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北威县德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厂二起工程什么时间开工
⑵ 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新骗局
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宏汽车骗局”,这是一个传统传销的“升级版”。与传统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不同,该传销组织以投资新能源汽车、镍碳电池为名,打着私募、众筹的旗号,发展下线会员,而私募、众筹均是当下投资新模式,极具迷惑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数量多,投资频繁,掩盖了自身“骗局”的本质,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打着原始股的旗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幌子,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骗局。在山东、河南、四川、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公司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拿着正规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换掉车标等,就做成“诱饵”进行欺骗。在搜索引擎中随意以“新能源汽车、原始股”等作为关键词,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骗局有着很多共性。
比如,骗子们深知没有实体的骗局已经很难骗到新人,其往往以伪科学作为幌子,宣传其在核心技术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当下的最先进水平。他们会塑造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进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资,一些高级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专业投资人。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以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骗局也在概念的包装下诞生。在浙江宁波,一家名为“米粒投资”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欺骗了颇多人士,这家曾经玩转P2P借贷的企业,在国家大力管控该业务之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完全低于市场价的“超值实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户,骗取押金,但最终人去楼空,被宁波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通缉。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都是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长长的链条上,还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比较让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称之为“PPT造车始祖”的公司,居然获得了百亿元的投资,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甚至只有一个模型的团队,怎么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呢?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资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⑶ 看上国德新能源的一款电动汽车,但是他们公司说要在阿里巴巴上面付款,不收现金·不知道阿里巴巴靠不靠谱
很多厂家都有入住阿里巴巴这个批发平台的,担保交易跟跟淘宝一样,收到货在付款!这个可以放心
⑷ 为什么电动汽车大家都知道骗补贴,政府不但视而不见,还要助纣为虐
最近,汽车界一不小心又给全国人民贡献了一个大新闻。
9月8日,财政部内公布了《关于地方预决算容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的调查清查做了初步通报,并向外公布5家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的企业予以公开曝光。
就在财政部这份通报公布的同时,一张更详细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核查处置结果”在新能源企业的微信群里流传开来。更多的主流企业都出现在了名单中……
财政部“名单”
单家企业骗补即达5.2亿
财政部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涉及2013-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
财政部的《通报》中明确提及骗补的这五家企业分别是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财政部对其骗补情况和金额以及未来的惩罚都做了详细的通报。
其中,仅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一家,就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21万元。
近5.2个亿!这还只是一家车企!
⑸ 为何很多买了新能源车的人都“后悔”了看看车主们怎么说
进入了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中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就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着不小的关系。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咱们国家一直在鼓励新能源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供了不少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但是,当出于环保以及减少油费开支的目的而“尝鲜”购买新能源车的人,现在有很多人表示有些“后悔”,那么这是为何呢?下面就来看看车主们是怎么说的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新能源汽车是不是骗局
新能源汽车不是骗局,传统汽车排放大量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版含铅化合权物、苯等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6)德动新能源汽车骗扩展阅读
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建设汽车强国等是我国决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本原因。为此,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双积分”政策等相继出台。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事求是地说,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限行限购是一个主要因素。据了解,排队等待2018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指标的人数已经超过号牌数量,来年的指标也基本消耗殆尽。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未来限行限购的城市或将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参考资料微增长下新能源汽车仍是亮点-人民网
⑺ 为什么很多买了新能源车的人都“后悔”了
国外为了解决汽车尾气,很多国家已经相继公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目前已经确定的有法国和英国在2040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的禁售也在计划当中,据悉我国在2035年前不再生产高污染燃油车,其中北汽作为表率将在于2020年先在首都北京启动,燃油车有100多年历史,已经普及到全球各地,即使未来会被取缔也不会突然实施,肯定要循序渐进慢慢的来,国内那么多汽车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报废,只要加油站依然对私家车开放,燃油车就不会被淘汰,就算真的2035年禁售燃油车和汽油,现在买车还能开17年。
作为新势力品牌,作为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等等多方面限制的纯电动车,理应能够排除掉过去燃油车在设计上的很多限制和壁垒,拿出一个颠覆消费者对汽车造型认知的产品出来。这是我认为的新势力该做的事情,也是我认为的电动车的模样,而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假装是燃油车的纯电动车,如果纯电动车还是这样一个设计,那么作为有着百年设计经验的传统汽车品牌,新势力们依然很难超越,各大新势力的产量问题也浮出台面,双方都需要时间的情况下,普通用户目前如果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话,一定得先确保自己的使用环境有足够便利的充电条件,不然日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并不会比燃油车省心。
⑻ 为什么说现在的电动汽车都是在骗取国家补贴,车的质量尤其是电池不安全,
因为国家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而我国的技术还比较不达标,所以说电动汽车那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⑼ 新能源燃油是骗局吗
事实上所谓新能源燃油,无非就是传说中的所谓“醇基油”、“碳氢油”之类的产物。专
说白了,它们属无非都是甲醇混合燃料。就是在甲醇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改性添加剂、稳定剂之类的化学物质。
甲醇、乙醇、其他各类杂醇的混合物其实都可以算新能源燃油。但把这些东西商业化,然后冠以新的名称,还打上所谓的专利产品去推销,就很有问题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此类产品,更多是缴纳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