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什么
一个是新,燃料电抄池,比如氢气。袭
一个是快,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仅用3秒。
一个是轻,汽车形态更加百变,重量没有增加或者更轻。
一个是智能化,更适应自动驾驶和移动办公。
一个是奇,拓展用途更方便,给对方充电,太阳能充电,外接设备,特殊结构等。
其它的环保,节能,符合理念和号召。
⑵ 新能源汽车技术未来就业前景好不好。
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光明。
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目前国家财政扶持节能减排,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新一轮汽车促销的亮点。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2、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比较广。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竞聘,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师;还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⑶ 求一遍未来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论文谢谢大家了帮帮忙
分析论文——可以在知网上查看
⑷ 专业解析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差距在哪
比亚迪是智力做好纯电动车,定位是大众服务,把传统汽车转型到绿色内出行为目的,是针对未容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特斯拉的核心技术在于电池小重点小体积实现大容量,长时间续航能力,并且伴随不错的加速性能的豪华跑车,高合金的铝合金框架外加加固底...
⑸ 混合动力汽车按哪四个工况技术分析
一、混合动力汽车优点
1、环保: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燃油汽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更清洁,具有更高的燃油效率,相比燃油汽车,相同的燃油消耗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行使更长的距离。
2、税费优势: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享受国家补贴计划(如欧美地区),使用期间税费较低或免交税。
3、使用成本:混合动力汽车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为使用者节省运行成本,受燃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
4、再生制动:混合动力汽车每一次制动都是一次能量回收的过程,车辆的动能可以部分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在连续下坡的路况中还可以作为陡坡缓降功能使用,减少对制动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行驶安全性。
5、高保值率:随着汽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燃油汽车成为一个高消耗品,导致大量用户转向混合动力汽车,二手车市场中燃油汽车贬值严重,相反混合动力汽车保值率较高。
二、混合动力汽车缺点
1、动力欠佳:由于混合动力汽车采用2套或以上动力来源,为了将两套动力系统塞进发动机舱,必然会采用体积和功率较小的发动机,例如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电机+三缸机模式,连续动力输出性能不如传统燃油汽车,在高速工况下比较吃力。
2、价格昂贵:混合动力汽车普遍比燃油汽车价格高50%以上的售价,对于经济上不够宽裕的群体来说购车成本太高,尽管使用成本较低,但至少需要3年以上才可以追平燃油汽车。
3、维护成本:虽然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足够可靠,由于普及程度较低,有能力维修保养混合动力汽车的维修店较少,这种情况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尤为明显,导致每次维修或保养都要驱车到外地。
4、安全问题: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搭载有高压电池,在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约束下已经非常安全可靠,但广大消费者仍然对高压和锂电池心存忌惮,目前公众还是比较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5)电动汽车行业技术分析扩展阅读
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电动力系统中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蓄电池使用的有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其中前两种属于锂离子电池。
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在1000次以内,磷酸铁锂2000次左右,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正常使用10年20万公里左右压力不大,即使有单体损坏,更换成本也不高,几百块钱一块,整体更换在寿命周期内基本不会出现。
镍氢电池充放电次数大约在300-500次左右,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大幅度衰减,丰田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永远不让电池充满”。
因为电池寿命跟充放电次数有关,因此丰田混动车每次充电只充很小一部分,使得电池充放电次数实际达到3000次以上,用个10年没问题。这种解决方案也远远要比纯电动汽车要实惠得多。
⑹ 电动汽车让自燃事件变多了这篇理性的技术分析希望解决你的困惑
自从村里通了网,村民们都玩起了手机,隔三差五手机上就会收到一个汽车自燃的新闻。大家一番交头接耳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容易自燃了,于是键盘侠兴奋地操起24K纯金键盘对现在的车企一顿口诛笔伐。喷完口水之后,键盘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身轻松,然后关上电源,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去镇上买化肥去了。
总之一句话,如果你要问现在的汽车那么容易自燃,难道和厂家没关系吗?我觉得你要先思考一下到底是现在的汽车更容易自燃,还是你更容易收到汽车自燃的新闻推送。汽车自燃有很多复杂的诱因,其中当然有一部来源于车企的设计隐患,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车主的不正确用车养车,以及随意改装等原因,切不可一概而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