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炎陵县名字的来历
历史沿革
酃县据《水经注》:因县东有酃湖,水可酿酒而得名。炎陵县因“邑有圣陵”——炎帝陵——而得名。
炎陵县古属荆地,汉代属长沙郡、茶陵县,史称“长沙茶乡之尾”。西汉至南朝陈为茶陵县地。隋为湘潭县地。唐复为茶陵县地。南宋绍兴九年(1139)为茶陵军地。
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明嘉靖《衡州府志》谓“取古酃县为名”(西汉时曾于今衡阳市区东郊置酃县,东晋时废);清乾隆《酃县志》谓今县城有酃泉,因以为名。初属衡州,后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府)。1914年~1922年属衡阳道;1937年、1940年分别属第五、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郴州专区,同年划安仁县云秋、草坪、大鹏三乡来属。1959年与茶陵县合并(有资料为1956年),1961年复置酃县属湘潭专区,1968年属湘潭地区。1983年后属株洲市。
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55号)同意酃县更名为炎陵县。因境内炎帝陵而得名。
1996年,炎陵县辖4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王家渡镇、沔渡镇、水口镇、十都乡、下村乡、三河乡、中村乡、东风乡、平乐乡、石洲乡、龙渣瑶族乡、垅溪乡、城东乡、船形乡、塘田乡、策源乡。
『贰』 炎陵的春节习俗
我来说说炎陵县过年的习俗吧。炎陵县在罗霄山脉东麓,居民中40%是五百年前来自江西的移民,50%是来自梅州和赣州的客家人,10%是其他人等。湘赣边界十几个县的主要文化基因都来源于赣江文化,基本没有宗教信仰,民间节日没有什么统一的祭祀活动,要祭拜的神灵就是自家的祖先。由于处在大山深处,传统习俗保留的比较好,这里,我把过年的习俗写来与各位分享。
过年其实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做粉丝、炸米果、杀年猪、办年货、搞卫生、洗家什,家庭主妇忙碌起来了,村湾里开始响起鞭炮声、杀猪声,这一切都告诉你:春节就要来了。
大年三十一早是杀鸡,年猪一般前一两天就杀了,塘鱼也已经备好,所以以猪肉为主的菜式等到这天杀鸡以后就基本齐备了。除夕第一顿是早餐,就是把鸡、猪肉煮一大锅,煮熟后捞起,锅里的肉汤就煮自家做的米粉丝(现在一般是买的粉丝或面条)。那煮熟的肉、鸡切块,拌些佐料,大盆大碗的盛着端上餐桌,煮好的粉丝也端上桌,真是满屋飘香。用餐前要放长串鞭炮,然后家长点三炷香,敬请列祖列宗回家一起过年。礼毕,全家人一起吃除夕早餐。
第二顿就是团年饭。非常讲究,一般都是十个菜式,全荤菜,所以叫做“十碗荤”,都是最好的,饭前也要放鞭炮,家庭最长者坐首席,晚辈向长者敬酒,家庭一切怨言都不提,严肃的父子关系也焕然轻松,互敬互爱,一片祥和之气。此后,男人们走出屋外与邻里打牌聊天,女人要给添了丁的亲戚邻居送年饭,就是半碗饭上面四块肉,再放一个装着压岁钱的红包。别人收到年饭一般回赠一些自家做的点心小吃。
年夜饭一般也是“十碗荤”,不过,因为前两顿吃得太多,所以象征意义更多一些,吃饭的时间也比较晚,都在掌灯以后。饭后,家长派压岁钱,18岁以后的成年人一般不享受压岁钱。然后看电视,喝点茶,吃点小吃,家长用纸给那些幼童擦嘴,说是擦屁眼,这样小孩即使童言无忌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也没有问题。子夜12点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此时家长一般都睡了,年轻人放鞭炮后才睡。
大年初一要早起,一般天刚亮即起,主妇生好了炭火,热好了米酒,年糕、米果、水果、糖果摆满一桌,早餐也以年糕、米果为主,全家人从各个睡房齐聚厅堂,父母接受儿女拜年,其实也就是一句话,其他任意发挥:“爸爸妈妈向你拜年!今年身体健康,多赚点钱,也多给我一点零花钱”。互致祝福,然后放鞭炮,用餐。江南地区,每个村庄都以一个姓氏为主,都隶属于一个宗祠,有紧密的血脉关系,辈分层次井然有序。因此,在文革前,大年初一早餐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家族祠堂里一起聚集拜年。那个活动非常有意思:家家户户扛着桌子凳子,带上酒水酒具和各种小吃,扶老携幼来到宗祠团拜,大堂和堂外坪场上几十桌甚至上百桌排列摆放,鞭炮和喧闹声把气氛搞得十分热烈。每年活动一般是各家各户轮流主持,主持人首先要大家向列祖列宗敬酒,然后说些新年期望的吉利话,各家互动敬酒,互相拜年祝福,然后渐次散去。
大年初一各家家长一般不出门,他们要在家里接受族人和邻居后辈上门拜年。因而,年初一的串门拜年活动主要是年轻人和小孩去。族人与邻里间的串门拜年不需要礼品,只需在别人家大门口燃放一小挂鞭炮,意为通报对方“有人来拜年了”。该家家长必迎出来接待,拜年人高喊:“叔叔,拜年。婶婶,拜年”。主人与客人一般行拱手礼。旋即,在主人陪同下于厅堂喝茶和饮酒,餐桌上各种甜点食品用大盆小碟装着悉数摆满一桌,现在物质丰盛,各家食品竞奇斗艳,都把最好的食品摆上来。还有就是喝酒,不管是谁,有没有酒量,一杯酒是一定要喝的,否则主人会说你看不起他。这样各家各户拜下去你想不醉都难,所以,大年初一这一天,村道上常常可以见到喝得东倒西歪的拜年人。族人和邻居之间拜年极少有在别人家吃饭的,但是,一碗米粉是一定要吃的。这碗米粉必定有两个煎蛋和一些肉片,煎蛋可以推辞不吃,米粉和肉片一定要吃一点,否则这家的主妇会说你嫌她做得不好,所以“酒足饭饱撑得慌”是拜年人的共同感受。拜年人最开心的收获就是红包,初一邻里之间的拜年家家户户都会发红包,少则一元多则十元,数额不限,谁也不计较。在一户人家拜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村庄大的你的赶紧拜,有的家庭儿女多就分头拜,力求在初一全部搞掂。结束一家临走时互相说些吉利话:“今年方方得利,四季发财”,等等。
大年初一的饮食没有特别讲究,鸡鸭鱼肉而已。但有的人家会做一顿斋饭,这实在是科学的用餐。你想一想,这连续两天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打着饱嗝都是酒肉味,此时来个清谈的斋饭,真是最好的饮食调节,值得提倡。炎陵客家人做的年糕堪称一绝,细嫩滑溜,如果在客家村庄过年,就这个食品特殊,其他习俗都一样。
大年初二开始去远地的亲戚拜年,新年第一次出门叫出行(念HANG)拜年。要求过程顺利,心情愉快。丈人、舅舅、姨妈、伯伯、叔叔、姑姑是第一目标序列,再疏一点的表亲戚可安排在初四以后。特别隆重的是新出嫁的女儿女婿来娘家拜年,俗称“回门”,那是相当讲究。早早的家人就在盼望,女儿女婿快到村前时,村头打望的小孩飞跑回来报告,家里长辈都走出家门数十米远出来相迎。女儿女婿挑着满满两箩筐的礼品走来,家人接下担子,父母领着女、婿进入家门,门口鞭炮大作,迎接回门的不但有自家的父母弟妹,还有伯娘叔婶人等。屋里炭火红旺,暖意融融,女、婿一起向家人一一呈上红包,然后入席吃蔬果点心,喝姜糖茶,接着上煎蛋汤粉。用毕,入房烤火,不久就是用餐,席面上的除了自家人还要邀请附近的近亲过来作陪,少则三四桌,多则七八桌,中餐是最丰盛的“十碗荤”,晚餐是“炒盘子”,一般都是六个冷菜,十个热菜,小平碟装着,不是很满,但是很考究,突出色香味。回门也是考验女婿酒量的时候,陪吃的人轮番敬酒,新女婿百分之百要醉倒,此时女儿都来护郎君,替他喝酒,到了这个份上家人自然不会让自家姑娘为难,敬酒浪潮于是平息。
回门还要接受五福之内房份亲戚的请吃,那叫“请回门”。娘家这边的亲戚都要吃遍,哪天去哪家都预先已经排好,你要不去的话那是大不敬,因此第一次回门往往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能回去。第二次回门是女儿生第一胎后回娘家拜年,不过隆重程度稍逊于第一次回门,至于以后的拜年就渐渐的平淡了,常态化了。以后儿女大了,以前的新姐夫变成了现在的老姑父,原来新姐夫给丈人拜年变成了外孙给外公拜年,所以人们说“撑死的新姐夫,饿死的老姑父”,时过境迁而已。
在以前物质条件差的年代,请回门客的宴席有些节省的做法和席间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山区不宜养鱼,所以鱼贵,且购买不方便,遂有“木鱼”一菜, 即用一樟木雕刻成鱼状,置一盆内,上覆红辣椒粉、豆豉、姜丝,和油酥鱼无异,惟妙惟肖。尽管主人殷殷相劝客人吃鱼,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鱼是不能吃的,也不好说这个是木鱼,只能诺诺应承“有菜有菜,吃了吃了”。现在,物质丰富了,交通也方便,天南地北的特产都可以买到,如今请客的宴席已经今非昔比,我只希望家乡的“十碗荤”要保留下来,当然其中有些菜式可以改动,比如那个“顺碗肉”就可以减量,建议取消那团在碗边的十块围子肉,因为量太多,浪费。
正月初六以后拜年渐近尾声,有民谣称“拜年拜到初七八,豆腐渣都冒(没)的唊(读QIA,意同吃)”。正月十五是元宵,家乡那边没有什么节庆民俗,只是家家户户做包饺,就是用干红辣椒丝、蒜叶、腊肉、油豆腐等一起炒熟做陷,外包米粉皮,做成三角状或半月状,蒸熟吃,特点是香气浓,味道足。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下地干活了,修渠道,平整田坎,新一年的农事就开始了。
『叁』 炎帝陵之谜,为何有两个,真实的炎帝陵在哪儿
现实的炎帝陵有两处,一处在陕西宝鸡,另一处在湖南炎陵县。
宝鸡的炎帝陵是在天台山,那里原来还有停放炎帝遗体的骨台寝殿。现在寝殿已经不在了,但是寝殿的断壁残垣依然有迹可循。现在汉白玉的“骨床”依然镶嵌在寝堂殿址的中央。根据当地的传说,神农曾经上到天台山尝百草辨识草药,不小心尝到了断肠草,结果因为没有找到解药,被毒死在了那里,于是人们就地将他安葬于莲花台上。根据史料记载,宝鸡民众祭祀炎帝的活动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盛行于汉唐。祭祀日期定于每年七月初七日。20世纪90年代初,炎帝的古建筑多被损毁,所以宝鸡兴建了两处纪念地来纪念他,即炎帝祠和炎帝陵。
公元1986年,国家决定对炎帝陵进行重新修建,这次修建于公元1988年最终完工。重新修建后的炎帝陵规模比以前更加宏伟,整个陵区的面积扩大到了一千平方米,陵殿建筑群都是统一的红墙黄瓦,看起来气势恢宏,非常壮观。主殿共分四进:一为午门,二进为行礼亭,三进为正殿,四进是墓碑亭和墓冢。
炎帝一族的发源地是在湖南,后来才向西、向北扩张的。如此看来,真的炎帝陵是在湖南了。
『肆』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的实用信息
成人票:80元,情侣双人票:160元,亲子票(一大一小):120元,家庭票(二大一小):200元。儿童专身高1.2米(含)属以下、70岁以上的老人持本人有效证件、记者持本人有效记者证免票。儿童身高1.2-1.4米、在校大、中、小学生凭学生证购景区优惠票。
『伍』 炎陵县的历史
地名由来
因境来内“炎帝陵”得自名。原名酃县。明嘉靖《衡州政府志》谓“取古酃县为名”(西汉时曾于今衡阳市区东郊置酃县,东晋时废);清乾隆《酃县志》谓今县城有酃泉,因以为名。《水经注》谓因县东有酃湖,水可酿酒而得名。
历史沿革
古属荆地,汉代属长沙郡茶陵县,史称“长沙茶乡之尾”。
西汉至南朝陈为茶陵县地。隋为湘潭县地。
唐复为茶陵县地。
南宋绍兴九年(1139)为茶陵军地。
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
初属衡州,后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府)。
1914年~1922年属衡阳道;1937年、1940年分别属第五、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
1954年属郴州专区,同年划安仁县云秋、草坪、大鹏三乡来属。
1959年,与茶陵县合并,1961年复置酃县,属湘潭专区。
1968年属湘潭地区。
1983年后属株洲市。
1994年4月5日,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陆』 周末两天时间想去宝鸡炎帝陵,其周围还有什么景点可以游玩,还有交通住宿方不方便
在市区。坐公交 2 6 39 48都能到,山上我去过,看着挺宏伟的。住的话,建议在山下的宝桥宾馆就可以了
『柒』 关于“我的家乡–炎陵”的七百字作文
炎陵,是一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乐土。炎陵有灿烂的传统文化;有壮丽的大好河山;有繁荣的经济。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深深的爱着她。她是一位俊俏的小姑娘。洣水是他值得骄傲的腰带,斜濑水是她漂亮的围巾,巍峨峻拔的神农峰为她撑起一把巨伞,幽深的神农谷是她得意的发卡,九龙工业园是她最美的宝石。她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乐园——炎陵。亲爱的炎陵,让我们以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河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唱响几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她是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革命年代,她昂首前进,今天,新的发展时期的今天,她斗志昂扬。炎衡睦高速公路,岳汝高速公路,衡茶吉铁路,为炎陵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源洞,三湘第一瀑“神农飞瀑”,万亩杜鹃林,是她的名片。她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炎陵。
亲爱的炎陵,八百年的蕴含和积淀,几十年的扬弃和继承。您聚集当今最多最大最广的人气和景气,围绕“又好又快,进位争先”的战略目标,走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之路。您,不躁不惊,坦荡豁达的阔步走向新世纪的高峰。
同学们,炎陵在我们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未来,我坚信:炎陵的未来会更加灿烂辉煌!
『捌』 株洲炎陵有什么好玩的
主要就是有一个炎帝陵,主要是祭祖,意义在于游玩!
然后有个桃源洞,我前年回去开发了80%作业,空答气还是比较清晰,有点原始森林的感觉,但是离县城都要跑一个多小时,而且山路十八弯,自己开车做好准备,坐车的话去那边车次也比较少,不过进去可以品尝当地野菜和野味!
『玖』 有多少个炎帝陵,真实的炎帝陵在哪儿
炎帝复的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制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炎帝的活动范围很广,北边的黄河流域,南边的长江流域,都有其踪迹。这样广泛的活动足迹,也决定了炎帝陵的南北纷争。炎帝陵有四处,黄河流域的有三处:第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简称宝鸡炎帝陵);第二处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三处是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简称朱襄陵)。长江流域有一处,即湖南省炎陵县(简称炎陵炎帝陵)。
『拾』 炎帝陵的介绍
炎帝朱襄氏陵,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版东6公里的大仵乡朱权堌寺村。朱襄氏是众多炎帝的别号之一,炎帝朱襄氏所生活的时代远早于炎帝神农氏。1炎帝朱襄氏陵呈圆形,粘土结构,陵高10.9米,周长158米,直径50米。墓周边用青石叠砌,高1.5米,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厘米的台阶,意为“天圆地方”。陵墓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个,碑楼4座。1据《辞源》注:“朱襄氏炎帝之别号。”《吕氏春秋》和《路史》记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寰宇记》“陈有株邑,盖朱寰之地。”据《柘城县志》载:“朱襄氏之陵在县城之东,久淤。”1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