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時載重量最大的軍用卡車是哪一款
卡車的載重數不是死的,是隨著路況和環境的變化而浮動的,在平坦回厚實的高速公路上載重答量是肯定大於在崎嶇小路上的載重量。
德國的主力歐寶閃電卡車在30年代大戰爆發前已經投產,而由於當時還處和平年代,作為一款民用車型,核載的重量是對照正常條件下的核載量定的,即國內中短程運輸、良好的路況。因此雖然自重只有2.5噸,4輪2驅,單驅動軸,但是卻有3噸的核載量。
美國的CCKW卡車是應對戰爭而於1941年投產的一款軍用卡車,為了適應戰場的復雜環境和長距離遠程運輸,CCKW卡車6輪6驅,雙驅動軸,結構更堅固、底盤更厚重。而為了應對最惡劣的路況,因此在核載時只定了很少的2.5噸。但如果在較好的路況下,運輸4、5噸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⑵ 蘇維埃八輪巨獸——MAZ-537重型卡車的前世今生
汽車在軍隊中服役的歷史已經超過了一個世紀,每一輛軍用載具投入服役都絕非偶然,其一定扣合了當時一個國家對其的需求,而軍車也是最能夠體現一個國家地面載具風格和水平的決定性要素。當每一輛軍車被賦予使命的時候,它們的傳奇也就拉開了帷幕,有些軍車名垂青史,甚至成為一個國家運輸車輛的代表。
1990年,俄羅斯KZKT庫爾干輪式拖拉機廠繼續基於MAZ-537車型上進行改造,生產出了俄羅斯現役的主力重型裝備運輸車KZKT-7428。這款車其實就是採用了MAZ-537的底盤,發動機更改為亞姆斯YaMZ-8401發動機,並且把駕駛室改成了德國福恩坦克運輸車的方艙。但是KZKT-7428的誕生,並沒有完全撼動MAZ-537的地位。而作為MAZ-537的繼任者,這輛車勢必將MAZ-537的技術發揚下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全球越野性能最好的卡車前十名
斯堪尼亞,烏尼莫克,雷諾,梟龍,太脫拉,嘎斯,賓士,沃爾沃,曼,有軍用也有民用,個人覺得雷諾和烏尼莫克可以拼個第一第二
⑷ 這是蘇聯什麼型號的軍用卡車
應該是蘇聯吉爾131軍用卡車,望採納
⑸ 蘇聯產的大貨車、貌似叫泰拖拉
TATRA汽車的各類很多,載重、消防、油罐、水泥罐、平板等等,每種還分型號。具體參數要有具體型號!如TATRA自卸卡車T 163-390SKT/371 基本參數如下:自身重量:15噸最大載重量:25噸最大重量:40噸前橋承重量:8噸.後橋最大承重量:2*16噸油箱容量:320升車體寬度:2550毫米前輪寬距:1980毫米
後輪寬距:1776毫米底盤高度:355毫米其它參數見圖片:
⑹ 蘇聯輕型越野車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蘇聯輕型越野車的歷史開始於1938年,甚至比美國的時間還早。高爾基汽車廠(簡稱GAZ嘎斯)首先設計出GAZ61,成為蘇聯的第一輛輕型越野車。
1941年2月3日到3月25日,在設計師維塔里·哥爾切夫的領導下,對GAZ61進行了完全的重新設計,生產出GAZ64。其窄輪距十分象Bantam車。
不久,衛國戰爭爆發。為了給前線提供更符合戰爭要求的車輛,對GAZ64進行了再次改造:加寬了輪距,設計了新的前臉,增加了位於駕駛員座位下的附加油箱。
1943年9月23日生產出GAZ67,一直生產到1944年;1944年到1953年改進生產GAZ67B,進一步把輪距從1250毫米加大到1445毫米。
GAZ67是衛國戰爭時蘇聯紅軍裝備的國產吉普車,和美國援助的吉普車一起為衛國戰爭作出貢獻。被戲稱為「伊萬·威力斯」。從1943年到1953年秋,一共生產了92843輛。由於GAZ汽車廠在戰時集中生產76毫米自行火炮,從1943年到1945年只生產了4851輛。GAZ67還提供給中朝軍隊使用,參加了抗美援朝。
GAZ67在堅硬荒地上的越野性能優於MB/GPW。但可靠性差,剎車系統設計不良;修理保養不便,尤其致命的是經濟性很差,3.27升的引擎只能發出54hp功率,耗油率又很高。所以,衛國戰爭一結束,蘇聯就開始研製新的吉普車。
1947年,在格里高里·瓦席爾曼的主持下,開始發展GAZ69。1953年9月製成樣車,1954年GAZ69移至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廠生產,一直生產到1972年12月。
GAZ69有兩種型號:雙門,後座順車輛方向安置兩排折疊座位,定員8人的GAZ69M;後排座位橫置,座位後緊接封閉貨台,貨台下為車外開門的行李箱,後排前地板向座位傾斜,便於踏足,定員5人。兩種車行李箱下都有48升主油箱,駕駛員座位下還有一個27升的附加油箱,通過駕駛員右腳旁的轉換開關切換。為了和大批量生產的民用轎車部件具有通用性,引擎和當時的「勝利M20」轎車相同。
GAZ69一直是蘇軍和華約軍隊的標准裝備,也廣泛地使用在民用領域。我國也大量進口過該車,裝備解放軍部隊和民用。
總的說來,該車的設計還是很成功的。年齡稍大的中國司機有不少人駕駛過該車。司機們一般認為該車底盤較低,懸掛較軟,方向盤非常輕便省力。車上的所有操縱桿系做的比較秀氣,操作起來比較平順;駕駛員視界極好,可以從尖削的車頭上直接看到右邊的擋泥板。不足的是引擎功率太小;剎車未裝真空助力。
GAZ69也有水陸兩棲的改型。1953年,在GAZ69的基礎上生產了GAZ46。改為船形車身,加裝了必要的水上行駛部件。仍然使用M2055馬力引擎,車重卻加大到2000千克。很顯然該車的水上性能和陸上機動性一定很差。
在生產GAZ69車20年後,UAZ汽車廠在1972年推出了UAZ-469/3151系列吉普車,成為蘇聯紅軍的新一代車輛。
1994年,UAZ汽車廠又推出了更新的UAZ-3172型輕型越野車。該車較UAZ-469更長,載重量也更大。最大行駛速度120千米/小時。在車輛風檔的左前部伸出一根發動機高位進氣裝置的通氣管,車輛可不經准備直接涉渡1米深的水域。該車的整個造型比UAZ469更流暢。車輪內側中心線上看不到蘇式吉普車常用的直通整體車橋,可能是採用獨立懸掛或輪邊減速的結果。
⑺ 為什麼前蘇聯生產不了第一流的汽車
蘇聯是上世紀世界強國之一,是和美國平起平坐的狠角色。二戰後,蘇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和美國爭霸長達數十年。蘇聯能和美國爭霸主要的依靠就是其強大的工業和軍事力量。蘇聯的工業非常發達,蘇聯造的坦克、飛機、潛艇、導彈世界一流,比美國都不遜色。不過蘇聯工業那麼強大,但汽車造的非常爛,一直造不出什麼像樣的汽車,比歐美差的不是一點點。那麼為什麼蘇聯能造世界一流的飛機、火箭和導彈,卻造不出世界一流的汽車?
第一,汽車工業底子薄。蘇聯繼承了俄國的工業底子,俄國工業落後,全國僅有幾家汽車手工作坊和維修廠,蘇聯幾乎在零基礎上起步。由於缺乏技術和經驗,蘇聯又遭到了西方技術封鎖,所以蘇聯汽車工業發展緩慢。直到30年代西方遭遇嚴重的經濟危機,蘇聯才趁機從美國用黃金換來福特的先進生產技術和設備,從此有了現代汽車工業,蘇聯的汽車工業可以說比西方晚了幾十年。
第四,缺乏發展動力。由於蘇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蘇聯汽車工業主要面向軍方和高層,加上國民生活水平不高,所以蘇聯國內市場有限,國外市場也不大,導致民用汽車工業發展緩慢。蘇聯在國內通過引進技術建立了幾家汽車廠,仿製生產國外汽車。不過由於管理混亂、缺乏競爭、缺乏汽車改進動力、技術更新緩慢、性價比差,所以汽車越造越差,遠遠跟不上時代潮流,出現了拉達轎車幾十年如一日佔領市場的現象,最後被國外甩的遠遠的。
⑻ 蘇聯老式卡車
你搞錯了,耶特不是卡車,是膠輪拖拉機。俗稱28。是中國長春東方紅拖拉機廠仿製蘇聯的。
⑼ 前蘇聯有一個用底盤轉向的黑科技卡車好像是當時很先進的還參加了什麼展覽後來就擱置了不是軍用是一個民用
你說的是這個玩意嘛
SHN-1型全地形車
⑽ 關於前蘇聯安東諾夫225全球最大的運輸機
因為安225造價約3億機體太大浪費資源而現在還不需要那麼大的飛機,頂多用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