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大全 > 2011新能源汽车产量

2011新能源汽车产量

发布时间:2021-02-11 05:47:57

⑴ 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代表着世界汽车发展风向标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其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对策,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
从如下三个方向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对策: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的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发挥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对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应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转换成本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障性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能源发展管理机构同时明确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模式.

⑵ 求汽车行业分析~

用“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来形容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再确切不过了,按内照政府部门的规划,容到2015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要达到50万台,占汽车销量的5%左右,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则更加宏大,根据各个省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进行加总,2015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800万辆左右,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差距极大。

规划毕竟是理想,这也说明了各级政府的意愿(但意愿不代表决心与现实)。根据《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2411辆。即使以今后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的销量也不过是10万辆左右,与国家规划相差40万辆左右,与各个地方规划之和的差距就更大了。

新能源汽车的规划销量与实际销量的巨大差距充分说明,相关部门都希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希望把它做好做大,都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好处:节能减排。这也符合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需要,但现实确实如此惨不忍睹。其实消费者也知道新能源汽车节能,能省下不少油钱,能节能省钱。但是为什么消费者始终没有实际购买的冲动呢?

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规模现状如何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销量逐渐增加,到了2014年,更是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元年",新能源汽车的产出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比重也随之上升。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8368辆,同比增长16.5%。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一万辆,为12552辆,同比增长50%。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75万辆,与12年相比增长了39.7%。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比上年增长约3.5倍。

⑷ 新能源汽车热销排行榜

基于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数据,对2019年全球市场电动汽车(乘用车,包含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动动力车PHEV)销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5、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

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主要为宝骏E100。宝骏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车身长宽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轴距1600mm,转弯半径仅为3.7m,整备质量为840kg。

⑸ 怎么查找2012年中国的汽车产量

2013年1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信息发布会通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汽车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应对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实现了全行业稳定增长。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9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运行特点:
一、产销再创新高,增速稳中有进
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全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产销突破1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记录,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
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万辆,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总量较高的平稳发展阶段。
从全年汽车销量分月完成情况情况看,月度销量最高点为3月份,销量达到183.86万辆;最低点为7月份,销量为137.94万辆。全年除1月、9月外,其余10个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1月受春节因素影响,9月受钓鱼岛局势影响。总体看,今年汽车月度产销符合历史规律。
从全年汽车产销累计增长速度来看,汽车累计产销增速呈现前低后高逐月提高的走势。今年前四个月汽车产销总体表现较差,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5月份开始累计产销呈现增长,并于7月份开始增速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二、乘用车产销增长明显,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
201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7.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9和1.9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量首次超过1500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
2012年乘用车增长主要受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拉动,其中轿车销量完成1074.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2%,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60.8%;SUV销量完成200.0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39.7%。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交叉型乘用车产量略高于上年同期,而销量下降0.1%。
2012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67.15%,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1.6升及以下轿车占轿车总量的比重为70.98%,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比的下降与排量较高的SUV车型快速增长有关,而1.6升及以下轿车占比的提高与行业加快对低排量轿车产品的市场推广速度有关。
2012年中国品牌(自主品牌,下同)乘用车共销售648.50万辆,同比增长6.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品牌出口增长较快,拉动了中国品牌总体增长,如扣除出口,中国品牌乘用车国内销量增速仅为3.9%。国外品牌中,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4%、18.4%、11.7%、8.7%和2.8%,与上年同期比较,德系增长明显,日系下降明显,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商用车产销低于上年同期
201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4.81万辆和381.1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1%和5.49%,降幅比上年同期分别缩小5.2和0.8个百分点。商用车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商用车产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2年商用车分月完成情况基本符合历史变动情况。3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点,之后逐月下降,7月为最低点,从8月开始开始逐步回升,10-12月销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商用车分车型完成情况看,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完成50.64万辆和50.7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4%;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完成305.72万辆和311.3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和5.3%;半挂牵引车产销分别完成18.45万辆和19.0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4.5%和26%。
货车市场的低迷主要受中、重型货车的影响,2012年中、重型货车销量(含半挂牵引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63万辆,轻型货车下降了3.74万辆,而微型货车增加了4.26万辆。
四、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2012年汽车整车出口增长明显,突破100万辆,达到105.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9.7%(2011年增速为49.5%)。出口的主要车型为轿车和货车,所占比重分别为45.3%和27.9%。出口企业前五名分别为奇瑞、吉利、长城、上汽和力帆,其中奇瑞和吉利均超过10万辆。
根据中汽协会整理的海关数据,1-11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400.75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进口金额722.5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金额678.19亿美元,同比增长8.6%,贸易逆差44.37亿美元。
1-11月,累计进口各类汽车105.43万辆,同比增长13.1%;累计进口金额44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轿车进口41.96万辆,同比增长12.3%;越野车进口41.86万辆,同比增长8.4%;小型客车进口16.47万辆,同比增长15.2%。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100.29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5.1%。
1-11月,汽车累计出口93.17万辆,同比增长19.2%,出口金额12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轿车出口45.46万辆,同比增长33.8%;载货车出口29.41万辆,同比增长9.8%;客车出口11.58万辆,同比增长21.1%。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出口86.45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92.8%。
五、重点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2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686.2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2%;高于全行业增速0.9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3%,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2012年上汽集团继续蝉联销量第一,年销量超过400万辆,达到446.14万辆。
六、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较快
据中汽协会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31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416辆。按照可比口径比较,2012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8.8%和103.9%。
七、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低速增长,行业经济效益也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据中汽协会统计1-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17家重点企业(集团)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4%和3.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8%,比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
根据我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1-11月全行业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数据,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1.8%,增速比前10个月降低了0.3个百分点。
按照企业经济类型划分,外商投资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汽车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2.4%,增速比前10个月有所降低;内资企业增速为11.6%,与前10月持平。
按照地区划分,1-11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汽车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3%、17.1%、15%和14.9%。
按照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0%、19%和21%。
八、摩托车产销低位运行,全年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
2012年,由于国内外摩托车市场比较低迷,摩托车行业产销低位运行,月平均销售量不足200万辆,比上年明显下降。全年产销摩托车2362.98万辆和2365.07万辆,比上年下降12.5%和12.2%,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
九、摩托车出口下降明显
2012年,摩托车出口形势比较严峻,月平均出口量不足75万辆,低于上年月平均89万辆的出口量水平。全年出口摩托车893.59万辆,比上年下降16.8%,比金融危机发生时的2008年下降8.6%。

⑹ 新能源汽车2020年产销量大约能实现多少

“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与支持下,我国各地有关节能与新能源车的产品研发及示范推广可谓风起云涌。截至2012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25个试点城市共示范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万辆。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指出: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75万辆,其中纯电动142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290辆;新能源汽车销售1.76万辆,其中纯电动销售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销售3038辆。
2014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1137辆,同比增长32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6276辆,同比增长近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621辆,同比增长近12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3079辆,同比增长55%,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5161辆,同比增长91%。
2014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685辆,同比增长近24倍。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前两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4748辆,占10月产量的84%。
2014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加快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三十条具体政策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观研天下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2012年7月,由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⑺ 201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是多少!

2010年5月28日,来国家信息自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参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时发表演讲表示,我国是汽车大国,销量增长速度惊人,最晚明年就能实现75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⑻ 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大幅提升38.8% 将生产EU系列

网上车市日前获悉,北汽新能源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这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现有年产能从18万辆提升到25万辆,整体提升38.8%。

该基地目前具备12万辆卡车以及8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乘用车主要生产EU换电版,该车售价12.9万元,采用的是租用电池模式,续航300公里,2分46秒可完成电池换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一脚急刹,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生产、销售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较2018年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车产销?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滑9.2%和9.6%。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依旧蝉联全球第一,但是国内车市继2018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之后,国内汽车产销量连续2年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受到宏观经济压力、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这10余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就在2019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一点——到2025年时,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要达到车市总体销量的25%,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30%。

诚然,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汽车维基】看来并不算一桩坏事。

首先,与德国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早已迈入“百万级”,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大势所趋,符合发展规律,也是产业共识。其次,伴随着补贴的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的优化制造更多有利的氛围。车企如果想要做到稳定市场预期,扭转2019年新能源汽车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价,提高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竞争力,以这样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最终呈现出稳定且快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行业中的后起之秀,其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被确定为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下述特点非常值得摩托车行业借鉴,即:正确的行业规划布局;扎实的基础工作;高效的产业结构;完善的标准体系建设;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第一,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行业规划布局,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确立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阶段目标。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规划方案,确立了以“纯电动汽车”作为产业转型战略方向,以“三纵三横”作为技术创新主战略,依据行业实际和全球发展动态制定了不同阶段的产品发展目标和技术发展目标。
第二,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在基础理论、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863计划”重大专项至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共获得3000余项专利,建立了30多个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平台,取得了包括双CAN总线控制网络系统、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的全数字四象限矢量控制技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特别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锂电池技术和独创的换电技术等在内的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构成了新能源汽车综合技术的基本体系,为今后产业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技术基础。
第三,开展包括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构建新型高效的产业结构。按照“积极引领,联合行动,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实现技术与产品突破,推动技术成果在联盟内部的迅速推广应用,实现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研究机构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提高。这其中既有国家级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也有行业级的“汽车行业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还有北京、重庆、吉林、江苏、安徽等地的地方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新型产业结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有利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
第四,在产业开创之初即着眼于标准体系建设。至今已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的专项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约60项,还有部分专项标准正在编制与评审中。这些新能源汽车专项标准的技术起点较高,结合了国内外行业发展特点和要求,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并与原有的汽车标准体系形成高度互补。基本健全的标准体系成为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国家行政和行业管理部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快速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自新能源汽车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以来,国家陆续发布实施了多项政策,形成了以《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年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为主体的行业管理与指导性政策体系,和以《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政策的通知》等为主体的产业扶持与市场激励政策体系。上述十余项已发布实施的专项管理政策构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的政策支持环境。

阅读全文

与2011新能源汽车产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凯撒旅行社招聘 浏览:748
阳江海韵戴斯度假酒店 浏览:590
电动汽车技术政策 浏览:261
户外街舞垫子 浏览:491
fuso越野房车多少钱 浏览:913
京郊特色度假 浏览:724
山羊皮卡车 浏览:374
中国旅游安全问题 浏览:399
武汉新能源汽车销售 浏览:142
l怀化旅游攻略 浏览:897
车个性内饰 浏览:135
奔驰S级内饰改装 浏览:101
皮卡并线 浏览:398
皮卡堂食物 浏览:8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浏览:547
东京到大阪旅游攻略 浏览:492
东风轿车价格 浏览:293
金希澈豪车 浏览:826
皮卡丘人气 浏览:924
峨秀湖国际度假区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