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对纯电动车的补贴政策
2018年国家对纯电动乘用车标准补贴最低为 1.5 万元,最高为 5 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专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补贴属为 2.2 万元。补贴计算公式为:单车补贴金额 = 里程补贴标准 ×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 × 车辆能耗调整系数。单位电池电量补贴上限不超过 1200 元/kWh。
(1)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扩展阅读:
2018年2月13日,财政部在其官网上正式发布由四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政策解读:
第一,续航更长补贴更多。相比2017年纯电动车只有2万元、3.6万元、4.4万元3档,2018年的补贴政策明显分得更细,从最低150km的续航到最高400km的续航一共细分了5档,每50km的续航补贴差额达到了1万元,这明显将更加有利于激发车企研发更高续航的车型。
第二,纯电续航低于150km车型取消补贴。2018年新政策对纯电动的补贴门槛明显提高了,要求纯电动车续航不低于150km,换句话说相当于纯电续航低于150km的车型将不再获得补贴。
『贰』 买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有那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至少要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低30%,具体发布时间还未可知。网上更是流传,2019年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将采取“里程切割式”的补贴标准,续航里程20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将实施0补贴政策,而200~250公里续航里程的补贴,由原来的2.4万元降至1.5万元,以此标准逐档顺沿。若消息属实,2019年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是补贴后的价格吧国家补贴与地方补贴均是由经销商垫付,搜集购车者的相关资料后提交政府部门允于批复与报销。
因此消费者在购置新能源电动车时只需要支付扣除双重补贴之后的价格,在办理完完税证明后,车主需把发票原件、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完税证明这四份文件,拍好照片,发给4S店即可。
『叁』 现在买新能源汽车,国家有补贴政策吗
在3月末国务院常务会议确立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两年后,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公布《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除继续免征购置税外,《通知》明确在未来两年平缓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力度,机要通信公务采购原则上选择新能源汽车,并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
不过,整个补贴是往逐年递减的。譬如2020年新能源补贴标准会在2019年的基础上退坡10%;2021年会在2020年的补贴基础上退坡20%;2022年会在2021年的补贴基础上退坡30%。而且,新的新能源补贴还对车型有要求,可享受补贴的车辆续航里程,门槛从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补贴前售价也控制在30万以下,可换电车型除外,依旧享受补贴政策,且即日起至7月22日为过渡期。
而且,新的新能源补贴还对车型有要求,可享受补贴的车辆续航里程,门槛从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补贴前售价也控制在30万以下,可换电车型除外,依旧享受补贴政策,且即日起至7月22日为过渡期。
『肆』 买新能源汽车政府怎么补贴
中央财政对有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专助,地方财政属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也将给予补助。 混合动力汽车最高每辆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也就是说,你买思域的1.3混合动力车,能得到最高5万的补贴,如果你购买比亚迪F3的双模电动车,能得到补贴6万元。
『伍』 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惠政策
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购车补贴,免车辆购置税。
『陆』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什么
2018年2月13日,财政部在其官网上正式发布由四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1、补贴方案削低补高、进一步鼓励技术进步。2018年新版补贴方案里,将“提高技术门槛要求”作为开宗明义的首条纲领,明确提出要鼓励高能量密度、低能耗车型应用,将补贴资金显著倾斜于更高技术水平的车型,而且维持对燃料电池的补贴额度不变
2、分阶段过渡,为车企预留准备和切换时间/空间。本次补贴方案相比此前历次补贴政策不同的是,其首次出现了“分阶段执行”的管理思路。简而言之,就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执行不同的补贴政策。出现该方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为2018年2月份才出台,此前的政策空白期中产销的新能源汽车采用新办法实在说不过去(先后关系);二是距离2016年12月30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制定的旧补贴政策过去仅一年出头,频繁调整给车企带来的压力确实很大;三是新车型的技术指标调整、开发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仅标定试验就得花费至少数月时间。
3、去繁就简,简政放权降低车企行政审批压力和成本。由于补贴政策、公告目录、推荐目录、免征购置税目录等政策文件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车企在产销过程中必须应对大量的申报、审核、调整工作。某车企专门负责目录申报工作的负责人就曾在私下说过,一年下来光这个活就得专门调集人手加班加点干,而且经常是突击战(早上目录早领补贴)。新补贴政策显然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实际情况,因此重点出台了以下三点细则:一是“2017年目录内符合调整后补贴技术条件的车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录。”,也即是可以不用重复经历完整的申报流程;二是“地方政府不得要求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验”,也即是车企可以明确免除地方政府再次检测的额外要求和无意义行为;三是“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一视同仁执行免限行、免限购、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等支持措施”,也即是大公告赐予“全国通行”的权利,无需每一个产品型号均到每一个省份进行单独的申请检查。
4、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防新式骗补等乱象滋生。对车企的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全面放松,事实上,新政策高度凸显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思路。比如,要求“加快建立三级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建立整车和电池一致性抽检制度”、“设置举报电话或网上举报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统计、审查、处罚机制”。上述举措着力于维护新能源汽车稳定的产销秩序、严防骗补、提升产品安全。特别是整车和电池一致性抽检制度,更是十分及时和重要,具体点讲,少数车企可能会在“高能量密度优惠”和“成本压力”下再次铤而走险,采取“优劣参半”的方式生产产品、摊销成本、骗取补贴,新思路的提前出台,将极为有力的震慑和扼杀这些不法企图。
(1)、坚持精细化分档。2017年正式版本中将纯电动乘用车简要分成了3个档次,由于政策是在2016年制定,这一处理方式可以理解。但在2018年仍然延续就不太符合市场现状了,因此2018正式版本与此前流出的草案版本“高度相似”的实行了5个档次划分,坚持了精细化的分档思路。这个情况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产品丰富程度在大幅提升,二是请大家以后千万不要对网上流出的草案版本置若罔闻,虽然草案会与正式版本有所出入,但空穴不来风,早了解早做准备不是坏事。
(2)、未过度削低补高。2018年正式版本中,直接取消了低于150公里续航里程的纯电动乘用车国补资格,并将此前150-200km段3.6万元的补贴额度下调为1.5万元,削幅2.1万元;将200-250km段削减为2.4万元,削幅1.2万元;将250-300km段削减为3.4万元,削幅1万元,但不低于300km续航的车型补贴额度不降反升。这种削低补高思路与此前草案版本的思路再次一致,但不同的是,正式版本相对于草案版本并没有非常严厉的削低150-200km段车型,而是有所保留,削幅降低了0.5万元。这表明,经过各方势力博弈,A00级车型短期内的尾大不掉让管理方意识到,过于激进的削低将容易产生断崖式发展现象,从稳定角度出发,减弱了对A00级车型的打压力度,给予了A00一口喘气的生机。
(3)、技术指标进一步加严。能量密度方面,120Wh/kg成为电池包的入门标准,相比此前90Wh/kg就能获得1倍的标准补贴,新标准将该指标直接提升了30Wh/kg,提升幅度高达25%,并且首次划出了160Wh/kg的档次,为超高能量密度车型的出现预留空间(2017年推荐目录和2018年首批推荐目录中,能量密度最高分别达到152.9Wh/kg、158.07 Wh/kg)。与此同时,百公里能耗要求也进一步加严。2017正式版本中限值较低,以1000kg、1600kg、2000kg三种整备质量为例,其百公里能耗上限分别为14.5kWh、21.7kWh、23.7kWh,且无系数考核。2018草案中则出现了系数考核迹象,该迹象在正式版本中得以印证,想要拿到基本系数(1),各类车型就必须满足优于5%以上的不同质量段的能耗限值要求。而且,限值也明显收紧,1000kg、1600kg、2000kg三种整备质量的能耗上限分别为13.05 kWh、19.53 kWh、21.3 kWh,加严程度约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