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生命演化史的主要事件
1 冥古宙
2 太古宙
3 元古宙
4 顯生宙
4.1 古生代
4.2 中生代
4.3 新生代
5 相關條目
6 參考書目
7 外部鏈接
冥古宙
主條目:冥古宙
時代
事件
45.7億年前 地球從環繞早期太陽旋轉的吸積盤之中形成。
45.33億年前 依大碰撞假說,原始的地球與忒伊亞相撞,在原始地球周圍產生一個環,這個環在數百萬年之後形成月球。重力的拉扯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建立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環境。[1]
41億年前 地球表面溫度降低使地殼得以凝固,大氣與海洋形成。[2]
40億年前
主條目:生命起源
最早生命的出現,可能是源於能夠自我復制的RNA分子。這些生命的繁殖所需要的資源有限,所以不久之後便開始競爭。由於天擇青睞在復制上更有效率的分子,因此DNA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復制物。之後它們開始在膜內發展,這些膜擁有更穩定的物理與化學環境,形成了原始的細胞。此時大氣中尚未有自由的氧氣存在。
39億年前 後期重轟炸期:地球、月球、火星及金星受到小行星及彗星(微行星)撞擊的高峰期。連續的干擾可能誘發生命的演化(參胚種論),海洋被完全煮沸。[3]
細胞以及原核生物出現。這些都是化能生物:以二氧化碳為碳源及氧化無機物來抽取能量。後來原核生物演化了糖酵解,從如葡萄糖的有機物釋出能量。糖酵解產生了現今所有生物都用到的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來臨時儲存能量。
太古宙
主條目:太古宙
時代
事件
35億年前 最後共同祖先出現,細菌及古細菌分裂。細菌發展了光合作用的原始模式,但最初不會產生氧。這些生物透過電化學梯度產生三磷酸腺苷。
33億年前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菌出現,它們以水為還原劑,並排出氧。氧首先將海洋中的鐵氧化,產生鐵礦石。氧在大氣層的濃度上升,對很多細菌都有毒。
元古宙
主條目:元古宙
時代
事件
25億年前 一些細菌演化到有能力去使用氧來有效的從有機物中抽取能量。差不多所有生物都用相同的三羧酸循環及氧化磷酸化來使用氧。"runaway icehouse"效應[4]造成休倫系冰期。[5]
21億年前 更多復雜的細胞出現,包括有細胞器的真核生物。最接近的可能就是古細菌。大部分有細胞器的都可能是從共生細菌衍生而來:粒線體會用像現今立克次體般從有機物抽取能量,而葉綠體則從光及有機物合成能量。這是共同演化的例子。
12億年前 出現有性生殖,引發更快的演化。[6]大部分的生命於海洋及湖中出現,一些藍菌已經生活在濕潤的泥土中。
10億年前 多細胞生物出現,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及海苔。[7]
11-7.5億年前 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8]
9.5-7.8億年前 斯圖爾特冰期:這個時期是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復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
9億年前 每年共有481日,每天18小時。地球的自轉及公轉因潮汐力逐漸變慢。
7.5-5.8億年前 根據雪球地球假說,前寒武紀成冰紀的冰河時期非常嚴重,連海洋亦完全結冰,只有在熱帶的海水仍保持是液態。
6億年前 多孔動物、刺胞動物、扁形動物及其他多細胞動物在海洋出現。(但亦有研究顯示最早的動物生活在湖泊的環境中[9]。)刺胞動物及櫛水母是最早有神經元的生物,神經元只是一個簡單的網,沒有腦部或中央神經系統。
6-5.4億年前 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10]
5.8-5.4億年前 氧氣的累積使臭氧層可以形成。[11] 而臭氧層可阻擋太陽的有害輻射,使生命可以在陸地上發展。[11]
5.65-5.25億年前 寒武紀大爆發產生了所有現今動物的主要的門,其成因仍然存疑。以三葉蟲為主的節肢動物是最主要的門。脊索動物的皮卡蟲可能是人類的祖先。奇蝦是達2米長的獵食者,它的後代可能是海蜘蛛。[12][13][14]
顯生宙[編輯]
主條目:顯生宙
顯生宙是距今5.7億年以來有大量生物化石出現的時期。
顯生宙表示在這個時期地球上有顯著的生物出現。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被稱做隱生宙。
古生代
主條目:古生代
時代
事件
5.30億年前 第一個在陸地上的腳印。[15]
5.05億年前 第一個脊椎動物甲胄魚出現,與現今八目鰻及盲鰻綱有關。海口魚屬及昆明魚都是沒有頜的魚類,或稱無頷總綱。
4.88億年前 在寒武紀至奧陶紀間發生第一次生物集群滅絕,是為寒武紀-奧陶紀滅絕事件。
4.8億年前 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的考古學家,在薩拉戈薩南部的特魯埃爾發現距今4.8億年前的魚類化石。這種新的物種魚「葛氏刀刃棘魚」大約生存在泥盆紀(Devonian)時期,也是屬於已經絕種的早期魚類。 [1]
4.75億年前 第一個原始植物從綠藻演化[16]並移至陸地上[17],沿湖邊生長。與它們一同的有真菌,可能植物與真菌是共生的,地衣就是共生的例證。
4.50億年前 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可以支撐身體及阻止水分流失[18],是第一類移至陸地的動物。[19]最早的有多足亞門(馬陸及蜈蚣),及後有蜘蛛及蠍子。
4.5-4.4億年前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發生,這是第二次的生物集群滅絕。
4億年前 首類沒有翅膀的昆蟲,即蠹魚、跳蟲及纓尾蟲出現。第一類鯊魚亦出現。[20]首條腔棘魚出現,在1938年發現活標本前它們被誤以為是已經滅絕了很久,並被認為是活化石。
3.7億年前 裂口鯊是高速的獵食者。[21]
3.65億年前 晚泥盆紀滅絕事件發生,是第三次生物集群滅絕。昆蟲在地上及淡水中從多足綱演化。一些淡水的肉鰭魚類發展了腳及成為四足總綱。四足總綱(魚石螈、棘螈及Pederpes finneyae)利用它們的腳走上陸地,可能是為了獵食昆蟲。肺部及魚鰾演化出來。兩棲類今天仍保有很多早期四足總綱的特徵。
3.6億年前 植物演化了能保護植物胚體及容易快速生長的種子結構。伍德利坑及錫林揚環形坑出現。
3.6-2.86億年前 鯊魚的黃金時期。[22]
3.5-2.5億年前 卡羅冰河時期在早石炭紀開始,於晚二疊紀完結。由於極移,大部分的岡瓦那大陸從亞洲及南美洲中心至印度及澳洲中心都冰封了。
3億年前 盤古大陸形成及維持了1億2千萬年。這是地球上的大洲最後一次閉合在一起。羊膜卵的演化,產生了能在地上繁殖的羊膜動物與爬行動物。昆蟲能夠飛行,並出現了多個目(如古網翅目、Megasecoptera、透翅目及原直翅目),蜻蜓目代表了很多早期的昆蟲。大部分石松綱、有節植物門及桫欏目的森林覆蓋陸地,當它們衰化後變成了煤及原油。裸子植物開始廣泛分化。蘇鐵門首次出現。
2.8億年前 原蜻蜓目的巨脈蜻蜓是最大的昆蟲,翅膀展開長達2呎。脊椎動物,包括兩棲動物離片錐目、石炭蜥目及殼椎亞綱、早期的爬行動物無孔亞綱及下孔亞綱出現,例如基龍。
2.56億年前 二碩齒獸、小頭獸、二齒獸、雷塞獸、Dinogorgon及原犬鱷龍出現,它們是生存於南非及俄羅斯的眾多獸孔目的一小群。鋸齒龍科是大型的草食性動物。最初的初龍形動物出現。
2.5億年前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殺死約90%的所有動物,這是第四次及最嚴重的生物集群滅絕。滅絕過後,水龍獸是地表最常見的草食性動物。初龍類分開演化出其他的爬行動物。真骨總目從輻鰭魚綱演化,最後成為主要的魚類。大氣層的氧含量下降至以往三分之一的10%,所有有氣泡呼吸系統的動物生長理想。一些桿狀菌菌株2-9-3的孢子被困在新墨西哥州的鹽結晶中,於2000年重新活躍及分裂,現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23][24]
中生代[編輯]
主條目:中生代
時代
事件
2.2億年前 氣候非常乾燥,適合這種氣候的初龍類及裸子植物得益。初龍類分化成為鱷魚、恐龍及翼龍目。在合弓綱中,演化出哺乳動物的首個先軀獸孔目,特別是真犬齒獸下目。最初它們都是細小的。所有哺乳動物幼時都有乳腺及能保持恆常體溫。常染色體對中的一個得到SRY基因(從X染色體的SOX3基因衍生而來)成為Y染色體,長度亦縮短了。裸子植物(松柏門及蘇鐵門佔大部分)是陸地上的主要植物。草食性動物成長為巨大的體型以消化這些植物。
2.08-1.44億年前 鯊魚的第二次主要擴展。[25]
2億年前 第五次生物集群滅絕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海中的爬行動物包括魚龍類及蛇頸龍類興盛。恐龍從滅絕事件中存活過來,並成長為巨大的體型,但槽齒類全面死亡。現今的兩棲類,滑體亞綱包括無尾目、有尾目及蚓螈開始出現。聯體病毒科可追溯至這個或更早的時期。[26]
1.95億年前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吳氏巨顱獸出現。
1.83億年前 1.83億年前[27]發生的托阿爾階滅絕事件對於海生生物的影響最大,尤其是菊石等軟體動物。[28]
1.8億年前 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為幾個大陸,最大的是岡瓦那大陸,由現今的南極洲、澳洲、南美洲、非洲及印度組成,南極洲當時還是一片森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當時仍然連接,是為勞亞大陸。
1.7億年前至1.6億年前 阿普第階滅絕事件發生。根據地層中的證據,此事件對海洋生物造成較大的影響,對陸地生物則較小。[29]
1.64億年前 最古老能游泳的哺乳動物近親獺形狸尾獸出現,是現今如鴨嘴獸及針鼴等哺乳動物的直系祖先。[來源請求]
1.6億年前 3米長的五彩冠龍在中國西北的新疆出現,是最早的暴龍超科。
1.5億年前 巨大的恐龍甚為普遍及多樣化,有腕龍、迷惑龍、劍龍、異特龍、細小的嗜鳥龍及奧斯尼爾龍。鳥類從獸腳亞目演化出來。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來源請求],有爪及羽毛,但沒有喙。
1.35億年前 禽龍、林龍等新的恐龍在侏羅紀滅絕後出現。顧氏小盜龍在中國東北遼寧出現,身長77厘米,四翼上有類似鳥類的羽毛。
1.33億年前 原始熱河鳥在中國東北出現,它有大及強壯的翼,並保有像恐龍的長骨質尾巴。
1.30億年前 被子植物演化出可以吸引昆蟲及其他動物散播花粉的花朵。被子植物的革新引發動物的演化及共同演化;帝龍在中國滿洲生活,有羽毛及體長1點6米[30]。
1.25億年前 現今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祖先攀援始祖獸出現,它像現今的睡鼠。鸚鵡嘴龍是後期有角恐龍的祖先。
1.23億年前 千禧中國鳥龍有原始的羽毛但不是用作飛翔,其他有羽毛恐龍包括中華龍鳥及長城鳥,它們共同的祖先為始祖鳥。其他恐龍包括多刺甲龍及始暴龍出現。
1.20億年前 只有25厘米闊的森林翼龍在中國遼寧出現。
1.10億年前 8公噸重及12米長最大的鱷魚帝鱷出現。肉食性恐龍包括馳龍科的恐爪龍及棘龍科,草食性恐龍包括波塞東龍、高吻龍及蜥結龍。
1.00億年前 巨大獸腳亞目的鯊齒龍及南方巨獸龍出現。
8800萬年前 印度及馬達加斯加大陸分裂。
8000萬年前 蜥腳下目、鴨嘴龍科、角龍科及獸腳亞目很多的恐龍種類出現,超過一半已知的恐龍都是在中生代的最後3千萬年,被子植物生長後開始出現。印度開始移往歐亞大陸。
7500萬年前 人類及老鼠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31][32]
新生代
主條目:新生代
時代
事件
6600萬年前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將差不多一半的動物物種(鳥類除外)消滅,可能是因小行星撞擊揚起銥微塵覆蓋整個地球,引起氣候變冷所致。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出現。沒有了巨大及白天活動的恐龍,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及體型得以增長。一些哺乳動物重回海洋,如鯨魚、海牛目及鰭足亞目等,其他的亦開始演化成能飛行,如蝙蝠。一類細小、生活在夜間及棲息樹上吃昆蟲的統獸總目分支出靈長目、樹鼩及蝙蝠。靈長目有雙目視覺及抓東西的指,可以幫助從一顆樹跳往另一顆。更猴就是一個例子,它於4500萬年前滅絕。
6000萬年前 古食肉目(可能是細齒獸類的祖先)在北半球出現,於520萬年前滅絕。已知最大的蛇泰坦巨蟒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
5500萬年前 澳洲從南極洲中分裂出來。最早的真靈長類首次於北美洲、亞洲及歐洲出現,例如美國懷俄明州的辛普森氏果猴及中國雲南的亞洲德氏猴。尖吻鯖鯊可能是大白鯊的祖先。[33][34][35]
5000萬年前 馬由始祖馬開始進行演化。鯨魚及海豚的祖先遊走鯨可能像海獅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它的腳有蹼,並且是以耳朵聽聲音。Pezosiren portelli是現今海牛的祖先,像河馬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細齒獸類包括小古貓屬是所有狗、貓、熊、浣熊、狐狸、土狼、狐狼及麝貓的祖先,是肉食性及像鼬鼠般可以爬樹。現代的銀杏出現。
4850萬年前 冠恐鳥是1.75米高的肉食性鳥類,是頂級掠食者。
4650萬年前 遊走鯨後代的羅德侯鯨是鯨魚的祖先,開始不再飲用淡水。
4300萬年前 始祖象出現,有長的鼻,但沒有象鼻或象牙。
4000萬年前 靈長目分支成原猴亞目及簡鼻亞目,簡鼻亞目是白天活動及草食性的。
3700萬年前 龍王鯨的後肢開始縮少及發現完好,聽覺開始經下顎傳至中耳。在埃及的鯨魚谷當時是在水中,龍王鯨未有呼吸孔,要把頭部伸出水面呼吸。原猴亞目的早期祖先Biretia fayumensis及Biretia megalopsis在埃及沙漠出現。[36]
3500萬年前 禾本科從被子植物中演化出來。
3000萬年前 簡鼻亞目分支成闊鼻小目及狹鼻小目。闊鼻小目有卷尾及遷移至南美洲,雄性是色盲的。狹鼻小目留在非洲,其中一種祖先可能是埃及猿。Bugtipithecus inexpectans、Phileosimias kamali及Phileosimias brahuiorum像現今的狐猴是生活在巴基斯坦中部布格蒂丘陵的雨林中。所有貓的祖先原小熊貓生活在歐洲的樹上,在2000萬年前滅絕。
2750萬年前 巨犀生活在蒙古。
2700萬年前 長腿恐鶴在美洲,於15000年前滅絕。
2500萬年前 狹鼻小目雄性可以看見顏色及失去了費洛蒙。[37]狹鼻小目分支成兩個總科:猴總科及人型總科。猴總科並沒有卷尾,有些甚至原全沒有尾巴。所有人型總科都沒有尾巴。
2200萬年前 印度與亞洲碰撞,產生喜瑪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由於濕度被斷絕,中亞洲成為了沙漠。恐象出現,於200萬年前滅絕。部分像狗、熊及浣熊的Ursavus elmensis(所有熊的祖先)出現,其體型只有狐狸般大,以植物及昆蟲來補足肉食。第一類貓熊亞科分支出來,當中只有大熊貓能生存至今。
2100萬年前 像獴的生物乘坐植物造成的筏由馬達加斯加漂浮至非洲,並成為所有當地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祖先。
2000萬年前 非洲板塊與亞洲碰撞。擬指犬是狗的祖先,第五爪縮短了,有現今狗的上爪的影子。它們的外表像現今的麝貓,腳及腳趾適合奔走。犬科及貓科開始分支。象的祖先嵌齒象出現。
1900萬年前 大地懶出現,於8000年前滅絕。
1600萬年前 鮫齒鯨顯示鯨魚的早期回聲定位。巨牙鯊是巨大的鯊魚,但突然於160萬年前消失。[38]
1500萬年前 猿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成為了長臂猿及猩猩。人類祖先從長臂猿形成。猩猩、大猩猩及黑猩猩都是屬於人科,人類則屬人族。
1300萬年前 人類祖先從猩猩祖先形成。猩猩的親屬開遠祿豐古猿出現。加泰羅尼亞皮爾勞爾猿可能是人科及人類的共同祖先。
1000萬年前 氣候開始變得乾燥,大草原及草原代替了森林。猴的數量激增,猿則減少。人類祖先從大猩猩的祖先形成。馬的全盛期並開始擴展整個北半球。1000萬年前它們因面對偶蹄目的競爭而衰減。Tomarctus是極之像狗的動物。
700萬年前 最大的靈長目巨猿在中國、越南及北印度生活,於30萬年前滅絕。
560萬年前 地中海乾涸,是為米辛尼亞期鹽危機。
500萬年前 火山爆發及產生很多細小的陸地連結了南北美洲。哺乳動物由北美洲往南遷徙,並造成當地的哺乳動物滅絕。人類祖先從黑猩猩祖先形成。最後共同祖先是查德人猿。最早的人類分支是千年人。黑猩猩及人類的DNA有98%相似,在血紅素中只有一個氨基酸不同。黑猩猩的一類可以在基因上比現今所有60億人更多樣化,但後來人類分支出現瓶頸。黑猩猩及人類的喉頭重新移位至咽及肺部中間,可見共同祖先都有這個語言前身的特質。
480萬年前 人族出現黑猩猩的大小的地猿,並且站立行走。
370萬年前 一些南方古猿在肯亞的火山灰中留下腳印。
350萬年前 大白鯊出現。
300萬年前 雙足的南方古猿在非洲大草原演化,並被恐貓屬所獵殺。非洲南方古猿及鮑氏南方古猿,並其他包括肯亞平臉人的屬出現。大猩猩在剛果河南岸消失。南北美洲連接,發生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現今的馬屬首次出現。恐象的下顎有向下的象牙。
250萬年前 斯劍虎出現。
220萬年前 大猩猩分裂成西部大猩猩及東部大猩猩。
200萬年前 能人在坦尚尼亞使用原始石器工具,有可能與羅百氏傍人一同生活。布若卡氏區出現。人屬的物種吃肉,而傍人則吃植物及白蟻。一些在剛果河南部的黑猩猩分支出倭黑猩猩,倭黑猩猩生活在雌性主導的社會。斯劍虎由北美洲前往南美洲。
180萬年前 直立人在非洲演化,並遷徙至其他大洲,主要是南亞。
175萬年前 格魯及亞人有直立人及能人的特徵。雕齒獸在秘魯南部生活。
160萬年前 巨型短面袋鼠在澳洲出現,於40000年前消失。像袋熊的麗紋雙門齒獸在澳洲出現,於45000年前滅絕。
150萬年前 猩猩分裂為婆羅洲猩猩及蘇門達臘猩猩。袋獅在澳洲出現,於46000年前滅絕。
100萬年前 犬屬從Tomarctus分支出來。灰狐是現今最原始的犬屬。
80萬年前 灰狼遷移至北美洲極地。
78萬年前 地球最後(最近一次)的地磁反轉。
70萬年前 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共同遺傳祖先出現。
50萬年前 直立人使用木炭來控制火,但仍不懂如何生火。
40萬年前 東部大猩猩分支為東部低地大猩猩及山地大猩猩。大角鹿出現,在9500年前滅絕。
35.5萬年前 海德堡人在義大利南部的羅卡蒙菲納火山留下腳印,是最早的人屬腳印。
25萬年前 北極熊從棕熊演化。
19.5萬年前 衣索比亞奧莫河的奧莫化石遺存是最早的人類。
16萬年前 長者智人練習禮儀及宰殺河馬。
15萬年前 線粒體夏娃在非洲生活,她是所有現今人類的最後女性祖先。
13萬年前 尼安德特人從海德堡人演化及住在歐洲及中東,開始埋葬屍體及照顧病人,有現今人類的舌骨及會使用矛。FOXP2基因出現。
10萬年前 第一個人類從海德堡人演化及在非洲出現。人類生活在南非及以色列。人類經兩個途徑進入亞洲:經中東往北行,及從衣索比亞往南走,經紅海及阿拉伯南部(參單源論)。突變造成皮膚顏色的改變,以吸收最有效的紫外線。種族開始成立。非洲的人口基因仍然較為分化。
8.25萬年前 人類在薩伊使用鋒利的動物骨頭捕魚。
8萬年前 人類在剛果製造魚叉。
7.4萬年前 多峇巨災理論指多峇湖的超級火山爆發,人類人口只剩2000。6年沒有夏天及緊接的1000年冰河時期。火山灰達5米深覆蓋印度及巴基斯坦。
7萬年前 最近的冰河時期,威斯康辛冰期開始。人類在南非布隆伯斯洞穴以骨頭製造工具,及畫壁畫。他們亦收集貝殼及鑽孔製作頸飾。巨水獺出現,在1萬年前消失。
6萬年前 Y染色體亞當在非洲生活,是人類男性Y染色體的最後祖先。
5萬年前 人類由亞洲延伸至澳洲及歐洲。海岸線的延伸速度較內陸為快。披毛犀在不列顛群島生活。
4萬年前 克羅馬儂人在法國繪畫及捕獵猛獁象。他們有特別的認知能力,使他們成為食物鏈的頂端。澳洲巨大的有袋目滅絕。
3.2萬年前 德國福格海德有第一個雕塑。法國有第一個用鳥骨制的笛。印尼有石器工具。
3萬年前 人類從西伯利亞分幾波進入北美洲,較後的經過白令陸橋進入,早期的可能是以跳島戰術經阿留申群島進入。歐洲人越過大西洋到達北美洲。人類抵達索羅門群島及前往日本。在撒哈拉使用弓箭,在摩拉維亞有首個陶瓷動物模型。
2.8萬年前 在非洲那米比亞出現最古老的圖畫。[39]德國出現最古老的陰莖雕塑。[40]
2.7萬年前 尼安德特人消失,人屬只餘下人類及佛羅勒斯人。捷克出現紡織。
2.5萬年前 從猛獁象牙發明了標槍。
公元前2.4萬年前到公元前2.2萬年前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屬於此段時期。[41]
2萬年前 人類在青藏高原留下腳印及手印。從動物脂肪製造油燈。山頂洞人以骨針來縫制動物飾物。猛獁象骨頭在俄羅斯建造房屋。
1.8萬年前 佛羅勒斯人在遙遠的印尼出現。
1.5萬年前 最後的冰河時期完結,海水漫過全球,造成多個近岸地區水浸,將以往的大陸分成島嶼。日本從亞洲分開,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分開,塔斯曼尼亞與澳洲分開,爪哇島形成,砂拉越、馬來西亞及印尼分隔。一些人類在中東的肥沃月彎開展農業,並且發展城市。因為生產食物及飼養動物,世界人口暴漲。拉斯考克山洞及加拉加斯出現石洞壁畫。
1.4萬年前 全新世滅絕事件開始,超過100種大型哺乳動物消失,可能是因世界人口暴漲所致。
1.15萬年前 斯劍虎滅絕。
1.1萬年前 佛羅勒斯人及猛獁象滅絕。人類首先畜養印度狼。所有現今的狗都是屬於家犬。
1.04萬年前 開始種植植物,在近東耕種。耶利哥人口有19000。
公元前8000年前 撒哈拉仍有河流、湖及季候風。日本繩文時代製造全世界最早的陶制容器。人類抵達南美洲的蓬塔阿雷納斯。世界人口達500萬[42]。
公元前6千年前 亞洲西南部、敘利亞、約旦、土耳其及伊拉克種植麥。
公元前4500年前 種植亞洲型稻及非洲型稻。
公元前1200年前 鐵器出現在中東和東南歐,人類開始鐵器時代。[43]
西元前1000年 世界人口達5000萬。[44]
西元前500年 世界人口達1億。[45]
西元1年 世界人口達2億。[46]
公元1627年 最後一隻原牛於1627年被波蘭獵人射殺,宣告了原牛的滅絕。
公元1662年或1688年-1715年之間 渡渡鳥滅絕。
公元1815年 4月10日,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它的火山灰幾乎覆蓋了世界的每個角落,全球溫度下降了約5℃,引發了1816年著名的「無夏之年」。[47]
公元1835年 世界人口達10億。
公元1952年 加勒比僧海豹滅絕——最後確定觀察到加勒比僧海豹的紀錄是於1952年的小塞拉納島。[48]西元2008年,美國政府宣布經過5年搜尋,認為它們已經滅絕。[49]
公元1969年 人類尼爾·阿姆斯壯在7月21日02:56 (世界時)正式在月球行走。[50]
公元2005年 亞馬遜森林經歷1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51]
公元2008年 白鱀豚功能性滅絕;世界人口約6706993000人。[52]
公元2015年 世界人口超過70億。全新世滅絕事件仍然繼續,最近50年更有上升趨勢。
B. 為什麼地球會突然出現人類
地球上人類的出現不是突然的,是經過了漫長的進化而來的。
時代
事件
45.7億年前
地球從環繞早期太陽旋轉的吸積盤之中形成。
45.33億年前
依大碰撞假說,原始的地球與忒伊亞相撞,在原始地球周圍產生一個環,這個環在數百萬年之後形成月球。重力的拉扯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建立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環境。[1]
41億年前
地球表面溫度降低使地殼得以凝固,大氣與海洋形成。[2]
40億年前
主條目:生命起源
最早生命的出現,可能是源於能夠自我復制的RNA分子。這些生命的繁殖所需要的資源有限,所以不久之後便開始競爭。由於天擇青睞在復制上更有效率的分子,因此DNA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復制物。之後它們開始在膜內發展,這些膜擁有更穩定的物理與化學環境,形成了原始的細胞。此時大氣中尚未有自由的氧氣存在。
39億年前
後期重轟炸期:地球、月球、火星及金星受到小行星及彗星(微行星)撞擊的高峰期。連續的干擾可能誘發生命的演化(參胚種論),海洋被完全煮沸。[3]
細胞以及原核生物出現。這些都是化能生物:以二氧化碳為碳源及氧化無機物來抽取能量。後來原核生物演化了糖酵解,從如葡萄糖的有機物釋出能量。糖酵解產生了現今所有生物都用到的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來臨時儲存能量。
太古宙
主條目:太古宙
時代
事件
35億年前
最後共同祖先出現,細菌及古細菌分裂。細菌發展了光合作用的原始模式,但最初不會產生氧。這些生物透過電化學梯度產生三磷酸腺苷。
33億年前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菌出現,它們以水為還原劑,並排出氧。氧首先將海洋中的鐵氧化,產生鐵礦石。氧在大氣層的濃度上升,對很多細菌都有毒。
元古宙
主條目:元古宙
時代
事件
25億年前
一些細菌演化到有能力去使用氧來有效的從有機物中抽取能量。差不多所有生物都用相同的三羧酸循環及氧化磷酸化來使用氧。"runaway icehouse"效應[4]造成休倫系冰期。[5]
21億年前
更多復雜的細胞出現,包括有細胞器的真核生物。最接近的可能就是古細菌。大部分有細胞器的都可能是從共生細菌衍生而來:粒線體會用像現今立克次體般從有機物抽取能量,而葉綠體則從光及有機物合成能量。這是共同演化的例子。
12億年前
出現有性生殖,引發更快的演化。[6]大部分的生命於海洋及湖中出現,一些藍菌已經生活在濕潤的泥土中。
10億年前
多細胞生物出現,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及海苔。[7]
11-7.5億年前
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8]
9.5-7.8億年前
斯圖爾特冰期:這個時期是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復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
9億年前
每年共有481日,每天18小時。地球的自轉及公轉因潮汐力逐漸變慢。
7.5-5.8億年前
根據雪球地球假說,前寒武紀成冰紀的冰河時期非常嚴重,連海洋亦完全結冰,只有在熱帶的海水仍保持是液態。
6億年前
多孔動物、刺胞動物、扁形動物及其他多細胞動物在海洋出現。(但亦有研究顯示最早的動物生活在湖泊的環境中[9]。)刺胞動物及櫛水母是最早有神經元的生物,神經元只是一個簡單的網,沒有腦部或中央神經系統。
6-5.4億年前
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10]
5.8-5.4億年前
氧氣的累積使臭氧層可以形成。[11] 而臭氧層可阻擋太陽的有害輻射,使生命可以在陸地上發展。[11]
5.65-5.25億年前
寒武紀大爆發產生了所有現今動物的主要的門,其成因仍然存疑。以三葉蟲為主的節肢動物是最主要的門。脊索動物的皮卡蟲可能是人類的祖先。奇蝦是達2米長的獵食者,它的後代可能是海蜘蛛。[12][13][14]
顯生宙[編輯]
主條目:顯生宙
顯生宙是距今5.7億年以來有大量生物化石出現的時期。
顯生宙表示在這個時期地球上有顯著的生物出現。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被稱做隱生宙。
古生代
主條目:古生代
時代
事件
5.30億年前
第一個在陸地上的腳印。[15]
5.05億年前
第一個脊椎動物甲胄魚出現,與現今八目鰻及盲鰻綱有關。海口魚屬及昆明魚都是沒有頜的魚類,或稱無頷總綱。
4.88億年前
在寒武紀至奧陶紀間發生第一次生物集群滅絕,是為寒武紀-奧陶紀滅絕事件。
4.8億年前
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的考古學家,在薩拉戈薩南部的特魯埃爾發現距今4.8億年前的魚類化石。這種新的物種魚「葛氏刀刃棘魚」大約生存在泥盆紀(Devonian)時期,也是屬於已經絕種的早期魚類。 [1]
4.75億年前
第一個原始植物從綠藻演化[16]並移至陸地上[17],沿湖邊生長。與它們一同的有真菌,可能植物與真菌是共生的,地衣就是共生的例證。
4.50億年前
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可以支撐身體及阻止水分流失[18],是第一類移至陸地的動物。[19]最早的有多足亞門(馬陸及蜈蚣),及後有蜘蛛及蠍子。
4.5-4.4億年前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發生,這是第二次的生物集群滅絕。
4億年前
首類沒有翅膀的昆蟲,即蠹魚、跳蟲及纓尾蟲出現。第一類鯊魚亦出現。[20]首條腔棘魚出現,在1938年發現活標本前它們被誤以為是已經滅絕了很久,並被認為是活化石。
3.7億年前
裂口鯊是高速的獵食者。[21]
3.65億年前
晚泥盆紀滅絕事件發生,是第三次生物集群滅絕。昆蟲在地上及淡水中從多足綱演化。一些淡水的肉鰭魚類發展了腳及成為四足總綱。四足總綱(魚石螈、棘螈及Pederpes finneyae)利用它們的腳走上陸地,可能是為了獵食昆蟲。肺部及魚鰾演化出來。兩棲類今天仍保有很多早期四足總綱的特徵。
3.6億年前
植物演化了能保護植物胚體及容易快速生長的種子結構。伍德利坑及錫林揚環形坑出現。
3.6-2.86億年前
鯊魚的黃金時期。[22]
3.5-2.5億年前
卡羅冰河時期在早石炭紀開始,於晚二疊紀完結。由於極移,大部分的岡瓦那大陸從亞洲及南美洲中心至印度及澳洲中心都冰封了。
3億年前
盤古大陸形成及維持了1億2千萬年。這是地球上的大洲最後一次閉合在一起。羊膜卵的演化,產生了能在地上繁殖的羊膜動物與爬行動物。昆蟲能夠飛行,並出現了多個目(如古網翅目、Megasecoptera、透翅目及原直翅目),蜻蜓目代表了很多早期的昆蟲。大部分石松綱、有節植物門及桫欏目的森林覆蓋陸地,當它們衰化後變成了煤及原油。裸子植物開始廣泛分化。蘇鐵門首次出現。
2.8億年前
原蜻蜓目的巨脈蜻蜓是最大的昆蟲,翅膀展開長達2呎。脊椎動物,包括兩棲動物離片錐目、石炭蜥目及殼椎亞綱、早期的爬行動物無孔亞綱及下孔亞綱出現,例如基龍。
2.56億年前
二碩齒獸、小頭獸、二齒獸、雷塞獸、Dinogorgon及原犬鱷龍出現,它們是生存於南非及俄羅斯的眾多獸孔目的一小群。鋸齒龍科是大型的草食性動物。最初的初龍形動物出現。
2.5億年前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殺死約90%的所有動物,這是第四次及最嚴重的生物集群滅絕。滅絕過後,水龍獸是地表最常見的草食性動物。初龍類分開演化出其他的爬行動物。真骨總目從輻鰭魚綱演化,最後成為主要的魚類。大氣層的氧含量下降至以往三分之一的10%,所有有氣泡呼吸系統的動物生長理想。一些桿狀菌菌株2-9-3的孢子被困在新墨西哥州的鹽結晶中,於2000年重新活躍及分裂,現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23][24]
中生代[編輯]
主條目:中生代
時代
事件
2.2億年前
氣候非常乾燥,適合這種氣候的初龍類及裸子植物得益。初龍類分化成為鱷魚、恐龍及翼龍目。在合弓綱中,演化出哺乳動物的首個先軀獸孔目,特別是真犬齒獸下目。最初它們都是細小的。所有哺乳動物幼時都有乳腺及能保持恆常體溫。常染色體對中的一個得到SRY基因(從X染色體的SOX3基因衍生而來)成為Y染色體,長度亦縮短了。裸子植物(松柏門及蘇鐵門佔大部分)是陸地上的主要植物。草食性動物成長為巨大的體型以消化這些植物。
2.08-1.44億年前
鯊魚的第二次主要擴展。[25]
2億年前
第五次生物集群滅絕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海中的爬行動物包括魚龍類及蛇頸龍類興盛。恐龍從滅絕事件中存活過來,並成長為巨大的體型,但槽齒類全面死亡。現今的兩棲類,滑體亞綱包括無尾目、有尾目及蚓螈開始出現。聯體病毒科可追溯至這個或更早的時期。[26]
1.95億年前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吳氏巨顱獸出現。
1.83億年前
1.83億年前[27]發生的托阿爾階滅絕事件對於海生生物的影響最大,尤其是菊石等軟體動物。[28]
1.8億年前
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為幾個大陸,最大的是岡瓦那大陸,由現今的南極洲、澳洲、南美洲、非洲及印度組成,南極洲當時還是一片森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當時仍然連接,是為勞亞大陸。
1.7億年前至1.6億年前
阿普第階滅絕事件發生。根據地層中的證據,此事件對海洋生物造成較大的影響,對陸地生物則較小。[29]
1.64億年前
最古老能游泳的哺乳動物近親獺形狸尾獸出現,是現今如鴨嘴獸及針鼴等哺乳動物的直系祖先。[來源請求]
1.6億年前
3米長的五彩冠龍在中國西北的新疆出現,是最早的暴龍超科。
1.5億年前
巨大的恐龍甚為普遍及多樣化,有腕龍、迷惑龍、劍龍、異特龍、細小的嗜鳥龍及奧斯尼爾龍。鳥類從獸腳亞目演化出來。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來源請求],有爪及羽毛,但沒有喙。
1.35億年前
禽龍、林龍等新的恐龍在侏羅紀滅絕後出現。顧氏小盜龍在中國東北遼寧出現,身長77厘米,四翼上有類似鳥類的羽毛。
1.33億年前
原始熱河鳥在中國東北出現,它有大及強壯的翼,並保有像恐龍的長骨質尾巴。
1.30億年前
被子植物演化出可以吸引昆蟲及其他動物散播花粉的花朵。被子植物的革新引發動物的演化及共同演化;帝龍在中國滿洲生活,有羽毛及體長1點6米[30]。
1.25億年前
現今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祖先攀援始祖獸出現,它像現今的睡鼠。鸚鵡嘴龍是後期有角恐龍的祖先。
1.23億年前
千禧中國鳥龍有原始的羽毛但不是用作飛翔,其他有羽毛恐龍包括中華龍鳥及長城鳥,它們共同的祖先為始祖鳥。其他恐龍包括多刺甲龍及始暴龍出現。
1.20億年前
只有25厘米闊的森林翼龍在中國遼寧出現。
1.10億年前
8公噸重及12米長最大的鱷魚帝鱷出現。肉食性恐龍包括馳龍科的恐爪龍及棘龍科,草食性恐龍包括波塞東龍、高吻龍及蜥結龍。
1.00億年前
巨大獸腳亞目的鯊齒龍及南方巨獸龍出現。
8800萬年前
印度及馬達加斯加大陸分裂。
8000萬年前
蜥腳下目、鴨嘴龍科、角龍科及獸腳亞目很多的恐龍種類出現,超過一半已知的恐龍都是在中生代的最後3千萬年,被子植物生長後開始出現。印度開始移往歐亞大陸。
7500萬年前
人類及老鼠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31][32]
新生代
主條目:新生代
時代
事件
6600萬年前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將差不多一半的動物物種(鳥類除外)消滅,可能是因小行星撞擊揚起銥微塵覆蓋整個地球,引起氣候變冷所致。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出現。沒有了巨大及白天活動的恐龍,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及體型得以增長。一些哺乳動物重回海洋,如鯨魚、海牛目及鰭足亞目等,其他的亦開始演化成能飛行,如蝙蝠。一類細小、生活在夜間及棲息樹上吃昆蟲的統獸總目分支出靈長目、樹鼩及蝙蝠。靈長目有雙目視覺及抓東西的指,可以幫助從一顆樹跳往另一顆。更猴就是一個例子,它於4500萬年前滅絕。
6000萬年前
古食肉目(可能是細齒獸類的祖先)在北半球出現,於520萬年前滅絕。已知最大的蛇泰坦巨蟒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
5500萬年前
澳洲從南極洲中分裂出來。最早的真靈長類首次於北美洲、亞洲及歐洲出現,例如美國懷俄明州的辛普森氏果猴及中國雲南的亞洲德氏猴。尖吻鯖鯊可能是大白鯊的祖先。[33][34][35]
5000萬年前
馬由始祖馬開始進行演化。鯨魚及海豚的祖先遊走鯨可能像海獅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它的腳有蹼,並且是以耳朵聽聲音。Pezosiren portelli是現今海牛的祖先,像河馬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細齒獸類包括小古貓屬是所有狗、貓、熊、浣熊、狐狸、土狼、狐狼及麝貓的祖先,是肉食性及像鼬鼠般可以爬樹。現代的銀杏出現。
4850萬年前
冠恐鳥是1.75米高的肉食性鳥類,是頂級掠食者。
4650萬年前
遊走鯨後代的羅德侯鯨是鯨魚的祖先,開始不再飲用淡水。
4300萬年前
始祖象出現,有長的鼻,但沒有象鼻或象牙。
4000萬年前
靈長目分支成原猴亞目及簡鼻亞目,簡鼻亞目是白天活動及草食性的。
3700萬年前
龍王鯨的後肢開始縮少及發現完好,聽覺開始經下顎傳至中耳。在埃及的鯨魚谷當時是在水中,龍王鯨未有呼吸孔,要把頭部伸出水面呼吸。原猴亞目的早期祖先Biretia fayumensis及Biretia megalopsis在埃及沙漠出現。[36]
3500萬年前
禾本科從被子植物中演化出來。
3000萬年前
簡鼻亞目分支成闊鼻小目及狹鼻小目。闊鼻小目有卷尾及遷移至南美洲,雄性是色盲的。狹鼻小目留在非洲,其中一種祖先可能是埃及猿。Bugtipithecus inexpectans、Phileosimias kamali及Phileosimias brahuiorum像現今的狐猴是生活在巴基斯坦中部布格蒂丘陵的雨林中。所有貓的祖先原小熊貓生活在歐洲的樹上,在2000萬年前滅絕。
2750萬年前
巨犀生活在蒙古。
2700萬年前
長腿恐鶴在美洲,於15000年前滅絕。
2500萬年前
狹鼻小目雄性可以看見顏色及失去了費洛蒙。[37]狹鼻小目分支成兩個總科:猴總科及人型總科。猴總科並沒有卷尾,有些甚至原全沒有尾巴。所有人型總科都沒有尾巴。
2200萬年前
印度與亞洲碰撞,產生喜瑪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由於濕度被斷絕,中亞洲成為了沙漠。恐象出現,於200萬年前滅絕。部分像狗、熊及浣熊的Ursavus elmensis(所有熊的祖先)出現,其體型只有狐狸般大,以植物及昆蟲來補足肉食。第一類貓熊亞科分支出來,當中只有大熊貓能生存至今。
2100萬年前
像獴的生物乘坐植物造成的筏由馬達加斯加漂浮至非洲,並成為所有當地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祖先。
2000萬年前
非洲板塊與亞洲碰撞。擬指犬是狗的祖先,第五爪縮短了,有現今狗的上爪的影子。它們的外表像現今的麝貓,腳及腳趾適合奔走。犬科及貓科開始分支。象的祖先嵌齒象出現。
1900萬年前
大地懶出現,於8000年前滅絕。
1600萬年前
鮫齒鯨顯示鯨魚的早期回聲定位。巨牙鯊是巨大的鯊魚,但突然於160萬年前消失。[38]
1500萬年前
猿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成為了長臂猿及猩猩。人類祖先從長臂猿形成。猩猩、大猩猩及黑猩猩都是屬於人科,人類則屬人族。
1300萬年前
人類祖先從猩猩祖先形成。猩猩的親屬開遠祿豐古猿出現。加泰羅尼亞皮爾勞爾猿可能是人科及人類的共同祖先。
1000萬年前
氣候開始變得乾燥,大草原及草原代替了森林。猴的數量激增,猿則減少。人類祖先從大猩猩的祖先形成。馬的全盛期並開始擴展整個北半球。1000萬年前它們因面對偶蹄目的競爭而衰減。Tomarctus是極之像狗的動物。
700萬年前
最大的靈長目巨猿在中國、越南及北印度生活,於30萬年前滅絕。
560萬年前
地中海乾涸,是為米辛尼亞期鹽危機。
500萬年前
火山爆發及產生很多細小的陸地連結了南北美洲。哺乳動物由北美洲往南遷徙,並造成當地的哺乳動物滅絕。人類祖先從黑猩猩祖先形成。最後共同祖先是查德人猿。最早的人類分支是千年人。黑猩猩及人類的DNA有98%相似,在血紅素中只有一個氨基酸不同。黑猩猩的一類可以在基因上比現今所有60億人更多樣化,但後來人類分支出現瓶頸。黑猩猩及人類的喉頭重新移位至咽及肺部中間,可見共同祖先都有這個語言前身的特質。
480萬年前
人族出現黑猩猩的大小的地猿,並且站立行走。
370萬年前
一些南方古猿在肯亞的火山灰中留下腳印。
350萬年前
大白鯊出現。
300萬年前
雙足的南方古猿在非洲大草原演化,並被恐貓屬所獵殺。非洲南方古猿及鮑氏南方古猿,並其他包括肯亞平臉人的屬出現。大猩猩在剛果河南岸消失。南北美洲連接,發生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現今的馬屬首次出現。恐象的下顎有向下的象牙。
250萬年前
斯劍虎出現。
220萬年前
大猩猩分裂成西部大猩猩及東部大猩猩。
200萬年前
能人在坦尚尼亞使用原始石器工具,有可能與羅百氏傍人一同生活。布若卡氏區出現。人屬的物種吃肉,而傍人則吃植物及白蟻。一些在剛果河南部的黑猩猩分支出倭黑猩猩,倭黑猩猩生活在雌性主導的社會。斯劍虎由北美洲前往南美洲。
180萬年前
直立人在非洲演化,並遷徙至其他大洲,主要是南亞。
175萬年前
格魯及亞人有直立人及能人的特徵。雕齒獸在秘魯南部生活。
160萬年前
巨型短面袋鼠在澳洲出現,於40000年前消失。像袋熊的麗紋雙門齒獸在澳洲出現,於45000年前滅絕。
150萬年前
猩猩分裂為婆羅洲猩猩及蘇門達臘猩猩。袋獅在澳洲出現,於46000年前滅絕。
100萬年前
犬屬從Tomarctus分支出來。灰狐是現今最原始的犬屬。
80萬年前
灰狼遷移至北美洲極地。
78萬年前
地球最後(最近一次)的地磁反轉。
70萬年前
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共同遺傳祖先出現。
50萬年前
直立人使用木炭來控制火,但仍不懂如何生火。
40萬年前
東部大猩猩分支為東部低地大猩猩及山地大猩猩。大角鹿出現,在9500年前滅絕。
35.5萬年前
海德堡人在義大利南部的羅卡蒙菲納火山留下腳印,是最早的人屬腳印。
25萬年前
北極熊從棕熊演化。
19.5萬年前
衣索比亞奧莫河的奧莫化石遺存是最早的人類。
16萬年前
長者智人練習禮儀及宰殺河馬。
15萬年前
線粒體夏娃在非洲生活,她是所有現今人類的最後女性祖先。
13萬年前
尼安德特人從海德堡人演化及住在歐洲及中東,開始埋葬屍體及照顧病人,有現今人類的舌骨及會使用矛。FOXP2基因出現。
10萬年前
第一個人類從海德堡人演化及在非洲出現。人類生活在南非及以色列。人類經兩個途徑進入亞洲:經中東往北行,及從衣索比亞往南走,經紅海及阿拉伯南部(參單源論)。突變造成皮膚顏色的改變,以吸收最有效的紫外線。種族開始成立。非洲的人口基因仍然較為分化。
8.25萬年前
人類在薩伊使用鋒利的動物骨頭捕魚。
8萬年前
人類在剛果製造魚叉。
7.4萬年前
多峇巨災理論指多峇湖的超級火山爆發,人類人口只剩2000。6年沒有夏天及緊接的1000年冰河時期。火山灰達5米深覆蓋印度及巴基斯坦。
7萬年前
最近的冰河時期,威斯康辛冰期開始。人類在南非布隆伯斯洞穴以骨頭製造工具,及畫壁畫。他們亦收集貝殼及鑽孔製作頸飾。巨水獺出現,在1萬年前消失。
6萬年前
Y染色體亞當在非洲生活,是人類男性Y染色體的最後祖先。
5萬年前
人類由亞洲延伸至澳洲及歐洲。海岸線的延伸速度較內陸為快。披毛犀在不列顛群島生活。
4萬年前
克羅馬儂人在法國繪畫及捕獵猛獁象。他們有特別的認知能力,使他們成為食物鏈的頂端。澳洲巨大的有袋目滅絕。
3.2萬年前
德國福格海德有第一個雕塑。法國有第一個用鳥骨制的笛。印尼有石器工具。
3萬年前
人類從西伯利亞分幾波進入北美洲,較後的經過白令陸橋進入,早期的可能是以跳島戰術經阿留申群島進入。歐洲人越過大西洋到達北美洲。人類抵達索羅門群島及前往日本。在撒哈拉使用弓箭,在摩拉維亞有首個陶瓷動物模型。
2.8萬年前
在非洲那米比亞出現最古老的圖畫。[39]德國出現最古老的陰莖雕塑。[40]
2.7萬年前
尼安德特人消失,人屬只餘下人類及佛羅勒斯人。捷克出現紡織。
2.5萬年前
從猛獁象牙發明了標槍。
公元前2.4萬年前到公元前2.2萬年前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屬於此段時期。[41]
2萬年前
人類在青藏高原留下腳印及手印。從動物脂肪製造油燈。山頂洞人以骨針來縫制動物飾物。猛獁象骨頭在俄羅斯建造房屋。
1.8萬年前
佛羅勒斯人在遙遠的印尼出現。
1.5萬年前
最後的冰河時期完結,海水漫過全球,造成多個近岸地區水浸,將以往的大陸分成島嶼。日本從亞洲分開,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分開,塔斯曼尼亞與澳洲分開,爪哇島形成,砂拉越、馬來西亞及印尼分隔。一些人類在中東的肥沃月彎開展農業,並且發展城市。因為生產食物及飼養動物,世界人口暴漲。拉斯考克山洞及加拉加斯出現石洞壁畫。
1.4萬年前
全新世滅絕事件開始,超過100種大型哺乳動物消失,可能是因世界人口暴漲所致。
1.15萬年前
斯劍虎滅絕。
1.1萬年前
佛羅勒斯人及猛獁象滅絕。人類首先畜養印度狼。所有現今的狗都是屬於家犬。
1.04萬年前
開始種植植物,在近東耕種。耶利哥人口有19000。
公元前8000年前
撒哈拉仍有河流、湖及季候風。日本繩文時代製造全世界最早的陶制容器。人類抵達南美洲的蓬塔阿雷納斯。世界人口達500萬[42]。
公元前6千年前
亞洲西南部、敘利亞、約旦、土耳其及伊拉克種植麥。
公元前4500年前
種植亞洲型稻及非洲型稻。
公元前1200年前
鐵器出現在中東和東南歐,人類開始鐵器時代。[43]
西元前1000年
世界人口達5000萬。[44]
西元前500年
世界人口達1億。[45]
西元1年
世界人口達2億。[46]
公元1627年
最後一隻原牛於1627年被波蘭獵人射殺,宣告了原牛的滅絕。
公元1662年或1688年-1715年之間
渡渡鳥滅絕。
公元1815年
4月10日,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它的火山灰幾乎覆蓋了世界的每個角落,全球溫度下降了約5℃,引發了1816年著名的「無夏之年」。[47]
公元1835年
世界人口達10億。
公元1952年
加勒比僧海豹滅絕——最後確定觀察到加勒比僧海豹的紀錄是於1952年的小塞拉納島。[48]西元2008年,美國政府宣布經過5年搜尋,認為它們已經滅絕。[49]
公元1969年
人類尼爾·阿姆斯壯在7月21日02:56 (世界時)正式在月球行走。[50]
公元2005年
亞馬遜森林經歷1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51]
公元2008年
白鱀豚功能性滅絕;世界人口約6706993000人。[52]
公元2015年
世界人口超過70億。全新世滅絕事件仍然繼續,最近50年更有上升趨勢。
C. 能給我十篇較好的讀後感嗎500字以上,五年級水平
1.當我讀完《凡卡》這篇課文後,我為凡卡感到悲哀。可憐的凡卡,你的命可真苦,那麼小就被送到莫斯科這個大城市裡當學徒,每天吃不飽,睡不好,還常常挨打。我深深地知道凡卡十分畏懼莫斯科這個大城市,很想回到鄉下爺爺那。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可憐的凡卡寫了一封信給爺爺希他回去。而,由於凡卡沒有讀書,不知道這封信望爺爺帶是寄不出去的。
想到凡卡,又回想起我們。我們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而凡卡呢,常常挨打,吃不飽,睡不好。我們每天豐衣足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麼有什麼,有時候東西吃不完就扔掉。上課有時候開小差,不認真。回想起我們以前,我深深地感到自責。
當我讀到「那個禮拜,老闆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弄起,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拿魚嘴直搓我的臉。」時,我十分氣憤,恨不得跳進書里,把凡卡救出來,給他吃的,給他穿的,和他一起去上學。
啊,我和凡卡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呀!讀了《凡卡》這篇課文,我對舊俄時代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表示深深的同情,對不合理制度和黑暗社會的無比憤恨
2.
《象母怨》這部小說主要講了在美麗的納壺山谷,生活著由一條罌粟花為界限的夏爾邦象群與夏爾芒象群。它們為一丁點領土和食物就大打出手,最後兩敗俱傷,只剩下小象與母象,它們一個個被同伴們的殺戮驚呆了。就在這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一隻名叫嫫婉的母象走了出來。它告訴大家,如果母象們全部死去,那麼小象就會被野獸們吃掉!象群們終於重歸於好了。
可是,幾年後,小象們都長大了,它們長出了雪白的牙齒。雖然說還很稚嫩,卻能把象捅個透心涼!潛伏的隱患又出現了,紅色的罌粟花又長了出來。
終於,在一次嬉戲中,嫫婉最疼愛的孩子扎雅將一隻小象捅死了。為了維護兩族象的友誼,嫫婉不得不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扎雅推向萬丈深淵。
為了使人們不再發生沖突,嫫婉費盡心思,日夜操勞;為了使族人們和睦相處,它忍痛割愛殺死親生骨肉;為了使族人們和諧共處,它起早貪黑埋頭苦幹,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我希望人類也是如此,不為爭奪土地而戰斗,只為建設家園而努力;不為爭搶權力明爭暗鬥,只為保衛家園添磚加瓦。
3.
你看過《愛麗絲漫遊奇境》嗎?你去過充滿辣椒味的廚房嗎?如果沒有,就趕快跟我一起來飽覽一下它的風光吧!
好奇的小姑娘愛麗絲做了一個古怪荒誕的夢。在夢境中,愛麗絲經歷了許多有趣好玩的故事。在夢境中,愛麗絲時而變得比房子還高,時而變得比螞蟻還小。在夢境中,愛麗絲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物,有優柔寡斷的兔子先生,也有脾氣暴躁的伯爵夫人;有調皮搗蛋的柴郡貓,也有自作聰明的毛毛蟲;有黯然神傷的素甲魚,也有活潑開朗的鷹頭獅;有神態威武的國王,也小膽小怕事的刺蝟。在夢境中,她看到白兔跳來蹦去,弄得腳下的草沙沙作響,幾只受驚的老鼠跑來跑去,不時揚起一陣塵土。她聽到兔子悠閑地會談時的內容,而野外,兩只小兔子正在快活地嬉戲。她聞到廚房中濃郁的辣椒味,以及花朵散發出的誘人的清香。她想到了混亂的槌球場上,紅鶴在飛翔,刺蝟在滾動,皇後不時說:「吹掉她的頭!」
在成長的歲月里,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都有過單純的煩惱和憂愁。長大後的某一天,愛麗絲肯定會和我一樣,借著那些故事,回憶起童年的幸福時光。
4.
你到電車上上過學嗎?你可以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嗎?你和同學們野炊過嗎?肯定沒有。可是巴學園里的小豆豆卻很幸運,擁有過這樣幸福的學校生活。
巴學園是小林先生嘔心瀝血自己創建的一所學校。它雖然不如重點小學大,卻有著樸素的風光;它雖然不如重點小學人物多,卻整天充滿著琅琅的讀書聲。更有趣的是,它們的教室是電車改造的,在那裡,你可以想坐在哪兒就坐在哪兒,也可以按自己的愛好來選擇先上什麼課。如果早上把課都上完了,那麼下午絕對不再額外增加作業,而是去某個地方痛快大玩特玩,而且永遠不重復:今天去森林,明天去河邊,後天去草地……在巴學園中,你可以自己帶盒飯來吃,每天都可以吃到許多口味。因為你可以吃別人的菜,同樣別人也可以喝你的湯。你可不要以為沒有圖書室,有一輛電車就是藏龍卧虎的圖書室。你可以把自己的書放進圖書室里,也可以隨時來借閱圖書。
在這本書中,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因為巴學園里你可以暢所欲言。無論說對還是說錯,老師絕不嘲笑你、挖苦你,而是真心實意地理解你、一如既往地鼓勵你。
相比之下,我們的學校就遜色多了,教室、宿舍兩點一線,所學的內容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日復一日,從無新意。如果你為自己辯解一句,老師多半會大吼一聲,訓你十句。如果說巴學園是五彩繽紛的,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是黯淡無光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小豆豆一樣擁有這樣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該有多好啊!
5.
《地心游記》這部精彩的著作主要講了主人公阿克賽爾的叔叔有一天在漫不經心地看書時發現了一張羊皮紙,上面畫著神秘的暗號。經過破譯,是由著名的煉金士阿爾納·薩克努塞姆寫的。信的大意是說他本人已去過地球中心了。好奇心濃厚的叔侄兩人當機立斷宣布要去冒險。經過幾天的准備,他們終於踏上了征途。在地心入口處,他們請了一個叫漢斯的人當向導,然後一一跳了下去。真正的探險之旅開始了。在這之前,他們所經歷的只是勞累疲乏,可是從現在開始,每時每刻,都困難重重,寸步難行……
在地下,由於里登步洛克的錯誤指導,使大家面臨缺水危機。就在阿克賽渴得奄奄一息的時候,漢斯憑借一個山裡人對水的直覺,在地上用錐子打出一條生命之泉。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他們終於到達地中海。可惜好景不長,剛上木履就被一條長著鼠海豚的嘴、海晰蠍的頭和齶魚的牙的魚龍湧起的滔天巨浪打暈了,可又因此奇跡般地回到了地面上。
讀完這本書,我想:世界上一定有很多錯誤等著世人來發現並糾正。不然為什麼科學家們說地球中心有一千多度,而那裡僅有二十多度呢?
6.
也許你見過醫生,見過獸醫,但你恐怕沒聽說過懂獸語的醫生。但的確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怪醫杜立特。在他人眼裡,杜立特非常古怪:不善於理財,不善於交際,一天只跟動物打交道……但在他怪異的外表下卻有一顆熱愛動物的心,因此他有了許多動物朋友:憨厚而貪吃的拱卜拱卜豬、勤勞而啰嗦的嘎卜嘎卜鴨子、神通廣大的波利兩下鸚鵡、見識多廣的吉撲吉撲狗、靈敏聰慧的吐吐貓頭鷹、古靈精怪的小白鼠……
他干過的驚天動地的大事更上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勝數。他治好了猴子國所有的傷員,成立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飛禽郵遞局。他還有許多離奇的經歷,去被人們稱為「死亡島」時發現了恐龍,被一隻大蛾子帶到月球上與植物們交談……其中最有趣的還是他去神秘湖的歲月。他去神秘湖時,無意中遇到了長壽龜泥巴臉。泥巴臉新聞社杜立特講了諾亞方舟時它當動物領袖的故事,杜立特聽得津津有味。
幻想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有了幻想,才能夠成功。愛心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美德,當你用愛心去對待動物時,動物也會以愛心回報你。
7.
一段神奇的木頭,經過老木匠師傅傑佩托恩的精心雕刻,變成了一個調皮可愛的木偶——匹諾曹。他會跑又會跳,還會翻跟頭呢。聽了匹諾曹的身世,你想不想了解它的奇遇呢?如果想,就趕快跟我來吧。
在美麗的小鎮上,傑佩托恩師傅正在聚精會神地雕刻著什麼,哦,原來是一塊木頭。不一會兒,匹諾曹誕生了。他出生以後,一刻也不願閑著,有時捉蟋蟀,有時捕蜻蜓,有時還抓蝴蝶。傑佩托恩為了讓匹諾曹上學,不惜賣掉了唯一的衣服。可匹諾曹在半路看見了一個歌劇院,就情不自禁地走進去玩了起來。老闆看他沒買票,便毫不遲疑地把他趕了出來,但看他太窮,就又給了他五枚閃閃發光的金幣,可惜在半路上又被強盜奪走了。匹諾曹害怕強盜把他殺死,跑到了一間小房子旁,剛要敲門,強盜卻把他吊在了樹上。屋裡的仙女們開門把它救了下來,並送到了學校。此外,他還被當做魚煎,到樂園里玩變成驢……但最後還是成為了好學生。
這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做一個誠實、守信、愛勞動的好孩子,就任何願望都能實現。
8.
門開了,一位奇特的小姑娘走了出來:她頭發的顏色跟胡蘿卜差不多,兩條梳得硬邦邦的小辮子直挺挺地豎著。她的鼻子像一個小巧玲瓏的土豆,上面長滿了雀斑。她不吃糖也不刷牙,可牙齒卻相當整潔。她的連衣裙更怪,原本想做一件藍的,可藍布不夠,只好這縫一塊紅的,那縫一塊綠的。她又粗又長的腿上有一雙長襪子,一隻藍一隻紅,她黑色的鞋剛好比腳大一倍。她力大超人,不僅可以輕而易舉地舉起一頭牛,理直氣壯地教訓海盜,還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鯊魚扔到遠方……這個不同凡響的人就是長襪子皮皮。
有一次她在晚上看書時,兩個小偷來襲了。她沒有將他們送到警察局,而是和他們跳舞,並讓他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從此小偷改邪歸正,重新做人。
還有一次,皮皮組織了一場秋遊,大家玩得非常高興,可回來時卻發現船不見了。經過再三詢問,皮皮說是害怕船濕所以放上了岸。這趟秋遊真是有驚無險。
我也要像皮皮一樣做一個樂觀向上、活潑可愛的人。
9.
看見這個書名我覺得很奇怪,貓還有大臉小臉之分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傳奇身世吧!
這是一隻藍色的老鼠,名叫藍皮。它是雜技團的團長,它能表演許多雜技,如:手拋五個櫻桃走鋼絲,用尾巴「唰」地一聲把蠟燭抽滅……它還得過世界雜技獎呢,那是一輛巧克力做的小汽車。可是有一天它表演完後,發現少了一個輪子,原來是大臉貓吃掉了。就這樣,大臉貓成了藍皮的左肩右膀。
有一次,他們表演完坐上小汽車後,小汽車突然騰空而起,他們向後一望,一隻老鷹露出猙獰的笑容:「哈!貓和老鼠我吃掉,小汽車給我孩子當玩具。」藍皮立刻求饒道:「鷹先生,行行好,把我們放下去吧。」老鷹假裝聽不見,根本不理它們。大臉貓冷靜地看了看,突然「嗖」地一聲翻上車頂,迅速地往老鷹趾頭縫里插了幾根火柴並點燃了,為了不讓小火星熄滅,大臉貓就趕快撓撓鼻子,驅使自己打噴嚏,大臉貓臉大,噴嚏的威力也強,所以產生的風把火吹大了,老鷹堅持不住,終於把汽車扔了下去。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保持冷靜、多動腦筋。這樣就能轉危為安,使自己絕處逢生。
10.
我愛好閱讀文學作品,不久前我在一位朋友的家裡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母親的心》,精美的封面和金色的書名立刻吸引了我,於是,我不管那位朋友是否正在閱讀,硬是把這本書借了回去。捧讀這本書,起初我還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清冽峻美的俄羅斯風光所投入,更為一顆無私無畏、果敢堅強的母親的心所折服。就這樣,我陶醉著、感嘆著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閱讀境界。這也許就是所說的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吧!這個形被譯者通情達意的詞藻融入了俄羅斯社會生活的萬千氣象中;這個聲被譯者用輕靈灑脫的文字彈奏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進行曲中。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贊美這本書,覺得自己的贊美難以表過這本書內容之美好、意義之深遠於萬一。所以,只得就此打住,請讀者們自己去體會吧!希望有更多的讀者來欣賞這本書,得到更多的收獲。
為了使這本書錦上添花,成為精品中的精品,我想指出書中還存在若干處編輯、排印的失誤,例如在譯者序言第2頁第8行「喪夫」誤為「喪失」;在「永遠」這一章的154頁第9行「嚴重的考驗」應為「嚴峻的考驗」;有幾個地方「坐」「座」不分;等等。雖然《母親的心》讀後感一個山東的讀者
我愛好閱讀文學作品,不久前我在一位朋友的家裡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母親的心》,精美的封面和金色的書名立刻吸引了我,於是,我不管那位朋友是否正在閱讀,硬是把這本書借了回去。捧讀這本書,起初我還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清冽峻美的俄羅斯風光所投入,更為一顆無私無畏、果敢堅強的母親的心所折服。就這樣,我陶醉著、感嘆著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閱讀境界。這也許就是所說的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吧!這個形被譯者通情達意的詞藻融入了俄羅斯社會生活的萬千氣象中;這個聲被譯者用輕靈灑脫的文字彈奏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進行曲中。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贊美這本書,覺得自己的贊美難以表過這本書內容之美好、意義之深遠於萬一。所以,只得就此打住,請讀者們自己去體會吧!希望有更多的讀者來欣賞這本書,得到更多的收獲。
為了使這本書錦上添花,成為精品中的精品,我想指出書中還存在若干處編輯、排印的失誤,例如在譯者序言第2頁第8行「喪夫」誤為「喪失」;在「永遠」這一章的154頁第9行「嚴重的考驗」應為「嚴峻的考驗」;有幾個地方「坐」「座」不分;等等。雖然這些僅是微不足道的疏忽,但讓喜歡咬文嚼字的讀者看到,多少會覺得美中不足的遺憾,希望再版時都能訂正。
D. 《海底兩萬里》簡介及作者簡介
《海底兩萬里》簡介: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
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
他們發現這怪物並非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
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
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在《海底兩萬里》中,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後在《神秘島》中交代其為印度人),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他們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植物來生活。
潛艇船長對俘虜也很優待,但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長從此之後不允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人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艇周遊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龍納斯一行人遇到了無數美景,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他們眼中的海底,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
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龍納斯終於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
最後,鸚鵡螺號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驅逐艦的炮轟,潛艇上除了三位俘虜外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
不久,他們在潛艇陷入大漩渦的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出了潛艇,被漁民救上岸。回國後,博物學家才將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於世。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劇作家以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
在與出版商埃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作有《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氣球上的五星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神秘島》等。
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
凡爾納作為一位非科幻意義上的作家開始為一些學者所重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
(4)納斯皮卡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
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創作小說之初,凡爾納和出版商赫澤爾(Piere-Jules Hetzel)之間就書中的主人公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特徵展開了一場爭論。
赫澤爾認為該把尼摩描寫成為奴隸販賣交易的死敵,為他對某些海上船隻的無情攻擊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辯護。但凡爾納卻希望尼摩是位波蘭人,他永不寬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國沙皇(他曾血腥鎮壓了一場波蘭人的起義)。
不過赫澤爾擔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該書在有利可圖的俄國市場上遭禁。
最後,作者和出版商逐漸相互妥協了,他們認為尼摩的真正動機應當弄得模稜兩可才有吸引力,尼摩應當被大致定位為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9]在《神秘島》中,這才公布他是印度達卡王子。
E. 誕辰之始魚石螈怎麼創造 魚石螈無法創造攻略
冥古宙主條目:冥古宙時代事件46億年前地球從環繞早期太陽旋轉的吸積盤之中形成。45.33億年前原始的地球與忒伊亞相撞,在原始地球周圍產生一個環,這個環在數百萬年之後形成月球。重力的拉扯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建立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環境。[1]41億年前地球表面溫度降低使地殼得以凝固,大氣與海洋形成。[2]40億年前最早生命的出現,可能是源於能夠自我復制的RNA分子。這些生命的繁殖所需要的資源有限,所以不久之後便開始競爭。由於天擇青睞在復制上更有效率的分子,因此DNA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復制物。之後它們開始在膜內發展,這些膜擁有更穩定的物理與化學環境,形成了原始的細胞。此時大氣中尚未有自由的氧氣存在。39億年前後期重轟炸期:地球、月球、火星及金星受到小行星及彗星(微行星)撞擊的高峰期。連續的干擾可能誘發生命的演化(參胚種論),海洋被完全煮沸。[3]細胞以原核生物出現。這些都是化能生物:以二氧化碳為碳源及氧化無機物來抽取能量。後來原核生物演化了糖酵解,從如葡萄糖的有機物釋出能量。糖酵解產生了現今所有生物都用到的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來臨時儲存能量。[編輯]太古宙主條目:太古宙時代事件35億年前最後共同祖先出現,細菌及古細菌分裂。細菌發展了光合作用的原始模式,但最初不會產生氧。這些生物透過電化學梯度產生三磷酸腺苷。30億年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菌出現,它們以水為還原劑,並排出氧。氧首先將海洋中的鐵氧化,產生鐵礦石。氧在大氣層的濃度上升,對很多細菌都有毒。[編輯]元古宙主條目:元古宙時代事件25億年前一些細菌演化到有能力去使用氧來有效的從有機物中抽取能量。差不多所有生物都用相同的三羧酸循環及氧化磷酸化來使用氧。"runawayicehouse"效應[4]造成休倫系冰期。[5]21億年前復雜的細胞出現,包括有細胞器的真核生物。最接近的可能就是古細菌。大部份有細胞器的都可能是從共生細菌衍生而來:粒線體會用像現今立克次體般從有機物抽取能量,而葉綠體則從光及有機物合成能量。這是共同演化的例子。12億年前出現有性生殖,引發更快的演化。[6]大部份的生命於海洋及湖中出現,一些藍菌已經生活在濕潤的泥土中。10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出現,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及海苔。[7]10-7.5億年前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9.5-7.8億年前斯圖爾特冰期:這個時期是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復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9億年前每年共有481日,每天18小時。地球的自轉及公轉逐漸變慢。7.5-5.8億年前根據雪球地球假說,前寒武紀成冰紀的冰河時期非常嚴重,連海洋亦完全結冰,只有在熱帶的海水仍保持是液態。6億年前多孔動物、刺胞動物、扁形動物及其他多細胞動物在海洋出現。(但亦有研究顯示最早的動物生活在湖泊的環境中[8]。)刺胞動物及櫛水母是最早有神經元的生物,神經元只是一個簡單的網,沒有腦部或中央神經系統。6-5.4億年前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5.65-5.25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產生了所有現今動物的主要的門,其成因仍然存疑。以三葉蟲為主的節肢動物是最主要的門。脊索動物的皮卡蟲可能是人類的祖先。奇蝦是達2米長的獵食者,它的後代可能是海蜘蛛。[9][10][11][編輯]顯生宙主條目:顯生宙[編輯]古生代主條目:古生代時代事件5.30億年前第一個在陸地上的腳印。5.05億年前第一個脊椎動物甲胄魚出現,與現今八目鰻及盲鰻綱有關。海口魚屬及昆明魚都是沒有頜的魚類,或稱無頷總綱。4.88億年前在寒武紀至奧陶紀間發生第一次生物集群滅絕,是為寒武紀-奧陶紀滅絕事件。4.75億年前第一個原始植物從綠藻演化[12]並移至陸地上[13],沿湖邊生長。與它們一同的有真菌,可能植物與真菌是共生的,地衣就是共生的例證。4.50億年前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可以支撐身體及阻止水份流失[14],是第一類移至陸地的動物。[15]最早的有多足亞門(馬陸及蜈蚣),及後有蜘蛛及蠍子。4.5-4.4億年前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發生,這是第二次的生物集群滅絕。4億年前首類沒有翅膀的昆蟲,即蠹魚、跳蟲及纓尾蟲出現。第一類鯊魚亦出現。[16]首條腔棘魚出現,在1938年發現活標本前它們被誤以為是已經滅絕了很久,並被認為是活化石。3.7億年前裂口鯊是高速的獵食者。[17]3.65億年前晚泥盆紀滅絕事件發生,是第三次生物集群滅絕。昆蟲在地上及淡水中從多足綱演化。一些淡水的肉鰭魚類發展了腳及成為四足總綱。四足總綱(魚石螈、棘螈及Pederpesfinneyae)利用它們的腳走上陸地,可能是為了獵食昆蟲。肺部及魚鰾演化出來。兩棲類今天仍保有很多早期四足總綱的特徵。3.6億年前植物演化了能保護植物胚體及容易快速生長的種子結構。伍德利坑及錫林揚環形坑出現。3.6-2.86億年前鯊魚的黃金時期。[18]3.5-2.5億年前卡羅冰河時期在早石炭紀開始,於晚二疊紀完結。由於極移,大部份的岡瓦那大陸從亞洲及南美洲中心至印度及澳大利亞中心都冰封了。3億年前盤古大陸形成及維持了1億2千萬年。這是地球上的大洲最後一次閉合在一起。羊膜卵的演化,產生了能在地上繁殖的羊膜動物與爬行動物。昆蟲能夠飛行,並出現了多個目(如古網翅目、Megasecoptera、透翅目及原直翅目),蜻蜓目代表了很多早期的昆蟲。大部份石松綱、有節植物門及桫欏目的森林覆蓋陸地,當它們衰化後變成了煤及原油。裸子植物開始廣泛分化。蘇鐵科首次出現。2.8億年前原蜻蜓目的巨脈蜻蜓是最大的昆蟲,翅膀長達2呎。脊椎動物,包括兩棲動物離片錐目、石炭蜥目及殼椎亞綱、早期的爬行動物無孔亞綱及下孔亞綱出現,例如基龍。2.56億年前二碩齒獸、小頭獸、二齒獸、雷塞獸、Dinogorgon及原犬鱷龍出現,它們是生存於南非及俄羅斯的眾多獸孔目的一小群。鋸齒龍科是大型的草食性動物。最初的初龍形動物出現。2.5億年前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殺死約90%的所有動物,這是第四次及最嚴重的生物集群滅絕。滅絕過後,水龍獸是地表最常見的草食性動物。初龍類分開演化出其他的爬行動物。真骨總目從輻鰭魚綱演化,最後成為主要的魚類。大氣層的氧含量下降至以往三分之一的10%,所有有氣泡呼吸系統的動物生長理想。一些桿狀菌菌株2-9-3的孢子被困在新墨西哥州的鹽結晶中,於2000年重新活躍及分裂,現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編輯]中生代主條目:中生代時代事件2.2億年前氣候非常乾燥,適合這種氣候的初龍類及裸子植物得益。初龍類分化成為鱷魚、恐龍及翼龍目。在合弓綱中,演化出哺乳動物的首個先軀獸孔目,特別是真犬齒獸下目。最初它們都是細小的。所有哺乳動物幼時都有乳腺及能保持恆常體溫。常染色體對中的一個得到SRY基因(從X染色體的SOX3基因衍生而來)成為Y染色體,長度亦縮短了。裸子植物(松柏門佔大部份)是陸地上的主要植物。草食性動物成長為巨大的體型以消化這些植物。2.08-1.44億年前鯊魚的第二次主要擴展。[19].2億年前第五次生物集群滅絕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海中的爬行動物包括魚龍類及蛇頸龍類興盛。恐龍從滅絕事件中存活過來,並成長為巨大的體型,但槽齒類全面死亡。現今的兩棲類,滑體亞綱包括無尾目、有尾目及蚓螈開始出現。聯體病毒科可追溯至這個或更早的時期。[20]1.8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為幾個大陸,最大的是岡瓦那大陸,由現今的南極洲、澳大利亞、南美洲、非洲及印度組成,南極洲當時還是一片森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當時仍然連接,是為勞亞大陸。1.64億年前最古老能游泳的哺乳動物獺形狸尾獸出現,是現今如鴨嘴獸及針鼴等哺乳動物的直系祖先。1.6億年前3米長的五彩冠龍在中國西北的新疆出現,是最早的暴龍超科。1.5億年前巨大的恐龍甚為普遍及多樣化,有腕龍、迷惑龍、劍龍、異特龍、細小的嗜鳥龍及奧斯尼爾龍。鳥類從獸腳亞目演化出來。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有爪及羽毛,但沒有喙。1.35億年前禽龍、林龍等新的恐龍在侏羅紀滅絕後出現。顧氏小盜龍在中國東北遼寧出現,身長77厘米,四翼上有類似鳥類的羽毛。1.33億年前原始熱河鳥在中國東北出現,它有大及強壯的翼,並保有像恐龍的長骨質尾巴。1.30億年前被子植物演化出可以吸引昆蟲及其他動物散播花粉的花朵。被子植物的革新引發動物的演化及共同演化。1.28億年前帝龍在中國遼寧出現,有羽毛及體長5呎。1.25億年前現今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祖先攀援始祖獸出現,它像現今的睡鼠。鸚鵡嘴龍是後期有角恐龍的祖先。1.23億年前千禧中國鳥龍有原始的羽毛但不是用作飛翔,其他有羽毛恐龍包括中華龍鳥及長城鳥,它們共同的祖先為始祖鳥。其他恐龍包括多刺甲龍及始暴龍出現。1.20億年前只有25厘米闊的森林翼龍在中國遼寧出現。1.10億年前8公噸重及12米長最大的鱷魚帝鱷出現。肉食性恐龍包括馳龍科的恐爪龍及棘龍科,草食性恐龍包括波塞東龍、高吻龍及蜥結龍。1.00億年前巨大獸腳亞目的鯊齒龍及南方巨獸龍出現。8800萬年前印度及馬達加斯加大陸分裂。8000萬年前蜥腳下目、鴨嘴龍科、角龍科及獸腳亞目很多的恐龍種類出現,超過一半已知的恐龍都是在中生代的最後3千萬年,被子植物生長後開始出現。印度開始移往歐亞大陸。7500萬年前人類及老鼠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21][22][編輯]新生代主條目:新生代時代事件6500萬年前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將差不多一半的動物物種(包括所有不能飛的恐龍)消滅,可能是因小行星撞擊揚起銥微塵覆蓋整個地球,引起氣候變冷所致。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出現。沒有了巨大及白天活動的恐龍,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及體型得以增長。一些哺乳動物重回海洋,如鯨魚、海牛目及鰭足亞目等,其他的亦開始演化成能飛行,如蝙蝠。一類細小、生活在夜間及棲息樹上吃昆蟲的統獸總目分支出靈長目、樹鼩及蝙蝠。靈長目有雙目視覺及抓東西的指,可以幫助從一顆樹跳往另一顆。更猴就是一個例子,它於4500萬年前滅絕。6000萬年前古食肉目(可能是細齒獸類的祖先)在北半球出現,於520萬年前滅絕。已知最大的蛇泰坦巨蟒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5500萬年前澳大利亞從南極洲中分裂出來。最早的真靈長類首次於北美洲、亞洲及歐洲出現,例如美國懷俄明州的辛普森氏果猴及中國雲南的亞洲德氏猴。尖吻鯖鯊可能是大白鯊的祖先。[23][24][25]5000萬年前馬由始祖馬開始進行演化。鯨魚及海豚的祖先遊走鯨可能像海獅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它的腳有蹼,並且是以耳朵聽聲音。Pezosirenportelli是現今海牛的祖先,像河馬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細齒獸類包括小古貓屬是所有狗、貓、熊、浣熊、狐狸、土狼、狐狼及麝貓的祖先,是肉食性及像鼬鼠般可以爬樹。4850萬年前冠恐鳥是1.75米高的肉食性鳥類,是頂級掠食者。4650萬年前遊走鯨後代的羅德侯鯨是鯨魚的祖先,開始不再飲用淡水。4300萬年前始祖象出現,有長的鼻,但沒有象鼻或象牙。4000萬年前靈長目分支成原猴亞目及簡鼻亞目,簡鼻亞目是白天活動及草食性的。3700萬年前龍王鯨的後肢開始縮少及發現完好,聽覺開始經下顎傳至中耳。在埃及的鯨魚谷當時是在水中,龍王鯨未有呼吸孔,要把頭部伸出水面呼吸。原猴亞目的早期祖先Biretiafayumensis及Biretiamegalopsis在埃及沙漠出現。[26]3500萬年前禾本科從被子植物中演化出來。3000萬年前簡鼻亞目分支成闊鼻小目及狹鼻小目。闊鼻小目有卷尾及遷移至南美洲,雄性是色盲的。狹鼻小目留在非洲,其中一種祖先可能是埃及猿。Bugtipithecusinexpectans、Phileosimiaskamali及Phileosimiasbrahuiorum像現今的狐猴是生活在巴基斯坦中部布格蒂丘陵的雨林中。所有貓的祖先原小熊貓生活在歐洲的樹上,在2000萬年前滅絕。2750萬年前巨犀生活在蒙古。2700萬年前長腿恐鶴在美洲,於15000年前滅絕。2500萬年前狹鼻小目雄性可以看見顏色及失去了費洛蒙。[27]狹鼻小目分支成兩個總科:猴總科及人型總科。猴總科並沒有卷尾,有些甚至原全沒有尾巴。所有人型總科都沒有尾巴。2200萬年前印度與亞洲碰撞,產生喜瑪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由於濕度被斷絕,中亞洲成為了沙漠。恐象出現,於200萬年前滅絕。部份像狗、熊及浣熊的Ursavuselmensis(所有熊的祖先)出現,其體型只有狐狸般大,以植物及昆蟲來補足肉食。第一類貓熊亞科分支出來,當中只有大熊貓能生存至今。2100萬年前像獴的生物乘坐植物造成的筏由馬達加斯加漂浮至非洲,並成為所有當地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祖先。2000萬年前非洲板塊與亞洲碰撞。擬指犬是狗的祖先,第五爪縮短了,有現今狗的上爪的影子。它們的外表像現今的麝貓,腳及腳趾適合奔走。犬科及貓科開始分支。象的祖先嵌齒象出現。1900萬年前大地懶出現,於8000年前滅絕。1600萬年前鮫齒鯨顯示鯨魚的早期回聲定位。巨牙鯊是巨大的鯊魚,但突然於160萬年前消失。[28]1500萬年前猿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成為了長臂猿及猩猩。人類祖先從長臂猿形成。猩猩、大猩猩及黑猩猩都是屬於人科,人類則屬人族。1300萬年前人類祖先從猩猩祖先形成。猩猩的親屬開遠祿豐古猿出現。加泰羅尼亞皮爾勞爾猿可能是人科及人類的共同祖先。1000萬年前氣候開始變得乾燥,大草原及草原代替了森林。猴的數量激增,猿則減少。人類祖先從大猩猩的祖先形成。馬的全盛期並開始擴展整個北半球。1000萬年前它們因面對偶蹄目的競爭而衰減。Tomarctus是極之像狗的動物。700萬年前最大的靈長目巨猿在中國、越南及北印度生活,於30萬年前滅絕。560萬年前地中海乾涸,是為米辛尼亞期鹽危機。500萬年前火山爆發及產生很多細小的陸地連結了南北美洲。哺乳動物由北美洲往南遷徙,並造成當地的哺乳動物滅絕。人類祖先從黑猩猩祖先形成。最後共同祖先是查德人猿。最早的人類分支是千年人。黑猩猩及人類的DNA有98%相似,在血紅素中只有一個氨基酸不同。黑猩猩的一類可以在基因上比現今所有60億人樣化,但後來人類分支出現瓶頸。黑猩猩及人類的喉頭重新移位至咽及肺部中間,可見共同祖先都有這個語言前身的特質。480萬年前人族出現黑猩猩的大小的地猿,並且站立行走。370萬年前一些南方古猿在肯亞的火山灰中留下腳印。350萬年前大白鯊出現。300萬年前雙足的南方古猿在非洲大草原演化,並被恐貓屬所獵殺。非洲南方古猿及鮑氏南方古猿,並其他包括肯亞平臉人的屬出現。大猩猩在剛果河南岸消失。南北美洲連接,發生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現今的馬屬首次出現。恐象的下顎有向下的象牙。250萬年前斯劍虎出現。220萬年前大猩猩分裂成西部大猩猩及東部大猩猩。200萬年前能人在坦尚尼亞使用原始石器工具,有可能與羅百氏傍人一同生活。布若卡氏區出現。人屬的物種吃肉,而傍人則吃植物及白蟻。一些在剛果河南部的黑猩猩分支出倭黑猩猩,倭黑猩猩生活在雌性主導的社會。斯劍虎由北美洲前往南美洲。180萬年前直立人在非洲演化,並遷徙至其他大洲,主要是南亞。175萬年前格魯及亞人有直立人及能人的特徵。雕齒獸在秘魯南部生活。160萬年前巨型短面袋鼠在澳大利亞出現,於40000年前消失。像袋熊的麗紋雙門齒獸在澳大利亞出現,於45000年前滅絕。150萬年前猩猩分裂為婆羅洲猩猩及蘇門達臘猩猩。袋獅在澳大利亞出現,於46000年前滅絕。100萬年前犬屬從Tomarctus分支出來。灰狐是現今最原始的犬屬。80萬年前灰狼遷移至北美洲極地。78萬年前地球最後(最近一次)的地磁反轉。70萬年前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共同遺傳祖先出現。50萬年前直立人使用木炭來控制火,但仍不懂如何生火。40萬年前東部大猩猩分支為東部低地大猩猩及山地大猩猩。大角鹿出現,在9500年前滅絕。35.5萬年前海德堡人在義大利南部的羅卡蒙菲納火山留下腳印,是最早的人屬腳印。25萬年前北極熊從棕熊演化。19.5萬年前衣索比亞奧莫河的奧莫化石遺存是最早的人類。16萬年前長者智人練習禮儀及宰殺河馬。15萬年前線粒體夏娃在非洲生活,她是所有現今人類的最後女性祖先。13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從海德堡人演化及住在歐洲及中東,開始埋葬屍體及照顧病人,有現今人類的舌骨及會使用矛。FOXP2基因出現。10萬年前第一個人類從海德堡人演化及在非洲出現。人類生活在南非及以色列。人類經兩個途徑進入亞洲:經中東往北行,及從衣索比亞往南走,經紅海及阿拉伯南部(參單源論)。突變造成皮膚顏色的改變,以吸收最有效的紫外線。種族開始成立。非洲的人口基因仍然較為分化。8.25萬年前人類在扎伊爾使用鋒利的動物骨頭捕魚。8萬年前人類在剛果製造魚叉。7.4萬年前多峇巨災理論指多峇湖的超級火山爆發,人類人口只剩2000。6年沒有夏天及緊接的1000年冰河時期。火山灰達5米深覆蓋印度及巴基斯坦。7萬年前最近的冰河時期,威斯康辛冰期開始。人類在南非布隆伯斯洞穴以骨頭製造工具,及畫壁畫。他們亦收集貝殼及鑽孔製作頸飾。巨水獺出現,在1萬年前消失。6萬年前Y染色體亞當在非洲生活,是人類男性Y染色體的最後祖先。5萬年前人類由亞洲延伸至澳大利亞及歐洲。海岸線的延伸速度較內陸為快。披毛犀在不列顛群島生活。4萬年前克魯麥農人在法國繪畫及捕獵猛獁象。他們有特別的認知能力,使他們成為食物鏈的頂端。澳大利亞巨大的有袋目滅絕。3.2萬年前德國福格海德有第一個雕塑。法國有第一個用鳥骨制的笛。印尼有石器工具。3萬年前人類從西伯利亞分幾波進入北美洲,較後的經過白令陸橋進入,早期的可能是以跳島戰術經阿留申群島進入。歐洲人越過大西洋到達北美洲。人類抵達索羅門群島及前往日本。在撒哈拉使用弓箭,在摩拉維亞有首個陶瓷動物模型。2.8萬年前在非洲那米比亞出現最古老的圖畫。[29]德國出現最古老的陰莖雕塑。[30]2.7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人屬只餘下人類及佛羅勒斯人。捷克出現紡織。2.5萬年前從猛獁象牙發明了標槍。2.3萬年前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屬於此段時期。2萬年前人類在青藏高原留下腳印及手印。從動物脂肪製造油燈。山頂洞人以骨針來縫制動物飾物。猛獁象骨頭在俄羅斯建造房屋。1.8萬年前佛羅勒斯人在遙遠的印尼出現。1.5萬年前最後的冰河時期完結,海水漫過全球,造成多個近岸地區水浸,將以往的大陸分成島嶼。日本從亞洲分開,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分開,塔斯曼尼亞與澳大利亞分開,爪哇島形成,砂拉越、馬來西亞及印尼分隔。一些人類在中東的肥沃月彎開展農業,並且發展城市。因為生產食物及飼養動物,世界人口暴漲。拉斯考克山洞及加拉加斯出現石洞壁畫。1.4萬年前全新世滅絕事件開始,超過100種大型哺乳動物消失,可能是因世界人口暴漲所致。1.15萬年前斯劍虎滅絕。1.1萬年前世界人口達至500萬。佛羅勒斯人及猛獁象滅絕。人類首先畜養印度狼。所有現今的狗都是屬於家犬。1.04萬年前開始種植植物,在近東耕種。耶利哥人口有19000。1萬年前撒哈拉仍有河流、湖及季候風。日本繩文時代製造全世界最早的陶制容器。人類抵達南美洲的蓬塔阿雷納斯。8千年前亞洲西南部、敘利亞、約旦、土耳其及伊拉克種植麥。6.5千年前種植亞洲型稻及非洲型稻。3千年前人類開始鐵器時代。公元元年世界人口達1億5千萬。公元1835年世界人口達10億。公元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公元2012年世界人口超過65億。全新世滅絕事件仍然繼續,最近50年更有上升趨勢。
F. 神奇寶貝經典台詞,最好是全都有,不光是火箭隊的。
1.火箭隊: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們是穿梭在銀河的火箭隊,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 喵喵:就是這樣,喵! 後來還有果然翁:索,拿斯!
2.小智:皮卡丘,十萬伏特! 皮卡丘:皮卡,丘!
3.小智:***,就決定是你了!
4.瞬:別誤會,這不是給你的...... 遙:是給狩獵鳳蝶的吧
5.武藏:你怎麼自己又跑出來了! 果然翁:索,那斯...
6.小剛:你......你好,我是小剛,請多指教.然後剛想套近乎,突然顫抖著說:中......中毒了!然後被毒蟾鬥士拖走......
G. 世界上都有什麼車
世界上有這些車:
1、自行車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後,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內地、台灣、新加坡,通常稱其為「自行車」或「腳踏車」;在港澳則通常稱其為「單車」;而在日本稱為「自転(轉)車」。自行車種類很多,有單人自行車,雙人自行車還有多人自行車。
2、電動車
電動車,即電力驅動車,又名電驅車。電動車分為交流電動車和直流電動車。通常說的電動車是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通過控制器、電機等部件,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運動,以控制電流大小改變速度的車輛。
3、轎車
轎車(saloon car)是指用於載送人員及其隨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兩軸之間的汽車。包括駕駛者在內,座位數最多不超過九個。在中國內地的行駛證管理方面,轎車特指區別於貨車、皮卡、SUV、大巴、中巴的小型汽車,俗稱為「小轎車」。在香港,轎車又稱私家車。
4、貨車
貨車(Wagon)是一種主要為載運貨物而設計和裝備的商用車輛,它能否牽引一掛車均可。載貨汽車一般稱作貨車,又稱作卡車,指主要用於運送貨物的汽車,有時也指可以牽引其他車輛的汽車,屬於商用車輛類別。一般可依造車的重量分為重型和輕型兩種。絕大部分貨車都以柴油引擎作為動力來源,但有部分輕型貨車使用汽油、石油氣或者天然氣。
5、火車
火車、又稱鐵路列車,是指在鐵路軌道上行駛的車輛,通常由多節車廂所組成,為人類的現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機具,早期稱為蒸汽機車,有獨立的軌道行駛。鐵路列車按載荷物,可分為運貨的貨車和載客的客車,亦有兩者一起的客貨混運車。
H. 海底兩萬里 ,名人傳 讀書筆記 ,句子帶賞析,一定帶賞析,越多越好,急啊。。。
內容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使市民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沒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海底兩萬里》於1869年11月28日出版,初版就賣了五萬冊,可以說《海底兩萬里》從一開始就得到讀者的歡迎。1997年美國導演羅德•哈瑞德拍攝了同名電影,此外還有相同譯名的動畫片。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 故事並不復雜:主要講述」「鸚鵡螺號」」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法國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並且他和僕人康塞爾和一個捕鯨手尼德•蘭,被尼摩船長囚禁在這艘潛艇做了海底兩萬里的環球旅行。
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他們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植物來生活。尼摩船長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之後不再允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人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龍納斯一行人遇到了無數美景,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他們眼中的海底,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龍納斯終於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終於,十個月之後,在機緣巧合下,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出了「鸚鵡螺號」潛艇。這時,博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凡爾納沒有到過海底,卻把海底的景色寫得如此生動,讀來引人入勝,使讀者身臨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像力。
凡爾納的小說得以廣為流傳,還因為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品質高尚、獻身科學的人,是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人。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著名科幻小說,其一生信仰科學,是少見的科學作家。
1828年2月8日,凡爾納生於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1863年起,他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舉成名。代表作為三部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凡爾納總共創作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集,還有幾個劇本,一冊《法國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偉大的旅行家和偉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星期五》、《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
凡爾納自幼酷愛科學,又喜歡幻想,但他在大學學的卻為法律。原本他也是打算畢業後當律師的,後因為偶然結識著名文學家大仲馬,在後者的鼓勵下,轉而走向文學創作之路。
凡爾納被人們稱贊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後來,許多科學家都曾談及,他們是受凡爾納作品的啟迪,才走上了科學之路的。如:潛水艇發明者之一,美國青年科學家西蒙•萊克在1897年建造了「亞爾古」潛艇。萊克在自傳的第一句話便說:「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飛躍北極的海軍上將伯德、氣球及航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發明者之一的馬可尼,在談到他們的創造發明時,都說是從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中受到了啟發。法國的利奧台元帥甚至這樣說過:「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
凡爾納之所以成了科學時代的預言家,那是由於他正生活在資本主義上升、發展的時代。處於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時代。他的作品,正是一面時代的鏡子,反映了人們對擺脫手工式小生產,實現資本主義大生產,以及對科學技術大發展的強烈願望。
凡爾納逝世時,人們對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評價:「他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凡爾納,正是把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的大師。
人物評析
尼摩船長
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熱情、冷酷、和善、危險、溫和、暴躁、隨和、任性……他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從沒有被殘酷的生活經歷磨滅過。他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頭腦冷靜,沉著而又機智。他不是關在書齋之中和溫室里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斗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斗爭。當祖國淪為殖民地後,他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潛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動和不滿的言論,支持和喚醒被壓迫民族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
阿龍納斯:
生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飽覽了海洋里的 各種動植物;他和他那位對分類學入了迷的僕人康塞爾,將這些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詳實的介紹,界、門、綱、目、科、屬、種,說得井井有條,使讀者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阿龍納斯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
康塞爾:
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生性沉穩,他從不大驚小怪。總是那麼氣定神閑,為人隨和,從不著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著急上火。他精通分類理論,遇到什麼總是認認真真或者說一本正經地把它們分類,但是對那些東西的名字卻一無所知,可以說他是個分類狂。
尼德•蘭:
是個比較原始的人,一個野性十足的捕鯨手。他也會贊嘆極地的美,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館里的酒,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暴,受不了被監禁,總是計劃逃脫,如果沒有他,教授和康塞爾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1.
對著這燦爛的美景,康塞爾跟我一樣驚奇地欣賞。顯然,這個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這些形形色色的植蟲動物和軟體動物分類,不停地分類。滿地都是腔腸動物和棘皮動物。變化不一的叉形蟲,孤獨生活的角形蟲,純潔的眼球叢,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聳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蟲,肌肉盤貼在地上的白頭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鑲上結了天藍絲絛領子的紅花石疣,散在沙間象星宿一般的海星,滿是小蟲偽海盤車,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綉的精美花邊。朵朵的、花彩因我們走路時所引起的最輕微的波動而擺動起來。把成千成萬散布在地上的軟體動物的美麗品種,環紋海扇,海糙魚,當那貝——真正會跳躍的貝,窪形貝,朱紅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貝,葉紋貝,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無窮無盡的海洋生物,踐踏在我的腳底下,我心中實在難受,實在愧惜。但是我們不得不走,我們繼續前進,在我們頭上是成群結隊的管狀水母,它們伸出它們的天藍色觸須,一連串地飄在水中。還有月形水母,它那帶乳白色或淡玫瑰紅的傘,套了天藍色框子,給我們遮住了陽光。在黑暗中,更有發亮的i半球形水母,為我們發出磷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海底的軟體動物和植蟲動物。摘自第一部分 第十六章「在海底平原散步」
2.
我現在還看見尼摩船長當時的姿態。他彎下身子,帶著一種特別的冷靜,等待那巨大的鯊魚,當鯊魚向他沖來的時候,船長非常矯捷地跳在一邊,躲開沖擊,同時拿短刀刺人魚腹中。不過,事情並沒有完,結果尚未分曉。怕人的戰斗開始進行了。
鯊魚這時可以說是吼起來了。鮮血像水流一般的從它的傷口噴出。海染紅了,在這渾濁的水中,我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看不見,一直到水中露出明亮的地方的時候,我才看見勇敢大膽的船長,抓住鯊魚的一隻鰭,跟這個怪物肉搏,短刀亂刺鯊魚的肚腹,但沒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說,沒有能刺中魚的心臟。鯊魚死命掙扎,瘋狂地攪動海水,攪起的漩渦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應船長。但被恐怖懾住,不能挪動。
——尼摩船長攻打鯊魚。摘自第二部分 第三章「價值千萬的珍珠」
《海底兩萬里》寫於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並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後來得知這只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後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於世。
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鸚鵡螺」號艇長尼摩又是個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凡此種種,都給小說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既是小說,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但這並沒有妨礙作者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血有肉、讓讀者覺得可信的人物。
尼摩船長的熱於創造、遇事鎮冷、遇到困難不屈服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學習的,但是他那種要與世隔絕的思想,我想我們都不能去學。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
下部第三章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這一章敘述尼摩船長、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現一位印度採珠人遭到黑鯊的襲擊,幸虧尼摩船長以無以倫比的勇敢和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結構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而完結生命為告終。在細節可以看出尼摩船長他,作為逃到海底的人類種族代表之一,而對人類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平時嘴上怎麼說,但這個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還未完全泯滅。
這本書還寫到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
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刻畫交替出現。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來吧,讓我們一起去探索,一同走進《海底兩萬里》的世界。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思想家、文學家,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小說家、傳記文學,音樂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1899年,羅曼•羅蘭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通過會考取得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其後入羅馬考古學校當研究生。歸國後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並從事文藝創作。這時期他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
羅曼•羅蘭的藝術成就主要在於他用豪爽質朴的文筆刻畫了在時代風浪中,為追求正義、光明 ,而奮勇前進的知識分子形象。在提到藝術風格時,羅曼•羅蘭表示,除了「誠懇」二字,他不希望別人承認他有什麼別的優點。他是一個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了不屈的斗爭。他的小說特點,常常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1.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棄音樂 。貝多芬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作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他通過精湛的藝術手法,大大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歐洲古典樂派推向新的高峰,並開辟了浪漫主義樂派個性解放的新方向。
2.米開朗琪羅的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琪羅的藝術不同於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映。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3.托爾斯泰面對內心的惶惑矛盾,最終創作出不朽名篇。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環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闡述又使他成為一位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托爾斯泰從沒放棄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裡,農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於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雲激盪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斗的勇氣。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當今社會上的人們,還能理解嗎?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