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
引言:到了六月中旬,拿到部分的上牌数据,可以对当前的情况做一些整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行业整体的复苏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传统汽车的压力传导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端,使得当前5月-6月主要的销售精力都是恢复传统车的销售,把车卖出去把整个产能恢复起来,所以给新能源汽车造成了压力。新造车企业和特斯拉的销售情况,一方面是在生存和股价压力下,需要全力以赴,而目前的销售数字也只能说是相对比较亮眼。
01? 总体的上牌数据
首先我把上牌数据和汽协有关乘用车的产销数据来做个对比如下所示,厂家的数据相对更平滑一些,上牌数据虽然比较真实,和实际车辆使用的情况更贴近,但是相对滞后一些。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部分传统车企业在恢复生产,拉产能压一定的库存(汽协的数据为66.1万台,比月初还少1万,主要是恢复产能需要时间)
图1 生产、销售和上牌三个数据比较
按照汽协前几日的说法,6月份应该看高一些(6月上旬,11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产销分别完成70万辆和49.4万辆,产销与5月上旬相比分别增长63.4%和40.8%,产销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增长86.1%和34%),但是怎么弄在上牌层面也很难和去年的220万相比。所以到7月-8月,需求自然下去以后,今年下半年怎么走,还要看经济形式。目前1-5月总的上牌数据为-26.8%,按照全年来看-15%左右吧。
图2 2020年1-5月的上牌数据
下面这两个图还是比较能反应情况的,今年的情况对于自主品牌带来了一些压力,对豪华品牌来说恢复是很快的,今年确实加速了整体洗牌的效果,加速了之前下行周期对汽车企业的考验。
图3 国外品牌企业上牌和增速
图4 国内品牌企业上牌和增速
02 新能源汽车的上牌数据
5月份Model 3的上牌数据是11466台,同比3.3倍能看到2020年后面会比较稳定的维持在月均1万的速度往前推进。目前美国生产恢复需要时间,所有的量能全部表现都在上海工厂上,LFP版本的目录可能使得Model 3的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预计未来能做到25万左右。而对应的Model S+X已经跌落到100以内的上牌,中国这里的消费者还是非常讲究性价比的。
图5 特斯拉的上牌数
2020年5月回溯,新造车企业基本把所有能打的牌全部甩出来,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3家能坚持下去就比较不错了。这两个月蔚来的表现在里面很不错,率先破万;理想面临的问题是5月开始往下走,后面预计6月往1500走了;小鹏的P7得快点出来,看市场端的反应,威马后续靠那个800公里的概念轿车翻身。
图6 新造车企业的2020年
传统造车企业里面,我们来看比亚迪的情况,目前上牌端的压力比较大,在汉EV上来以前,在BEV端出现了比较散乱的情况,PHEV今年同比降幅也非常明显。以至于今年深圳的地方鼓励政策很明显是定向的,这个和目前承受的非常大的压力有直接的关系。
图7 比亚迪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汽的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EU5 月均上牌为1500左右,整个北汽上牌新能源约2600台,这个数据和以前比确实有一些差距,估计要等EU5的CTP降本的版本出来以后才有冲量的计划。
图8 北汽2020年新能源汽车上牌
两款很有趣的EQ1和欧拉R1的车型上牌比较稳定,这也是车企能维持住的情况下做的,我估计今年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能够维持住一个基本盘。
图9 两款纯电动小车
小结:5月份的上牌数据看下来,新能源汽车的情况和之前预估的比较相似,可能在当前的环境下,大部分企业只能佛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传统车企频频被申请破产 新一轮洗牌开始
众泰、拜腾、博郡等相继宣告破产后,这些车企没能撑到元旦,也从边缘化品牌走向破产重整,国内车企的马太效应空前加剧。
究其根本,这些已经宣布破产或是处于边缘的车企,往往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以至于产销量和保有量一直不高,久而久之知名度和口碑也会急速下滑。没有销量支撑的车企很快陷入资金不足窘境,最终只能被迫退场。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曾表示,“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淘汰期,强者越强,弱者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优胜劣汰更加明显,中国汽车品牌50%我认为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那些没有产品竞争力的车企会加速暴露,裸泳之下的边缘车企,最终命运只能是被市场淘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解读:一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洗牌,市场或将迎来拐点
前言: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车市寒冬”,本以为会在2020年迎来“春天”,不曾想开年就遇上新型肺炎,这无疑让本就“寒冬”的车企“雪上加霜”。
2月13日下午,中汽协举办线上月度信息发布会。发布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新能源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在高小兵看来,目前市场下滑,主要影响因素一是政策在退坡,产业链需不断调整产品及市场策略,“前几年行业发展太快,积累了一些问题,目前在调整期需要清理;二是整体车市不好,传统燃油车对新能源加大力度冲击。”
显然,产业调整是新能源行业当前情形下急需解决的痛点。而至于新能源汽车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力,这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的拐点或即将到来。(本文由《车评社》编辑部原创出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洗牌后谁在裸泳一目了然,新能源车企淘汰赛迎来决赛圈
去年,新能源车企都想借着风头更进一步,但谁也没料2019年是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拐点。补贴的退坡、车市的不景气,令新能源车迎来了销量下跌,老牌车企都在喊“南”,新势力车企更是雪上加霜。
马曰:
2020年已经来到,在当今这个时代,汽车正快速经历着“新四化”的进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新能源汽车正在从“锦上添花”变为“真实刚需”。
马拉车市在此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还会经历一个低谷期,但相信低谷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不出意外将在2020年崛起,2019年的积淀就是它们崛起的资本。
如此来看,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前进阻力必将更大,对手必将更强。2020年是拐点,也是起点。希望中国新能源车企顶住压力,做出自己的特色,拿出真正有实力的产品,才是成功之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白名单发布,动力电池行业将重新洗牌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三百多万辆之多,相比之下,电池行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与世界先进电池厂商仍有较大差距。白名单发布,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对电池行业发展是有好处的。当然也会使得动力电池行业重新洗牌。
综合来说,动力电池白名单在支持动力电池企业做优做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等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电动车领域将重新洗牌,造车新势力将依靠什么继续发展
如此迅猛的涨势,除了新能源技术的大力发展之外,离不开政府补贴的扶持,而这也诞生了一些“骗补”车企生产出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车型来实现营收,但是随着新能源新政的实施,这样的车企将难以生存下去,拥有着更高的研发技术才是电动车企发展的资本。
由上面的电动车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可以看出,电动车企要想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具备完善的电动车生产基础、更高水准的研发团队,同时在智能化领域也要有着突出的成果。
❼ 2019年考核,国内七大汽车集团重新洗牌,只有吉利不依赖合资
2019年匆匆而过,时间留下来的除了回忆与年轮外,还有汽车的销量,元旦过去没有几天,各大汽车集团已经迫不及待的发布了销量数据,2019年国内市场乘用车全年销量2070万辆,同比下滑7.4%,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各大汽车集团争雄的“主战场”,经过汽车市场的优胜略汰考核后,我们了解一下国内汽车七大集团。
上汽集团???全年623万辆
长安汽车2019销量超175万辆,而在2018年的销量为208万,同比下滑15%,自主品牌(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全年销量为849552辆;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为133608辆,同比下滑19.66%;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为183987辆,同比大跌51.30%。长安最亮眼的还是旗下的自主品牌,CS75也是目前销量最高的车型。
最后
而大众集团是国内汽车市场最大的合资公司累计销量400万辆,其次是通用汽车340万辆,之后是本田150万辆,以及丰田的140多万辆,而国产汽车当中还有一个品牌也有“帝王之相”,他就是2019年销量为106万的长城汽车,最主要的是它的车型基本都是SUV。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特斯拉强势介入 国内新能源市场或加速洗牌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刚过去的2019年迎来了产业变革调整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烧钱裁员”“补贴退坡”“交付量低”等问题,2019年的新能源市场出现降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去年11月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9.5万辆,同比下降43%;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为104.3万辆,虽然12月数字未出,但离实现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相去甚远。
放眼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以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比亚迪为例,2019年全年汽车总销量为46.13万辆,同比下滑11.39%;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了7.39%。再看造车新势力目前的三家头部企业,蔚来在过去一年交付汽车共计20565辆,位列销售冠军,威马以16876辆的成绩成为亚军,第三名则是小鹏汽车。伴随着增长的销量,蔚来去年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也达到25.54亿元人民币。当然,难过的不止蔚来一家,造车新势力整体仍未走出亏损困境。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9年遭遇瓶颈,那么2020年呢?1月7日,国产特斯拉Model3正式对外交付,而就在一年前,特斯拉的中国超级工厂才刚刚破土动工。仅仅一年时间,特斯拉就实现了工厂投产、交付客户。来参加交付仪式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赞叹“中国速度”,并启动了中国制造ModelY的项目。除此之外,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3降价,补贴后售价仅29.9万元,跌破30万元大关,直逼国内新造车势力的价格范围。
特斯拉如此“神速”的布局及Model3的交付,不仅对目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带来极大冲击,也将对传统车企巨头的电动化转型带来挑战。
目前为止,“BBA”三大德系豪华品牌还没有拿出和特斯拉Model3对标的电动车型。奔驰EQC、宝马ix3、奥迪e-tron等电动化产品的价格均达到了ModelS和ModelX的级别。但奔驰EQC的电池能量密度为123.1Wh/kg;而特斯拉ModelS则达到了250Wh/kg,充电5分钟可行驶约120公里,约15分钟即可将电量冲到80%。
差异化竞争以及核心技术的领先,让特斯拉拥有了“傲娇”的资本。在北美市场,Model3正在跨界挤压同级别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在北美市场,单一豪华品牌旗下的主力轿车销量总和都不及Model3一款车型。
Model3出色的市场表现,刺激了特斯拉股价的上涨。今年第一周,特斯拉股价累计涨幅已达8%,目前上涨到450美元的历史高位,市值突破800亿美元,相当于福特汽车市值的两倍还多。
另据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透露,目前国产特斯拉的零部件本地化率为30%,按计划将在2020年底提升到100%。这意味着随着特斯拉供应链的快速本土化,Model3未来或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价格来看,特斯拉都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一只“巨鳄”。
“特斯拉的国产化进程如此之快,令世界刮目相看,这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中国消费者报》原副总编辑李晓光表示,“特斯拉国产化将会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与活力,并对未来的市场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渗透率看,截至去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344万辆,传统燃油车保有量为2.5亿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仅仅不到1.4%。无疑,新能源市场依然是一块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随着特斯拉本地化采购的深入以及国产化率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供应链企业将会收获特斯拉国产化的红利,这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技术实力和国际拓展能力,有助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集体向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腰斩”式下滑,或将迎来前所未有大洗牌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用这句话来形容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恰当不过。在2019年经过了六连降后,2020年才刚刚开始,新能源汽车便再度遭受重创。
而“开放”二字,一方面意味着将有利于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给了国内新能源车企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强强联手。这点从最近“吉利3亿美元入股蔚来,为蔚来代工生产”这则消息就能看到,国内新能源车企正在积极调整对策,联手抵抗外资。
无论是从当前市场形势还是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即将迎来一场空前大洗牌,这也会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正规化、规模化和创新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汽车行业的洗牌已开始加速了吗
报道称,日前多家复新近成立的制新能源车企近日纷纷“交卷”,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市场环境分析,目前的新造车势力最终能够存活的只有3-4家,汽车行业洗牌加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期。新造车势力可以助力互联网巨头发力智能系统,打造完善的生态圈。而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也将加速造车新势力的洗牌。
希望汽车行业可以健康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