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大全 > 电动汽车生态圈

电动汽车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1-02-11 19:20:34

『壹』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困境与出路在哪

走到今天居然还有人说‘共享单车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关于贾跃亭,直到今天还说贾是诚信之心????
黑平井一夫、黑乔布斯、黑安倍、黑特姨(英国首相)、黑川普等,我们可以解释为他们为外国人……
X国新能源汽车开始60多家,搞得轰轰烈烈,好像世界NO.1,好像全世界围着X国转似的,再看看今天,仅存活了3家,凄凄凉凉,而且背后都能看到外国汽车技术的踪影,比如吉利,依靠的是沃尔沃的技术,投资了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有两点需要跟小白解释,第一技术在沃尔沃手中而不在吉利手中,所以话语权在沃尔沃手中,第二吉利仅是戴姆勒大股东,戴姆勒再强与吉利无关,吉利仅仅能因为戴姆勒业绩的好坏而影响投资盈亏而已,但目前戴姆勒正在转型中,至少数年内吉利的投资是亏损的(距离转型成功需要几年时间,经历几次失败目前都是未知数,可以参考微软索尼等转型成功的企业)…… …… …… …… 不要以为大股东有什么了不起的,别的不清楚,那阿里巴巴总该清楚,当年的大股东是软银(现在也是),二股东是雅虎,但阿里巴巴成功后,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是马云等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而非孙正义等投资商…… 所以吉利收购戴姆勒对于业绩上没有好处,但可以通过戴姆勒提高吉利在国内的名气短期内扩大销量(长期是福是祸还两说,毕竟吉利不等于戴姆勒,说穿了,这是吉利的一场豪赌,老百姓的话叫‘赔本赚吆喝’,关键是戴姆勒的名声能给吉利带来多大的好处)…… …… …… ……
…………………………………………………………………………………………………………

出路在哪里?这种问题谁知道,我们是凡人,又不是‘神’……
特斯拉也好,X国新能源汽车也罢,完全靠的是人际关系好,领先世界的新‘概念’,都是些不好好研究汽车,专门走’旁门左道‘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若能发展起来,若能长久,那才是’灾难‘……
…………………………………………………………………………………………………………
办企业要踏踏实实走正道,看看MAC、微软、GOOGLE、丰田、索尼等企业,辉煌时期也好,艰难时期也罢,最终总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的搞科研,搞创新,开发出一个又一个领先于世界的产品或黑科技,一次次改变世界的未来…… 这才是‘良心企业’…… 这才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整天搞论文、搞概念、做宣传、玩营销策略等…… 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不肯搞,这是在经商?还是在投机????贾布斯的灭亡之路就是从‘七大生态圈’开始的,现在华为芯片又提出‘十’(把自己当‘架构’了吗?你是芯片,看看人家高通、INTEL等芯片公司,比如高通的骁龙845(定位多准,每一个被世界认可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准确定位,而不是什么领域都涉及,别说十个方向,一万个方向又有毛用?比如索尼的IMX系列CMOS,苹果A处理器,三星小屏OLED面板,LG大屏OLED面板),在吹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前,先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还记得微软转型失败时的战略是什么吗?“移动为先,云为先”(全面溃败,Windows phone也是节节败退),接下来微软成功的战略是‘一切以云为先’…… 微软的示例绝非特例,古今中外因贪多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全面战败(日本产品要横扫全球市场高中低所有领域,对于老人感觉那是日本最繁华的时代,但实际上却是日本70年里最失败的时代,表面的繁荣昌盛掩盖不住创新与研发的不顺科技的落后,最终日本企业在高中低所有领域全球市场全方面战败),而与日企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讽刺的是美国乔布斯率领的MAC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崛起的,本来一提到‘工匠精神’大家就会想到日本,但那个20世纪80时代90年代,日本人早把‘工匠精神’抛诸脑后(被虚假的繁荣冲昏了头脑,自大、傲慢、无知、看不清现实),而乔布斯却在这种环境下将MAC公司打造成全球‘工匠精神’的代表企业(‘工匠精神’由美国取代了日本),在此基础上乔布斯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光伏企业倒闭潮、共享单车失败,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失败(新能源汽车现在是指谁?日本汽车?美国汽车?还是德国汽车?不仅仅是新能源,自动驾驶也一样,美日遥遥领先,别看日企每次反应都很慢,但实际在创新上却是世界一流的,日企反应慢是‘求稳’,小心谨慎的表现…… 实际上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混动都有家企业领先于世界,那就是‘丰田’,自动驾驶技术目前GOOGLE最先进,问题是GOOGLE并非汽车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未必最适合汽车行业,因为GOOGLE不懂汽车,汽车才是根本,新能源也好自动驾驶也好只是辅助(如虎添翼),不要本末倒置))…… ……

『贰』 马云要造电动汽车了谁了解详情

在国内风起云涌的万物互联的浪潮中,阿里巴巴显然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大玩家。



2014年7月,阿里巴巴正式牵手上汽集团,宣布将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


2015年3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宣布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并组建合资公司,专注于互联网汽车、车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整合包括第三方在内的资源搭建行业通用的技术平台和服务标准,并为“上汽版”互联网汽车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4月,阿里巴巴整合旗下汽车O2O服务相关业务,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原聚划算总经理、曾任天猫汽车总经理的王立成出任负责人。


2015年底,阿里巴巴互联网汽车部总监侯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阐述了YunOS在汽车领域所做的事情:YunOS集成了语音服务,并与国内外的语音服务商做了项目对接,实现了导航控制、行车记录、接打电话及拍照聊天和微信等服务。根据车载需求的适配,YunOS还定制了车载电话、本地服务,定制了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天天动听等软件,以实现兼容和稳定。



汽车智能化时代到来?


毫无疑问,对于这个小标题,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著名的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从目前的5000亿元增长至2.4万亿元,而目前尚未启动的数字化衍生服务市场规模则有望达到2.7万亿元。


尽管网络、腾讯、乐视、华为等科技公司纷纷与汽车厂商联手切入车联网和智能汽车,但像阿里巴巴涉入如此之深的并不多见——YunOS布局在汽车本身的智能化,电商业务则承接具体的销售,即便此次的合作可能只是一个起步。


当互联网“激进”的力量动摇了既有的格局(正如其此前对于零售和金融所做的那样),当传统汽车制造商选择“放低”身段,或许二者之间从博弈到跌跌撞撞的合作正在开启一个汽车智能化的未来。


到那时,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当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时所言,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远不止是出行的代步工具,而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

『叁』 进军高端电动车市场,岚图汽车这样的实力能否做到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群雄并起,有造车资历深厚的老牌车企,也有初露尖角的造车新势力。这个市场不论辈分大小,只论真本事,所以谁能最后称英雄,还真是说不准的事。

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滚滚向前,生命力弱的早已被拍死在沙滩上,生命力强的车企借着潮头大有幻化鲲鹏之势。那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造车新实力”岚图品牌会属于那一波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岚图的品牌命名到战略定位,再到如何“绘制”、以何“绘制”,岚图汽车显然已经做好了“乘风破浪”的准备。

『肆』 互联网时代"汽车生态圈" 谁才是最后赢家

备受关注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近日完美闭幕。来自全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企业家等各方嘉宾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今年以来,随着"互联网+"话题的不断升级,在汽车界、IT界也掀起了一轮驱动车联网创新的多种生态模式探索之路。从全球IT巨头苹果造车,到泡泡网宣布与长安汽车合作,探索汽车研发决策新模式,再至乐视、小米进军汽车领域,一时间IT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基于"互联网"与"汽车"跨领域的创新融合,与此同时,德国知名汽车企业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也先于业界开始了"汽车工业4.0与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之路。
从各方积极探索汽车互联网创新发展,到大咖们齐聚共同商议汽车互联网发展之路,可以预见,汽车企业将面临着全新的革新和洗牌。未来,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中,在汽车领域谁又将成为最后赢家?借助本次大会举办契机,让我们详解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汽车生态。
苹果模式:做颠覆需要投入的是更大手笔
早在今年上半年,有媒体问,苹果是否会进入汽车领域时,苹果高管们曾回答,汽车已经成为一种终极移动设备。虽然苹果没有正面回应,但在今年苹果陆续从福特、奔驰等汽车制造商及电池制造商A123Systems等公司招募顶尖研发人员,无疑证实了苹果造车的庞大计划。
虽然此前,戴姆勒CEO蔡澈、通用汽车集团前董事长鲍勃•卢茨等对苹果此举表示了怀疑。不过,也有人认为,智能化的今天,IT巨头要比注重于机械化制造的企业更了解"智能"。正如苹果要开发iphone时,也有一些手机移动制造商冷嘲热讽,而今天移动终端基本上被苹果所主宰。而苹果曾言,将致力于让车主安装CarPlay系统,由软件驱动系统所有程序,同时汽车将与手机互联,由此也让人想到,将苹果IOS系统植入汽车当中,将汽车也纳入到移动设备体系之下也不无可能。但苹果能否带来新的颠覆,从目前局面来看,苹果似乎比传统汽车企业更了解"智能",但是汽车制造是一个技术复杂的工程,对于苹果来说,绝非一日之功便能将如此纷繁复杂的汽车系统吃透,所以在进军汽车领域中,苹果还有很多路要走。
互联网企业:由概念向行动迈进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苹果要造车"发布不久,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曝出投身智能汽车领域的消息,互联网造车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互联网领域向需要繁冗复杂的汽车制造业进军,让人们看到的是互联网企业的"豪气"和"勇气"。但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不同在于,它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研发周期长。互联网汽车不是简单地把手机功能集成到汽车上,更不是搞电子商务。互联网汽车的前提是智能安全和完全电动化,目标是完全自动驾驶和高度人工智能。因此,在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领域后,更重要在于运用智能互联思维与传统汽车成熟的制造工艺完美结合。因此要在汽车行业取得成功,只有互联网思维还远远不够,互联网企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互联网巨头们如何将汽车制造这一关吃透。
宝沃:传统汽车"互联网化"简单更易行
创建于1919年的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曾以革命性的技术、全面的产品谱系、超过当时德国60%的出口份额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制造商。在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集团的荣光岁月中,它给德国人的印象始终是将创新精神融入其血脉的汽车企业。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中,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发布了其创新产品BX7,此款产品基于BSP平台打造,装载B-Link行车互联体验,盲区监测系统、搭载ELSD电子限滑差速器等,同时还向公众宣布"资源链合、互联共享"的创新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大数据将汽车工业4.0与互联网+进行无缝融合,完成从供应链透明化、智能物流、柔性化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互联网营销、车联网服务的全产业链的智能化。


如果说IT领域造车更多得益于智能互联思维,那么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则更多地是在智能互联思维下,依托传统汽车平台,运用精湛的德国制造工艺而研发,拥有创新的生产技术及商业模式。总体来看,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的创新商业模式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智能工厂’,通过CPS(Commodity Promotion Solution)系统的建设,重点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以及物联网化的生产设施;二是‘柔性制造’,主要体现在建立敏捷制造体系,为实时响应市场变化及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最大可能性。
德国宝沃汽车"互联网+",从消费者层面来看,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整合移动社交、智慧车联、智能服务、会员生态,全面满足用户多样化汽车生活需求;从产业链层面来看,则更是实现社交化品牌传播、O2O渠道建设、数字化产品体验、零距离服务、以及互联网金融、保险等全互联网化服务的多元化信息平台。"


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虽然是以"互联网"为思考原点,但在实施中,却是凭借着传统汽车技术、汽车工艺、汽车品质的资源积淀,寻求向互联网平台的综合跨越。从造车实力上来看,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要远远超越于互联网企业。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开启的模式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资源化的整合,是对互联网平台的综合运用,而这种运用则更有助于精准掌握用户需求,同时更便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契合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的发展路径来看,德国BORGWARD(宝沃)汽车无疑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对传统汽车的全新升级。这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将有助于推动传统汽车企业实现新的商业革新。
互联网时代,让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但对于汽车而言,无论是IT企业介入汽车领域,还是汽车企业向"互联网"领域延伸,双方的实质都是基于互联网理念和汽车生产经验进行的全新融合。毕竟汽车领域已经发展了一百年,而一个汽车企业的建立和持续是经过数十年的积淀,绝非朝夕之间便能进行新的替代。对于苹果而言,创新性的思潮是驱动其革新的动力,未来创新之车我们可以用时间去等待去验证;对于互联网汽车,我们仍坚持,吃透汽车、了解汽车、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宝沃,将成熟的汽车制造实力与现有的多元化互联网平台融合,这种结合无疑是将最优质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既可以驱动汽车企业在互联网思潮中进行不断自我革新,同时还可以迎合用户需求,提供更加满意和便捷的多元出行体验。

『伍』 按国标生产的慢速微型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竞争中有什么优势

低速电动车产业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国标出台也是时间早晚的事,2018年及以后市场格局是否会发生巨变,企业该如何瞭望产业前景和避免政策风险,如何在低速电动车身份转正之后抓住新的机会脱颖而出?12月15日 下午,在由第一电动网主办的第八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8)微型车分论坛上,全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山东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魏学勤就微型车市场、政策及未来趋势进行了集中分析。

随着产业集中度、企业投资强度、技术创新力度的不同,将拉大企业间的差距,新老企业之间将出现合资、合作,相互参股,重组力度逐步加大,未来微型电动汽车生态圈的主导者必定是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

第五,微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锂电化趋势明显。

这主要得益于锂动力电池技术成熟,能量密度提高,使用成本降低。微型电动汽车企业要向A00级车企学习,充分做好动力电池升级的准备。今后2-3年微型电动汽车锂电化趋势十分明显。

『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因此,世界各国都纷纷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专家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45万辆。

从应用领域来看,截至2015年12月底,新能源汽车用于公共领域的比例为65%, 而且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4月,私人领域份额超过公共领域,达到最高值61%。汽车限购城市是私人领域推广的主要贡献者,贡献度前三名为上海(26%)、北京(14%)、深圳(8%)。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机制还会持续,力度上也越来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外,以后地方政府还会陆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例如购置税优惠,停车收费优惠等,还将会提供一些行驶上的便利,比如新能源汽车不限行等。再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将大大提升充电便利性,降低购置成本,也会加快促进电动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http://www.okeycar.com/

面对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良性的市场与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更主要的是,要打造出适合市场可持续性发展的好产品,要从传统的汽车产品、充电设施、车辆服务和车联网领域,逐步扩充至以满足用户绿色出行为核心需求的智慧出行生态圈,全方位覆盖到新能源车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打造更加环保、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柒』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四方共专同出资构建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属业平台。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咨询服务。公司以汽车工程师的工匠精神与互联思维的创新理念,致力打造智能互联电动汽车生态圈。
法定代表人:陈文豪
成立时间:2015-12-04
注册资本:9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300100081584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荔涵大道729号

『捌』 2019,新能源汽车一年之变

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2019年的汽车行业,尤其在中国市场。

悲观情绪不减的同时,车企们在努力寻找突破口,来保证不掉队。但是,在某些方面,中国汽车市场也创造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中国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在汽车「新四化」方面,智能网联也处在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不少企业开始抢占智能汽车的市场。

不管新能源汽车,或是智能网联汽车,它们都还在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每一年的变化都很大。如同前段时间刷屏的2017?2019两年变化一样,极客公园(ID:geekpark)试图用2018年与2019年几组数字来对比,以此来对刚刚过去的一年做一个简单的复盘。

保持乐观的同时,也继续在寻找光明,希望下面的几组数字能反映出的行业的真实情绪。

98.4万→102.4万

2018与2019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以下略过年份,均为2018与2019年)。

2019年并没有让整个汽车市场变得更好。就连人们本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也陷入了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

就在2019年,许多汽车品牌相继发布了纯电动汽车车型,很难不让人相信该车型在未来的潜力。从纯销量数据上看,它可能是几大类车型当中唯一一类还在增长的。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8.4万辆,同比增长50.8%。鉴于2019全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我们从1-11月的销量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3.2万辆。假设2019年12月与2018年12月销量相等,即19.2万辆,那么2019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与前一年大体相同,有略微增长。(注:102.4万为估算数据)

而从增长速度来看,即便销量超越了2018年,增长速度却是陡降。这也是多种因素形成的情况。

500km→600km

中国纯电动汽车最高续航里程区间。

在2018年上市销售的中国纯电动汽车当中,有关续航里程的数字,我们似乎很难看到500以上的,大多数在400-450km之间徘徊。秦ProEV600可能是当时少有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500km的车型。进入2019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而易见地增长,从平均400km升级到平均500km,广汽AionLX的续航里程甚至超过了600km,探向了更高的区间。

从目前已发布的车型,如蔚来EC6、小鹏P7等车型的续航里程来看,可以预见2020年新车的续航会升级到600km范围内,在有限的电池技术当中,车企与供应商们仍然寻求着一点一滴的突破。

24613辆→57432辆

新造车势力汽车销量。

随着何小鹏与李斌的一场赌局,2018年新造车势力在一万台的讨论中落下帷幕。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2019,会更加艰难。

从总销量来看,数据肯定有大幅上涨。据极客公园(ID:geekpark)不完全统计,2018年,整个新造车势力汽车销量为24613辆,其中蔚来贡献了近一半,即11348辆。而根据目前公布的2019年1-11月销量,几家新造车势力综合起来的销量为57432辆(同样是不完全统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和2018年相比,除了2019年才开始大规模销售的企业,其他新造车势力并没有发生我们预想中的「爆发」。继续保持头部位置的蔚来,目前仅完成销量目标的43.5%,连一半都还没到。有些企业在2018年通过小型或微型电动汽车获得了不少销量,2019年也遭遇了销售危机,销量骤降。新特汽车设定的2019年销量目标为4万台,而前10个月累计交付仅962台。

导致销量低迷的因素有太多种了,产品、资金、营销……我们能看到,新造车势力并未如乐观主义者想象中的腾飞,也没有哑火。遵循着汽车产业的规律不断增长,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注:57432为2019年1-11月的销量数字。)

0?辆→15辆

国产特斯拉交付数量。

赶在2020年之前,国产特斯拉终于开启了「交付」——并不是针对公众,而是交付给内部员工。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不解之缘,也就此正式展开。

交付量的确很让人期待,但在这15辆国产特斯拉背后,是无比惊人的「中国速度」。要知道,在2018年,国产特斯拉只是一句口头承诺,工厂还是一片荒地。仅358天,特斯拉就做好了准备在中国开启大规模交付,哪怕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

在近日的GTC2019上,英伟达又推出了新「核弹」,全新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Orin,单芯片算力可达200TOPS,成为新的「芯」皇。在一波又一波的算力比拼中,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也正在筹备,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呼之欲出。

0→1

国际市场上,2019年对于许多车企来说,都算得上「元年」。

百年汽车产业,「地基」首次开始了动摇。对于传统车企来讲,如何去转型成为了当务之急。尽管新能源在汽车产业内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但潜力巨大,大到没人敢忽视。于是,在观望和一段时间的研发之后,传统车企的首款电动汽车来了。

如果说奥迪e-tron与捷豹I-pace是率先行动,那么在2019年,不管已经亮相新车型,或是发布预告,传统车企已经开始了纯电动之旅。福特野马Mach-E、保时捷Taycan、奔驰EQC都属于新晋者,也包含全新平台的大众ID.3、福特电动皮卡F150等等都将在不久面世,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车企们构建零碳社会、以及转向纯电动技术路线的决心。更值得期待的是,上述车型已经或即将在中国打开一片天地,等到它们被中国市场吸纳,到时又会是不一样的风景。

从0到1,也是纯电动汽车希望突破的那条线。在2019,增长、停滞、倒退,汽车市场都进行了充分的呈现,我们相信过去的一年带来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思考,最终化为行业进步的一级阶梯。

作者:赵子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北汽昌河为了加速转型,将如何打造新能源物流车生态圈

7月17日,在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支持助推下,以“E路先锋 革故筹新”为主题的北汽集团城市新能源车物流车平台专场推介会在南昌召开。会上,北汽集团推出以北汽昌河为重要载体的全新新能源车物流平台。

1.0阶段通过盘活存量,推出系列化产品,以丰富的产品线引导市场需求,固化电动物流车技术标准;2.0阶段以开发具有空间特征值的系列产品,围绕空间、信息搭建服务平台,并协同行业机构制定新能源物流用车行业标准;3.0阶段以联合全球、国内物流巨头打造智慧物流体系,通过建立业务标准化模型打造城市物流新业务形态,通过协同行业机构打造无人驾驶配送标准。

『拾』 广深“双城联动”,努力打造国际化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0月22日,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在深圳召开。当天,广州、深圳相关部门签署了科技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自贸区等七个领域的合作协议。

论坛上,有相关人士表示,到2025年广州和深圳两市将建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和生产配套体系,打造全球较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共建智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圈,使市场、生态和单个企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依托于创新协同发展。当前,广汽集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前瞻性战略布局,携手合作伙伴投入450亿元打造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025年形成40万辆智能网联电动车产能,新增产值1700亿元。

去年11月,广汽又与合作伙伴一起,在产业园注册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汽车创新管理研究平台——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广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研究机构,创新中心将助力广州深圳“双城联动”。

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变局,新四化变革是大势所趋,国家高度重视,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广州深圳两地相关产业要升级转型,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轮的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阅读全文

与电动汽车生态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凯撒旅行社招聘 浏览:748
阳江海韵戴斯度假酒店 浏览:590
电动汽车技术政策 浏览:261
户外街舞垫子 浏览:491
fuso越野房车多少钱 浏览:913
京郊特色度假 浏览:724
山羊皮卡车 浏览:374
中国旅游安全问题 浏览:399
武汉新能源汽车销售 浏览:142
l怀化旅游攻略 浏览:897
车个性内饰 浏览:135
奔驰S级内饰改装 浏览:101
皮卡并线 浏览:398
皮卡堂食物 浏览:8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浏览:547
东京到大阪旅游攻略 浏览:492
东风轿车价格 浏览:293
金希澈豪车 浏览:826
皮卡丘人气 浏览:924
峨秀湖国际度假区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