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谈一谈新能源汽车深度测试评价方案
新能源汽车深度测试评价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即针对新能源汽车(BEV、、PHEV)与混合动力汽车(HEV),利用先进的总线解析和传感器技术,在室外实际道路和室内硬件台架环境中,根据国内外标准法规和其他测试规范,就其性能、策略、功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价。开发性测评的方法和流程系统性的测评方法、明确的工作流程,确保更全面、完整、客观的测评结果。
图ToB的深度测评技术开发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汽研通过完成逾40台主流构型的新能源汽车的深度测评,形成了基于先进车型性能对标数据库与控制方法逆向解析的PE开发、热管理开发、控制策略开发以及电驱动系统一体化测试评价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提供综合能耗优化解决方案与竞品车型深度测试评价解决方案,欢迎有需要的业界同仁洽谈合作。
㈡ 新能源汽车检测机构都有哪些
1、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汽车检测中心)。
该检测中心可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进行检测。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能力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用于充电的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座DC/DC转换器,燃料电池发动机。
(2)新能源电动汽车测试扩展阅读:
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验项目共99项,包括前照灯配光性能、前雾灯配光性能、前位灯配光性能、后位灯配光性能、前回复反射器、后回复反射器、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等检验项目。
㈢ 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的检测项目是哪些呢
电池的检测项目复:
1、安全制性能:
过充电、过放电、短路、挤压、针刺、重物冲击、跌落、热滥用、低气压、海水浸泡、洗涤、外部火烧
2、电性能:
容量、倍率放电、内阻、循环寿命、加速老化、SOC标定、贮存性能、荷电保持能力、能量效率
3、环境可性能:
温度循环、温度冲击、恒定湿热、机械振动、机械冲击、绝缘性测试
㈣ 新能源充电桩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检测标准介绍
1.国家标准
2011年国家标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通用要求、交流与直流、充电机与BMS通信,具体如下:
《GBT 18487.1-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1-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其中2011标准是基于2006年的充电桩标准GBT 20234-2006,完善接口说明,统一直流充电协议,是目前在运营的充电桩和电动汽车标准。
2015年国家标准同2011标准一样,也从以下三个方面:通用要求、交流与直流、充电机与BMS通信来规定。但是,2015标准修正和补充了2011标准中不足,其主要是为了解决了车与桩兼容性问题,和解决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保证充电流程都是“唯一”的,让每个充电桩与电动汽车都可以安全可靠的充电。
2.能源局标准,也称为行业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
《NBT 33008.1-201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NBT 33008.2-201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
主要规定了交/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能、通信方式、安全防护、电磁兼容等检测方法与检测要求,是目前市面上投入运营的充电桩必须过检的权威标准。
3、国家电网标准
国家电网标准,也称为企业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
《QGDW 1591-2014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
《QGDW 1592-2014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验技术规范》。
㈤ 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做碰撞试验时的速度是多少
目前国内法规中的实车碰撞分为三种,正面100%,侧面和后碰,标准上规定的速度分别版是,正碰:权48-50KM/h侧碰:49-51KM/h后碰:48-52KM/h。新能源汽车估计试验速度也基本按照这个标准来,像比亚迪、德瑞博好几个牌子都一次性通过了国家级正面安全碰撞试验,你可以去他们官网上了解下。
㈥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检测项目有哪些呢
QC/T 742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QC/T 743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 22199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㈦ 2020年中保研将会测试哪些新能源车型呢
自中保研进行了首款电动汽车小鹏的碰撞测试之后,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碰撞测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小鹏G3作为中保研2019年的第二批测试车型,取得了三项优秀的好成绩,特别是在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以及车辆辅助安全三个方面表现都非常值得肯定,甚至比一起评测的一些燃油车型都要出色。那么继小鹏G3之后,中保研又将测试哪些新能源车型呢?
综上来看,中保研公布的2020年第1批测评名单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5款重磅车型不管是销量还是口碑都非常不错,如果这次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能够继续取得优秀的表现,那么其销量也有望进一步上升。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新能源汽车怎么测评
新能源汽车整车测试评价的主要内容:
1、整车性能
动力性:动力性影响因素分解,估算整车最大功率需求,为加速踏板控制特性评价提供输入,评价整车低速高负荷工况动力输出及响应能力,整车热平衡及热害测试的工况输入。
2、经济性
针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性影响因素分解(能量管理、功率分配、再生制动、电池输出能力、子系统工作点、道路阻力等对能耗及续驶里程的影响)。
等速能耗/法规工况经济性指标分解,动力系统各主要部件能量流,高温热管理、低温冷启动,热管理系统能效占比,动力系统工况适应性、环境适应性。
3、制动性
制动性能、效能主观评价,制动性能、效能客观评价,为制动控制策略解析提供一定的输入,再生制动用于评价在特定工况(单次工况、循环工况)下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节能效果,量化指标包括制动能量回收率和节能贡献度。
4、NVH性能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NVH,档位、模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高速状态电机啸叫、乘员舱语音清晰度、驾乘舒适性。
5、EMC性能
不同频频率范围,样车的电场发射强度,不同频频率范围,样车的磁场发射强度。
6、电性能
整车电平衡及用电量,静态电流,线束系统与接地,控制器能耗,高压电性能。
(8)新能源电动汽车测试扩展阅读: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即针对新能源汽车(BEV、REEV、PHEV)与混合动力汽车(HEV),利用先进的总线解析和传感器技术,在室外实际道路和室内硬件台架环境中,根据国内外标准法规和其他测试规范,就其性能、策略、功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价。
从车辆操作界面、人机交互和操作安全等方面分析对标车辆的特征及亮点,为车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控制策略对标分析提供关注点。
㈨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如何测试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一般都是变频电机驱动系统,由动力电池、变频器、电机组成。对回此系统进行仿真测答试,需要额外用负载给电机加载,模拟汽车实际运行中的状态。
整个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做测试:控制部分和传动部分。控制部分需要对整个动力系统中连接各设备的CAN总线网络进行监控、报文解码和分析,一般使用CAN总线分析仪来进行总线网络报文分析。传动部分需要对其的电力情况进行测量分析,一般使用功率分析仪来对电池输出、变频器输出和电机输出进行同步测量,了解汽车动力部分在实际运行时动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工作效率,以下是致远电子给的示例图,进攻参考:
㈩ 电动汽车挑战14000公里长测,国产新能源为什么可以做到
在当下纯电动虽然被视为是大势所趋,但是依然饱受争议,无论是安全问题还是关于续航都是消费者最担忧的点。而就在最近,一家造车新企搞出了一件大事:两辆来自爱驰汽车的U5测试车将开启为期60天、1440小时全天候待命,横跨亚欧大陆10余国,总里程超过14000公里的极限挑战。
爱驰U5的电池包技术能量密度已经能做到181Wh/kg,该车原装电池NEDC续航可达503km,几乎可以做到在城中通勤一月充一次电。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选配爱驰汽车首创的“续航电池包”则能额外提供大于100公里的续航里程,就算是驾驶它往来于两座城市之间,都没有问题。它的缺点是无法像换电那样快速补充全部能量,优点则是轻便的续航包非常灵活,不需要复杂的换电站就能安装续航包。总的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从续航的角度更是很好地解决了电动车的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