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大全 > 电动汽车cccp

电动汽车cccp

发布时间:2021-03-26 16:12:11

① 建国初期用轻工业产品换苏联拖拉机是真的吗

这个是真的,苏联是严重的重视重工业,军事工业,而轻工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结果发展了一段时间以后,轻工业和电子技术严重拖累了国家经济和军事的进步。

② 求苏联款的汽车模型生产厂家

China 国产(中国)
国产原厂车模,顾名思义就是国内汽车厂家(包括合资公司)在国产汽车下线时为了促销真车和赠送留念而委托或授权给国内知名的模型厂家开发生产的仿真模型,其做工和造型都不比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差,毕竟国外品牌的生产基地大部分都设在中国,加上原汽车厂家的用途主要是作为赠送的纪念品,所以这类车模的品质是比较优秀的。这类车模没有自己固定的品牌,其所有权归属于原汽车厂家,因此在车模界上获得了“国产原厂”的美名。车模比列有1:12、1:15、1:18、1:20、1:24等。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国产车款也逐步在汽车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相信数年后与之对应的车模产品的收藏价值也会慢慢显现出来。

Maisto 玛莎图(泰国)
香港美昌玩具旗下品牌,成立于1994年,原产地泰国。已于我国广东省设立加工厂。其主打的1:18合金车模产品,款式众多,价格相对低廉,更新速度较快。成为入门级收藏者及普通玩家的主要选择。其产品划分为珍藏车系列、尊贵车系列、赛车系列、改装车系列、拼装车系列、拖车系列、摩托车系列和遥控车系列。1:10、1:12、1:24、1:43的产品玛莎图也都有生产。

Autoart 奥拓(德国)
源自德国的Autoart品牌已经于香港成立了合资公司,并在东莞建设了加工厂。除了主力生产1:18比例车模外,还生产1:12、1:32、1:43和1:64等比例车模,以及灵感来自于汽车零部件的家居及办公室用品。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在世界各地拥有固定的销售网络。其产品做工精细,品质优秀,在众多车模品牌中属于中高档次。产品线丰富,取得国外多家汽车制造厂的仿真车生产及销售特许权。Autoart为大多数要求品质的车模爱好者所喜欢。

KYOSHO 京商(日本)
日本品牌KYOSHO,在汽车模型方面主打1:18高级合金模型。京商车模做工精细,特别是质感非常强,比较厚重,拿在手里感觉很沉。车身表面的油漆质量能与真车相媲美。各种镀件、彩绘、车身文字都比较讲究。京商是德国宝马公司的指定模型制造商,在其真车展示厅中,凡大比例的模型,都是京商打造的。同时,京商也获得法拉利的授权,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法拉利系列产品。近年更是取得了奔驰和奥迪高端产品的版权,由此可见其模型质量非同一般。

MINICHAMPS 迷你切(德国)
在Minichamps网站的公司介绍中,只有一句话:我们销售小车模,我们喜欢小车模。德国保罗模型艺术公司“Paul's Model Art GmbH & Co. KG”成立于1990年,中国被选择为生产场所。Minichamps是保罗公司旗下的模型品牌,目前主要以1:43车型为主,少量1:24和1:18的模型。 Minichamps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发行量少,通常它的产品发行量都1000-3000之间。按照一套1:43 车模模具成本25万人民币来核算(保守估计),如果发行2000台车模,模具成本分摊到每台车模上面就是125元人民币,再加上生产每一个小车的成本,Minichamps的小车成本就非常高了。当然,发行越少,其收藏价值也就越高。尽管在工艺细节上Minichamps1:43的模型比不上Autoart,,但是Minichamps以有限的发行量在车模收藏界占据独特的一席之地。近年Minichamps为主要高端汽车品牌代工的1:18的车模产品,在工艺上毫不含糊,精细入微,成为收藏者抢购的热点。

Franklin 富兰克林(美国)
美国的富兰克林,专业制造合金精品车模和纪念品,仿真对象主要是历史上著名的汽车,令模型爱好者得以将汽车文化的历史进行收藏。其产品比例主要为1:24、1:43、1:16等。全部手工打造的富兰克林,单看手工艺术便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在静态车模界享有盛誉。

CMC(德国)
CMC 是德国著名顶级比例模型品牌,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贯坚持严格的工厂管理,以最高精密度精确复制原始汽车设计图,生产毫无瑕疵的模型产品所有成品汽车模型都是有数百个甚至一千多个零件手工组装完成。由CMC精挑细选并打造出来的古典汽车模型收藏品在国际模型行业获大奖无数,被全球的收藏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价格不菲。目前CMC公司生产系列主要为1:18、1:24、1:43以及特别制作的1:12等不同比例的经典名车模型。其车款主要是德国奔驰、奥迪,意大利法拉利等拥有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该公司出品的模型大多数品种都被欧美汽车博物馆收藏作为汽车文化的见证。其生产的车模在全球限量发行,极其珍贵。

BBR(意大利)
20多年前,BBR在意大利北部的小镇Saronno起步,将无限的灵感、激情和想象力注入到BBR精美的汽车微缩传奇世界。与真车厂商的合作,是衡量汽车模型品牌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BBR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理念,得到了世界顶级汽车厂商——法拉利的青睐,并与法拉利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法拉利旗下的传奇汽车模型产品。累计下来,BBR为法拉利生产了1999-2004年Maranello全系列的1:43跑车和F1赛车系列,同时也生产了包括1:24 法拉利360Modena GT所有的赛车和街车版本模型以及部分1:20的法拉利F1车队模型。过去辉煌的历史并不能代表BBR的全部,为了延续BBR的光荣历史传统,BBR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去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2003年,BBR推出了品牌历史上第一款1:18模型——法拉利超级跑车“Enzo”,空前的采用了法拉利真车喷漆。BBR为法拉利高端产品收藏者的不二之选。

MBI 戴宝尼(美国)
邓泊维利铸币厂创办于1969年,总部设在美国的康尼迪格洲,主要生产销售收藏品,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礼品公司。其销售手段主要通过杂志,互联网等渠道邮购。车模在其产品系列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主要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汽车,以及在汽车模型上加印各种棒球队的广告。产品比例1:24,1:16等。MBI和富兰克林、CMC属同一档次,且车型更为丰富。若您有着浓列的美国情怀,那么MBI的车模定会合您胃口。

GATE 盖特(香港)
GATE与Autoart同属Gateway Global集团,产品共享生产线。只是在原材料,及细节仿真程度上有所折扣,旨在降低成本,主打低端市场。其1:18的产品,在同价位产品中,甚至与略高价格档次的产品相比,做工都勘称优秀。唯一的缺点是,产品款式不够丰富。

Welly 威利(香港)
香港品牌威利,创立于1996年,生产基地同样为我国广东。产品比例以1:18、1:24为主,作为入门级产品,其价格也非常平民化。易于为大众接受。

HOT WHEELS 风火轮(香港)
风火轮车模原产地香港,作为玩具大鳄美泰集团旗下品牌,风火轮拥有大部分F1车队及法拉利的模型产品开发的版权。即是F1收藏者的主要选择,也为法拉利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对于BBR、CMC更为经济的选择。

Hotworks(日本)
Hotworks是日本一家以汽车模型改装为特点的新兴模型品牌,在2005年的日本改装车展亮相后,产品风靡日本、台湾和香港及东南亚。产品做工精良,配备改装套件,动手性强。

Motorart(瑞典)
来自瑞典的Motorart是VOLVO CE(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的御用模型制造商,与VOLVO集团的合作关系非常深厚,其产品主要为工程车、大型货车、巴士等,且因渠道关系在国内市场其产品并不多见。2005年出品的VOLVO C70成为VOLVO轿车收藏者的首选。

BBURAGO 布拉格(意大利)
源自意大利的BBURAGO,其往日的辉煌绝大多数模友都没有亲身见证过。2005年7月在被美昌集团并购后,重新进入市场的BBURAGE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做工上,都与Maisto非常相似。但至少在一些与Maisto不相交叉的款式上,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比较经济实惠的选择。

Ertl 艾尔特/安徒(美国)
艾尔特(Ertl)是以美国本土为主要市场,有着55年生产金属压铸模型的历史。其车模产品仿制对象主要为美国本土车款,产品比例有1:18、1:43、1:64等。包括农场系列、赛车系列、美国麦舍尔系列。其发行的路虎系列产品,一直深受模型爱好者的喜爱。

Matchbox 火柴盒(香港)
拥有悠久历史的Matchbox,在整个玩具产业上留下的足迹,足够写一本书来记载了。对于当今的小车模爱好者来说,无论Matchbox是“美国人”,还是“香港人”。其出品的1:43、1:60的小车永远都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NOREV(法国)
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法国品牌NOREV,其产品正源源进入国内市场,在中端产品上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期待有着近水楼台优势的NOREV能够给国内模友带来更多之前相对匮乏的PSA的产品。

Eagle 鹰(法国)
法国鹰牌出品的现代汽车产品,在众多同级别的车模产品中,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其老爷车系列,及老款消防车产品性价比不错,为囊中羞涩,又偏好此类产品的消费者的理想选择。

RICKO 锐克(香港)
香港品牌锐克,产品以1:18的房车为主,价格平易,做工较好。但市场上有供应的款式偏少。

Checkmate 将军(香港)
香港企业将军以广东为生产基地,是各主要车模厂商的重要代工厂,许多国产汽车的模型产品也都出自将军的生产线。但作为独立品牌的将军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New Ray 宝柏(香港)
总部设在香港的宝柏玩具有限公司(NewRay Toys Co.,Ltd)成立于1987年,专业从事仿真玩具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含盖各种比例的合金车、摩托车、货柜/卡车、火车、飞机、沙滩车、雪橇、遥控/电动模型,及各种主题模型。1999年宝柏公司在中国的北京及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在全国建立起宽广的销售渠道。New Ray出品的货柜车/卡车模型以其实惠的价格,较好的做工,经常成为礼品公司做项目的首选。

CAT 卡特(美国)
美国Norscot公司出品几乎全部款式的卡特彼勒工程机械产品,比例从1:12—1:87应有尽有,价格体系的划分也很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工程车爱好者的收藏需求。

Tomy 多美(日本)
日本玩具巨头Tomy出产的玩具产品之丰富,甚至会超出许多人想象力的范围。袖珍合金仿真车是其中长盛不衰的一个系列,共有120个编号的产品,定期更新款式,以新产品代替老产品,编号不变。迄今总计发行超过600个款式,销售量超过4亿台,总长度甚至可以环绕地球!多美小汽车在风格上,走的是比较倾向写实路线,照著原始车款的模样,缩小比例制造。最大特色是它总会做出可开关的车门,让车迷可以享受一下迷你拟真的快感!

Hongwell 康威/CARARAMA(香港)
香港品牌康威主要生产1:43的小车,价格实惠,做工较好。

JADA 佳达(美国)
Jada Toys是美国加州的一家车模制造商。旗下有多个不同产品系列:DUB CITY、Von Dutch、Road Rats、Initial D等。其宗旨是,紧随汽车市场,将最新潮的产品带到车模市场。近年更致力于生产改装型车模,且大受市场欢迎。2006年Jada Toys正式打进中国市场,首批产品是为人熟悉的日本著名漫画“头文字D”的主角车。模型比例由1:64至1:18。Jada Toys的价格大众化,产品质量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YATMING 一鸣(中国)
YATMING(一鸣)1989年成立于澳门,主要生产1:18、1:24、1:43比例的车模,车款有老式的美国车、欧洲车以及老式的消防车。在美国、西班牙、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等地设有分销机构。

Exoto 依柯索托(美国)
Exoto于1986年在美国成立,最初以生产汽车配件为主,之后逐步转入汽车模型生产。该公司的产品是KEUSSEYAN家族对汽车模型收藏者的完美贡献,他们对产品品质抱着绝对负责的态度,他们的口号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从汽车配件到汽车模型,Exoto三十年来不断地将其产品逐步推至业内顶峰。他们生产的汽车模型之精密,往往令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并且贵精不贵多,产量之少,常在市场上供不应求!Exoto的产品绝对是收藏家的珍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③ 苏联历史

列宁时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注1爆发,之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托洛斯基)指挥的红军通过内战击败了白军和众多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成立。

斯大林时期

1924年,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逝世,之后约瑟夫·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同时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展开了大清洗 。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残酷和犯下严重罪行的独裁者,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

1938年,英法采用“绥靖政策”为了将“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炮制了慕尼黑阴谋。

1939年4月中旬,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议:①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②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③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然而,谈判毫无结果。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实际上给希特勒指出一条向苏联进攻的道路,企图“祸水东引”。1939年冬,苏联因领土纠纷入侵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部分领土,史称苏芬战争。当法西斯德国1941年入侵苏联后,芬兰加入了轴心国集团。

1939年8月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时,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失望透顶,因此于8月23日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出兵瓜分波兰领土,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并入苏联。

苏联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反对社会主义的阿道夫·希特勒迟早会撕毁和约。因此,苏联开始将大批物资、设备从欧洲部分运往大后方,为之后的苏德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斯大林有一点还是失算了,他始终认为德国攻下英国之前不会对苏联发动袭击。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以500万兵力、5100架飞机、3800辆坦克和大量大炮,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斯大林仓促应战,在战争爆发后的一周内,没有发布过任何命令,也没签署过任何文告。由于战争准备不足,苏联红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这也是令苏联成为二战中伤亡最大的国家的重要原因。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直到1944年6月6日盟军发起诺曼底战役。

1945年,包括苏联红军的盟军在攻占了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并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此一举动令苏联倍感威胁,因此针锋相对地于1955年和他的社会主义盟国签订了华沙公约,成立华沙公约组织,同北约相抗衡,冷战时期开始。

赫鲁晓夫时期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政治斗争,最后赫鲁晓夫成为了最高领导人。此后,赫鲁晓夫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接触。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中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达成一系列协定,中苏关系全面改善,结束了此前两国长期的敌视关系。1954年10月3日,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正式会谈,赫鲁晓夫最终对毛泽东想拥有核武器这一要求妥协,答应派专家协助中国建立一座小型原子能反应堆。此后,中苏关系进入黄金时期。

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面批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并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但因此一度引发政治动荡,同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承认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并表示今后将采取措施予以改正。12月31日,赫鲁晓夫新年宴会重新评估了斯大林。

1958年,对于在中国建造长波电台、建立军港的问题上,以及在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中苏发生严重分歧,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1960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所有的科技人员和专家,并向中共追讨朝鲜战争时期所提供的武器的款项,开始了苏共与中共一系列纷争。

1961年4月12日,苏联“东方-1”号升空,尤里·加加林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

1962年10月,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引发了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一次最严重的军事危机。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获得政权,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此间,原本有机会改善中苏关系,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注2。特别是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的边境冲突,更是令中苏关系雪上加霜。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武装干涉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民主改革。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这两次行动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除了东欧集团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纳入苏联阵营,或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权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他提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了剥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将别国变成苏联的附庸国。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还与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耗散了国力,加剧了苏联国民经济遇到的困难。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视为苏联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橱窗,但是由于入侵阿富汗,却变成了有史以来抵制国家最多的一次奥运会。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5年,共产党改革派人物戈尔巴乔夫(戈巴契夫)接掌政权。他改变了许多以往观念。戈尔巴乔夫试图改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治国方法,在国内实行改革和公开化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他试图在苏联建设“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导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产主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积累的错误发生了总爆发,共产党及其政治目标在东欧国家日益不得人心,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苏联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联盟开始走向解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立国家国协),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而灭亡。(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仍然是:“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就此事和许多其他事而言,俄罗斯联邦已继承苏联。)

④ 二战后苏联和新中国分别.

1948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战前水平。1950年,苏联的农业总产值基本达到了战前水平。

新中国用了3年时间,即1952年,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达到并超过了抗战前最高水平。

⑤ 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有什么名车俄系车在中国保有量大不大

拉达,伏尔加,华沙,吉姆,吉斯,菠萝乃滋等。都是老车,这些车在中国刚解放的时候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苏联的车,领导人坐的也都是这些牌子的车,以吉姆,吉斯为多。但后来中国自主生产了红旗这一国产特色的轿车,而且是电动窗的,但冷气方面还是和苏联车一样用冰块,技术有限嘛,后来又出了一款效仿大众桑塔纳的车~上海。直至改革开发后的几年,中国大街上已经淘汰了苏联车,而是引进了更加美观节能的日本车。直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大街上只有拉达这一苏联品牌还保持着一个相对较高的保有量,到了21世纪,这些苏联的老品牌已经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再重工业的影响下,外形蠢笨,耗油量大的苏联车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相比而言,日本车的节能,欧美车的质量与外观都远远超过苏联车的设计理念。但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卡车方面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启示,中国自主研制的解放牌卡车就是在苏联军用卡车~卡秋莎火箭炮牵引卡车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外形很有苏联风格,大鼻子头,与伏尔加,华沙这样车外形很像,这种大鼻子的外观一直影响解放牌卡车到90年代。进入21世纪,中国的卡车工业也开始改进自己车的外观,逐渐模仿像三菱重工,奔驰卡车等品牌的外观,采用平面前脸取代了大鼻子的前脸。包括现在的斯太尔,欧曼,黄海等卡车也淘汰了苏联卡车外观的形态。苏联车的设计理念已经很落伍,但国产轿车及卡车的外观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一直都是在模仿外国品牌,始终很难看到中国自主外观的影子也是国人比较汗颜的一面

⑥ 铁甲列车的俄罗斯列车

◆峥嵘岁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号称世界第-坦克大国和第一装甲列车大国的苏联没有挡住敌人的进攻,大批军用装备被德军缴获。德军非常欣赏苏联人的装甲列车设计,他们发现,红军的标准装甲列车包括4节运兵车厢、4节有旋转炮塔的火力支援车厢、2节高射炮车厢和1个装甲机车头;各车厢均可通过装甲舱口进入,而这些舱口盖都是密封的,观察哨和所有窗口均有装甲板保护。机车头有1根传声管用来通话,传声管由橡皮管和金属管组成,装甲列车的指挥官、机械师、各独立车厢的指挥官和射手间通过它进行内部联系,列车与外界的联系则依靠指挥塔中的无线电台。苏军装甲列车上普遍安装的是ZIS-2/3型野战炮、M1938型122毫米榴弹炮和7.62毫米捷格加廖夫机枪等。德军后来在克里米亚半岛作战时,缴获的苏军新式装甲列车上安装了T-34/76坦克的炮塔。值得一提的是,苏军装甲列车每个车厢内都有机车蒸汽供暖系统,增强了土兵冬季作战的舒适性。
苏联军事专家是这样评价装甲列车的:装甲列车的最大优点是行驶速度快,即便是面临敌人地面和空中打击,装甲列车在1天内也能行驶约500千米,而且-般轻兵器和炮弹破片无法穿透其装甲,因此,这种列车能够与敌人近距离交战,车载的至少4门火炮和8-12挺机枪可以形成强大的火力,而且还有防空能力和运载步兵的能力。
装甲列车的缺点是,无法离开铁轨作战,只要铁轨有一点小的损坏就能使列车失去机动能力。与其他武器相比,装甲列车对后勤支援的依赖性要大得多。列车要不断加水,每天都要补充煤,而且还必须要清理锅炉。
不过,苏联还是认为,他们的装甲列车在二战中十分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在战争第一阶段保卫铁路枢纽的战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56号列车曾将来势汹汹的德军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阻挡于基辅城外,第72号列车曾辗转于明斯克、布里扬斯克、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多处作战;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列车战斗行程达2500千米,一直打到法兰克福,曾击落敌机7架,击毁敌装甲列车1列和7门火炮;乌兹别克斯坦号列车一直打到勃兰登堡。1945年,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前往波茨坦参加三巨头会议时,他赴会的座驾既非战舰又非飞机,而是由8列装甲列车车厢组成的豪华武装列车。
◆特种防空装甲列车
虽然苏军在二战初期十分强调装甲列车的作用,但在战场上德军坦克部队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德军坦克在装甲防护和火炮威力上大大超过了装甲列车的水平。尽管装甲列车的劣势已暴露出来,但战争初期苏军处境困难,不得不在一些战斗中仍使用装甲列车,并在一些装甲列车上加装四联装马克沁机枪或一些特殊的组合防空武器,包括T-34坦克炮塔、高射炮和火箭炮(即苏联人所称的喀秋莎)等,这使它具备了相对强大的火力。这种装甲列车被称作特种防空列车。
苏联陆军《红星报》曾报道,布尔什维克号防空装甲列车,从1942年1月到战争结束共行驶了1.3万千米,击落德机30架,这辆装甲列车既装有轻型和中型加农炮,还装有用于防空的超重型高射炮。
◆铁道炮
1917年后服役的俄国装甲列车归类为铁道炮,其中的1辆是1920年服役的阿塔曼.楚尔金号,它除了列车本身外,车上还装有1辆4轮驱动的装甲车辆。装甲车辆上装有1门大口径、长身管加农炮。这种装甲车辆是否属于列车的一部分从照片上无法判知,但有一项创新,那就是列车上装备有系留气球,乘坐在气球上的观察员能侦察方圆20千米内的地形,向地面部队提供矫正弹道和指示地面目标的信息。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苏联设计师开始致力于开发新的铁道炮。1927年,工程师杜捷尔斯基开始着手将巡洋舰伊兹梅尔号上著名的356毫米加农炮移植到装甲列车上。根据杜捷尔斯基的建议,一个专门负责铁道炮研制的设计局于1930年成立。苏联当时建造的铁道炮均采用现成的舰用火炮,口径有130毫米(最大射程23.5千米)、152毫米(最大射程30.8千米)、180毫米(最大射程37.8千米)和356毫米(最大射程31.2千米)。建造铁道炮计划的目的是与现有的或将要建造的碉堡和海岸火炮配合,守卫苏联漫长的国境线。由于铁道炮必须与海军舰艇协同作战,因此,波罗的海舰队首先装备了铁道炮,然后是远东舰队。不过,到二战爆发前,苏联的这些铁道炮在数量上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苏联第一列新型铁道炮安装1门356毫米加农炮,其车体重达340吨。1932年首批2个铁道炮兵连(各装备3列铁道炮)开始在太平洋沿岸驻守。不久以后,苏联又开始设计出能够在远距离击沉敌舰的180毫米铁道炮和305毫米口径的铁道炮。到二战开战前夕,苏联拥有11个铁道炮兵连,共37列铁道炮。与此同时,苏联的设计师们还研制出了一种203.2毫米榴弹炮,这种炮装在轨道车辆上,并由火车头拖曳,其他国家从未见到过有此类武备。
根据计划,在德军入侵时,岸炮、铁道炮和海军舰炮在反击纳粹德军的入侵中相互配合为地面作战提供火力支援。为此,苏军开始大量部署舰炮、岸炮和铁道炮。驻守在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舰队最早有4个重型铁道炮兵连,1941年8月后又紧急生产了70门铁道炮,组建成29个炮兵连。同时,波罗的海舰队武库中的100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炮以及原准备装在新造舰艇上的火炮都被安装在列车上与其他火炮一起参加战斗。实战证明,铁道炮在炮弹威力和射程上均大大超过了野战火炮。
虽然铁路系统经常被炸毁而且还要花很多时间来伪装车体,但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铁道炮仍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苏军利用列宁格勒市内和市郊密集的铁路网以及新建造的炮兵火力点,使铁道炮能出其不意地移动到敌人后方或其指挥部、预备队、火力据点等目标发动攻击或为己方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据苏联方面统计,在1942-1943年这段时间内,在列宁格勒作战的铁道炮共发射了14.4万发炮弹。
为这些铁道炮提供弹道校正的是空军的一个特殊的中队以及第3飞艇营,他们装备了一些系留气球,观察兵在气球上可对战线后方的敌军重要目标进行定位。
在战争后期,曾参加列宁格勒保卫战的铁道炮加入到反攻德军的行列中,它们的任务是摧毁特定的目标。1944年,苏军在铁道炮的协助下摧毁了位于维堡的德军工事,并在立陶宛梅尔附近压制住了德军火力阵地。有2个铁道炮兵团(其中1个团装备10门180毫米、9门130毫米和12门152毫米铁道炮,另1个团装备17门130毫米铁道炮)后来一直在苏联沿海地区服役。1945年4月有数个炮兵连参加了攻占柯尼斯堡和皮劳的战役,它们在野战炮无法达到的射程上,对德军工事进行了猛烈炮击。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5月共有6个营的62门口径从130毫米至180毫米的铁道炮与陆军部队一同参加了战斗。在837次作战中,这些铁道炮共发射了15028发炮弹,击沉船只8艘,击毁运输火车7列,击伤5列,并摧毁了21座敌军要塞的防御工事。
战后,苏联铁道炮便销声匿迹了,只有在苏联海军博物馆中才能找到一些有关铁道炮的图片和模型。但至少有1辆铁道炮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并公开展出,这辆停在塞瓦斯托波尔火车站的铁道炮装1门152毫米加农炮,有可旋转的炮架和炮塔。
◆铁道装甲汽车
1917年后,苏军在对装甲列车大规模使用过程中发现,他们急需一种机动性好的小型装甲铁道车辆,用来执行各种通信、支援和侦察任务。于是,苏军进行了大量试验,让汽车用轮辋在铁道上行驶。在苏联内战中就使用了1辆装1门加农炮和3挺机枪的加福特-普季洛夫铁道装甲汽车。在苏联红军铁道炮部队重组过程中,计划为每支铁道炮部队都配备侦察和通信用的铁道装甲汽车。苏军采用的BA-20轻型装甲汽车和BA-6及BA-10重型装甲汽车,车轮可随时更换成铁道用或公路用的车轮。德军在1941年缴获了大量这种型号的装甲汽车。
BA-20Shd(Shd是俄文铁道的缩写)、BA-20ShdPU(装有外部电台天线)和BA-6/10装甲汽车外部携带的备用车轮更换起来十分繁琐,于是,苏军开始试验在车辆的前、后装上专门用于铁道行驶的折叠式轮轴,原来的车轮不动,汽车靠前后车轮在铁道上行驶。这种利用倾斜车轴上的小型导向轮使常规汽车在铁轨上行驶的技术,到二战后仍为苏联大量使用。
经过实战,苏军期望能拥有一种既具有装甲列车优点又具有装甲汽车优点的新型车辆。一方面,车体要与铁道装甲汽车尺寸相同,另一方面,火力和作战效能又要和装甲列车相同,但不一定需要那么大的车体。20世纪30年代末,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开发了一种摩托装甲汽车(简称MBW)。这种车辆采用了不少T-28中型坦克的部件,尤其是武器和驱动系统。MBW的外观特征是车辆前端有3对车轮,支撑着车辆上部的T-28坦克炮塔。该车除了有5挺并列机枪外,两侧还有2座活动式马克沁机枪塔。76.2毫米主炮弹药基数365发,并列机枪弹夹145个(子弹10962发),马克沁机枪弹夹48个(子弹共22000发)。该车还装有简易火控系统,即在炮塔上安装了PT-1型坦克潜望镜和TOD型远距观测仪。后者既可电动操作亦可手动。
全车有装甲覆盖,两侧的装甲厚16-20毫米,有10度倾角;车顶装甲厚20毫米,舱门厚10毫米:炮塔装甲厚20毫米。MBW指挥官位于中间的炮塔内。后部2个炮塔也可分别安装1挺并列机枪用于防空。
该车的动力装置为功率294千瓦的M17-T汽油机,可使重约80吨的MBW最大速度达120千米/小时。该车可载重120吨。外部通信则由71-TK-1电台提供,而内部的联络则依靠6台电话。除此以外,该车还装备一套强大的信号灯系统。
战争初期,MBW只装备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司令部直属的装甲列车营。据苏联的一些资料透露,有一些MBW装上了T-34坦克的炮塔和V-2柴油机。有1辆MBW被作为技术样车保留了下来,这辆车装有T-28的炮塔和T-34的76.2毫米主炮,现在无法判断这种混合式的武器配置是设计时的初衷还是后来改装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争中铁道装甲车辆也曾装备过其他各型坦克的炮塔。有一张照片就显示一辆装甲列车装备有T-26坦克的炮塔和主炮(口径45毫米)。
目前现存的铁道装甲车辆除模型和那辆停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铁道炮外,还有1辆保存在莫斯科陆军博物馆的装甲列车,虽然这辆列车是用许多辆残破的装甲列车的部件拼成,但它却逼真地再现了昔日铁道战神的风采。

⑦ 如果没有盟国的援助苏联能单独打败德国吗

一直以来,人们把苏德战争的胜利归功于俄罗斯的大雪以及苏联军民的奋勇抵抗。

但是稍微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就应该知道,德国的气候也很寒冷,同时德军中有大批来自丹麦等北欧国家的士兵,北欧的寒冷也丝毫不次于俄罗斯。

至于苏联军民的激烈抵抗也只能说对了一半,至少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和主体的俄罗斯族宿怨的关系是积极的带路党,一直到冷战期间还有游击队在森林里抵抗苏俄政权。就算是俄罗斯人,忠诚度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在纳粹几乎败局已定,而且没有建立俄罗斯人傀儡政府的前提下,居然靠着被俘叛变的苏联中将弗拉索夫组建了起了拥兵数十万兵力的“俄罗斯人民解放军”。其表现足以让中国的数十万伪军汗颜。

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大量的兵员损失,大量国土、资源、工厂的被占领,导致苏联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那么,是什么让苏联度过了最困难的瓶颈期,并成功在东线战场单独击败在兵员素质、战争物资上占据优势德国的呢--是二战中盟国通过海路向苏联提供的巨量物资发挥了作用。

那么,如果没有盟国的援助,苏联还能完成卫国战争的壮举吗?

苏联拿下了柏林

现在,我们能回答开头的提问了,答案是不能。

几乎每个关键的转折点,都有盟国援助的影子,从苏联几乎最艰难时候急缺的能源和武器,到被围困之时每个人只能吃定量额度的食品补给,再到开始反攻被路况所害急需的交通和后勤资源,以及最后攻入德国本土摧毁防御和守军士气所需要的空军支援。这一切的一切,无一缺乏盟国的援助。

仅举一例,没有盟国在第二次议定书中提供的十余万辆卡车和数百万吨燃料,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就无法形成。1943年决定性的库尔斯克会战和1944年苏军用“大纵深作战”完成的气势磅礴的“十次打击”,如果换成人力和畜力行进的普通步兵和维持的孱弱后勤,那对于苏军将是无法想象的灾难。

甚至,直到二战结束之后,由于本国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美国的援助卡车一直到60年代依旧在兢兢业业地为苏联服务。

而就算有了英美“奶妈”如此“雪中之碳”的强大“神助攻”,苏联人在二次大战中依旧损失了2700万以青壮年为主的人口。这次损失带给的人口结构的损伤是永久性的,直到今天依旧没能复原。

很难想象如果斯大林格勒因为缺粮而陷落,库尔斯克因为后勤而败北,攻克柏林因为缺乏火力,损失扩大数倍等等会给苏联的伤口上撒上多少盐。届时,我们恐怕很难将其称之为“胜利”,只能说是“不胜之胜”了。

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无论英美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援助的苏联,哪怕是抱着让苏联士兵替自己士兵去死的“卑劣”目的,苏联人也应该对此表示感谢。

⑧ 苏联的概述

苏联简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语:CCCP,英语:USSR)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后期称为苏联总统。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 武装力量名称为苏联红军 。

格言 :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 соедныятесь!)
官方语言 俄语
首都 莫斯科
面积:解体前列第一位,为22 402 200 平方千米
人口:总人口293 047 571 (1991年7月),人口密度 13 08/k㎡(1991年7月)
国庆日:1917.11.7(十月革命)
正式解体 1991年12月26日
货币 卢布
时区 UTC +3至+11
国歌 (1917-1944)国际歌
(1944-1991) 牢不可破的联盟
国际域名缩写 .SU (还在被使用)

历史: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这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 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1921年3月,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并且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1924年1月21日,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逝世。约瑟夫• 斯大林获得政权。他通过残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对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同时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

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屠杀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苏联改成了一个工业和军事强国。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苏联军事也比以前强出好几倍。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的疯狂下跌开始,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9年 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结成貌合神离的同盟,同时秘密划分了双方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芬兰和罗马尼亚的势力范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阿道夫• 希特勒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红军和盟军在1945年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的顶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损失兵力1000万,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73%,苏联以2000万人的牺牲为代价,捍卫了正义,捍卫了和平。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仅此一点,苏联就无愧于一个大国的称谓!
二战后,斯大林与其他社会主义盟国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同美国和北约相抗衡。在20世纪中叶的万里晴空之下,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隔洋相望,共同主导了世界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闯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镌刻着“苏联”的字样。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政治斗争。随后赫鲁晓夫掌握了政权。他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苏联的政治斗争从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转变。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从1959年开始,苏共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辩论和争吵。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获得政权。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苏关系处于低谷,只存在名义上的外交关系,并发生过诸如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的边境冲突。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与中国就珍宝岛问题发生武装冲突,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这两次行动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除了东欧集团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纳入苏联阵营,或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权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他提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了剥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将别国变成苏联的附庸国。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视为苏联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橱窗,但是由于入侵阿富汗,却变成了有史以来抵制国家最多的一次奥运会。

1985年,共产党改革派人物戈尔巴乔夫接掌政权。他改变了许多陈腐的旧观念。戈尔巴乔夫试图改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治国方法,在国内实行改革和公开化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他试图在苏联建设“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导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产主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积累的错误发生了总爆发,共产党及其政治目标在东欧国家日益不得人心,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 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

在原苏联境内,现在分布有十五个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其中除波罗地海三国外的其他国家组成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即独联体 。

苏联领导人(按时序排列)
苏联共产党 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 1917年10月6日 - 1922年4月3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联共19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3年9月7日 - 1964年10月14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 - 1982年11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 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2日 - 1984年2月9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3日 - 1985年3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 - 1991年12月25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国家元首
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 - 1917年11月21日(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1917年11月21日 - 1919年3月16日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基 1919年3月16日 - 1919年3月30日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1919年12月30日 - 1938年7月19日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为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1946年5月9日 - 1953年3月1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克莱门特•叶夫罗莫维奇• 伏罗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 - 1960年5月7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 - 1964年7月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1964年7月5日 - 1965年12月9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 1965年12月9日 - 1977年6月16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 - 1982年11月10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 - 1983年6月16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 安德罗波夫 1983年6月16日 - 1984年2月9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 - 1984年4月11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4月11日 - 1985年3月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 - 1985年7月27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葛罗米柯 1985年7月27日 - 1988年8月1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8年8月1日 - 1989年5月25日 (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为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为苏联总统)

政府首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3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 1924年1月23日 - 1930年12月19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1930年12月19日 - 1941年5月6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 - 1946年3月19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为部长会议主席)
格里高利•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 - 1955年2月8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1955年2月8日 - 1958年3月27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8年3月27日 - 1964年10月15日 (部长会议主席)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 - 1980年10月23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1980年10月23日 - 1985年9月27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1985年9月27日 - 1991年1月14日 (部长会议主席)
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 1991年1月14日 - 1991年8月24日 (苏联总理)
经济

苏联经济:按 社会主义 模式发展。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 1928年 至 1932年 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 化学工业 和航空航天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则非常落后,造成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 莫斯科 、 列宁格勒 、顿巴斯、 乌拉尔山脉 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 波罗的海 沿岸、西 西伯利亚 和 伏尔加河 中下游。苏联的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调控,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都由隶属于中央和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规定。
在 沙俄 时代,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苏联的粮食一直不能自给自足。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 汽车 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
苏联的主要粮食作物为 小麦 ,其他重要作物还有甜菜、棉花、马铃薯、玉米、烟草。高加索地区有咖啡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文化: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控制,在不触及政治、作品经过审查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创作。但是所谓“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被禁止。
苏联科学研究中心是苏联科学院。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官方通讯社为 塔斯社 。苏联共产党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行政区划:全联盟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加盟共和国下设边疆区和州,全国共有155个州(область)和6个边疆区(Края),在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按各民族人数多少分别成立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自治专区,全联盟共设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10个自治专区(автономная район)。

这15个加盟共和国和其下辖的自治共和国分别是: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РСФСР)

下辖:
巴什基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Башкирская АССР,Башкирия)
布里亚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Бурятская АССР,Бурятия)
达吉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Дагестанская АССР,Дагестан)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Кабардино-Балкарская АССР,Кабардино-Балкария)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Калмыщкая АССР,Калмыкия)
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Карельская АССР,Карелия)
科米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Коми АССР,Коми)
马里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Марийская АССР,Мария)
莫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Мордовская АССР,Мордовия)
北奥塞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Северо-Осетинская АССР,Северная Осетия)
鞑靼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Татарская АССР,Татария)
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Тувинская АССР,Тува)
乌德穆尔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Удмуртская АССР,Удмуртия)
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Чечено-Ингушская АССР,Чечено-Ингушетия)
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Чувашская АССР,Чувашия)
雅库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Якутская АССР,Якутия)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Укра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УССР)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БССР )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Эсто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ЭстССР)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Латв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втССР)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ЛитССР)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Молда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МолдССР)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Груз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ГрузССР)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Армя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рмССР)
下辖: 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Абхазская АССР,Абхазия)
阿扎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Аджарская АССР,Аджария)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зербССР)
下辖: 纳希切万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Нахичеванская АССР)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Казах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КазССР)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Узбек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УзбССР)
下辖: 卡拉卡尔帕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Каракалпакская АССР,Каракалпакия)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Киргиз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КиргССР)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Туркме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ТуркмССР)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政治 :根据苏联宪法的第六条, 苏联共产党 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党的政治局成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上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他们的子女可以轻易地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这样的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棒的工作。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 克格勃 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次一等的阶级为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与美国展开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去 黑海 度假,或者领着政府补贴在疗养院里休养。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虽然没有多少消费品可卖,但是物价也比较低。但是与北欧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苏联宪法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是非去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斯大林之后的党内斗争采取了比较文明的方式。失败者不再被枪决,而是流放到边远地区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对于持不同政见者也不再采取肉体消灭的措施,而是视其影响力的高低,采取流放出国或者关入特殊精神病医院的惩罚。普通民众中的政治犯则象刑事罪犯一样关入监狱和劳改营。 克格勃 是苏联恐怖统治的代名词,它有70多万雇员,和差不多同等数目的告密者。克格勃的势力在国内渗透到了各个阶层和各个部门。事实上,“克格勃”这个词如今已经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统治的代名词。值得一提的是,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就曾经是苏联驻民主德国的特工。

阅读全文

与电动汽车ccc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凯撒旅行社招聘 浏览:748
阳江海韵戴斯度假酒店 浏览:590
电动汽车技术政策 浏览:261
户外街舞垫子 浏览:491
fuso越野房车多少钱 浏览:913
京郊特色度假 浏览:724
山羊皮卡车 浏览:374
中国旅游安全问题 浏览:399
武汉新能源汽车销售 浏览:142
l怀化旅游攻略 浏览:897
车个性内饰 浏览:135
奔驰S级内饰改装 浏览:101
皮卡并线 浏览:398
皮卡堂食物 浏览:8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浏览:547
东京到大阪旅游攻略 浏览:492
东风轿车价格 浏览:293
金希澈豪车 浏览:826
皮卡丘人气 浏览:924
峨秀湖国际度假区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