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华大学周围比较好玩的地方
购物和看夜景的话就去海淀黄庄那边,游玩的话假如说逛校园的话,北大,清华都是不错的选择。游览名胜的话就去圆明园(特别近,出清华西门便是),颐和园(地铁四号线北宫门站下车随人流即可到)。
Ⅱ 西安最值得去的十二个地方有哪些可以说说吗
耿峪峡谷漂流、秦岭大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鲸鱼沟都是西安值得去的地方
1、耿峪峡谷漂流:耿峪丛林峡谷漂流距离西安40公里,西汉高速、环山旅游线等多条公路均可到达,是最刺激、最生态、最便捷的西安漂流地,是陕西丛林峡谷漂流唯一的绿荫漂流。船在水中漂,人在画中游,就是耿峪丛林峡谷漂流的真实写照。耿峪丛林峡谷漂流周边有道家圣地楼观台、财神庙、爱情谷、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等景区,景区服务设施完善,无论是家庭享受山水之乐,情侣携手避暑游玩,都市白领远离喧嚣,这里都是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4、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半坡国际艺术区原名纺织城艺术区,被称为“西安的798”,由原先西北第一印染厂改建而来。约6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出工业文明的辉煌传奇,整片纺织城区域也曾是西安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被美誉为“小香港”。外观看起来是一个废弃的工厂,院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复古火车头,还有墙壁上各式各样的涂鸦。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艺术氛围浓厚,有许多有创意的小店,人不很多,安静,你可以静下心慢慢去欣赏,品味。
5、鲸鱼沟:鲸鱼沟位于白鹿原狄寨镇南2公里,距西安约30公里,为灞桥区与长安区交界。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郁,优美的湖光山色,使人如入仙境。这里是西安郊区最近、也是唯一拥有天然竹林的旅游景点,置身竹海静静地漫步,竹叶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沟内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阳春山花遍野,争奇斗艳;炎夏浓荫蔽日,凉意袭人;深秋红叶烂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岭银装,玉树梨花。
Ⅲ 颐和园—清华—北大—圆明园 路线
建议路线颐和园——北大——圆明园——清华
Ⅳ 先去兵马俑还是先去华清池
先去兵马俑,再去华清池。
基本上所有公交车的终点都是兵马俑,所以先专到最远的兵马俑,早属上人少一点,排队时间短,8点半开门,尽量八点多就到,然后从兵马俑往回坐车到华清池,然后华清池再回市区。
若不看晚上的长恨歌先去华清池好,这样可以返程时在兵马俑坐始发车哦。
华清宫骊山在一起的,可以爬山俯看夜景或是看日落都挺美的。
Ⅳ 华清宫和骊山的作文500字
当白云与蓝天相遇,白云便多了一份宽广,蓝天又增了一份柔情;
当青山与流水相遇,青山便多了一份细腻,流水又增了一份坚毅;
当我们走入盼望已久的军训生活,与我们的伙伴朝夕相处,与我们的教官共同努力,我们的世界,又多了一份真诚的情谊;我们的灵魂,又受到了一份来自绿色军营的神圣洗礼;我们的心灵记忆,也会因此而增添一份难忘的军旅情怀。
还记得8月20日吗?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大同一中高一年级六百六十多位同学徒步一个多小时,终于踏入了大同市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的大门,从那一刻起走到现在,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四个难忘的日日夜夜。过去的四天里,我们播撒了一路的辛劳与汗水,亦收获着一路的真情与感动。
记得来到这里的前一天,我们高327班的班主任刘进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8.19训话”,老师说:“孩子们,你们是一中学子,也是军训成员,在你们前方的道路上,有丽日和风,也有狂风暴雨,面对可能要来到的困难与挫折,你们不应抱怨、不应流泪,而应满怀喜悦的去迎接它,让路旁的荆棘磨练你们的意志,并最终成长为当之无愧的一中学子!要做人生途中勇敢的弄潮儿,去搏击风浪,驾驭未来!”,那么,站在军训第四天的夜晚,我们可以自豪而自信的说:“老师,我们做到了!一中,我们做到了!”
“崇德、树人、博学、求真”一中人铸一中魂,一中魂塑一中人。训练场上,我们留下了奋进的足迹;食堂餐厅,我们铭记了节俭的美德;寝室宿舍,我们结下了诚挚的友谊……而我们的个人素质,也在一天天的提升,再提升!
一中学子,心怀感恩。日日夜夜的训练,点点滴滴的成长,我们不会忘记,是谁陪伴我们走过,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伙伴。是我们的教官!是他们带领着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一路勇往直前!是他们在一路默默的付出着,奉献着。可是,我们何曾听到过他们的一句怨言?没有,甚至连一声轻轻的叹息都没有。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在我们的训练场地,有这样一位教官,他为了为同学们带来最标准的动作要领,一遍遍重复着动作规范….最后,教官咽喉充血,嗓音沙哑,可是由于一位同学不小心打碎了水杯,这位年轻的教官,始终没能喝到一口水…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依旧在为同学们一遍遍讲解着动作规范,在休息时间还不忘为大家带来一支嘹亮的军歌,可是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最温暖的笑容,在他的口中,我们听到的始终是最真诚的鼓励。记得第一天的时候我的齐步总是很难和上节奏,教官就对我进行“单独辅导”,一遍不行来第二遍,两遍不行来第三遍,第三次还是不行,教官依旧温和地鼓励我“别放弃!再来!别放弃,再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愠怒,没有一丁一点的抱怨,年轻的教官,在烈日炎炎骄阳如火的盛夏天,始终就那样温和而严格的训练着……相信不仅仅是这一位教官,在我们的训练基地,试问哪一位教官不是这样不计报酬,不辞辛劳的付出着?
一中学子,自强不息。训练场上,我们英姿勃发;食堂餐厅,我们井然有序;寝室宿舍,我们礼让互助;心底深处,我们牢记自己是一中人,是军训者!我们一路拼搏,从不轻言放弃!尽管,我们也是孩子,尽管,我们也知辛劳……多少次,我们的脸庞被汗水冲刷;多少次,我们的伤痕用阳光抚平;我们也曾因伤痛而险些放弃,我们也曾因想家而彻夜难眠,我们也曾想过逃避,然而,当看到老师关切的目光,当受到教官诚挚的帮助,当伙伴们真纯的鼓励再次浮现,当心底的那份军旅情怀再次升腾,我们又怎能说出:“我要退出。”这般懦弱的字眼?!不!不能,因为我们是一中学子,因为我们是军训成员,因为我们等待着,等待着以我们的训练成果展现当代一中人的夺目光华!展现新时代中学生的骄人风姿!
我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名字:李其。拉歌场上,他的身影永远那么矫健,他的歌声永远那么嘹亮,他,就是我们高327班的一位同学,几天来的训练已经让他体力透支,然而,他始终坚持着,甚至连一个“累”字也不曾从他口中吐露,他也只不过还是个孩子啊,可是,为了梦想坚持不懈,永不言弃,这,就是一中学子的风采!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天的训练,在最后的队列演示中,我们终于摘得了多个单项第一的桂冠,当成功的喜悦如雾霭般在心间氤氲升腾,所有的伤痛都将渐渐消失,剩下的,是我们那份难以言表的欣悦与欢乐,如同剥掉了糖纸的巧克力,里面那份让人满足的甜蜜与幸福,久久地融化在阳光的温暖里。
几天的日子真得很漫长,漫长到我们的伤痛已经渐渐忘却,几天的日子也真得太短暂,短暂到我们的喜悦还意犹未尽,然而无论怎样,几天的军训生活终将结束,但是我坚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中学子必定会时刻以军人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军人的高素质时刻监督自己,这一次的军训,也必将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纵观古今,热血军魂如红日光焰万丈长;睥睨群雄,一中学子似白羽雄鹰千里翔!
在演讲的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小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我曾在前边提到的那位教官吧?在训练结束后,我们是多么渴望知道他的名字,可是,教官只是淡淡地:“我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服务,我不辛苦。”那一刻,我们的眼眶湿润了。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细心的发现了这一场景后,轻轻地告诉了我们这位教官的名字:张大贺。在此,请允许我用一声“谢谢”来对我们所有的教官和老师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Ⅵ 先去兵马俑还是先去华清池
先去兵马俑,再去华清池。
基本上所有公交车的终点都是兵马俑,所以先到版最远的兵马俑,早上权人少一点,排队时间短,8点半开门,尽量八点多就到,然后从兵马俑往回坐车到华清池,然后华清池再回市区。
若不看晚上的长恨歌先去华清池好,这样可以返程时在兵马俑坐始发车哦。
华清宫骊山在一起的,可以爬山俯看夜景或是看日落都挺美的。
Ⅶ 北京公交那条线看北京夜景最好我现在在清华园
北京23点以后到凌晨4点30,有夜班公交车,在北京城郊区运行,方便的话,可以乘这些夜班公交车看专北京夜景。这些属夜班车是以2开头三位数车,如201,202,203,……212路。
203路是北京南站到北京站的,204路是北京站到北京站的环线,在北京市内转一圈,不错,209路是北京站到颐和园的离清华大学比较近的一条线路。
不过夜班车发车间隔时间较长(不同线路发车时间不同),要耐心等待。
也可以打公交热线96166,咨询。
Ⅷ 去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应该先去哪个地方
路线攻略
早上从酒店出发,到火车站乘坐306,是每15分钟一班。上车后,先买去华清池的票,车程约1.5小时,到华清池最好请导游,导游费是40元,可以与别的散客AA合请一个导游,参观时间大约2小时。
三个景点简介
骊山景点介绍
这里每天08:00~18:00对外开放。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又名“绣岭”。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城南,距离西安市区30多公里,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它的门票是旺季(3~11月):70.00元,淡季(12~2月):45.00元。
秦始皇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的门票是旺季(3月1日~11月31日):150.00元,淡季(12月1日~2月28日):120.00元。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目前为止发现了三个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
华清池简述
华清池,又名华清宫,包括原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3月--11月价格150元/人;12月--次年2月底价格120元/人
Ⅸ 过华清宫的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从各个角度,描绘昔日繁华富丽的华清宫而今荒凉破败的景象,暗寓讽刺和感喟之意。首句写华清宫春夜的凄凉可怖气氛。在月色明媚的春夜,当年华清宫车马合背,宫女如云,灯烛辉煌,歌吹沸天。中唐诗人韦应物这样描写:“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背溢四鄽。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朝廷无事共欢宴,美人丝管从九天。”何等盛况,何等排场。然而,“繁华事散逐轻尘。”(杜牧《金谷园》)而今唯有一轮清冷的春月,照着这荒无人迹的宫苑;从黑黝黝的丛林里,传来阵阵寒鸦的哀鸣。一片凄凉冷落。次句写诗人隔着积满尘土的窗帘,看到宫花仍旧迎春盛开。但无人观赏,显得那样寂寞悲苦。颔联写诗人俯仰所见之景。仰看宫檐,一团团云雾从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间涌出;俯看御阶,石块在多年风雨剥蚀下已经残破断裂,紫色钱形的苔藓欹斜横生。以上四句,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实景。颈联境界一变。诗人为使讽刺的意蕴更加尖刻,发挥大胆的想象力,巧妙地创造出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景物意象。“玉椀”是实物。宫殿荒废已久,案上玉椀犹在。椀里即使原先盛满美酒,也早已挥发净尽了。而诗人却设想玉椀里至今仍剩有残酒没有喝完,仿佛还在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说“残露”而不说“残酒”,含蓄委婉,暗用汉武帝造仙人承露盘以求仙露的典故,隐寓讽意。宫灯也是实物。但灯油或蜡烛决不可能一直燃点不熄。诗人竟想象宫灯还在亮着,昏黄的灯光映照着灯上的旧纱。(“点”作点污解亦可通。但仍是写实,意蕴较浅。)这两笔非常精妙绝伦。诗人从实象中创构出虚幻的意象,并借助这虚幻荒诞的意象,将李隆基惊闻“渔阳鼙鼓动地来”后慌忙出逃的狼狈情状讽刺得淋漓尽致。
尾联的讽刺意味更加强烈。“蜀王”指李隆基。唐玄宗逃避入蜀,故称之,而帝不称帝,其意自明。又说他“无近信”,即逃跑之后便毫无信息,对社稷危亡和百姓的苦难不闻不问,无所作为,连帝位也被儿子李亨夺了。这又是绝妙的嘲讽和大胆的揭露。旧时代的注家对李贺嘲笑本朝皇帝为“蜀王”这一点,或有意曲解,或予以指责。比如姚文燮说:“蜀王本梁王愔也,贞观十年徙蜀,好游数畋弋猎,帝怒,遂削封。贺当春夜过此,追诮之。”(《昌谷集注》卷一)他们的歪曲和指斥,更说明李贺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的可贵。结句同上句联系起来看,颇为纤曲,意思是说:玄宗刚奔蜀之时,华清池上便已经长满了水芹;何况历久经年,玄宗再也不来临幸,泉上水芹又在春天里萌发出嫩绿的新芽了。这个结尾,以景结情,即小见大,既表现出华清宫的凄冷、荒寂,又寄寓了诗人“黍离麦秀”之感慨,有言外之意,故颇为方扶南等注家赞赏。
《过华清宫》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是意象的组合。全诗八句,仅第七句“蜀王无近信”为托事寓讽,其余七句都是意象的直接呈示。每句以动词联系两个意象合成一个画面镜头。一个个镜头跳跃而出,有远景、中景,也有近景、特写;有实景,也有虚幻之景。它们之间似无联系,也无次序,忽此忽彼,使人眼花缭乱。全篇所写的空间范围是华清宫,其时间范围却包括今与昔,明写今日,暗示往昔。即以写今来说,时间范围也不是特定、确实的。首句点明写“春月夜”,其余各句很难说是写夜景。在这荒山古殿,即使有月亮,诗人也不可能历历分明地见到隔着宫帘的春花、朱络上的云雾、断石上紫色的苔钱、玉椀银灯,还有温泉上初萌的小小芹芽。显然,诗人在描写时根本不考虑特定时间的限制。在李贺的诗歌中,时间和空间经常是错综交织的。也就是说,诗的意象及其组合常常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自由地跳跃,不受约束,不拘常法。诗人所遵守的是心理时空而不是物理时空。夜晚与白昼景色的反复变换,使诗境更加迷离恍惚。这正是李贺诗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但这首诗意象组合虽突兀奇谲,却仍有着一条内在的思想感情线索在串连着,这就是通过渲染华清宫荒凉冷落的环境氛围,讽刺“蜀王”李隆基,并抒发诗人对唐王朝的昔盛今衰之感。明人李东阳《麓堂诗话》评李贺诗“通篇读之,有山节藻棁一无梁栋,知非大厦也。”指出李贺诗多绮艳的意象片断而缺乏完整的艺术构思。这一看法是中肯的,却不能一概而论。《过华清宫》意象是跳跃的,却非“百家锦衲”的拼凑,而是诗人用讽刺寄慨的针线编织成的一件璀灿闪光的“金缕玉衣”。
由于意象的直接呈示及其跳跃式的组合,意象之间不必用虚词连接,也省略了交代、解释、联系的笔墨,使这首诗显得格外凝炼简约,言少而意丰。诗中用词准确、新鲜、奇峭。如“紫钱斜”的“斜”字,真实地写出诗人俯视石阶见到紫色苔藓斜复于断石上的直觉印象,“点”字则大胆地传达了诗人的主观幻觉。中间两联,用暗淡的“朱”、深浓的“紫”同明亮夺目的“玉”色“银”光相互映衬,也体现李贺诗歌色彩冷艳的特色。 清初姚文燮:“上六句皆写夜景。”(《昌谷集注》卷一)。
清代王琦:“以本朝帝主而称之曰蜀王,终是长吉欠理也。”(《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一)
清代方扶南:“音调清响森秀。”“结句佳。”(《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