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销量的数据是多少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而201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304万台,累计销售40万辆左右。无论是单年量还是累计量,中国均排名全球第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化期,各国均制定了严厉的标准法规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在中国,史上最严的四阶段油耗法规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欧洲、美国、日本分别以每年4.4%、4.5%、3.9%加严油耗法规,倒逼汽车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光有大棒是不够的,中、美、欧、日韩分别都制定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推进的政策体系。中国201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第一,归根结底最大的驱动力在于政策体系,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世界汽车强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鉴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到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各国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自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可分为总体战略、供给端产品技术支持、需求端激励、产业配套保障四个层面。
Ⅱ 乘联会发布数据,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同比增长5.1%
1月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公布了2019年全年的产销数据。在新能源领域,2019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为106.0万辆,同比增速为5.1%。其中,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辆,环比增长73.5%,同比下降15.1%。
解读:能够保住整体正增长还是很不容易的。
由于补贴退坡的影响,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进入2019年下半年一直在同比下滑。
12月纯电动乘用车批发11.9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11月增长76%;1-11月的纯电车用车批发量为73.1万辆,全年纯电动汽车约为85万辆,占比超过80%。
12月插混车型批发销量1.5万台,1-11月插混车型累计销量19.1万台,全年累计销量约为20.6万台,插混车型在新能源中占比为20%。
从车型上来看,相对于2018年,A00级纯电动份额从49%下降到26%,A级电动车从33%上升到56%,A级电动车超越A00级电动车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车型。
全年销量表现较好的新能源车型(含插混)为:
A00级:宝骏E100、奇瑞eQ、长城欧拉R1;
A0级:比亚迪元EV;
A级:北汽EU系列、帝豪EV、比亚迪e5,广汽的Aion S表现也不错;
B级:唐DM、帕萨特插混、蔚来ES6;
C级:宝马5系插混、蔚来ES8。
以上险数分析,1-11月,累计上险的纯电动个人用户车型共有约25.9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总数的46%;营运类车型19.74万辆;非营运单位上险的车型为10.64万辆。
全年纯电动终端个人消费占比可能不足5成,个人上险数又以北京、深圳等限牌城市为主;运营车辆上险,广州、深圳、杭州较高,均超过1万辆;非运营单位上险,保定、柳州表现较突出,分别对应宝骏、欧拉的产地。
纯电动市场仍然存在个人消费仍以限牌城市为主,个人消费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过低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乘联会: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7万台,全年同比增长4.3%
根据乘联会厂家批发数据,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
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06万台,同比增速4.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实现高增长,但同比仍呈现全面负增长特征,体现了补贴退坡前装的后续影响效果较大。
纯电动市场同比下滑6%
纯电动市场2019年12月市场占比89.1%,同比下滑6%,环比上涨8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在哪里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统计数据
可以查一下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夏泽网有这些年鉴的电子版,很方便。
Ⅳ 乘联会汽车销量数据公布:上汽通用下滑严重,大众成最后赢家!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12月车企销量,数据显示,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销售214.1万台,同比下降3.4%,同比跌幅与11月基本持平。2019年全年,全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069.76万辆,同比下降7.4%,较2018年3%的跌幅有所扩大。
今天为大家盘点2019年度部分合资车企的表现,看看他们的2019年成绩单。
一汽-大众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一汽大众在去年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04.62万辆,同比增长0.5%,高于去年同期的2,036,965辆,成为了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也是一汽大众五年来首次夺冠。这份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奥迪品牌在去年的稳定发挥,还有大众的SUV攻势。大众去年的销量达到了140万辆,奥迪则拿下了69万的销量。奥迪A4L在去年还以16.8万辆的成绩拿下来豪华品牌的销冠。
广汽-丰田
这让上汽通用和自家老大哥上汽大众,在销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持续这样,可能会重蹈去年4月一样的覆辙,被东风日产和自主品牌吉利汽车所超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刚刚,乘联会发布最新销量数据,19年乘用车共销售2069万辆
进入2020年,照例会有上一个月的销量数据外,19年全年的销量数据也将公布。而在1月9日,乘联会率先公布了相关数据。那么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首先是12月份的销量数据,零售端数据显示,2019年12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零售销量达到了214.1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11.1%。
12月份车型销量分类:
12月份轿车销售101.8万辆,同比下降6.9%,环比增长9.7%。
12月份SUV销售99.1万辆,基本与轿车持平,其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2.4%。
12月份MPV销售13.2万辆,同比下降15.2%,环比增长13.5%。
从12月份车型类别来看,轿车和SUV仍是市场的主力,但SUV显然更有爆发力。MPV则仍旧较为小众,并且同比下降的数据甚至比轿车还要厉害。
12月份车企销量分类:
车企方面,12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至于国产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表现较好。其中吉利以12.7万辆排名第四、长安汽车以9.1万辆排名第七,长城汽车则未公布数据,但数据预估月销约为8.8万辆,排名位列第八。
新能源方面,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106万辆,同比增长5.1%。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下滑,19年车市也都处于整体下滑的阶段。但据乘联会预测,2020车市将从“谷底”走出,并且目前乐观判断是会同比增长1%。那么在19年,你是否有贡献一辆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持续拉量!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分析
图6?上汽通用五菱的10月产量
小结:总体来看10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特别超预期,可能值得期待的是连续2个月会拉出来Q3接近45-48万台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一张图看懂2020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统计显示,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1万辆,同比下降57.9%,环比专下降68.4%。具体看来,荣威Ei5、宝马属5系PHEV以埃安分别以3068台、3000台以及2648台的销量拿下了榜单前三名,其中荣威Ei5从上月的销量第七跃到榜单第一,同比增长2.3%。宝马5系PHEV同比增长12400%。北汽EU系列跌至第五,销量同比降低49.5%。宝骏新能源、全新秦EV、蔚来ES6分别占据第6到第8名,销量分别为1706台、1690台、1493台。欧拉R1、风神E70分别销量1295台与1263台,占据了第九、第十名。了解有关乘联会此次所发布的2020年1月SUV销量数据的更多信息,请看我们为大家做的榜单图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急求2013年各月乘联会新能源销量,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和插电混合式汽车的销量数据,毕业论文用!
论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原因
、经过、结果。论文首先要把六要素交代清
楚,内否则文章内容容就有可能显得不完整。一般的论
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论文时必备的,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Ⅹ 环比增长 280% 乘联会公布 3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日前,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3%。1-3月累计销量301.4万辆,同比下降40.8%。
其中3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环比增长280.0%。累计销量11.0万辆,同比下降56.1%。
第一季度销量中,特斯拉Model3以16680的销量排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与3月销量榜一样,分别是全新比亚迪秦EV和北汽EU系列。从3月的销量上也能看出,疫情缓和后车市的销量开始逐步回暖,虽然本月的增速并没有如预料中的爆发式增长,但相对2月销量来说涨幅还是非常大的。相信从4月开始,销量会有逐步攀升,毕竟重磅新车也将在4月陆续登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