOLA 人,驅撒拉森人與南意
124 聖良六世(LeoⅥ)*928-928*羅馬人
125 斯德望七世(StephanⅦ)*929-931*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6 若望十一世(JohnⅪ)*931-935*羅馬人
127 良七世(LeoⅦ)*936-939*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8 斯德望八世(StephanⅧ)*939-942*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9 馬林二世(MarinusⅡ)*942-946*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30 阿戈培二世(AgapetusⅡ)*946-955*羅馬人,俄王聖OLGGA領洗
131 若望十二世(JohnⅫ)*955-963*給德皇OTTO加冕*被謀殺,娼婦政治結束
132 良八世(LeoⅧ)*963-965*羅馬人,OTTO主持選舉*復位
133 本篤五世(BenedictⅤ)*964-964*羅馬人
134 若望十三世(JohnⅩⅢ)*965-972*羅馬人
135 本篤六世(BenedictⅥ)*973-974*羅馬人*被謀殺
136 本篤七世(BenedictⅦ)*974-983*羅馬人,在OTTO助下被選,思改革
137 若望十四世(JohnⅩⅣ)*983-984*PETRUS PAPIENSIS
138 卜尼法斯七世(BonifaceⅦ)*984-985*為CREOCENTIUS家族所立
139 若望十五世(JohnⅩⅤ)*985-996*羅馬人
140 格列高利五世(GregoryⅤ)*996-999*加冕OTTO III,改革教會*第1位德國籍教宗
141 西爾維斯特二世(SilvesterⅡ)*999-1003*羅馬人*第1位法國籍教宗
142 若望十七世(JohnⅩⅦ)*1003-1003*羅馬人
143 若望十八世(JohnⅩⅧ)*1004-1009*羅馬人
144 賽吉阿斯四世(SergiusⅣ)*1009-1012*羅馬人*東方分裂,東都SERG II 除教宗名
145 本篤八世(BenedictⅧ)*1012-1024*為亨利二世聖帝加冕
146 若望十九世(JohnⅩⅨ)*1024-1032*會議棄絕阿爾比異端
147 本篤九世(BenedictⅨ) 1032-1044*幼年登基*※其間與西爾維斯特三世(SilvesterⅢ*羅馬人)輪流在位,但西爾維斯特三世選舉有效性被質疑,故西爾維斯特三世不被認為是正式教宗,提供其名號僅供參考※
148 格列高利六世(GregoryⅥ)*1045-1046*羅馬人,欲從本篤手中解放教會
149 格來孟二世(ClementⅡ)*1046-1047*德人,SAXONY議會廢三教宗之立*第2位德國籍教宗
150 達馬蘇二世(DamasusⅡ)*1048-1048*德國巴伐利亞人*第3位德國籍教宗
151 良九世(LeoⅨ)*1049-1054*亞爾薩斯人,進行改革,恢復教權*第4位德國籍教宗
152 維克托二世(VictorⅡ)*1055-1057*德國人,為亨利三世擁立*第5位德國籍教宗
153 斯德望九世(StephanⅨ)*1057-1058*洛林人*第2位法國籍教宗和第6位德國籍教宗
154 本篤十世(BenedictⅩ)*1058-1059*洛林人
155 尼古拉二世(NicholasⅡ)*1058-1061*布艮地人,教宗由樞機選舉*第3位法國籍教宗
156 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Ⅱ)*1061-1073*米蘭人
157 格列高利七世(St.GregoryⅦ)*1073-1085*TOSCANO人,恢復教權,罰德皇亨利
158 維克托三世(VictorⅢ)*1086-1087*BENEVENTO人
159 烏爾班二世(UrbanⅡ)*1088-1099*法國人,維教權,發第一次十字軍* 第4位法國籍教宗
160 帕斯夏二世(PaschalⅡ)*1099-1118*AVENNA人,與亨利四世立約,廢教會封建
161 傑拉斯二世(GelasiusⅡ)*1118-1119*GAETA人
162 卡利克斯特二世(GalixtusⅡ)*1119-1124*布艮地人(法)拉特朗大公議會*第5位法國籍教宗,在1123年舉行第一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3 洪諾留二世(HonoriusⅡ)*1124-1130*IMOLA人
164 英諾森二世(InnocentⅡ)*1130-1143*羅馬人,拉特朗II會議*在1139年舉行第二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5 西萊斯廷二世(CelestineⅡ)*1143-1144*CITTA DI CASTELO人
166 盧修斯二世(LuciusⅡ)*1144-1145*波羅尼亞人
167 尤金三世(EugeneⅢ)*1145-1153*比薩人,蘭斯議會修訂修女會規
168 阿納斯塔斯四世(AnastasiusⅣ)*1153-1154*羅馬人
169 阿德利安四世(AdrianⅣ)*1154-1159*LANGLEY人*唯一的英國教宗
170 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Ⅲ)*1159-1181*瑟納人,與德皇爭保留列聖品權*在1179年舉行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1 盧修斯三世(LuciusⅢ)*1181-1185*路卡人,棄絕瓦爾登異端
172 烏爾班三世(UrbanⅢ)*1185-1187*米蘭人
173 格列高利八世(GregoryⅧ)*1187-1187*BENEVENTA人
174 格來孟三世(ClementⅢ)*1187-1191*羅馬人
175 西萊斯廷三世(CelestineⅢ)*1191-1198*羅馬人,年老登基
176 英諾森三世(InnocentⅢ)*1198-1216*教權極盛諸國臣服,十字軍,拉特朗第四次大會,會議訂聖體規每年一次*在1215年舉行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7 洪諾留三世(HonoriusⅢ)*1216-1227*羅馬人反對阿爾比,批准方濟各和聖多明我會
178 格列高利九世(GregoryⅨ)*1227-1241*與德肋特烈合,又絕之
179 西萊斯廷四世(CelestineⅣ)*1241-1241*米蘭人
180 英諾森四世(InnocentⅣ)*1243-1254*熱諾亞人,里昂會議棄絕肋特烈*在1245年舉行第一屆里昂大公會議
181 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Ⅳ)*1254-1261*ANAGNI人
182 烏爾班四世(UrbanⅣ)*1261-1264*TROGES人*第6位法國籍教宗
183 格來孟四世(ClementⅣ)*1265-1268*法國人*第7位法國籍教宗
184 格列高利十世(GregoryⅩ)*1271-1276*義大利人,訂秘密選舉教宗法*在1274年舉行第二屆里昂大公會議
185 英諾森五世(InnocentⅤ)*1276-1276*撒瓦人*第8位法國籍教宗
186 阿德利安五世(AdrianⅤ)*1276-1276*葡萄牙人
187 若望二十一世(JohnⅩⅩⅠ)*1276-1277*熱諾亞人*第一位葡萄牙籍教宗,在實驗時由於房屋倒塌而傷重不治
188 尼古拉三世(NicholasⅢ)*1277-1280*羅馬人,制訂司鐸日課
189 馬丁四世(MartinⅣ)*1281-1285*法國人,棄絕裂教彌額爾*第9位法國籍教宗
190 洪諾留四世(HonoriusⅣ)*1285-1287*羅馬人
191 尼古拉四世(NicholasⅣ)*1288-1292*義大利人
192 聖西萊斯廷五世(St.CelestineⅤ)*1294-1294*義大利人
193 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Ⅷ)*1294-1303*義大利人,主張教權高於王權,被禁
194 本篤十一世(BenedictⅩⅠ)*1303-1304*義大利人
195 格來孟五世(ClementⅤ)*1305-1314*法國人,移亞味農,屈從法王*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亞維農,第10位法國籍教宗,在1311年—1312年舉行維埃納大公會議
196 若望二十二世(JohnⅩⅩⅡ)*1316-1334*與法王交惡,譴責CADURCO會議*第11位法國籍教宗
197 本篤十二世(BenedictⅩⅡ)*1334-1342*法國人,苦行士,百年戰爭起*第12位法國籍教宗
198 格來孟六世(ClementⅥ)*1342-1352*法國人,黑死疫橫掃歐洲*第13位法國籍教宗
199 英諾森六世(InnocentⅥ)*1352-1362*法國人,德皇查理四世廢棄教宗選皇帝權
200 烏爾班五世(UrbanⅤ)*1362-1370*法國人*第15位法國籍教宗
201 格列高利十一世(GregoryⅩⅠ)*1370-1378*法國人,返回羅馬*第16位法國籍教宗,教廷遷回羅馬
202 烏爾班六世(UrbanⅥ)*1378-1389*那不勒斯人,法國派另選西方裂教*教會大分裂開始,羅馬與亞維農各立教宗
203 卜尼法斯九世(BonifaceⅨ)*1389-1404*那不勒斯人
204 英諾森七世(InnocentⅦ)*1404-1406*義大利人
205 格列高利十二世(GregoryⅩⅡ)*1406-1415*宣布退位*在1414年—1418年舉行的康司坦大公會議中退位,推舉雙方都接受的教宗馬丁五世,教會大分裂結束
206 馬丁五世(MartinⅤ)*1417-1431*羅馬人,COUSTANCE議會結束分裂*在1431年舉行弗羅倫斯大公會議
207 尤金四世(EugeneⅣ)*1431-1447*威尼斯人,反對販賣黑奴
208 尼古拉五世(NicholasⅤ) *1447-1455*義大利人,建圖書館
209 卡利克斯特三世(CalixtusⅢ)*1455-1458*西班牙人,發起十字軍*第一位西班牙籍教宗
210 庇護二世(PiusⅡ)*1458-1464*瑟納人,自人文主義轉變
211 保祿二世(PaulⅡ)*1464-1471*威尼斯人,反對近親主義*尤金四世的侄子
212 西斯科特四世(SixtusⅣ)*1471-1484*撒瓦人,建西斯督堂,啟用近親*方濟會的成員,建設了以他自己為名的西斯汀教堂,招聘當時的藝術家,將早期文藝復興帶入羅馬
213 英諾森八世(InnocentⅧ)*1484-1492*熱諾亞人,啟用近親
214 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Ⅵ)*1492-1503*西班牙人,用近親,劃分世界范圍*第2位西班牙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的侄子,(這個教宗不太腐敗,教宗本篤十六世評!)
215 庇護三世(PiusⅢ)*1503-1503*瑟納人
216 尤利烏二世(JuliusⅡ)*1503-1513*SAVONO人,擴建伯多祿大殿
217 良十世(LeoⅩ)*1513-1521*佛羅倫薩人,路德叛教
218 阿德利安六世(AdrianⅥ)*1522-1523*荷蘭人主張改革*第一位荷蘭籍教宗
219 格來孟七世(ClementⅦ)*1523-1534*佛羅倫薩人,棄絕英王亨利八世
220 保祿三世(PaulⅢ)*1534-1549*羅馬人,將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逐出教會,推動反宗教改革運動,教會尊重印第安人的權利,批准耶穌會,開特里騰(Trent)會議
221 尤利烏三世(JuliusⅢ)*1550-1555*羅馬人,英瑪麗女王恢復與羅馬關系*1552.8聖方濟各·沙勿略抵達中國上川島
222 馬塞二世(MarcellusⅡ)*1555-1555*義大利人
223 保祿四世(PaulⅣ)*1555-1559*那不勒斯人,立裁判,否認伊麗莎白女王(童貞伊麗莎白一世)
224 庇護四世(PiusⅣ)*1559-1565*米蘭人,批准特里騰會決議
225 庇護五世 (PiusⅤ)*1566-1572*西班牙人,改革內部,立傳信部,勝回軍
226 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yⅩⅢ)*1572-1585*義大利人HUGUENOT.改革立法* 1582年推行格里歷(公歷)
227 西斯科特五世(SixtusⅤ)*1585-1590*義大利人繼續改革工作
228 烏爾班七世(UrbanⅦ)*1590-1590*羅馬人
229 格列高利十四世(GregoryⅩⅣ)*1590-1591*義大利人
230 英諾森九世(InnocentⅨ)*1591-1591*波羅尼亞人
231 格來孟八世(ClementⅧ)*1592-1605*弗羅棱斯人,利瑪竇來中國
232 良十一世(LeoⅩⅠ)*1605-1605*弗羅棱斯人
233 保祿五世(PaulⅤ)*1605-1621*羅馬人,譴責英宣誓
234 格列高利十五世(GregoryⅩⅤ)*1621-1623*波羅尼亞人
235 烏爾班八世(UrbanⅧ)*1623-1644*弗羅棱斯人,味增爵會立
236 英諾森十世(InnocentⅩ)*1644-1655*羅馬人,結束戰爭和平共處,罰楊塞說
237 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Ⅶ)*1655-1667*瑟納人,對中國禮儀寬容派代表
238 格來孟九世(ClementⅨ)*1667-1669*義大利人
239 格來孟十世(ClementⅩ)*1670-1676*羅馬人,英國迫害教友
240 英諾森十一世(InnocentⅩⅠ)*1676-1689*英國陰謀處死許多教友
241 亞歷山大八世(AlexanderⅧ)*1689-1691*威尼斯人
242 英諾森十二世(InnocentⅩⅡ)*1691-1700*那不勒斯人,嚴禁任用近親
243 格來孟十一世(ClementⅩⅠ)*1700-1721*義大利人,禁止中國禮儀
244 英諾森十三世(InnocentⅩⅢ)*1721-1724*羅馬人,中國禁教,教宗主寬容
245 本篤十三世(BenedictⅩⅢ)*1724-1730*義大利人,中國教難
246 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ⅩⅡ)*1730-1740*弗落棱斯人,禁絕圬人黨
247 本篤十四世(BenedictⅩⅣ)*1740-1758*嚴禁中國禮儀,引起長期教難
248 格來孟十三世(ClementⅩⅢ)*1758-1769*威尼斯人,若瑟芬主義
249 格來孟十四世(ClementⅩⅣ)*1769-1774*解散耶穌會
250 庇護六世(PiusⅥ)*1775-1799*法國革命中被劫往法國,死於彼
251 庇護七世(PiusⅦ)*1800-1823*8.20出生於CESANA被法人劫持,恢復耶穌會,恢復傳信部
252 良十二世(LeoⅩⅡ)*1823.9.28-1829.2.10*出生於FABRIANO聯結奧匈之梅特溫
253 庇護八世(PiusⅧ)*1829.4.5-1830.9.30*出生於CIGOLI英國愛爾蘭教會獲解放
254 格列高利十六世(GregoryⅩⅥ)*1831.2.6-18461.1*出生於BELLUNO英國牛津運動
255 庇護九世(piusⅨ)*1846.6.21-1878.2.7*出生於SENIGALLIA無染原罪瞻禮,反唯理,梵一會議,失土地
256 良十三世(LeoⅩⅢ)*1878.3.3-1903.7.20*出生於ANAGNI勞工通牒,興哲學,聖經,法國仇教
257 庇護十世(St.PiusⅩ)*1903.8.9-1914.8.20*出生於RIESE,訂法典,重聖體,反現代主義,歐戰起
258 本篤十五世(BenedictⅩⅤ)*1914.9.6-1922.1.22*出生與熱諾亞,促進停戰,實施新法,推動傳教
259 庇護十一世(PiusⅩⅠ)*1922.2.12-1939.2.10*出生於米蘭,訂拉特朗和約,創進行會反法西斯西班牙內戰*與義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確立梵蒂岡成為一主權國家
260 庇護十二世(PiusⅩⅡ)*1939.3.12-1958.10.9*出生於羅馬,二次大戰從事和解,開放樞機,定聖母升天
261 聖若望二十三世(St. John XXIII)*1958.10.28-1963.6.3*出生於BEIGAINE,主張教會開放改革,議開大會,修法典倡合一運動。於2014年4月27日被封為聖人。
262 保祿六世(PaulⅥ)*1963.6.30-1978.8.6*出生於CONCESSIO,召開梵二,訂新禮,辦外交,出國訪問*最後一位以三重冠加冕的教宗
263 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Ⅰ)*1978.9.3-1978.9.28*BELLUNO在位不足一月*首位教宗在生時自稱「一世」;首位雙名教宗.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一世」
264 聖若望·保祿二世( St. John PaulⅡ)*1978.10.22-2005.4.2*波蘭人,生於WADOVICE,行新法重訂拉特朗和約,歷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遍游世界*第一名波蘭籍教宗.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二世」2009年被冊封為真福,並於2014年4月27日被封為聖人。
265 本篤十六世(BenedictⅩⅥ)*2005.4.24-2013.2.11 ,為第八位德國籍教宗,本名:約瑟夫·拉辛格<Joseph Ratzinger>
266 方濟各(Franciscus) 2013.3.13—,現任,第一位耶穌會教宗,也是第一位拉丁美洲教宗。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高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
❻ 卜克環游記的故事背景
很久以前,人們的生活逐漸從陸地向海洋轉移。隨著氣候變暖,水平面不斷上漲,所有較低的城市都被淹沒了,卜尼亞海越來越大,原來的高山變成了一個個被海水包圍著的島嶼。
在蔚藍的卜尼亞海中,卜克們快樂地生活在這些島嶼上,它們是這些島嶼的主人,勤勞地建設著自己夢想中的小島,慢慢的卜尼亞海擁有數百個富饒的小島,每個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情。
突然有一天,卜尼亞海有一個神秘的現象,在海洋的東南面,海面始終彌漫了黑色的霧氣。隱隱約約中人們可以看見那片黑霧中有島嶼的影象。沒人敢踏入那裡一步,大家稱那裡「神秘的黑海」。
黑霧慢慢變濃後,卜尼亞海上的海島都受到種種神秘的攻擊。有的島一夜荒蕪,有的島島民全部消失,有的島經濟面臨崩潰……沒錯,這就是來自擁有絕高智商的黑海獨裁者黑德拉博士的宣言:
「卜克們,快投降吧,我要統治卜尼亞海!」
沒有人見過黑德拉博士的樣子,有人說他長著可怕的犀牛眼,有人說他看起來是個古怪的科學家,也有人說他其實是個漂亮的年輕女郎,甚至有傳言,他是邪惡黑海怪的化身,擁有天才級別的智商。
聰明又充滿勇氣的小卜克們,決定團結起來去挑戰大壞蛋黑德拉,幫助大人們解決這些難題!要知道,小孩子的力量也是很大的!
每個島發生的危機象一道道難解的謎,小卜克們,你們來試試解開這些謎。
❼ 吸血鬼13個氏族的姓分別是什麼
吸血鬼13氏族
brujan
iconoclast(the true anarchs)
idealist
indivialists
malkavian
nosferatu
toreador
tremere
ventrue
lasombra
tzimisce
assamite
followers of set
歷代教皇
1 聖伯多祿(St.Peter)*41-66*加利肋亞人,耶穌立為宗徒之長*本名西滿(Simon)教會中心從耶路撒冷移至羅馬聖伯多祿
2 聖利諾(St.Linus)*67-79*義大利人,生於TOSCANO
3 聖阿內克里特(St.Anencletus)*79-90*羅馬人
4 聖克雷芒一世(St .Clement Ⅰ )*90-99*羅馬宗室,充軍到PONTUS
5 聖艾瓦里斯特(St.Evaristus)*99-107*希臘人,生於安提約基
6 聖亞歷山大一世(St.AlexanderⅠ)*107-116*羅馬人
7 聖西斯科特一世(St.SixtusⅠ)*116-125*羅馬人
8 聖特勒斯魯夫(St.Telesphorus)*125-138*希臘人
9 聖西吉努(St.Hyginus)*138-142*希臘人,生於雅典
10 聖庇護一世(St.PiusⅠ)*142-155*APUILEA人,其弟HERMAS著牧人書
11 聖阿尼塞((St.Anicetus)*155-166*敘利亞人聖克雷芒一世
12 聖索泰爾(St.Soter)*166-174*義大利CAMPANIA人*人稱仁慈教宗
13 聖艾流德(St.Eleutherus)*174-189*希臘人,棄絕MONRANUS
14 聖維克托一世(St.VictorⅠ)*189-199*非洲人,棄絕THEODOTUS,訂復活節
15 聖才斐林(St.Zephyrinus)*199-217*羅馬人,重申對MONRANUS之罰
16 聖加里斯多一世(St.CalixtusⅠ)*217-222*羅馬人,希波利特與之對立
17 聖烏爾班一世(St.UrbanⅠ)*222-230*羅馬人
18 聖龐提安(St.Pontian)*230-235*羅馬,與希波利特和解,同致命
19 聖安泰(St.Anterus)*235-236*希臘人
20 聖法比昂(St.Fabian)*236-250*羅馬人
21 聖克內里(St.Cornelius)*251-253*羅馬人,反諾維西安嚴厲主義
22 聖盧修斯一世(St.LuciusⅠ)*253-254*羅馬人,被VALERIAN充軍
23 聖史蒂芬一世(St.StephanⅠ)*254-257*羅馬人,反西彼廉領洗需寵愛說
24 聖西斯科特二世(St.SixtusⅡ)*257-258*希臘人
25 聖迪奧西尼(St.Dionysius Romanus)*259-268*希臘人
26 聖菲利克斯一世(St.FelixⅠ)*269-274*羅馬人
27 聖歐提其安(St.Eutychian)*275-283*LUNENSIS
28 聖凱由(St.Cajus)*283-296*達爾馬提人(今南斯拉夫)
29 聖馬瑟林努(St.Marcellinus)*296-304*羅馬人
30 聖馬賽一世(St.MarcellusⅠ)*307-308*羅馬人
31 聖尤西比烏(St.Eusebius)*310-310*希臘人
32 聖密歐提阿德(St.Miltiades)*311-314*非洲人
33 聖西爾維斯特一世(St.SilvesterⅠ)*314-335*羅馬人君士坦丁瞻禮,尼西亞定禮
34 聖馬克(St.Mark)336-336*羅馬人撒丁會議,東西分歧
35 聖尤利烏一世(St.JuliusⅠ)*337-352*羅馬人,在安提阿會上支持亞達納削
36 利拜耳(Liberius)*352-366*羅馬人*第一個沒被封為聖人的教宗
37 聖達馬蘇一世(St.DamasusⅠ)*366-384*西班牙人,羅馬議會除異端譯經
38 聖西利斯(St.Siricius)*384-399*羅馬人,強調羅馬首位
39 聖阿納西塔斯一世(St.AnastasiusⅠ)*399-401*羅馬人,引證伯多祿(St.Peter)為主之磐石
40 聖英諾森一世(St.InnocentⅠ)*401-417*ALBANO人,羅馬主教接伯多祿位
41 聖佐西瑪(St.Zosimus)*417-418*希臘人
42 聖卜尼法斯一世(St.BonifaceⅠ)*418-422*羅馬人
43 聖西萊斯廷一世(St.CelestineⅠ)*422-432*CAMPANIA人,譴責聶斯多略
44 聖西斯科特三世(St.SixtusⅢ)*432-440*羅馬人
45 聖利奧一世(St.LeoⅠ)*440-461*TOSCAUO人,反一性論,退阿提拉,強調羅馬主教首位*大教皇
46 聖西萊爾(St.Hilary)*461-468*撒丁人
47 聖辛卜力烏斯(St.Simplicius)*468-483*TIUOLI人
48 聖菲利克斯三世(St.FelexⅢ)*483-492*羅馬人,棄絕裂教
49 聖傑拉斯一世(St.GelasiusⅠ)*492-496*非洲人,強調教會不屬俗權
50 聖阿納斯塔斯二世(St.AnastasiusⅡ)*496-498*羅馬人,法蘭克人進教
51 聖辛瑪古(St.Symmachus)*498-514*撒丁人
52 聖赫爾米斯達(St.Hormisdes)*514-523*FRUSINAS*聖西爾維的父親
53 聖若望一世(St.JohnⅠ)*523-526*TOSCANO人,致命聖若望一世
54 聖菲利克斯四世(St.FelixⅣ)*526-530*聖本篤立修會
55 聖卜尼法斯二世(St.bonifaceⅡ)*530-532*羅馬人*第1位日耳曼籍教宗
56 聖若望二世(St.JohnⅡ)*533-535*羅馬人猶斯弟年公布法典
57 聖阿戈培一世(St.AgapetusⅠ)*535-536*羅馬人
58 聖西爾維(St.silverius)*536-537*致命*聖赫爾米斯達的兒子
59 維吉利(Vigilius)*537-555*羅馬日恩,反猶斯弟年君城議會
60 佩拉吉一世(PelagiusⅠ)*556-561*羅馬人
61 若望三世(JohnⅢ)*561-574*羅馬人
62 本篤一世(BenedictⅠ)*575-579*羅馬人
63 佩拉吉二世(PelagiusⅡ)*579-590*羅馬人,托來多議會
64 聖格列高利一世(St.GregoryⅠ)*590-604*羅馬人,建隱院派教士,訂聖歌,著訓言*大教皇
65 薩比尼昂(Sabinian)*604-606*TASCANO人
66 卜尼法斯三世(BonifaceⅢ)*607-607*羅馬人
67 聖卜尼法斯四世(St.BonifaceⅣ)*608-615*ABRUZZI人
68 聖多伊德迪特(St.deusdedit)*615-618*羅馬人
69 卜尼法斯五世(BonifaceⅤ)*619-625*NEOPOLITANUS
70 洪諾留一世(HonoriusⅠ)*625-638*GAPUA人,同意SERGIUS說
71 塞維林(Severinus)*640-640*羅馬人
72 若望四世(JohnⅣ)*640-642*達爾馬提人
73 提奧多一世(TheodoreⅠ)*642-649*希臘人,拉特郎會議
74 聖瑪定一世(St.MartinⅠ)*649-653*充軍致命,會議棄一志論
75 聖尤金一世(St.EugeneⅠ)*654-657*羅馬人
76 聖維塔利安(St.Vetalian)*657-572*SIGNIA人
77 阿迪烏達二世(AdeotatusⅡ)*672-676*羅馬人
78 多奴(Donus)*676-678*羅馬人
79 聖阿伽托(St.Agarho)*678-681*西西里人,君城會議III
80 聖利奧二世(St.LeoⅡ)*682-683*西西里人,同意會議議案,駁HONORIUS
81 聖本篤二世(St.BenedictⅡ)*684-685*羅馬人
82 若望五世(JohnⅤ)*685-686*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3 克農(Conon)*686-687*TIEISCO人
84 聖塞吉阿斯一世(St.SergiusⅠ)*687-701*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5 若望六世(JohnⅥ)*701-705*希臘人
86 若望七世(JohnⅦ)*705-707*希臘人
87 西西尼烏斯(Sisinnius)*708-708*敘利亞人
88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Ⅰ)*708-715*敘利亞人
89 聖格列高利二世(St.GregoryⅡ)*715-731*羅馬人,派波尼法爵去德傳教
90 聖格列高利三世(St.GregoryⅢ)*731-741*敘利亞人,擢波尼法爵總主教
91 聖扎加利(St.Zachory)*741-752*希臘人
※91 1\2 斯德望二世*752.3.23-752.3.25.*歷任教宗中在位最短的一個,只有僅三天,因為中風突然離世.由於在位時期太短,使他未能在死前趕及進行就任儀式,使得一些天主教歷史書籍不承認斯德望二世為教皇,稱下任教宗斯德望三世為斯德望二世.因此由斯德望三世至斯德望十世的八位教宗也分別順序稱為斯德望二世至斯德望九世※
92 斯德望二世(StephanⅡ)*752-757*羅馬人,給丕平王加冕得贈地
93 聖保祿一世(St.paulⅠ)*757-767*羅馬人
94 聖斯德望三世(StephanⅢ)*768-772*西西里人
95 阿德利安一世(AdrianⅠ)*772-795*羅馬人,尼西亞會議,大加祿建校
96 聖利奧三世(St.LeoⅢ)*795-816*羅馬人
97 斯德望四世(StephanⅣ)*816-817*羅馬人
98 聖帕斯夏一世(St.PaschalⅠ)*817-824*羅馬人
99 尤金二世(EugeneⅡ)*824-827*羅馬人,被奉為窮人主保
100 瓦蘭丁(Valentine)*827-827*羅馬人
101 格列高利四世(GregoryⅣ)* 827-844*羅馬人
102 塞吉阿斯二世(SergiusⅡ)*844-847*羅馬人
103 聖利奧四世(St.LeoⅣ)*847-855*羅馬人,振興教會,反撒拉森人
104 本篤三世(BenedictⅢ)*855-858*羅馬人
105 聖尼古拉一世(St.NicholasⅠ)*858-867*羅馬人,維護教權,罰PHOTIUS*大教皇
106 阿德利安二世(AdrianⅡ)*867-872*羅馬人,君城第四會議
107 若望八世(JohnⅧ)*872-882*羅馬人,唯一由教宗祝聖的英王
108 馬林一世(MarinusⅠ)*882-884*GALLESE人
109 阿德利安三世(AdrianⅢ)*884-885*羅馬人
110 斯德望五世(StephanⅤ)*885-891*羅馬人
111 福爾摩塞(Formosus)*891-896*PONTUS人,引德王反對SPOLET黨,審FORMOSUS*死後屍骨被斯德望六世起出審判
112 卜尼法斯六世(BonifaceⅥ)*896-896*羅馬人
113 斯德望六世(StephanⅥ)*896-897*羅馬人
114 羅馬諾(Romanus)*897-897*GALLESE人
115 提奧多二世(TheodoreⅡ)*897-897*羅馬人
116 若望九世(JohnⅨ)*898-900*TIVOLI人
117 本篤四世(BenedictⅣ)*900-903*ALDEA人
118 利奧五世(LeoⅤ)*903-903*羅馬人*被關入監獄和謀殺
119 克利斯多夫(Christopher)*903-904*羅馬人
120 賽吉阿斯三世(SergiusⅢ)*904-911*羅以人,受制於THEODO, "娼婦政治"開始
121 阿納斯塔斯三世(AnastasiusⅢ)*911-913*羅馬人
122 蘭頓(Lando)*913-914*SABINA人*可能是最後一個有獨特稱號的教宗
123 若望十世(JohnⅩ)*914-928*I MOLA 人,驅撒拉森人與南意
124 利奧六世(LeoⅥ)*928-928*羅馬人
125 斯德望七世(StephanⅦ)*929-931*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6 若望十一世(JohnⅪ)*931-935*羅馬人
127 利奧七世(LeoⅦ)*936-939*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8 斯德望八世(StephanⅧ)*939-942*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9 馬林二世(MarinusⅡ)*942-946*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30 阿戈培二世(AgapetusⅡ)*946-955*羅馬人,俄王聖OLGGA領洗
131 若望十二世(JohnⅫ)*955-963*給德皇OTTO加冕*被謀殺,"娼婦政治"結束
132 利奧八世(LeoⅧ)*963-965*羅馬人,OTTO主持選舉*復位
133 本篤五世(BenedictⅤ)*964-964*羅馬人
134 若望十三世(JohnⅩⅢ)*965-972*羅馬人
135 本篤六世(BenedictⅥ)*973-974*羅馬人*被謀殺
136 本篤七世(BenedictⅦ)*974-983*羅馬人,在OTTO助下被選,思改革
137 若望十四世(JohnⅩⅣ)*983-984*PETRUS PAPIENSIS
138 卜尼法斯七世(BonifaceⅦ)*984-985*為CREOCENTIUS家族所立
139 若望十五世(JohnⅩⅤ)*985-996*羅馬人
140 格列高利五世(GregoryⅤ)*996-999*加冕OTTO III,改革教會*第1位德國籍教宗
141 西爾維斯特二世(SilvesterⅡ)*999-1003*羅馬人*第1位法國籍教宗
142 若望十七世(JohnⅩⅦ)*1003-1003*羅馬人
143 若望十八世(JohnⅩⅧ)*1004-1009*羅馬人
144 賽吉阿斯四世(SergiusⅣ)*1009-1012*羅馬人*東方分裂,東都SERG II 除教宗名
145 本篤八世(BenedictⅧ)*1012-1024*為亨利二世聖帝加冕
146 若望十九世(JohnⅩⅨ)*1024-1032*會議棄絕阿爾比異端
147 本篤九世(BenedictⅨ) 1032-1044*幼年登基*※其間與西爾維斯特三世(SilvesterⅢ*羅馬人)輪流在位,但西爾維斯特三世選舉有效性被質疑,顧西爾維斯特三世不被認為是正式教宗,提供其名號僅供參考※
148 格列高利六世(GregoryⅥ)*1045-1046*羅馬人,欲從本篤手中解放教會
149 克雷芒二世(ClementⅡ)*1046-1047*德人,SAXONY議會廢三教宗之立*第2位德國籍教宗
150 達馬蘇二世(DamasusⅡ)*1048-1048*德國巴伐利亞人*第3位德國籍教宗
151 利奧九世(LeoⅨ)*1049-1054*亞爾薩斯人,進行改革,恢復教權*第4位德國籍教宗
152 維克托二世(VictorⅡ)*1055-1057*德國人,為亨利三世擁立*第5位德國籍教宗
153 斯德望九世(StephanⅨ)*1057-1058*洛林人*第2位法國籍教宗和第6位德國籍教宗
154 本篤十世(BenedictⅩ)*1058-1059*洛林人
155 尼古拉二世(NicholasⅡ)*1058-1061*布艮地人,教宗由樞機選舉*第3位法國籍教宗
156 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Ⅱ)*1061-1073*米蘭人
157 格列高利七世(St.GregoryⅦ)*1073-1085*TOSCANO人,恢復教權,罰德皇亨利
158 維克托三世(VictorⅢ)*1086-1087*BENEVENTO人
159 烏爾班二世(UrbanⅡ)*1088-1099*法國人,維教權,發第一次十字軍* 第4位法國籍教宗
160 帕斯夏二世(PaschalⅡ)*1099-1118*AVENNA人,與亨利四世立約,廢教會封建
161 傑拉斯二世(GelasiusⅡ)*1118-1119*GAETA人
162 卡利克斯特二世(GalixtusⅡ)*1119-1124*布艮地人(法)拉特郎大公議會*第5位法國籍教宗,在1123年舉行第一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3 洪諾留二世(HonoriusⅡ)*1124-1130*IMOLA人
164 英諾森二世(InnocentⅡ)*1130-1143*羅馬人,拉特朗II會議*在1139年舉行第二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5 西萊斯廷二世(CelestineⅡ)*1143-1144*CITTA DI CASTELO人
166 盧修斯二世(LuciusⅡ)*1144-1145*波羅尼亞人
167 尤金三世(EugeneⅢ)*1145-1153*比薩人,蘭斯議會修訂修女會規
168 阿納斯塔斯四世(AnastasiusⅣ)*1153-1154*羅馬人
169 阿德利安四世(AdrianⅣ)*1154-1159*LANGLEY人*唯一的英國教宗
170 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Ⅲ)*1159-1181*瑟納人,與德皇爭保留列聖品權*在1179年舉行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1 盧修斯三世(LuciusⅢ)*1181-1185*路卡人,棄絕瓦爾登異端
172 烏爾班三世(UrbanⅢ)*1185-1187*米蘭人
173 格列高利八世(GregoryⅧ)*1187-1187*BENEVENTA人
174 克雷芒三世(ClementⅢ)*1187-1191*羅馬人
175 西萊斯廷三世(CelestineⅢ)*1191-1198*羅馬人,年老登基
176 英諾森三世(InnocentⅢ)*1198-1216*教權極盛諸國臣服,十字軍,拉特郎第四次大會,會議訂聖體規每年一次*在1215年舉行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7 洪諾留三世(HonoriusⅢ)*1216-1227*羅馬人反對阿爾比,批准方濟各和聖多明我會
178 格列高利九世(GregoryⅨ)*1227-1241*與德肋特烈合,又絕之
179 西萊斯廷四世(CelestineⅣ)*1241-1241*米蘭人
180 英諾森四世(InnocentⅣ)*1243-1254*熱諾亞人,里昂會議棄絕肋特烈*在1245年舉行第一屆里昂大公會議
181 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Ⅳ)*1254-1261*ANAGNI人
182 烏爾班四世(UrbanⅣ)*1261-1264*TROGES人*第6位法國籍教宗
183 克雷芒四世(ClementⅣ)*1265-1268*法國人*第7位法國籍教宗
184 格列高利十世(GregoryⅩ)*1271-1276*義大利人,訂秘密選舉教宗法*在1274年舉行第二屆里昂大公會議
185 英諾森五世(InnocentⅤ)*1276-1276*撒瓦人*第8位法國籍教宗
186 阿德利安五世(AdrianⅤ)*1276-1276*葡萄牙人
187 若望二十一世(JohnⅩⅩⅠ)*1276-1277*熱諾亞人*第一位葡萄牙籍教宗,在實驗時由於房屋倒塌而傷重不治
188 尼古拉三世(NicholasⅢ)*1277-1280*羅馬人,制訂司鐸日課
189 馬丁四世(MartinⅣ)*1281-1285*法國人,棄絕裂教彌額爾*第9位法國籍教宗
190 洪諾留四世(HonoriusⅣ)*1285-1287*羅馬人
191 尼古拉四世(NicholasⅣ)*1288-1292*義大利人
192 聖西萊斯廷五世(St.CelestineⅤ)*1294-1294*義大利人
193 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Ⅷ)*1294-1303*義大利人,主張教權高於王權,被禁
194 本篤十一世(BenedictⅩⅠ)*1303-1304*義大利人
195 克雷芒五世(ClementⅤ)*1305-1314*法國人,移亞味農,屈從法王*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亞維農,第10位法國籍教宗,在1311年—1312年舉行維埃納大公會議
196 若望二十二世(JohnⅩⅩⅡ)*1316-1334*與法王交惡,譴責CADURCO會議*第11位法國籍教宗
197 本篤十二世(BenedictⅩⅡ)*1334-1342*法國人,苦行士,百年戰爭起*第12位法國籍教宗
198 克雷芒六世(ClementⅥ)*1342-1352*法國人,黑死疫橫掃歐洲*第13位法國籍教宗
199 英諾森六世(InnocentⅥ)*1352-1362*法國人,德皇查理四世廢棄教宗選皇帝權
200 烏爾班五世(UrbanⅤ)*1362-1370*法國人*第15位法國籍教宗
201 格列高利十一世(GregoryⅩⅠ)*1370-1378*法國人,返回羅馬*第16位法國籍教宗,教廷遷回羅馬
202 烏爾班六世(UrbanⅥ)*1378-1389*那不勒斯人,法國派另選西方裂教*"教會大分裂"開始,羅馬與亞維農各立教宗
203 卜尼法斯九世(BonifaceⅨ)*1389-1404*那不勒斯人
204 英諾森七世(InnocentⅦ)*1404-1406*義大利人
205 格列高利十二世(GregoryⅩⅡ)*1406-1415*宣布退位*在1414年—1418年舉行的康司坦大公會議中退位,推舉雙方都接受的教宗馬丁五世,"教會大分裂"結束
206 馬丁五世(MartinⅤ)*1417-1431*羅馬人,COUSTANCE議會結束分裂*在1431年舉行弗羅倫斯大公會議
207 尤金四世(EugeneⅣ)*1431-1447*威尼斯人,反對販賣黑奴
208 尼古拉五世(NicholasⅤ) *1447-1455*義大利人,建圖書館
209 卡利克斯特三世(CalixtusⅢ)*1455-1458*西班牙人,發起十字軍*第一位西班牙籍教宗
210 庇護二世(PiusⅡ)*1458-1464*瑟納人,自人文主義轉變
211 保祿二世(PaulⅡ)*1464-1471*威尼斯人,反對近親主義*尤金四世的侄子
212 西斯科特四世(SixtusⅣ)*1471-1484*撒瓦人,建西斯督堂,啟用近親*方濟會的成員,建設了以他自己為名的西斯汀教堂,招聘當時的藝術家,將早期文藝復興帶入羅馬
213 英諾森八世(InnocentⅧ)*1484-1492*熱諾亞人,啟用近親
214 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Ⅵ)*1492-1503*西班牙人,用近親,劃分世界范圍*第2位西班牙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的侄子,(這個教宗"不太"腐敗,本本十六世評)
215 庇護三世(PiusⅢ)*1503-1503*瑟納人
216 尤利烏二世(JuliusⅡ)*1503-1513*SAVONO人,擴建伯多祿大殿
217 利奧十世(LeoⅩ)*1513-1521*佛羅倫薩人,路德叛教
218 阿德利安六世(AdrianⅥ)*1522-1523*荷蘭人主張改革*第一位荷蘭籍教宗
219 克雷芒七世(ClementⅦ)*1523-1534*佛羅倫薩人,棄絕英王亨利八世
220 保羅三世(PaulⅢ)*1534-1549*羅馬人,教會尊重印第安人的權利,批准耶穌會,開特里騰會議
221 尤利烏三世(JuliusⅢ)*1550-1555*羅馬人,英瑪麗女王恢復與羅馬關系*1552.8聖方濟各·沙勿略抵達中國上川島
222 馬塞二世(MarcellusⅡ)*1555-1555*義大利人
223 保祿四世(PaulⅣ)*1555-1559*那不勒斯人,立裁判,否認伊麗莎白女王(童貞伊麗莎白一世)
224 庇護四世(PiusⅣ)*1559-1565*米蘭人,批准特里騰會決議
225 庇護五世 (PiusⅤ)*1566-1572*西班牙人,改革內部,立傳信部,勝回軍
226 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yⅩⅢ)*1572-1585*義大利人HUGUENOT.改革立法* 1582年推行格里歷(公歷)
227 西斯科特五世(SixtusⅤ)*1585-1590*義大利人繼續改革工作
228 烏爾班七世(UrbanⅦ)*1590-1590*羅馬人
229 格列高利十四世(GregoryⅩⅣ)*1590-1591*義大利人
230 英諾森九世(InnocentⅨ)*1591-1591*波羅尼亞人
231 克雷芒八世(ClementⅧ)*1592-1605*弗羅棱斯人,利瑪竇來中國
232 利奧十一世(LeoⅩⅠ)*1605-1605*弗羅棱斯人
233 保祿五世(PaulⅤ)*1605-1621*羅馬人,譴責英宣誓
234 格列高利十五世(GregoryⅩⅤ)*1621-1623*波羅尼亞人
235 烏爾班八世(UrbanⅧ)*1623-1644*弗羅棱斯人,味增爵會立
236 英諾森十世(InnocentⅩ)*1644-1655*羅馬人,結束戰爭和平共處,罰楊塞說
237 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Ⅶ)*1655-1667*瑟納人,對中國禮儀寬容派代表
238 克雷芒九世(ClementⅨ)*1667-1669*義大利人
239 克雷芒十世(ClementⅩ)*1670-1676*羅馬人,英國迫害教友
240 英諾森十一世(InnocentⅩⅠ)*1676-1689*英國陰謀處死許多教友
241 亞歷山大八世(AlexanderⅧ)*1689-1691*威尼斯人
242 英諾森十二世(InnocentⅩⅡ)*1691-1700*那不勒斯人,嚴禁任用近親
243 克雷芒十一世(ClementⅩⅠ)*1700-1721*義大利人,禁止中國禮儀
244 英諾森十三世(InnocentⅩⅢ)*1721-1724*羅馬人,中國禁教,教宗主寬容
245 本篤十三世(BenedictⅩⅢ)*1724-1730*義大利人,中國教難
246 克雷芒十二世(ClementⅩⅡ)*1730-1740*弗落棱斯人,禁絕圬人黨
247 本篤十四世(BenedictⅩⅣ)*1740-1758*嚴禁中國禮儀,引起長期教難
248 克雷芒十三世(ClementⅩⅢ)*1758-1769*威尼斯人,若瑟芬主義
249 克雷芒十四世(ClementⅩⅣ)*1769-1774*解散耶穌會
250 庇護六世(PiusⅥ)*1775-1799*法國革命中被劫往法國,死於彼
251 庇護七世(PiusⅦ)*1800-1823*8.20出生於CESANA被法人劫持,恢復耶穌會,恢復傳信部
252 利奧十二世(LeoⅩⅡ)*1823.9.28-1829.2.10*出生於FABRIANO聯結奧匈之梅特溫
253 庇護八世(PiusⅧ)*1829.4.5-1830.9.30*出生於CIGOLI英國愛爾蘭教會獲解放
254 格列高利十六世(GregoryⅩⅥ)*1831.2.6-18461.1*出生於BELLUNO英國牛津運動
255 庇護九世(piusⅨ)*1846.6.21-1878.2.7*出生於SENIGALLIA無染原罪瞻禮,反唯理,梵一會議,失土地
256 利奧十三世(LeoⅩⅢ)*1878.3.3-1903.7.20*出生於ANAGNI勞工通牒,興哲學,聖經,法國仇教
257 庇護十世(St.PiusⅩ)*1903.8.9-1914.8.20*出生於RIESE,訂法典,重聖體,反現代主義,歐戰起
258 本篤十五世(BenedictⅩⅤ)*1914.9.6-1922.1.22*出生與熱諾亞,促進停戰,實施新法,推動傳教
259 庇護十一世(PiusⅩⅠ)*1922.2.12-1939.2.10*出生於米蘭,訂拉特郎和約,創進行會反法西斯西班牙內戰*與義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確立梵蒂岡成為一主權國家
260 庇護十二世(PiusⅩⅡ)*1939.3.12-1958.10.9*出生於羅馬,二次大戰從事和解,開放樞機,定聖母升天
261 若望二十三世(JohnⅩⅩⅣ)*1958.10.28-1963.6.3*出生於BEIGAINE,主張教會開放改革,議開大會,修法典倡合一運動
262 保祿六世(PaulⅥ)*1963.6.30-1978.8.6*出生於CONCESSIO,召開梵二,訂新禮,辦外交,出國訪問*最後一位以三重冠加冕的教宗
263 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Ⅰ)*1978.9.3-1978.9.28*BELLUNO在位不足一月*首位教宗在生時自稱「一世」;首位雙名教宗.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一世」
264 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Ⅱ)*1978.10.22-2005.4.2*波蘭人,生於WADOVICE,行新法重訂拉特郎和約,歷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遍游世界*第一名波蘭籍教宗.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二世」*大教皇
265 本篤十六世(BenedictⅩⅥ)*2005.4.24— *現任,為第八位德國籍教宗,本名:約瑟夫·阿來士·拉辛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
❽ 教皇的歷任教皇
中文譯名(英文名號)*在位年代*大事記*備注 1聖伯多祿(聖彼得)(St.Peter)*41-66*加利肋亞人,耶穌立為宗徒之長*本名西滿(Simon)教會中心從耶路撒冷移至羅馬
2聖李諾(St.Linus)*67-79*義大利人,生於TOSCANO
3 阿納克萊圖斯一世(St.Anencletus)*79-90*羅馬人
4克雷芒一世(St .Clement Ⅰ )*90-99*羅馬宗室,充軍到PONTUS
5聖厄瓦理斯多(St.Evaristus)*99-107*希臘人,生於安提約基
6亞歷山大一世(St.AlexanderⅠ)*107-116*羅馬人
7 西克斯圖斯一世(St.SixtusⅠ)*116-125*羅馬人
8泰萊斯福魯斯(St.Telesphorus)*125-138*希臘人
9西吉諾斯(St.Hyginus)*138-142*希臘人,生於雅典
10庇護一世(St.PiusⅠ)*142-155*APUILEA人,其弟HERMAS著牧人書
11阿尼塞圖斯((St.Anicetus)*155-166*敘利亞人
12索泰爾(St.Soter)*166-174*義大利CAMPANIA人*人稱仁慈教宗
13埃留提利烏斯(St.Eleutherus)*174-189*希臘人,棄絕MONRANUS
14維克托一世(St.VictorⅠ)*189-199*非洲人,棄絕THEODOTUS,訂復活節
15澤菲利努斯(St.Zephyrinus)*199-217*羅馬人,重申對MONRANUS之罰
16加里斯都一世(St.CalixtusⅠ)*217-222*羅馬人,希波利特與之對立
17烏爾班一世(St.UrbanⅠ)*222-230*羅馬人
18龐提安(St.Pontian)*230-235*羅馬,與希波利特和解,同致命
19安特魯斯(St.Anterus)*235-236*希臘人
20法比安(St.Fabian)*236-250*羅馬人
21 科爾內留斯(St.Cornelius)*251-253*羅馬人,反諾維西安嚴厲主義
22 盧西烏斯一世(St.LuciusⅠ)*253-254*羅馬人,被VALERIAN充軍
23 司提反一世(St.StephenⅠ)*254-257*羅馬人,反西彼廉領洗需寵愛說
24 西克斯圖斯二世(St.SixtusⅡ)*257-258*希臘人
25迪奧西尼(St.Dionysius Romanus)*259-268*希臘人
26 菲利克斯一世(St.FelixⅠ)*269-274*羅馬人
27 優迪基安(St.Eutychian)*275-283*LUNENSIS
28 加伊烏斯(St.Cajus)*283-296*達爾馬提人(今南斯拉夫)
29 馬爾塞林努斯(St.Marcellinus)*296-304*羅馬人
30 馬爾塞魯斯一世(St.MarcellusⅠ)*307-308*羅馬人
31 歐瑟比(St.Eusebius)*310-310*希臘人
32 米爾提亞德斯(St.Miltiades)*311-314*非洲人
33 西爾維斯特一世(St.SilvesterⅠ)*314-335*羅馬人君士坦丁瞻禮,尼西亞定禮
34 聖馬克(St.Mark)336-336*羅馬人撒丁會議,東西分歧
35 尤利烏斯一世(St.JuliusⅠ)*337-352*羅馬人,在安提阿會上支持亞達納削
36 利貝里烏斯(Liberius)*352-366*羅馬人*第一個沒被封為聖人的教皇
37 達馬蘇斯一世(St.DamasusⅠ)*366-384*西班牙人,羅馬議會除異端譯經
38 西利修斯(St.Siricius)*384-399*羅馬人,強調羅馬首位
39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St.AnastasiusⅠ)*399-401*羅馬人,引證伯多祿(St.Peter)為主之磐石
40 英諾森一世(St.InnocentⅠ)*401-417*ALBANO人,羅馬主教接伯多祿位
41 索西穆斯(St.Zosimus)*417-418*希臘人
42 卜尼法斯一世(St.BonifaceⅠ)*418-422*羅馬人
43 切萊斯廷一世(St.CelestineⅠ)*422-432*CAMPANIA人,譴責聶斯多略
44 西克斯圖斯三世(St.SixtusⅢ)*432-440*羅馬人
45 利奧一世(St.LeoⅠ)*440-461*TOSCAUO人,反一性論,退阿提拉,強調羅馬主教首位*大教皇
46 奚拉里(St.Hilary)*461-468*撒丁人
47 辛普利修斯(St.Simplicius)*468-483*TIUOLI人
48 菲利克斯三世(St.FelexⅢ)*483-492*羅馬人,棄絕裂教
49 基拉西烏斯一世(St.GelasiusⅠ)*492-496*非洲人,強調教會不屬俗權
50 阿納斯塔斯二世(St.AnastasiusⅡ)*496-498*羅馬人,法蘭克人進教
51 西馬庫斯(St.Symmachus)*498-514*撒丁人
52 何爾米斯達斯(St.Hormisdes)*514-523*FRUSINAS*西爾維留斯的父親
53 約翰一世(St.JohnⅠ)*523-526*TOSCANO人,被哥特人囚死
54 菲利克斯四世(St.FelixⅣ)*526-530*聖本篤立修會
55 卜尼法斯二世(St.bonifaceⅡ)*530-532*羅馬人*第1位日耳曼籍教皇
56 約翰二世(St.JohnⅡ)*533-535*羅馬人猶斯弟年公布法典
57 阿加佩圖斯一世(St.AgapetusⅠ)*535-536*羅馬人
58 西爾維留斯(St.silverius)*536-537*致命*聖赫爾米斯達的兒子
59 維吉里(Vigilius)*537-555*羅馬日恩,反猶斯弟年君城議會
60 貝拉吉一世(PelagiusⅠ)*556-561*羅馬人
61 約翰三世(JohnⅢ)*561-574*羅馬人
62 本尼狄克一世(BenedictⅠ)*575-579*羅馬人
63 貝拉吉二世(PelagiusⅡ)*579-590*羅馬人,托來多議會
64 格列高利一世(St.GregoryⅠ)*590-604*羅馬人,建隱院派教士,訂聖歌,著訓言。
65 薩比尼安(Sabinian)*604-606*TASCANO人
66 卜尼法斯三世(BonifaceⅢ)*607-607*羅馬人
67 卜尼法斯四世(St.BonifaceⅣ)*608-615*ABRUZZI人
68 狄烏迪第(St.deusdedit)*615-618*羅馬人
69 卜尼法斯五世(BonifaceⅤ)*619-625*NEOPOLITANUS
70 霍諾留斯一世(HonoriusⅠ)*625-638*洪諾留一世GAPUA人,同意SERGIUS說
71 塞維里努斯(Severinus)*640-640*羅馬人
72 約翰四世(JohnⅣ)*640-642*達爾馬提人
73 狄奧多爾一世(TheodoreⅠ)*642-649*希臘人,拉特郎會議
74 馬丁一世(St.MartinⅠ)*649-653*充軍致命,會議棄一志論
75 尤金一世(St.EugeneⅠ)*654-657*羅馬人
76 維塔利安(St.Vetalian)*657-572*SIGNIA人
77 阿德奧達圖斯(AdeotatusⅡ)*672-676*羅馬人
78 多努斯(Donus)*676-678*羅馬人
79 阿加托(St.Agarho)*678-681*西西里人,君城會議Ⅲ
80 利奧二世(St.LeoⅡ)*682-683*西西里人,同意會議議案,駁HONORIUS
81 本尼狄克二世(St.BenedictⅡ)*684-685*羅馬人
82 約翰五世(JohnⅤ)*685-686*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3 科農(Conon)*686-687*TIEISCO人
84 塞爾吉烏斯一世(St.SergiusⅠ)*687-701*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5 約翰六世(JohnⅥ)*701-705*希臘人
86 約翰七世(JohnⅦ)*705-707*希臘人
87 西辛尼烏斯(Sisinnius)*708-708*敘利亞人
88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Ⅰ)*708-715*敘利亞人
89 格列高利二世(St.GregoryⅡ)*715-731*羅馬人,派波尼法爵去德傳教
90 聖格列高利三世(St.GregoryⅢ)*731-741*敘利亞人,擢波尼法爵總主教
91 扎迦利(St.Zachory)*741-752*希臘人
(司提反二世*752.3.23-752.3.25.*歷任教皇中在位最短的一個,只有僅三天,因為中風突然離世.由於在位時期太短,使他未能在死前趕及進行就任儀式,使得一些天主教歷史書籍不承認司提反二世為教皇,稱下任教皇司提反三世為司提反二世.因此由司提反三世至司提反十世的八位教皇也分別順序稱為司提反二世至司提反九世) 92 司提反二世(StephenⅡ)*752-757*羅馬人,給丕平王加冕得贈地
93 保羅一世(St.paulⅠ)*757-767*羅馬人
94 司提反三世(StephenⅢ)*768-772*西西里人
95 阿德里安一世(AdrianⅠ)*772-795*羅馬人,尼西亞會議,大加祿建校
96 利奧三世(St.LeoⅢ)*795-816*羅馬人
97 司提反四世(StephenⅣ)*816-817*羅馬人
98 帕斯加爾一世(St.PaschalⅠ)*817-824*羅馬人
99 尤金二世(EugeneⅡ)*824-827*羅馬人,被奉為窮人主保
100 瓦倫廷(Valentine)*827-827*羅馬人
101 格列高利四世(GregoryⅣ)* 827-844*羅馬人
102 塞爾吉烏斯二世(SergiusⅡ)*844-847*羅馬人
103 利奧四世(St.LeoⅣ)*847-855*羅馬人,振興教會,反撒拉森人
104 本尼狄克三世(BenedictⅢ)*855-858*羅馬人
105 尼古拉一世(St.NicholasⅠ)*858-867*羅馬人,維護教權,罰PHOTIUS*大教皇
106 阿德里安二世(AdrianⅡ)*867-872*羅馬人,君城第四會議
107 約翰八世(JohnⅧ)*872-882*羅馬人,唯一由教皇祝聖的英王
108 馬里努斯一世(MarinusⅠ)*882-884*GALLESE人
109 阿德里安三世(AdrianⅢ)*884-885*羅馬人
110 司提反五世(StephenⅤ)*885-891*羅馬人
111 福爾摩蘇斯(Formosus)*891-896*PONTUS人,引德王反對SPOLET黨,審FORMOSUS*死後屍骨被斯提反六世起出審判
112 卜尼法斯六世(BonifaceⅥ)*896-896*羅馬人
113 司提反六世(StephenⅥ)*896-897*羅馬人
114 羅馬努斯(Romanus)*897-897*GALLESE人
115 狄奧多爾二世(TheodoreⅡ)*897-897*羅馬人
116 約翰九世(JohnⅨ)*898-900*TⅣOLI人
117 本尼狄克四世(BenedictⅣ)*900-903*ALDEA人
118 利奧五世(LeoⅤ)*903-903*羅馬人*被關入監獄和謀殺
119 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903-904*羅馬人
120 塞爾吉烏斯三世(SergiusⅢ)*904-911*羅以人,受制於THEODO,娼婦政治開始
121 阿納斯塔斯三世(AnastasiusⅢ)*911-913*羅馬人
122 蘭多(Lando)*913-914*SABINA人*可能是最後一個有獨特稱號的教皇
123 約翰十世(JohnⅩ)*914-928*I MOLA 人,驅撒拉森人與南意
124 利奧六世(LeoⅥ)*928-928*羅馬人
125 斯德望七世(StephenⅦ)*929-931*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司提反八世
126 約翰十一世(JohnⅪ)*931-935*羅馬人
127 利奧七世(LeoⅦ)*936-939*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8 司提反八世(StephenⅧ)*939-942*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9 馬里努斯二世(MarinusⅡ)*942-946*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30 阿加佩圖斯二世(AgapetusⅡ)*946-955*羅馬人,俄王聖OLGGA領洗
131 約翰十二世(JohnⅫ)*955-963若望十二世*給德皇OTTO加冕*被謀殺,娼婦政治結束
132 利奧八世(LeoⅧ)*963-965*羅馬人,OTTO主持選舉*復位
133 本尼狄克五世(BenedictⅤ)*964-964*羅馬人
134 約翰十三世(JohnⅩⅢ)*965-972*羅馬人若望十三世
135 本尼狄克六世(BenedictⅥ)*973-974*羅馬人*被謀殺
136 本尼狄克七世(BenedictⅦ)*974-983*羅馬人,在OTTO助下被選,思改革
137 約翰十四世(JohnⅩⅣ)*983-984*PETRUS PAPIENSIS
138 卜尼法斯七世(BonifaceⅦ)*984-985*為CREOCENTIUS家族所立
139 約翰十五世(JohnⅩⅤ)*985-996*羅馬人
140 格列高利五世(GregoryⅤ)*996-999*加冕OTTO Ⅲ,改革教會*第1位德國籍教皇
141 西爾維斯特二世(SilvesterⅡ)*999-1003*羅馬人*第1位法國籍教皇
142 約翰十七世(JohnⅩⅦ)*1003-1003*羅馬人
143 約翰十八世(JohnⅩⅧ)*1004-1009*羅馬人
144 塞爾吉烏斯四世(SergiusⅣ思齊四世)*1009-1012*羅馬人*東方分裂,
145 本尼狄克八世(BenedictⅧ)*1012-1024*為亨利二世聖帝加冕
146 約翰十九世(JohnⅩⅨ)*1024-1032*會議棄絕阿爾比異端
147 本尼狄克九世(BenedictⅨ) 1032-1044*幼年登基*其間與西爾維斯特三世(SilvesterⅢ*羅馬人)輪流在位,但西爾維斯特三世選舉有效性被質疑,顧西爾維斯特三世不被認為是正式教皇,提供其名號僅供參考
148 格列高利六世(GregoryⅥ)*1045-1046*羅馬人,欲從本篤手中解放教會
149 克雷芒二世(ClementⅡ)*1046-1047*德人,SAXONY議會廢三教皇之立*第2位德國籍教皇
150 達馬蘇斯二世(DamasusⅡ)*1048-1048*德國巴伐利亞人*第3位德國籍教皇
151 利奧九世(LeoⅨ)*1049-1054*亞爾薩斯人,進行改革,恢復教權*第4位德國籍教皇
152 維克托二世(VictorⅡ)*1055-1057*德國人,為亨利三世擁立*第5位德國籍教皇
153 司提反九世(StephenⅨ)*1057-1058*洛林人*第2位法國籍教皇和第6位德國籍教皇
154 尼古拉二世(NicholasⅡ)*1058-1061*布艮地人,教皇由樞機選舉*第3位法國籍教皇
155 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Ⅱ)*1061-1073*米蘭人
156 格列高利七世(St.GregoryⅦ)*1073-1085*TOSCANO人,恢復教權,罰德皇亨利
157 維克托三世(VictorⅢ)*1086-1087*BENEVENTO人
158 烏爾班二世(UrbanⅡ)*1088-1099*法國人,維教權,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第4位法國籍教皇
159帕斯加爾二世(PaschalⅡ)*1099-1118*AVENNA人,與亨利四世立約,廢教會封建
160 基拉西烏斯二世(GelasiusⅡ)*1118-1119*GAETA人
161 加里斯都二世(GalixtusⅡ)*1119-1124*布艮地人(法)拉特郎大公議會*第5位法國籍教皇,在1123年舉行第一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2 洪諾留二世(HonoriusⅡ)*1124-1130*IMOLA人
163 英諾森二世(InnocentⅡ)*1130-1143*羅馬人,拉特朗Ⅱ會議*在1139年舉行第二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4 切萊斯廷二世(CelestineⅡ)*1143-1144*CITTA DI CASTELO人
165 盧西烏斯二世(LuciusⅡ)*1144-1145*波羅尼亞人
166 尤金三世(EugeneⅢ)*1145-1153*比薩人,蘭斯議會修訂修女會規
167 阿納斯塔斯四世(AnastasiusⅣ)*1153-1154*羅馬人
168 阿德里安四世(AdrianⅣ)*1154-1159*LANGLEY人*唯一的英國教皇
169 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Ⅲ)*1159-1181*瑟納人,與德皇爭保留列聖品權*在1179年舉行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0 盧西烏斯三世(LuciusⅢ)*1181-1185*路卡人,棄絕瓦爾登異端
171烏爾班三世(UrbanⅢ)*1185-1187*米蘭人
172 格列高利八世(GregoryⅧ)*1187-1187*BENEVENTA人
173 克雷芒三世(ClementⅢ)*1187-1191*羅馬人
174 切萊斯廷三世(CelestineⅢ)*1191-1198*羅馬人,年老登基
175 英諾森三世(InnocentⅢ)*1198-1216*教權極盛諸國臣服,十字軍,拉特郎第四次大會,會議訂聖體規每年一次*在1215年舉行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6 洪諾留三世(HonoriusⅢ)*1216-1227*羅馬人反對阿爾比,批准方濟各和聖多明我會
177 格列高利九世(GregoryⅨ)*1227-1241*與德肋特烈合,又絕之
178 切萊斯廷四世(CelestineⅣ)*1241-1241*米蘭人
179英諾森四世(InnocentⅣ)*1243-1254*熱諾亞人,里昂會議棄絕肋特烈*在1245年舉行第一屆里昂大公會議
180 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Ⅳ)*1254-1261*ANAGNI人
181 烏爾班四世(UrbanⅣ)*1261-1264*TROGES人*第6位法國籍教皇
182 克雷芒四世(ClementⅣ)*1265-1268*法國人*第7位法國籍教皇
183 格列高利十世(GregoryⅩ)*1271-1276*義大利人,訂秘密選舉教皇法*在1274年舉行第二屆里昂大公會議
184 英諾森五世(InnocentⅤ)*1276-1276*撒瓦人*第8位法國籍教皇
185 阿德里安五世(AdrianⅤ)*1276-1276*葡萄牙人
186 約翰二十一世(JohnⅩⅩⅠ)*1276-1277*熱諾亞人*第一位葡萄牙籍教皇,在實驗時由於房屋倒塌而傷重不治
187 尼古拉三世(NicholasⅢ)*1277-1280*羅馬人,制訂司鐸日課
188 馬丁四世(MartinⅣ)*1281-1285*法國人,棄絕裂教彌額爾*第9位法國籍教皇
189洪諾留四世(HonoriusⅣ)*1285-1287*羅馬人
190 尼古拉四世(NicholasⅣ)*1288-1292*義大利人
191 切萊斯廷五世(St.CelestineⅤ)*1294-1294*義大利人
192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Ⅷ)*1294-1303*義大利人,主張教權高於王權,被禁
193 本尼狄克十一世(BenedictⅩⅠ)*1303-1304*義大利人 194 克雷芒五世(ClementⅤ)*1305-1314*法國人,移亞味農,屈從法王*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亞維農,第10位法國籍教皇,在1311年—1312年舉行維埃納大公會議
195 若望二十二世(JohnⅩⅩⅡ)*1316-1334*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交惡,譴責CADURCO會議*第11位法國籍教皇
196 本尼狄克十二世(BenedictⅩⅡ)*1334-1342*法國人,苦行士,百年戰爭起*第12位法國籍教皇
197 克雷芒六世(ClementⅥ)*1342-1352*法國人,黑死病橫掃歐洲*第13位法國籍教皇
198 英諾森六世(InnocentⅥ)*1352-1362*法國人,德皇查理四世廢棄教皇選皇帝權
199烏爾班五世(UrbanⅤ)*1362-1370*法國人*第15位法國籍教皇
200 格里高利十一世(GregoryⅩⅠ)*1370-1378*法國人,返回羅馬*第16位法國籍教皇,教廷遷回羅馬
201 烏爾班六世(UrbanⅥ)*1378-1389*那不勒斯人,法國派另選西方裂教*教會大分裂開始,羅馬與亞維農各立教皇。
202 卜尼法斯九世(BonifaceⅨ)*1389-1404*那不勒斯人
203 英諾森七世(InnocentⅦ)*1404-1406*義大利人
204 格列高利十二世(GregoryⅩⅡ)*1406-1415*宣布退位*
205亞里山大五世(1409-1410)
206 約翰二十三世(1410-1415)在1414年—1418年舉行的康司坦大公會議中退位,推舉雙方都接受的教皇馬丁五世,教會大分裂結束
207 馬丁五世(MartinⅤ)*1417-1431*羅馬人,COUSTANCE議會結束分裂*在1431年舉行弗羅倫斯大公會議
208 尤金四世(EugeneⅣ)*1431-1447*威尼斯人,反對販賣黑奴
209尼古拉五世(NicholasⅤ) *1447-1455*義大利人,建圖書館
210加里斯都三世(CalixtusⅢ)*1455-1458*西班牙人,發起十字軍*第一位西班牙籍教皇
211庇護二世(PiusⅡ)*1458-1464*瑟納人,自人文主義轉變
212 保羅二世(PaulⅡ)*1464-1471*威尼斯人,反對近親主義*尤金四世的侄子
213 西克斯圖斯四世(SixtusⅣ)*1471-1484*撒瓦人,建西斯督堂,啟用近親*方濟會的成員,建設了以他自己為名的西斯汀教堂,招聘當時的藝術家,將早期文藝復興帶入羅馬
214 英諾森八世(InnocentⅧ)*1484-1492*熱諾亞人,啟用近親,撲殺女巫
215 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Ⅵ)*1492-1503*西班牙人,用近親,劃分世界范圍*第2位西班牙籍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的侄子,號稱愛神。
216 庇護三世(PiusⅢ)*1503-1503*瑟納人
217尤利烏斯二世(JuliusⅡ)*1503-1513*SAVONO人,擴建聖保羅大殿,戰神教皇
218 利奧十世(LeoⅩ)*1513-1521*佛羅倫薩人,路德叛教,智慧之神。
219阿德里安六世(AdrianⅥ)*1522-1523*荷蘭人主張改革*第一位荷蘭籍教皇
220 克雷芒七世(ClementⅦ)*1523-1534*佛羅倫薩人,棄絕英王亨利八世
221 保羅三世(PaulⅢ)*1534-1549*羅馬人,教會尊重印第安人的權利,批准耶穌會,開特里騰會議
222尤利烏斯三世(JuliusⅢ)*1550-1555*羅馬人,英瑪麗女王恢復與羅馬關系*1552.8聖方濟各·沙勿略抵達中國上川島
223馬塞勒斯二世(MarcellusⅡ)*1555-1555*義大利人
反改革時期
224 保羅四世(PaulⅣ)*1555-1559*那不勒斯人,立裁判,否認伊麗莎白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225 庇護四世(PiusⅣ)*1559-1565*米蘭人,批准特里騰會決議
226 庇護五世(PiusⅤ)*1566-1572*西班牙人,改革內部,立傳信部,勝回軍
227 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yⅩⅢ)*1572-1585*義大利人HUGUENOT.改革立法* 1582年推行格里歷(公歷)
228 西克斯圖斯五世(SixtusⅤ)*1585-1590*義大利人繼續改革工作
229烏爾班七世(UrbanⅦ)*1590-1590*羅馬人
230 格列高利十四世(GregoryⅩⅣ)*1590-1591*義大利人
231 英諾森九世(InnocentⅨ)*1591-1591*波羅尼亞人
232 克雷芒八世(ClementⅧ)*1592-1605*弗羅棱斯人,利瑪竇來中國
233 利奧十一世(LeoⅩⅠ)*1605-1605*弗羅棱斯人
234 保羅五世(PaulⅤ)*1605-1621*羅馬人,譴責英宣誓
235 格列高列十五世(GregoryⅩⅤ)*1621-1623*波羅尼亞人
236 烏爾班八世(UrbanⅧ)*1623-1644*弗羅棱斯人,味增爵會立
237 英諾森十世(InnocentⅩ)*1644-1655*羅馬人,結束戰爭和平共處,罰楊塞說
238 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Ⅶ)*1655-1667*瑟納人,對中國禮儀寬容派代表
239克雷芒九世(ClementⅨ)*1667-1669*義大利人
240克雷芒十世(ClementⅩ)*1670-1676*羅馬人,英國迫害教友
241 英諾森十一世(InnocentⅩⅠ)*1676-1689*英國陰謀處死許多教友
242 亞歷山大八世(AlexanderⅧ)*1689-1691*威尼斯人
243 英諾森十二世(InnocentⅩⅡ)*1691-1700*那不勒斯人,嚴禁任用近親
244 克雷芒十一世(ClementⅩⅠ)*1700-1721*義大利人,禁止中國禮儀
245 英諾森十三世(InnocentⅩⅢ)*1721-1724*羅馬人,中國禁教,教皇主寬容
246 本尼狄克十三世(BenedictⅩⅢ)*1724-1730*義大利人,中國教難
247克雷芒十二世(ClementⅩⅡ)*1730-1740*弗落棱斯人,禁絕圬人黨
248 本尼狄克十四世(BenedictⅩⅣ)*1740-1758*嚴禁中國禮儀,引起長期教難
249克雷芒十三世(ClementⅩⅢ)*1758-1769*威尼斯人,若瑟芬主義
250 克雷芒十四世(ClementⅩⅣ)*1769-1774*解散耶穌會
251 庇護六世(PiusⅥ)*1775-1799*法國革命中被劫往法國,死於彼
252 庇護七世(PiusⅦ)*1800-1823*8.20出生於CESANA被法人劫持,恢復耶穌會,恢復傳信部
253 利奧十二世(LeoⅩⅡ)*1823.9.28-1829.2.10*出生於FABRIANO聯結奧匈之梅特溫
254 庇護八世(PiusⅧ)*1829.4.5-1830.9.30*出生於CIGOLI英國愛爾蘭教會獲解放
255 格列高利十六世(GregoryⅩⅥ)*1831.2.6-1846.6.1*出生於BELLUNO英國牛津運動
256 庇護九世(piusⅨ)*1846.6.21-1878.2.7*出生於SENIGALLIA無染原罪瞻禮,反唯理,梵一會議,失土地
教皇國消失以後
257利奧十三世(LeoⅩⅢ)*1878.3.3-1903.7.20*出生於ANAGNI勞工通牒,興哲學,聖經,法國仇教
258 庇護十世(St.PiusⅩ)*1903.8.9-1914.8.20*出生於RIESE,訂法典,重聖體,反現代主義,歐戰起
259本篤十五世(BenedictⅩⅤ)*1914.9.6-1922.1.22*出生於熱諾亞,促進停戰,實施新法,推動傳教
260 庇護十一世(PiusⅩⅠ)*1922.2.12-1939.2.10*出生於米蘭,訂拉特郎和約,創進行會反法西斯西班牙內戰*與義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確立梵蒂岡成為一主權國家
261 庇護十二世(PiusⅩⅡ)*1939.3.12-1958.10.9*出生於羅馬,二次大戰從事和解,開放樞機,定聖母升天
262 若望二十三世(JohnⅩⅩⅣ)*1958.10.28-1963.6.3*出生於BEIGAINE,主張教會開放改革,議開大會,修法典倡合一運動
263 保祿六世(PaulⅥ)*1963.6.30-1978.8.6*出生於CONCESSIO,召開梵二,訂新禮,辦外交,出國訪問*最後一位以三重冠加冕的教皇
264 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Ⅰ)*1978.9.3-1978.9.28*BELLUNO在位不足一月*首位教皇在生時自稱「一世」;首位雙名教皇.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一世」
265 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Ⅱ)*1978.10.22-2005.4.2*波蘭人,生於WADOⅥCE,行新法重訂拉特郎和約,歷史上出行最多的教皇,遍游世界*第一名波蘭籍教皇
266 本篤十六世(BenedictⅩⅥ)*2005.4.24—2013.2.28 *前任,為第八位德國籍教皇,本名:約瑟夫·阿來士·拉辛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
267方濟各(Francis )*2013.03.14—今*阿根廷人,他是1300年來第一個非歐洲籍的教皇。
❾ 卜尼法斯八世的簡介
義大利籍教皇(1294~1303年在位)。在中世紀西歐政教爭權斗爭中,處於羅馬教廷勢力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出身顯貴家庭,曾在波隆那學習法律,之後在教廷任職,累次升遷。1281年任樞機主教。1290~1291年代表教廷參加巴黎宗教會議,延遲英法兩國重新開戰,並促成法蘭西與亞拉岡之間的和平。1294年在安茹的查理(西西里王查理一世)支持下,他宣布教皇切萊斯廷五世確有遜位的願望,隨即自行繼位,並把切萊斯廷幽禁於富莫尼城堡,後者不久死去。卜尼法斯的陰謀手腕遭到教會內外猛烈抨擊。當時各國君主互相角逐,用度浩繁,紛紛不經教皇同意而擅自向神職人員徵稅。1296年卜尼法斯發布通諭,禁止這種行為,違者處以絕罰。法蘭西國王腓力四世置之不顧,禁止財富出境,並驅逐外國商人,切斷教廷財政來源。1297年,羅馬科隆納家族劫持大量教皇財寶,其中一部分人投奔腓力。1301年法蘭西南部一主教被政府判處徒刑,卜尼法斯嚴厲斥責腓力,要求釋放該主教並採取補救措施。1302年卜尼法斯發出通諭,力辯教會權力應凌駕於世俗權力之上,聲稱任何人只有服從教皇才能得救,成為中世紀鼓吹教皇權力至上的最著名通諭。正當他准備給予腓力絕罰處分時,腓力派人聯合科隆納家族把他拘捕,不久被釋,返回羅馬而死。6年後,教廷被迫遷往法蘭西境內亞威農,歷68年始返回羅馬。
❿ 卜尼法斯八世的死狗
但是教皇沒有意識到君主們受到教皇控制的時期已經漸趨終結了。在卜尼法斯八世的威脅和命令面前,腓力四世不但沒有誠惶誠恐地順從於他,反而召開三級會議尋求幫助,大會宣判教皇為罪人,並秘密資助了遠征羅馬的行動。1303年9月,一群武裝分子進入了阿納尼城,那裡是卜尼法斯八世的出生地,也是他喜歡去休養的地方。這群人在一位科隆納家族長者的帶領下攻入了教皇的宮殿,卜尼法斯八世正傲慢地坐在寶座上等待著他們的光臨。
老科隆納看著曾經毀滅了自己家族的教皇那傲慢的樣子不由得怒發沖冠,他攥著匕首沖過去意欲手刃仇人。就在匕首即將刺中教皇的最後一刻,他的同伴由於害怕這個瀆神的行為會觸怒上帝而攔住了他。卜尼法斯的性命保住了,但是他的尊嚴全完了。老科隆納和同伴們剝下了教皇的法衣,並把他用鎖鏈套走了。對之極盡侮辱嘲笑之能事,卜尼法斯八世氣的發抖,拍著腦袋說:「你們可以囚禁我,殺了我,但是我是教皇,就是死,也要死的像一個教皇那樣!」本來腓力四世是想把他老人家帶到法國受審的,後來可能覺得審判教皇畢竟太驚世駭俗了,於是過了段時間也就把他放了,據說在那段時間里他的精神失常了。盡管在加塔尼家族勢力的影響下,卜尼法斯最終恢復了自由,但他已經不是原來的他了。一個月以後,中世紀最後一任教皇在頹喪和絕望中咽了氣。不過他死後有件事情還是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墳墓在300年後被挖開,發現完好無損,沒有任何腐爛的徵兆。或許是上帝憐憫他作為第一個差點被世俗法庭審判的教皇,就賜予他肉身不腐吧。死後本尼狄克十一世即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