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个女孩子去露营不知道要注意什么
欧洲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露营。去年夏天在欧洲自由行一个月,在罗专马和瑞士一共属露营四次,欧洲营地几乎每个国家都有 不知道你计划那些国家。
有些营地需要自带装备,而有些露营地设施很好,比如罗马的营地度假村,价格合理 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可以选择自带帐篷 自驾房车或者直接选择营地的木屋,瑞士在采尔马特露营,群山包围中 就是到火车站需要步行15分钟左右,营地依山傍水,后边也是有酒店做依托,如果天气不好 可以选择移到房间里住。欧洲尤其瑞士山里夏天早晚温差还是蛮大的,注意增减衣物,晚上基本需要厚睡袋和羽绒服,照明大多数营地都有。 饮用水方面 欧洲大多数国家自来水可以放心饮用,不必担心。 瑞士茵特拉肯的帐篷营地很大 ,但设施一般 位置有点偏,但比较方便,适合年轻人组团。个人认为 营地最重要的是位置和交通,其次是设施,但选择什么形式的营地需要根据你的经验来决定了
2. 露营营地的纪律是什么
1、帐篷搭建时帐篷进出口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平时养成个良好的习惯,收营收帐时就把帐篷口的拉链拉闭好;进出帐篷要及时顺手把帐篷口拉闭好,这样可以防止蚊虫等小动物飞爬进帐篷里骚扰,影响晚上的休息睡眠。很多情况下在扎营时某些队员不单不把帐篷口拉闭好,反而打开帐篷门口在聊天,这样经常半夜被小动物骚扰起来抓拍,影响自己与其他队员的休息睡眠。
2、进帐篷休息时把登山徒步鞋鞋尖向外摆放好,除夜晚露营所需要的睡袋枕头等物外,其他的物品必须收拾整齐放于背包里,摆放在帐篷出口的外帐帐檐里,这样如果夜晚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起来就能穿上顺脚的登山鞋,背起背包就可以逃生。百公里徒步时很多驴友都是把登山徒步鞋、背包、衣物等胡乱丢在帐篷的外面,假如晚上下雨或者雾水较多时,把乱放在外面的装备淋湿了,你拿什么去继续完成穿越。
3、进帐篷睡觉前,养成良好习惯,把头灯放在身边随手可取的位置,匕首压在枕头底下,这样如果晚上有意外情况发生,带上头灯,握着匕首就可以冲出帐篷外面逃生,帐篷打不开时可以用匕首快速割开帐篷逃生。经常有驴友不能领会一把锋利的25CM在野外露营的奥妙之处,还说有军刀了还要匕首干什么。增加无谓的负重罢了,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参加户外探险活动,一把锋利的25CM匕首是必须的。举的例子,看过夏特古道穿越的都知道,队员在寒冷的夜晚里在帐篷里受到狗熊的袭击,队员只能空手去与狗熊搏斗,如果队员手上有把匕首抵挡一下,不会使那样多的队员受伤。这次814如果被山洪困在帐篷里的队员如果手里有把锋利的匕首,将会割开帐篷,赢得更多的时间去逃生。
4、严格按照领队安排的作息时间值夜与休息,晚上休息时间到至第二天起床收营的时间内,严禁在营区地大声交谈或者打闹,以免影响其他队员正常的休息。
5、晚上(包括值夜交班时)在没有轻声唤醒帐篷内休息的队友前,不允许拉开队友的帐篷,以免惊扰到帐篷里面的队友,使其误以为有人或者猛兽偷袭则用刀捅出来,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穿越队伍的所有帐篷都属于公共装备,领队有权做出适当的分配。我一般安排帐篷时,把晚上睡觉鼻子要唱歌的队员尽力安排在一起混帐,并且安排在帐篷中心区的外面,免得夜晚鼻子唱歌起来影响其他队员的休息。
7、原则上混帐住在同一个帐篷里的队员尽量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守夜值班,免得半夜交班时唤醒接班队员影响到其他队员的休息。
3. 外出野营都需要准备些什么
1、容量大的户外双肩背包
选择户外背包的容纳量应该要在60L—80L之间,只有60L—80L才能将露营的装备全部装在包包里面,虽然户外包包都有很多外置悬挂扣,我个人觉得能装在包包里面的尽量装在包包里,这样也起到防潮和保护装备的作用。选购户外双肩包也是比较有讲究的,一是要选择整体结构好的,也就是背部受力平衡的,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受力重量;二是要选择防水的,选择防水的可以保护里面的东西不被雨水雾水打湿。
2、防暴雨的双层双人帐篷
对于初次露营新人来说,帐篷可以选择到户外用品店租价格一般在50元—80元不等,不过我的建议还是自己买,因为一个性价比好的帐篷价钱也并不贵价格一般在200元—500元不等,另一个原因就是凭我接触过的那么多露营的人来说,只要露营一次就想露营第二次,所以不妨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帐篷。选购帐篷我建议还是网购相对于更加实惠,大家不妨选择一些好评率高的店家,但是要记住一定要选择防暴雨的双层双人帐篷,因为防暴雨又是双层的帐篷防水效果非常好,双人帐篷相对于也比较宽敞,睡起来也相对舒服。
3、比帐篷宽的地布
地布主要的功能是垫帐篷底下的,也有防止帐篷底下透水上来,另一个就是防止帐篷底下脏,回来后要整个帐篷清洗,这样也会直接影响帐篷寿命,如果垫了地巾就只用清理地布 就可以了。
4、厚一点的防潮垫
在户外能找到相对于平坦的地面机率并不高,所以厚一点的防潮垫是必须的,这样睡起来会比较舒服。说到这里或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我不使用充气垫,我个人的原因就是觉得充气垫不好收拾,所以我宁愿选择防潮垫卷起来挂在包上就可以了。
5、防寒度高的睡袋
睡袋一定要防寒度高,晚上的气温相对于都比较低,尤其露营的地都是郊外,所以不妨以保暖为主选购,一般买睡袋都有适应温度的,你要以高的那个为标准选购(例如:适应温度-10℃—10℃,你要以10℃为标准,也就是指这个睡袋在10℃左右的时候会比较舒适),睡袋绝对就是要暖。
6、户外专用锅炉、锅炊具
这个是户外必备的,能量的来源,吃饱了才有力气,户外专用户外专用锅炉、锅炊具使用便捷,收纳简单,而且很容易清洗,如果要购买,我还是建议采取网购,因为比较多选择,一般户外店很少有专用锅炉、锅炊具这些购买的。
7、强光手电筒
在外露营强光手电筒是不可缺少的,它不光能照亮四周,必要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防身工具,在帐篷里还可以挂在帐篷顶端当帐灯,强光手电筒一般能照射的是30米开外,照着这个标准买准没错,一般买强光手电筒的时候都是配备一节电池,记得另买多一颗,也是以防不备之需。
4. 在草原上露营过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感受
冻感冒的多
5. 野外露营什么季节最合适注意事项是什么
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 不过要求你有相应的装备 夏季主要注意的是蚊虫和暴雨 因为蚊回虫会带来疾病 暴雨会造答成地质灾害 春秋注意保暖 山下山上温差很大 冬季注意防寒 只要你有与季节相应的装备 露营还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
6. 天黑前,野营者在地里搭起了帐篷 英文翻译
天黑前,野营者在地里搭起了帐篷。
.
7. 您在露营或远足探险中经历过的最恐怖的经历是什么
我没有任何“我面对可怕的动物”的故事。那我的是什么?
一个人无人陪伴。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这是自我强加的。而且我一生中露营了数十次,甚至超过一百次。但是这些人总是在露营地或与我周围的其他人在一起。
不,这次我是去一个有几个背包旅行地点的州立公园练习背包旅行。他们离停车场不远,大概1/2英里左右。但是,即使是那个停车区,也离常规营地还有一段距离。
因此,我将所有装备集中在一起。基本上,如果我忘记了一些东西,这是让我“好”的一种方式。我进去,建立营地,并检查该地区。顺便说一下,这是一张照片:
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发现了一棵倒下的树,分解了几块木头,用小刀切开了几小块,开了小火。在其他小径上走了一下。找到了另一个背包旅行地点。做晚餐。拍了一些照片。
我选择了后者。我意识到,“我在大自然的空间中。我是这里的入侵者。同时,每天晚上,当我不在这里时,我周围的所有动物都在做着他们经常做的事情。我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能在我睡着时检查我,但对我无能为力(我当时不在熊国)。”
我花了一些时间使人信服,但我确实入睡了,整夜没睡,第二天早晨就为自己喝咖啡和早餐。
我很高兴这样做,因为它帮助我克服了什至没有意识到的恐惧。
8. 露营需要的东西有哪些
头灯、蓄电池灯、帐篷、防潮垫、睡袋、随身药品、火柴和打火机、充足的食品、保暖用的衣物、刀等。
9. 露营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啊
帐篷露营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险等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也是值得积极提倡的宿营方式。
它的特点:
首先是最贴近自然,没有什么方式比睡帐篷更加贴近大自然了,想想你身下就是大地而不是什么席梦思、钢丝床及水泥地,打开帐门就是自然界的一切,没有任何混凝土建筑遮挡你的视线,这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其二、它是随遇而安的家,只要脚下有三平方米的平地,就可以扎下一顶足够二人而居的“家”, 而一顶最轻的帐篷仅1公斤左右,只要有它在身旁,就有了遮阳、避风避雨的屋了,还可以帮躲避风雪、寒流等,它是我们野外旅行的亲密伴侣,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安心的旅行;
其三是经济的宿营方式,在外旅行,最节省住宿费用的就是住宿帐篷,可以算一下:一顶好的帐篷应当在450元左右一顶(可住3人),爱惜的使用至少可用50次(晚)以上,那么一次的人均成本仅为3元左右,3元一晚的房费了不是很便宜吗,因而住宿帐篷既划算又卫生。
当然,这些好处的代价就是要预先投资和花力气背带。
露营营地的选择
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以下是注意事项:
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
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包括一些溪流,平时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建设营地
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骤:
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物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块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于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为露营地。
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区域。第一个先落实宿营地。用火区应谙路绱Γ?嗬胝逝袂?υ?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并距离帐篷区应在15~20米,以减少对早睡同伴的影响。卫生区应在宿营区的下风处,与就餐区、活动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建设帐篷露营区:如有数顶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第一,所有帐篷应是一个朝向,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二,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绊倒人。三,必要时应设警戒线(沟),在山野露宿有可能会遇到威胁性的动物或者坏人的攻击,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画一道圈,这样可以防蛇等爬行动物的侵入。或者用电子报警系统等办法。
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或是相近的地方,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火星烧着帐篷。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样用石块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于地气对人体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垫或气枕头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烦,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数就餐时间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应当考虑照明的位置,不论是用汽灯还是其他方式照明,灯具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大范围的位置,如将灯具吊在树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
建设取水用水区: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处,盥洗用水与食用水应分开,如是流水,食用水应在上游处,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处。如是湖水即同样要分开地方,两种用水处应当距离10米以上。这种划分是出于卫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经过的河滩地带乱石灌木等物较多,没有小路可寻,故应当在白天的时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时就不方便了。
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队员们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如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茅坑,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围帘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经过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将厕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两根大木头,要建平稳并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并将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会污染河流,小量的粪便会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净化。如果已建了卫生区,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里进行,而不应满山排泄,而大煞风景。
建设娱乐区:娱乐区可以在就餐区,待就餐以后打扫出来即可,如果场地大,也可以单独划出一块地,只要场地平整即可,同时场地里绊脚、碰头(矮树)的东西要少,因而要进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
野外气象小知识:
在户外旅行应当知道些气象的基本知识,本书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绍,这里是针对野外露营进行介绍。一旦到了户外,就只有听天由命,我们只能认识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风雪等情况应当停止、休息外,其他情况均可以继续行动。而在野外露营就需用多考虑一些气象问题:
防雨:
防雨是露营气象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判断当晚有可能下雨,应当对营地及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除选择好营地外,需要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经常外出旅行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会掌握是个大慨。
防风:
风向对应扎营比较重要,关系到帐篷门、炉灶口开向及营地各区域的整体布置问题。这须要了解一些地形气候知识,在大湖泊边扎营,其风向是早晚相反变化,白天,地面温度上升快,风向是向陆地刮;夜晚,地面温度下降快,风向向湖区刮。故应当将帐篷门背风开,而炉灶口应向风开。在炎热干燥的山区同样有相似的情况,白天,由于山谷(谷地)气温上升慢于山坡(山顶),呈上升气流,即谷地向上刮风,而夜晚则呈下降气流,风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营时应当事前考虑这种情况。研究风向及风力,对应户外运动比较重要,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个风向风力表,或根据下表查知风力,在记日记时不妨记录一天最大的风速。
附表(6-1) 风力等级简表 风速单位:米/秒
风力等级 风速 外 界 表 象
0级静风 0.0-0.2 烟柱直上,水面无波,树叶不动。
1级软风 0.3-1.5 弱而无力,烟随风去,树叶微动。
2级轻风 1.6-3.3 人有感觉,树有微响,旌旗始动。
3级微风 3.4-5.4 细枝摇动,旌旗风展,稻谷摇动。
4级和风 5.5-7.9 树枝弯动,灰尘四起,纸飘空中。
5级劲风 8.0-10.7 小树摇动,湖塘起波,庄稼起伏。
6级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撑伞难行,大树摇动。
7级疾风 13.9-17.1 迎风难行,全树摇动,大树弯枝。
8级大风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断,江河浪猛。
9级烈风 20.8-24.4 吹坏烟囱,小屋受损,瓦片移动。
10级狂风 24.5-28.4 行人吹跑,逆风难行,树木刮倒。
11级暴风 28.5-32.6 破坏严重
12级飓风 32.7以上 摧毁极大
气温:
气温对应户外旅行同样重要,我们应当学会气温管理,即掌握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区的气温变化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的装备、服装配置。学会对气温及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直觉判断,这就要经常携带一个气温表,经常性的对照观察、体验。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点为当日最高气温,为其峰值;而夜里2点~3点是最低点。这一日之间的温差叫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地形、季节、天气状况等因素相关,一般说来,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内陆比沿海地区、晴天比阴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较差大。在森林中,由于森林的储存功能,日较差小,林中要比无林地气温低0.7~2.3℃,夏季低8~10℃,冬季低4~5℃,同时森林中的湿度也较大,故在森林中露营应当注意这一问题。
住宿溶洞
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野外,常可见到各种形式的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复合洞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我们的祖先就是从住宿溶洞开始了新的地面生活。可见住宿溶洞是安全、方便、温暖、避风避雨的好地方。住宿溶洞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通风:首先要察明该洞是否是通风的溶洞,而不是一个死洞。保持空气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点一支香烟察该洞是否通风,只要烟向洞中或洞外单向的飘动即说明此洞是通风的。
浅住:洞多是比较深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将营地安排在距离洞口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营及转移。
水情:在确定一个溶洞可否住宿时,应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数的溶洞都有流动的地下水在活动,有个别的地下水水情复杂,尤其在雨季就更应当注意,选择的住宿地应当干燥,上无滴水。
其他在溶洞住宿应当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动物栖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惊动它们,或者换一个洞。如果对洞穴探险没有经验应当在洞中少活动,单人活动应当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帐篷,只需铺上各种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虫可以烧烟驱赶。
露天宿营:
露宿是对我们野外生活的一种锻炼和考验,同时也是一种难得地生活体验。在没有雨水、大风、风雪及霜的天气,完全可以试试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帐篷等任何遮挡物。露宿可以选择一块大树下,铺上塑料布、防潮垫,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简单的挂一张防雨布,露宿主要的问题就是防露水及蚊虫的侵袭,可以在睡袋的头套处罩一层纱网,以防蚊虫,或连夜的烧烟火,燃烟可以防止霜降,减少露水,在一些农村可以看到农民这样做为减少霜降。当然,雨季、冬天就不要露宿。另外,注意不要在水边、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那些地方蚊虫多,也不安全,同时,在露天露宿一般气温比帐篷里低5度左右,故要多加衣物,以防着凉。
另一种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吊床的优点是不会被地上的动物袭扰(如蛇等爬行动物),并在一些潮湿的地带很适合,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垫防潮垫,并在吊床上方挂一张防雨布。有一种吊床式帐篷即有防雨蓬,同时还有防蚊虫的纱帐,很适合丛林宿营。
雪屋:
在大雪纷飞的雪天,如果雪地的雪比较厚实,就可以用雪做一个简单的雪屋,这在东北地区的农村,猎人们就熟悉这种办法。建盖雪屋必须要有比较压实的雪,再用铁铲等物切割建盖,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过多的研究特殊条件下的露营方法。
野外作息:
合理的户外作息安排是保障身体良好状态的重要途径,常常会由于激动、兴奋等原因,大家在篝火旁一聊就没完,或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从而影响正常的休息。这要特别注意,因为大家活动了一天,身心都比较疲劳。这时队长应当规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如不超过夜间12点休息,早上不超过7~8点起床,尤其要强调要统一,不能因个别人而影响整体。
10. 露营时您看到的最令人不安的是什么
们喜欢划独木舟,相对缓和的河流,并在河中的岛屿上过夜。这些旅行中发生了两个相对令人不安的情况。
我认为第一个更令人不安。我们三个人,我们已经定居下来了,我们快要“睡觉”了。我们听到在树林中行走的东西,沉重得足以折断木棍。请记住,这是河中央的一个很小的无人岛,春天时水位高时,它基本上是在水下。除了我们住所的地方相当大的空间外,这里植被茂盛,难以出行。周围有大型动物(鹿等)并不少见,因此我们只是监视并注意该方向。我们开始看到一盏灯……非常奇怪,鹿不带手电筒,我们在河中间,大约晚上11点被多岩石的急流包围。有人正在走到我们的营地,而不是在其中一条路径上。所以我们等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