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驱动电机:全年装机124万台,同比下降7%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2018年7月份以后光伏发电的新政策
2018年,中国光伏行业基本面将再获改善:
1、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到2020年,发电成本将下降33%至0.35元/千瓦时,“平价上网”时代已不遥远;2018年至2020年,全球光伏年需求将达112GW至136GW,其中,中国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至少为50GW;
中国一线光伏制造商仍被低估,这些光伏制造龙头凭借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将新增产能转化为新的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2、“平价上网”,是国内光伏行业发展方向。
2017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进一步下调了今年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以及补贴金额,中国光伏行业在“政策驱动”转向“成本驱动”的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3、光伏电价、补贴的下调倒逼企业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近十年来,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由2007年的2元/千瓦时降至2017年0.5元至0.6元/千瓦时。
瑞银证券预计,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33%,从而步入“平价上网”时代。
4、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硅片以及中游电池、组件制造成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多晶硅的主要生产成本为电费和折旧,这两项分别约占生产成本的35%、20%。
目前,中国多晶硅制造商正在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每千克多晶硅产量平均用电以及通过扩大产能以摊薄每千克多晶硅的折旧成本。
目前,中国一线多晶硅厂商多晶硅总成本为9美元/千克,未来两年,这一数据有望降至7美元/千克。
降低硅片生产成本的主要方式则为:加大铸锭尺寸提升每生产轮次产量以摊薄单位成本以及用金刚线切割取代传统砂浆线切割。
未来两年内,中国一线硅片制造商目标将非硅制造成本进一步削减30%以上。提升转换效率,是中游电池、组件端企业继续研发的思路。
5、在PERC、HIT、IBC等新技术驱动下,中国制造商转换效率将继续引领全球。
对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趋势,业内基本保持积极态度。
但由于2017年国内光伏行业超预期发展,在今年光伏需求能否再现去年高增长的质疑下,业内对于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的预测出现分歧。
持谨慎态度的人士预测认为,今年中国新增装机量或达到40GW,低于2017年。
而有人则持乐观态度,预计2018年至2020年中国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至少为50GW。
(2)新能源汽车20187月份装机扩展阅读:
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
1、首先,政府对光伏产业大力支持,接连出台相关政策。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便把太阳能发展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从那时起便不断出台支持政策。
纵观日本政府政策出台的思路:实行高额补贴,推动光伏企业研发和投产的积极性,表明了国家对新能源的鼓励态度。
同时解决并网发电系统的运用问题,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之后向民用系统倾斜,扩大装机量。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一开始就高额补贴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日本政府光伏政策的思路还是值得借鉴的。
2、其次,企业坚持不懈,把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在日本刚发展光伏产业时,很多企业的光伏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到10%,但由于企业都认识到了光伏产业的前景,依旧高投入进行光伏研发。
如今,日本的光伏企业成就斐然。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日本夏普公司2000-2006年连续七年占据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榜首位置,此外,夏普、京都陶瓷等日本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最后,日本民众节约环保意识强。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节能环保的教育,对国家的环保政策强烈支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普及率的提升。
3、另外,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指出,日本发展光伏产业的经验,还有一点值得借鉴,那就是注重人才的培养。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日本政府对太阳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更减轻了就业压力。
尽管这些政策是否符合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胃口”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中国不妨从日本光伏产业发展经验中汲取一些养分,让国内的光伏产业少走一些弯路。
❸ 工信部苗圩: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不会大幅退坡
在1月11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从2019年7月份开始,中国新能源乘用销量同比下跌7.1%,8月份跌幅为16%,9月份跌幅为33.7%,10月份跌幅为45.4%,11月份跌幅为42.1%,12月份跌幅为16.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史无前例地同比下滑,对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对2020年的市场情况非常悲观。尤其是,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还不够成熟,降本的速度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补贴维持稳健,对OEM们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2020年,对于OEM们,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景,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绞杀战”爆发之前,最后的喘息机会。也是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们,最后一次舍命狂奔,补强自身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新能源发展如此快,国四国五会不会加快退出市场
目前的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所受到的关注度逐步提升,甚至部分国家已经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而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19年6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44万台,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据约281万台。那么新能源发展如此之快,国四国五的燃油车会不会加快退出市场呢?
最后,降低新能源的补贴金额是为了让新能源汽车更快的进入市场,由市场进行优胜劣汰,更好的推动行业的发展。但是补贴金额降低,从其他方面继续支持发展,比如限行限号、设置燃油车禁行区等。再随着国6排放标准的不断实施,国四国五的车子尾气排放较高,所以也可能着手加快制定退出国四国五车子的相关政策,从而再度提高新能源市场规模。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江铃新能源汽车e200s时尚款时钟怎么看
新能源车现在真的是越来越走俏了!因为国内油价的不断上涨,也因为新能源车在上海等大城市能够拿到车牌,而且新能源车可以免购置税!总之,新能源正在慢慢崛起!
小型新能源车在市面上能看到最多的应该是“小黄车” 知豆了,但是知豆的2座版真的很难满足家庭需求,因此诸如北汽新能源EC系列车型就比较受欢迎了!而今天要聊的是一辆来自江铃新能源系列的E200四座版车型!也就简单聊一下吧!
E200从外观上看就能看出尺寸体积比较小,3650*1570*1485的尺寸也只能说空间刚刚够用。如果你想坐着舒服,那么你就别想了!
车头造型看上去有点像奇瑞QQ和吉利熊猫等小型车,也许是因为车型比较小的缘故吧!
车型颜色方面就如图片所示,只有白色、红色、蓝色三种颜色可选!不过我个人推荐选白色,因为白色不管男女老少都开hold住!
后盖比较垂直,这样一来后备箱空间就比较小了,过年过节去趟商场超市买多点东西的话还真担心会放不下!
这次拍的是低配版本,因此没有中控屏幕,但是买这个车大多数人是为了省点油钱!(这个好像不用加汽油!哈哈)
基本的配置都有,空调、收音机、USB接口(可以放MP3)、12V电源等等,我觉得这些也够了!至少比当年刚上市的QQ强多了(那时候的低配QQ没有空调啊)!
仪表盘是全液晶的!显示内容还是比较多的:电量、车温、总里程数、车速、瞬间释放电流量、安全带提示、车门锁止情况等等!
最后说一下最关心的东西,就是满电情况下的续航里程。首先E200低配版匹配一台17.3KWH的电动机,最大功率是30KW,最大扭矩是150N.M,用普通家用电一次性充满电需要8-9小时!工信部综合续航里程是152公里,我们实测是续航里程是120公里左右!(实测情况如下:2018年7月份,多半时间是开着空调的,车内坐2人,走城市道路和高架)。
总的来说,E200补贴后的价格还是相当实惠的(有消息报道2020年开始新能源车不再享受国家补贴),当然每个地区的售价略有不同,但是相差应该不会太大!这样一辆小车,不到一毛的费用,相对燃油车而言确实划算!而且目前电池组质保8年12万公里,因此小伙伴们也不用担心电池在短时间内出现问题!
❻ 2019年新能源车行业有什么大事
去年11月,首批中国地区特斯拉Model 3预定客户,终于收到特斯拉的订单确认邮件,实车预计会在年3月开始交付。这个消息也就意味着2019年会是新能源汽车主导的一年。除了强势企业的市场入侵在即,更多深耕本土的合资、豪华品牌也开始押宝新能源市场。在后续摇摆不定的补贴政策所营造的氛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在去年的车市寒冬中,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少有的亮点之一。截止2018年10月,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已经连续下滑3个月,9月、10月更是同比下挫10%以上。与此相对的是,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成。即使插电混动市场,同样呈现出向高端车型进化的趋势,但是纯电动市场在短暂的波动之后,一直也在蚕食着插电混动市场。在这背后是纯电动汽车里程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消费者里程焦虑的缩减,同时也在引导着消费者购车理念的转变:从开始选择新能源,到更倾向于纯电动汽车。再加上现在许多中高端汽车品牌也在陆续推出自家的新能源汽车,所以2019年也可能是新能源车竞争较激烈的一年。
不过尽管如此,有许多新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值得关注的,比如小鹏,蔚来,国能等等,。这其中我本身也有想法购入国能汽车在今年即将上市的NEVS 93。原因在于相对于其他的几个品牌,国能给我的感觉会更专注在新能源这一块,真正用心在做新能源汽车,真正想要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达到绿色出行的目的。这种精神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❼ 2018年7月1日之后买车免购置税吗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
其他的车要征税。
2017年12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答部四部门对外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如果消费者买的是国产私车,计税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7%)。因为机动车销售专用发票的购车价中均含增值税税款,所以在计征车辆购置税税额时,必须先将17%的增值税剔除,即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发票价÷1.17,然后再按10%的税率计征车辆购置税。
(7)新能源汽车20187月份装机扩展阅读:
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2、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3、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达到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
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以下简称企业)在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一致性、售后服务、安全监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
❽ 十年首次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前路靠“补”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受补贴退坡影响,在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后,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
与部分市场分析人士鼓吹的市场驱动时代已经到来不同,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还远没有达到由市场力量来驱动其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5年达到25%的目标,未来几年内,需要有足够力度的补贴替代政策。”
徐长明表示,现在自主品牌里盈利状况好的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吉利、一个是长城。吉利2017年、2018年单车利润9000元,长城单车利润5000元。25%的渗透率意味着3辆传统车对应1辆新能源汽车。如果一个新能源汽车亏10000元,汽车企业都是难以承受的。仅靠传统车赚的钱来弥补新能源,实现渗透率25%的预期目标是相当有难度的,要想实现,需要有相当力度的替代补贴政策,如充电设施补贴、用电补贴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2019,新能源汽车一年之变
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2019年的汽车行业,尤其在中国市场。
悲观情绪不减的同时,车企们在努力寻找突破口,来保证不掉队。但是,在某些方面,中国汽车市场也创造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中国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在汽车「新四化」方面,智能网联也处在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不少企业开始抢占智能汽车的市场。
不管新能源汽车,或是智能网联汽车,它们都还在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每一年的变化都很大。如同前段时间刷屏的2017?2019两年变化一样,极客公园(ID:geekpark)试图用2018年与2019年几组数字来对比,以此来对刚刚过去的一年做一个简单的复盘。
保持乐观的同时,也继续在寻找光明,希望下面的几组数字能反映出的行业的真实情绪。
98.4万→102.4万
2018与2019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以下略过年份,均为2018与2019年)。
2019年并没有让整个汽车市场变得更好。就连人们本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也陷入了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
就在2019年,许多汽车品牌相继发布了纯电动汽车车型,很难不让人相信该车型在未来的潜力。从纯销量数据上看,它可能是几大类车型当中唯一一类还在增长的。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8.4万辆,同比增长50.8%。鉴于2019全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我们从1-11月的销量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3.2万辆。假设2019年12月与2018年12月销量相等,即19.2万辆,那么2019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与前一年大体相同,有略微增长。(注:102.4万为估算数据)
而从增长速度来看,即便销量超越了2018年,增长速度却是陡降。这也是多种因素形成的情况。
500km→600km
中国纯电动汽车最高续航里程区间。
在2018年上市销售的中国纯电动汽车当中,有关续航里程的数字,我们似乎很难看到500以上的,大多数在400-450km之间徘徊。秦ProEV600可能是当时少有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500km的车型。进入2019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而易见地增长,从平均400km升级到平均500km,广汽AionLX的续航里程甚至超过了600km,探向了更高的区间。
从目前已发布的车型,如蔚来EC6、小鹏P7等车型的续航里程来看,可以预见2020年新车的续航会升级到600km范围内,在有限的电池技术当中,车企与供应商们仍然寻求着一点一滴的突破。
24613辆→57432辆
新造车势力汽车销量。
随着何小鹏与李斌的一场赌局,2018年新造车势力在一万台的讨论中落下帷幕。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2019,会更加艰难。
从总销量来看,数据肯定有大幅上涨。据极客公园(ID:geekpark)不完全统计,2018年,整个新造车势力汽车销量为24613辆,其中蔚来贡献了近一半,即11348辆。而根据目前公布的2019年1-11月销量,几家新造车势力综合起来的销量为57432辆(同样是不完全统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和2018年相比,除了2019年才开始大规模销售的企业,其他新造车势力并没有发生我们预想中的「爆发」。继续保持头部位置的蔚来,目前仅完成销量目标的43.5%,连一半都还没到。有些企业在2018年通过小型或微型电动汽车获得了不少销量,2019年也遭遇了销售危机,销量骤降。新特汽车设定的2019年销量目标为4万台,而前10个月累计交付仅962台。
导致销量低迷的因素有太多种了,产品、资金、营销……我们能看到,新造车势力并未如乐观主义者想象中的腾飞,也没有哑火。遵循着汽车产业的规律不断增长,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注:57432为2019年1-11月的销量数字。)
0?辆→15辆
国产特斯拉交付数量。
赶在2020年之前,国产特斯拉终于开启了「交付」——并不是针对公众,而是交付给内部员工。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不解之缘,也就此正式展开。
交付量的确很让人期待,但在这15辆国产特斯拉背后,是无比惊人的「中国速度」。要知道,在2018年,国产特斯拉只是一句口头承诺,工厂还是一片荒地。仅358天,特斯拉就做好了准备在中国开启大规模交付,哪怕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
在近日的GTC2019上,英伟达又推出了新「核弹」,全新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Orin,单芯片算力可达200TOPS,成为新的「芯」皇。在一波又一波的算力比拼中,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也正在筹备,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呼之欲出。
0→1
国际市场上,2019年对于许多车企来说,都算得上「元年」。
百年汽车产业,「地基」首次开始了动摇。对于传统车企来讲,如何去转型成为了当务之急。尽管新能源在汽车产业内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但潜力巨大,大到没人敢忽视。于是,在观望和一段时间的研发之后,传统车企的首款电动汽车来了。
如果说奥迪e-tron与捷豹I-pace是率先行动,那么在2019年,不管已经亮相新车型,或是发布预告,传统车企已经开始了纯电动之旅。福特野马Mach-E、保时捷Taycan、奔驰EQC都属于新晋者,也包含全新平台的大众ID.3、福特电动皮卡F150等等都将在不久面世,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车企们构建零碳社会、以及转向纯电动技术路线的决心。更值得期待的是,上述车型已经或即将在中国打开一片天地,等到它们被中国市场吸纳,到时又会是不一样的风景。
从0到1,也是纯电动汽车希望突破的那条线。在2019,增长、停滞、倒退,汽车市场都进行了充分的呈现,我们相信过去的一年带来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思考,最终化为行业进步的一级阶梯。
作者:赵子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