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陇南首富是谁
英国人胡润在上海发布中国“2007胡润百富榜”,这也是胡润百富榜第九次发布该榜单。本次上榜富豪达到800人,甘肃富豪无人进入前100名,上榜的是刘建民和甘肃另一位企业家。而排名最靠前的刘建民以总资产33亿位居第250位,成为甘肃首富。
② 甘肃陇南事件是怎么回事
要深思传言何以酿成甘肃陇南事件
甘肃省委对事件定性非常清楚,这起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因酝酿中的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而引发。 2006年,陇南市提出在武都区东江镇建设东江新区,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征地拆迁。但是,从2008年3月开始,有消息说陇南行政中心将迁往成县。
行政中心的搬离,极有可能带来工商业中心的变迁、城市基础设施的降温、公务员等强势消费人群的流失,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武都来说,不可能不考虑这样的影响。还有一个更为敏感的问题在于, 2006年才开始上马的东江新区建设将何去何从。一旦地级市的行政中心迁离武都,所谓新区前无机关云集的盼头,后有丧失投资支撑的忧虑,此前所规划的蓝图能否落实自然让人不踏实。那些尚未落实回迁房的居民,其寝食难安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但是,说到底,所谓的行政中心搬迁只是一个 “酝酿中”的传言。搬还是不搬,未有定案,冲突本无发生的理由。
在传言与冲突之间,有大半年的缓冲时间。当地政府若真有搬迁行政中心的意向,那么如此重大的决策项目,理应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征求各界的意见。必须向民众尤其是利益有可能受损的武都居民讲清楚,搬迁的必要性何在,搬迁之后的利益塌陷将如何填平。
“尚未批准”,凭什么先斩后奏?
在相关报道中,有一段文字:省委、省政府和陇南市委、市政府认为,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的问题国家尚未批准,群众有意见和想法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绝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尤其不能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挑唆。
如果记者的表述准确无误,那么 “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国家尚未批准”,是指该工程实际上至今并未通过立项程序,或许连征地手续也未必办齐全。既然如此,相关部门凭什么先斩后奏,要求数十户居民集体拆迁?对拆迁户提出的住房、土地,以及今后的生活等问题,当地信访部门又怎么可能作出明确答复?
在 “国家尚未批准”的情况下,陇南市政府拟开建行政中心,与众多拆迁户发生利益冲突,与行政无据、违法拆迁,恐怕不无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试想,如果市行政中心搬迁项目已获正式批准,而且,事先就拆迁户的住房、土地等问题,经过充分沟通、协商,都作出了合理安排,那么,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即使再有能耐,又怎敢与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较劲,乃至挑起这场扰乱社会秩序的官民对决事件?
陇南事件:暴力必须谴责,思维更需革命
但凡群体性事件,常常夹杂暴力的阴霾。无论暴力的拳脚带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都将因对法律的漠视、公共秩序的损害而带有无法推脱的 “原罪”。
与 “谴责暴力”相提并论,甚至尤显重要的是执政者思维的改进。
在甘肃陇南市政府新闻办的一纸信息说明里,事件经过以一种线性、单向、混沌的特征显现在公众面前,公众看到的是 “群众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总是 “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冲击”,总是 “政府和执法人员”的忍辱负重,最后给世人总是一种印象——群体性事件上升为一种近似过去政治领域中的 “敌我矛盾”。
此种信息的表达方式,归根结底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与此前很多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思维惊人相似,贵州瓮安事件曾有过,云南孟连事件曾有过,这种动辄就把群体性事件简单定性、模糊定性的思维,正是传统专政思维的某种延续。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现状。
正是有上述这般简单定性、模糊定性的思维作祟,很多群体性事件不是在一种公平的、及时的、妥协的、宽容的状态下得到处置,反而是在一种简单的、固化的、迟滞的乃至粗暴的方式下得到处置,结果不仅不利于群体性事件的妥善解决,反而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酿成悲剧。
对陇南上访人员冲击市委的反思和建议
首先需要厘清一些疑问。
上访的只有30多人,但后来怎么一下子有了2000人聚集市委?其间的形势逆转又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因何发生的?陇南市委、市政府的接访是否及时、是否有足够诚意呢?如果接访及时,又有诚意倾听上访群众意见,又怎么会演变成一场形同流血冲突的群体骚乱?
对此次群体性事件的 “定性”,人们再次看到了惯用的“少数别有用心的人”、 “不法分子”、 “教唆”、 “煽动”等极富“对立”色彩的词汇。姑且抛开这次事件是否真的是上访群众被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的这个问题——如果真是这样,对不法分子当然要打击。但问题是,在此之前先不要给上访者扣上 “帽子”,而且如此定性有转移焦点、混淆视听之嫌。再说,陇南市委、市政府作为矛盾纠结甚至冲突的一方,其间在接访、处置等方面是否存在某些过失已然存疑的状况下,贸然给事件 “定性”未必恰当,也难以服众。
30多人集体上访,最终酿成2000人冲击市委机关,时间从早上9点多扰攘到次日凌晨2点,这表明事态的演变、激化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在这期间,陇南市委、市政府究竟做了哪些具有诚意的疏导工作以平复群众情绪,从而化解或消弥矛盾冲突、控制事态发展?其应对措施是否恰当?人们看到的事实是,矛盾在一步一步恶化,事态不断恶化,最终演变成了冲突悲剧。最后通报所说的 “执法部门果断处置”,又是如何果断处置,采取何种手段?
为何 “劝说、疏导”比不上 “教唆、煽动”?
但凡群体性冲突的背后往往都有深层次的成因,此次群体性事件恐怕也难例外。上访及围观的群众,为何对政府的劝告疏导置若罔闻?为何政府的劝说疏导就比不上 “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的教唆、煽动呢?政府的号召力、公信力哪里去了?还有,当地的干群关系为何如此紧张,以致到了一经 “教唆”、“煽动”就一触即发?而且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冲击市委机关?在这背后究竟隐含怎样的政治生态和民生疾苦?……所有这些,恐怕难以寄望于陇南市委、市政府来给出客观答案了。
从这宗严重的上访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激化来看,陇南市委、市政府的应对、处置可以讲是完全失败的,令人质疑其能否处理好事件的善后工作。
因此,对于此次事件,建议由更高层次的领导,如甘肃省乃至中央特派调查组来主导处理,这样才有可能较好地做好善后工作。
另外,此次群体性事件也亟需更全面的、更具细节的信息披露,不能全由陇南单方面自说自话了,否则事件的核心真相难免被遮蔽或者不完整,从而无法还原和呈现事件的真实全貌。
这次陇南群体事件也再次警示,当前部分地方因群众利益受侵害、干群对立等因素造成的社会矛盾,已经尖锐、严重已到了接近爆炸边缘,以至于影响局部社会稳定的严峻现实。
③ 甘肃陇南那里好不好啊!
陇南市是甘肃气候条件最好的地方,几乎没有工业,陇南武都是陇南的行政经济中心,尤其在现在到处都被雾霾侵袭的情况下,那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2008年地震后,很多重建项目现在已见效果,真是甘肃的陇上江南了。我是陇南人,现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去都舍不得走。对了,还有那里有名的小吃,早点人们都不做,直接在外面现买先吃,保你吃两周都不重样!
④ 甘肃省各市的车牌号
甘肃省车牌开头是甘
A 兰州市 B 嘉峪关市 C 金昌市 D 白银市 E 天水市 F 酒泉市 G 张掖市
H 武威市 J 定西地区 K 陇南地区 L 平凉市 M 庆阳市 N 临夏回族自治州
P 甘南藏族自治州
⑤ 甘肃陇南怎么样
原陇南地区, 已于2004年1月受国务院令, 撤地设市, 正式成为(正厅级) 陇南市, 原武都县改为武都区 (用作市政府的所在地)。陇南市, 位于甘肃省最南端, 隶属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 正东方向紧邻(陕西)汉中市, 正南方向毗邻(四川)广元市, 正西方向靠近(藏南)阿坝羌族自治州,地处陕甘川三省要冲, 素称“秦陇锁钥, 巴蜀咽喉”。陇南市目前下辖有:武都区、宕昌、文县、康县、成县、徽县、礼县、西和、两当县,合计为9个区县。总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 283.2万 (2014年)。附图: (点击地图 可放大)
陇南地处 山大沟深的秦巴山区,文化遗迹及旅游景点非常多,且生活节奏缓慢,气候宜人,有陇上小江南之称,适宜旅游度假。外来人口不多,也没有工业厂矿,四季无空气污染,非常宜居。但民风朴实,但交通不便,且经济欠发达。
⑥ 甘肃陇南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陇南行政中心搬迁引起的事件
1、行政中心的含义行政中心,也称政治中心、政务中心(这个概念稍小些)等,简而言之,是指某个行政区划内最高政府职能的集合或者总称,根据行政区划范围的大小,有不同的称呼。我国实行5级政府管理体系,国家级行政中心称为首都,我国的首都驻地是北京市;省区级行政区划行政中心称为省会;市州级称为市或州府;县级称为市或县城;乡镇级一般称为乡集镇或建制镇。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多出一级,现在我国在局部地区正在试行“省管县”,即省直辖县。
2、陇南市行政中心的历史和现实陇南市现辖1区8县,仅有的一个区是武都区,也是陇南市政府驻地,即行政中心所在地。但陇南市设立地级市的时间并不长,2004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陇南市,武都县更名为武都区,为陇南市人民政府驻地。从实际操作来看,撤地建市之后,并没有修建新的市政府办公楼,仅仅是把原来行政公署的牌子换成陇南市政府和其它机构。从以上可以看出,陇南市和武都区的历史都不是很长,那么在此之前是哪种管理体制呢?
陇南市设市之前称为陇南地区,由甘肃省政府派遣行政专员管理,行政专员常驻地称为行政公署,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公署并非一级政府,仅仅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代为管理当地事宜,陇南市设市之前行政公署所在地是武都县。解放以来,武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武都专区(含若干县)行政督察公署所在地,但在1958年4月,武都专区撤销,并入天水专区。1961年11月,武都专区恢复。198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行政公署迁驻成县,但由于历史原因,实际并未搬迁,有部分省市直机关搬迁至成县,行政公署依旧驻武都县,直至2004年陇南撤地建市。
3、陇南行政中心提议搬迁的背景和过程3.1 背景和程序陇南行政中心搬迁为何旧事重提呢?根据一些反对搬迁的网友的说法,早在5.12大地震之前的3月份,就在民间有陇南市搬迁至成县的传说,当然,应该相信这只是一个传说,因为如果是事实的话,那只能说是某些人好大喜功。
根据笔者掌握的有据可查的资料,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应该是在5.12之后。但无论如何,总有一个最先提到行政中心需要搬迁的人,这个人是谁呢?不知道!按照市级行政中心搬迁的一般程序,应该是由当地政府组织相关材料,形成报告之后送达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向国务院打报告,申请搬迁,一般国务院会派遣专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论做出决定。
根据以上程序,首先是自下而上的申请,然后是自上而下的审核和审批,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提出行政中心搬迁的始作俑者应该是地方政府。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应该说是有的,即所谓不可抗拒因素。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行政区划变动异常频繁,基本都是自上而下的,下级政府和部门只是忠实的执行者。但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了,行政区划的调整也变的异常慎重,强调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科学合理,在这种情况下,自1985年以来,甘肃省基本没有大范围的行政区划调整,只有按部就班的撤地建市。也就是说,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一直没有碰到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
3.2 过程因此,5.12大地震成为了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的一个契机,一个“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果说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已经被国务院“批复”,那么,肯定存在一个报告,至于这个报告是由哪一级政府部门组织形成的,不得而知。
据兰州晚报报道,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了陇南市行政中心灾后迁建评估专家委员会。兰大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教授分任该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就陇南市级行政中心灾后异地迁建事宜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研与分析评估工作。经过3次会议讨论,现已形成陇南市级行政中心灾后异地迁建专家评估报告,上报国务院审批。
这则消息绝大部分的真实性勿需怀疑,但国务院绝对不会批复一个专家委员会的技术报告,充其量,这个报告只能作为一个主报告的附件。也就是说,有一份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正式申请报告,等待或者已经被国务院批复、否决了。
4、陇南行政中心搬迁的依据那么,申请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熟悉陇南市的人都很清楚,从陇南市域范围内看,行政中心搬迁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县。成县和武都比较,到底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4.1 人地关系凡是去过武都的人都知道,武都是一个典型的带状河谷城市,受到“两山夹一川”的地理条件限制,主要建设集中在白龙江北岸的阶地上,在这个不足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容纳着大约7万人,按照一般城市的容量,人口超出1倍有余。而且建设比较混乱,道路不成系统,周边山体绿化状况也较差。总而言之,现状的武都城区整体建设管理水平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由此而直接导出的一个结论是,这不像一个地级市。事实上,这句话很多人都说过,包括部分武都区人民。反观成县,则正好相反,成县的规模并不比武都大,但是用地方正规整,建设状况也远胜于武都,周边山体植被良好,环境优美,城市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4.2 灾害影响武都城区地处秦岭山系,介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三大地貌单元之间,位于西秦岭纬向构造带与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交汇处,地层破碎,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活动频繁,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密集区之一,也是甘肃省省受地震、泥石流、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武都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设防烈度为7—8度。除5.12外,武都区历史上地震较多、震级较强,破坏严重。根据《陇南地区地震目录》,武都地区发生过多次强震。由此可见,武都城区一贯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两山之间极窄,强震后形成堰塞湖的可能性极大,将会严重威胁人民全中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泥石流灾害来看,城市未来建设用地范围之内,白龙江两岸泥石流沟总数达59条。如此严重的灾害,本质原因是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我国著名的灾害严重地区;其次是受历史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武都城市发展较为落后,无法担负巨额的灾害治理费用,城市许多地段都处于对灾害不设防的困境。因此,武都所面临的灾害,虽然存在治理的可能性,但代价高昂,而且隐患永远无法排除,因此,武都城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成县基本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因此即使发生地震,成县也几乎没有次生自然灾害。而次生自然灾害正是武都的最大隐患。
4.3 城市功能由于武都是市政府所在地,因此,在陇南市域范围内起作用的主要是行政中心职能;从产业来看,武都区三次产业结构比约为28:17:55,从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武都城市仅有少量的农副产品初加工产业;从商贸物流业分析,担负陇南市南部物流商贸中心。综合来看,除行政中心职能外,武都城市主要担负武都区范围之内的中心功能。
从陇南市域范围来看,陇南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最好的是徽成盆地,而且发展的基础和后劲都远远超过武都,武都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滞后,使城市在总体功能上严重缺失,带动陇南全市发展的作用非常有限,产业功能的明显缺失,甚至很长时间内无法弥补,是武都城市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和门槛之一。
因此,武都城市的发展应当重新审视,从市域范围内重新定位,从自身发展的要求重新整合,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发展计划。
4.4 交通分析从目前来看,武都区和成县对外交通水平相当,甚至武都略高一筹,两地均无航空和铁路;从规划来看,目前有在成县建设支线机场的意向;兰渝铁路干线,兰海高速公路干线均通过武都,而成县仅有支线和连接线通过,建设时序上也落后于武都。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兰渝铁路干线已经动工,而兰海高速公路武都段虽然举行了开工典礼,却迟迟没有动工,如果行政中心搬迁,不排除改线的可能性。
因此,武都和成县对外交通联系,从可预期的时间段来看,依然是基本相当。
以上几点应该是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的主要依据,而且主要是站在陇南全市(1区8县)的整体发展来考虑的。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总有正反两面,如果搬迁只有好处,1985年行政公署为什么没有实际搬迁呢?武都为什么会发生上访甚至冲击事件呢?
5、围绕陇南行政中心搬迁的利益纷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武都区发生上访冲击事件外,陇南其他县并没有什么动静。因为陇南市政府并不只是管辖武都区,而是管辖全市1区8县。那么,除了因为陇南最高行政管理机构自古到今多数时间驻扎在武都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使武都区有人反对搬迁呢?当然有,而且只能是利益原因。一旦涉及到利益,任何问题都会变得严峻起来,甚至演化为社会和政治问题。
⑦ 甘肃陇南是甘肃省最穷的市吗
甘肃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省,2017中国省市经济排名甘肃排倒数,全省只有省会市兰州在二线城市榜上。
⑧ 豪车车主将货车司机拽下辱骂,导致货车溜车司机险遭碾压,对此你怎么看
在甘肃陇南的街头上演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场面。 在SUV和卡车之间发生驾驶纠纷后,两位车主发生了争执。 SUV的主人将卡车司机从驾驶室拖了下来,试图教他一个教训,但是卡车打滑了,卡车司机差点被撞坏了,但幸运的是,一个警察冲了过来,跳进汽车里来刹车卡车,否则会 造成新的事故。
目前,卡车司机因轻伤被送往医院治疗,而SUV司机因涉嫌挑衅而正在接受调查和处理。 一场小小的驾驶纠纷几乎变成了一场车祸的灾难。 在这次事故中,两位驾驶员都非常不舒服,而且都严重怒视了道路。 卡车司机在马路中间过马路的行为非常危险,因为人身纠纷会导致交通拥堵并损害其他车主的利益。 但是,SUV所有者来不及想打人,为时已晚,这几乎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冲动造成了灾难。 冲动是魔鬼,两个车主都为冲动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而收益却不值得损失。
⑨ 谁去过甘肃陇南,怎么样好嘛
我老家就是陇南。生活节奏缓慢,火车和高速以及机场都在修呢,气候宜人,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看在是我家乡的份上,把分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