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汽纯电动车
关于上汽纯电动车到底怎么样,现在不好说,还需要市场考验。不过看了一些上汽纯电动车的相关资料,我觉得上汽纯电动车应该错不了。上汽纯电动车荣威E50从平台开发、技术成熟度、安全性能综合考量,作为国内第一款量产的全新平台开发的纯电动车有不少竞争优势。首先,荣威E50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达世界一流水平,能更好的保证行驶中的良好加速性;其次,荣威E50的磷酸铁锂高压电池系统性能更是不错,使用寿命能达十年之久;再次,充电快充只需30分钟即可将电池充满80%;并且荣威E50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下续航里程能达到180km,完全能满足城市日常出行的需要;再加上全面的安全保护,荣威E50成为中国最好的纯电动汽车也不为过。
⑵ 上汽荣威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电”,即电池、电驱、电控。作为新能源车“电”中的关键部件之,电池性能将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及安全问题。最有消费者在问:目前国内优秀的电芯供应商CATL(宁德时代)为整车厂提供性能优良的电芯,那不同整车厂的电池系统有何区别?
举个例子,对于所有的吃货而言,相同的食材,让我们自己来烹饪和让米其林厨来烹饪不样的。相同的汽车零部件经过不同的主机厂整装后也会呈现不同的产品品质,这就专业性的差别。那么,上汽电池系统相比与其他品牌电池系统究竟哪里不样?
1 上汽电池系统开发流程和别的主机厂不样
其他整车厂电池系统开发流程
上汽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除电芯外购外,从最初的设计、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都由上汽自主开发完成。特别核心软件BMS(电池管理系统)由上汽完全自主开发并搭载运用。要知道,目前国内能够自主开发BMS并且搭载使用的主机厂少之又少。
相比上汽除电芯外完全自主的电池系统开发流程,其他主机厂电池系统开发流程般由供应商提供电芯筛选、电池系统集成、电池系统壳体开发和BMS服务,然后打包供应给整车厂,再进行整车集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及品质当然没有早已实现BMS完全自主开发的上汽可靠。
以被我们熟知的电动汽车为例,其“电”中的电池来自于松下,电驱来自于我国台湾某供应商,只有电池管理系统(BMS)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08年至2015年期间,所申请的核心知识产权都与电池管理系统相关,由此可见电池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
电池包和BMS
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由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组成。按照定规律将电芯串并联后组成模组,将模组排列在电池系统壳体内,由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电池包进行监控管理,确保电池系统使用安全。
什么BMS?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最关键的零部件,及电池系统的脑。BMS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系统状态,为电池系统的正常使用及安全防护保驾护航。
2上汽拥有严格完善的电池筛选及售后服务体系
上汽在采购电芯时有严格的筛查体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详细介绍过,除电芯筛选,电池系统也完全由上汽自主开发集成,充分做到对电池包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从电芯的筛选试验到系统的生产集成,再到完善的售后维护,所有数据均由上汽严苛的信息化质量管控,并掌握新能源汽车开发运行中的关键数据,这相比其他企业完全依赖供应商外供的体系更加完善。
3上汽掌握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电池产品性能及安全性更高
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细作年,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掌握。上汽拥有量的碰撞安全数据、极强的开发经验以及管理流程,而整车碰撞安全需要整车全系统的设计,这方面整车厂相比电芯厂以及电池包供应商有更的开发经验。
正基于以上几点,上汽有能力生产并制造出最安全可靠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上汽新能源电池系统经受最严苛的检测考核,包括IP67工业防护、火烧、碰撞、挤压甚至海水浸泡试验,还通过电池行业最权威、严苛的UL2580安全认可,电池产品性能及安全性更高,达到国内最严苛电池碰撞安全标准。
⑶ 上汽大通旗下有哪些新能源汽车
上汽大通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有EV80、EG10和FCV80,其中大通EV80和EG10都是纯电动汽车,而大通FCV80则是氢燃料汽车,大通FCV80以氢为燃料,采用的燃料电池系统为主、动力电池为辅的双动力源,最长续驶里程可达500公里,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用户在续航里程方面普遍存在的焦虑。
⑷ 上汽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上汽对新能源来是作为一个极其自重要的战略来实施和推动的,在纯电动、Plug-in的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上都有的涉猎。目前,上汽新能源产品已经推出了荣威550插电混动、荣威E50电动版两款车型,明年将量产荣威550PHEV、荣威950PHEV,想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资讯请访问:http://nev.ofweek.com
⑸ 定位高端纯电动车品牌,上汽集团将于近期推出全新子品牌
近日,我们抄从相关渠道处获悉,上汽集团将于近期推出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据悉,新的电动车品牌将以独立运营事业部的的方式出现,整车将基于上汽新一代电动车专属架构打造;旗下新车将采用一套完全独立的设计语言及理念。从获得的消息来看,新车最快将于明年亮相。
从上汽集团的品牌规划来看,全新电动车品牌将于荣威、名爵平行出现,品牌项目由原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总负责,原MG品牌市场运营部总监林嘉瑜和原荣威品牌市场运营部总监刘涛具体负责,与上汽乘用车共享研发资源。
在产品配备部分,从此前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获得的消息来看,新车将采用全新一代的专属架构及三点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新车非常有可能搭载5G技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想买新能源车,上汽大众朗逸电动版怎么样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朗逸值得考虑。由于目前的政策支持,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上汽大众朗逸电动版是个优质选择,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款车。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朗逸怎么样?在外观设计上,除保持了燃油车原有的造型外,也考虑了电动版该有外观差异,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车身尺寸上朗逸电动版长宽高均与燃油版本车型相同,而轴距上则是减少了8mm,长宽高分别为4670/1806/1474mm,轴距为2680mm,并采用16英寸双色多辐轮圈。
要问起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朗逸怎么样?朗逸的综合表现可圈可点,想买新能源车,这款车可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相信在未来的纯电动汽车领域,它会成为下一个爆款。
⑺ 上汽大通有哪些新能源汽车
上汽大通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有EV80、EG10和FCV80,其中大通EV80和EG10都是纯电动汽车,而大通回FCV80则是氢燃料汽答车,大通FCV80以氢为燃料,采用的燃料电池系统为主、动力电池为辅的双动力源,最长续驶里程可达500公里,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用户在续航里程方面普遍存在的焦虑。
⑻ 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系统的布局有哪些
上汽集团对未来提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布局;半个月后在上海车展的前一天上汽集团召开了主题为“互联网X新能源”的汽车创行者大会。上汽集团频繁的动作背后是对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一种新思考,随后上汽也基于“电动化”、“新能源”方面开启实质性进展。
5月3日,根据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日前发布的一则公示显示,中国汽车业巨头——上汽集团和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新锐——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联合成立动力电池公司。目前,作为新能源汽车竞争中的重要部分,动力电池尤为关键,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联手意义深远。
一场“联姻”产两“子”
通过整理资料发现,目前宝马、上汽、北汽新能源、吉利、长安汽车等几大主机厂均与宁德时代有合作。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外,其它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均选购宁德时代电池产品,这也从侧面证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技术实力。
有分析指出,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资,抢占了发展先机。比其它主机厂只是简单从宁德时代购买动力电池,上汽集团通过与宁德时代成立电池合资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深入,但在动力电池采购成本、供应上,上汽集团显然将比其它主机厂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这将提高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此前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双方业务的彼此带动,共同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巨头。现在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合资,或将再次书写一段“共同成长”史。
⑼ 上汽集团拥有哪些汽车品牌
上汽集团拥有汽车品牌分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首先自主品牌包括Roewe荣威系列和MG名爵系列,合资品牌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上海通用旗下的、上海大众旗下的、上海申沃旗下的、上汽红岩依维柯旗下的。
合资品牌:上海通用旗下:Chevrolet雪弗兰系列、Buick别克系列、Cadillac凯迪拉克系列、五菱系列(原柳州五菱汽车),上海大众旗下:Volkswagen大众、Skoda斯柯达,上海申沃旗下:VOLVO沃尔沃客车、SUNWIN申沃客车,上汽红岩依维柯旗下:IVECO依维柯客车、红岩卡车。
(9)新能源电动汽车上汽扩展阅读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116.83亿股。上汽集团努力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创新转型,正在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发展。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整车 (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汽车电商、出行服务、节能和充电服务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海外经营和国际商贸业务;并在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