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户外夜景 > 户外挖冬笋

户外挖冬笋

发布时间:2021-02-08 09:26:19

Ⅰ 怎么挖冬笋技巧

1、选时间,理论时间是月到来年3月阳历实际时间大约是过年前1个月左右,立春左右开始冒尖。

2、选竹子, 选2年生-4年生的竹子,就是那种竹节还稍微有点点白毛,但是掉的差不多,竹竿青翠,泛黄少许,但是不是特别的多的棕黄 竹叶浓密黑油油,底部枝丫竹叶少许泛黄 冬笋分大小年,也就是隔一年多一年少 大年一堆6个左右,小年 一堆1-2个 选竹林边上 土肉松,厚,竹林中间的竹子营养大部分被吸收 所以竹笋会稍微小 据说竹子分公母,母竹子第一枝丫是2根对生。
3、找竹鞭,看竹子根的走势,确定180度范围,然后进行横切找竹鞭 看枝丫走向,第一枝丫方向就是 竹鞭的走向 找露面竹鞭 部分竹鞭会露出来顺着爬 撒网找,不管什么方法 ,直接覆盖,翻遍整块土 反正是竹子多,到处是竹鞭,找死笋眼,部分笋子营养,时节时间不对长不成春笋或者竹子,就会烂掉,顺着孔那肯定有竹鞭。
4、找冬笋,顺着竹鞭往下挖, 2年竹笋在竹子的40-80公分左右附近,4年竹子一般是1米2左右, 竹鞭分叉,30公分左右开始有笋。新竹在母鞭,老竹在子鞭,断尾竹鞭,老竹根断了后,回溯50公分,一般都有(竹鞭金黄,竹鞭包衣烂的差不多的竹鞭)死笋孔边,有死笋孔,那么来年,那个竹鞭估计还是会有 但是一般比较小, 数量少,下山竹鞭一般笋长的远, 爬山竹鞭的笋大长的近,波浪竹鞭,竹笋在坡段中间,立春左右会开始冒尖,注意鼓包土,山溪边的竹笋更容

5、取笋一般都是直接用挖锄斩断,不过很多人也喜欢用柴刀敲进去断 这样不会那么容易破坏笋子 。

Ⅱ 怎样挖冬笋

1.看土壤裂痕。冬笋在土壤中膨大时,迫使土壤产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回状的裂痕,浅的可以遇见答嫩青、黄笋尖。脚踩时松软有弹性,用锄头挖时感觉松软,当然也可以结合主鞭的方向寻找笋的位置。

2.在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过的竹林地内发现有小小圆圈并呈黑色湿润状态的地方,多半能找到笋。因为笋在夜间蒸发了一定的水分,当然这样的前提是笋够大,而且接近于地表。当然在开垦过的竹林地里寻笋时候,由于土层过于松软,裂缝往往是一条线,千万不能放过。既然讲了裂缝的问题,回到理论,土层太硬,或者太松软裂缝很小,只有在土层不太松软的情况下往往裂缝明显。有时候出笋的土层上有小石头或者硬物,其出现了起翘的现象,那证明下面有笋在顶了。   第三种挖翘青鞭笋:选择2-3年的老青鞭,顺挖

3.找到子鞭,但是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

4..挖退笋孔笋,竹能够计划生育,当笋太多时候能退笋,退笋孔往往是主鞭的所在,前一年退笋孔,少数鞭重新生长出笋。也可以顺挖寻找,但是几率非常小。因为当年出笋后,此鞭的出笋位置往往不在附近了,可以结合去寻找竹笋位置,如果是开山顺挖的话,工程量比较大。

Ⅲ 挖冬笋有什么技巧

一、看竹子颜色

大年的竹子,叶子绿油油呈墨绿色而且又比较浓密,所以这样的竹子下面冬笋肯定就会有很多,而小年的竹子,它的叶子就比较稀疏,没有那么浓密,颜色也没有那么绿,因此,在挖冬笋的时候,先找到合适的竹子才是关键。

二、便是观察竹鞭走势

如果竹鞭比较粗壮,且都会生长在一些比较疏松的土壤里。所以,开始挖的时候,要顺着竹鞭周围去挖,尽量不要锄头垂直锄下去,这样很容易破坏冬笋的完整度,还有就是不要沿着表面平行挖,很容易把冬笋中部给刨伤。

三、看竹子的朝向

竹子的朝向可以判断判断冬笋的位置。一般竹子的头朝的方向就是冬笋长出来的地方,而且,冬笋比较喜欢阳光,所以向阳的方向冬笋会较多;还有就是,可以看母竹的根部附近和竹鞭附近的土壤情况来确定位置。



(3)户外挖冬笋扩展阅读:

挖冬笋注意事项:

一、禁止胡乱采挖。

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挖冬笋,是随便找一个地方就开挖。其实这样不但挖不到冬笋,而且对竹林也会造成破坏。要想挖冬笋,第一点应该是找准冬笋所在的位置。一般冬笋在朝东南,或者是朝东方向的林地中比较多。

二、禁止肆意采挖。

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过度的采挖,适当的采挖是利于竹子的生长,而过度采挖则会破坏竹林了,这样春天的时候春笋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会极大的影响到竹林的发育。而且在采挖的时候,尽量不要伤害到了地下的粗壮竹鞭。

三、掌握冬笋的采挖时间

有经验的老农民都知道,冬至以前的冬笋只有少量会生长成为春笋,大部分都会自然泛滥在地底下了。而在冬至以后,则大部分的冬笋会长成春笋,只有少部分的会腐烂掉。除此以外,在地底下30厘米以上深处的,也多数会生长成为春笋,而在地面15里面以上的,则很多都会因为温度过低,从而被冻死,然后就腐烂掉了。

所有在采挖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这一点,一些会长成春笋的冬笋,尽量勺挖。

Ⅳ 求: 山上挖冬笋厉害的高手,怎么才能看出哪块地才有笋指点挖笋技巧

1、技术要点
(1)开穴挖冬笋

从10月中旬开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用锄头开穴挖取。

(2)沿鞭翻土挖冬笋
先选择竹株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孕笋竹,从第一盘枝指引的方向,判断去鞭方向是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可以先在基部附近浅挖一下,找出黄色或棕黄色的壮鞭,再沿鞭翻土找到冬笋而进行采收利用。


(3)全面翻土挖笋
结合冬季松土施肥,对竹林进行抚育垦复,中翻20 cm左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失和折断,翻土时见有冬笋,则可一次性挖掘。
冬笋采收的乡土经验


冬笋
(1)“先看毛竹竹叶偏向那边后挖鞭,碰到芽头尖,嫩鞭追后老鞭向前牵”在12月底(农历),在竹叶发黑又带黄叶的大年竹周围找竹鞭,挖到带有尖笋芽时,如碰到嫩鞭往后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笋。


(2)“老鞭开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边”追老竹鞭到头时,往往有新发竹鞭,从发鞭起点开始追,到第18节(一般80 cm左右时,就有冬笋。


(3)“找不到鞭,春笋洞边”指找不到竹鞭的时候,可追挖春笋笋穴内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笋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笋。

(4)“开枝低,竹枝粗,双开叉竹笋多”意思是指开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层竹枝双开叉的大竹,往往长得笋多。


(5)“下山鞭,鞭长、节长、笋少,上山鞭,鞭短、节短、笋多。

(4)户外挖冬笋扩展阅读:

1、开胃健脾。

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

2、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3、清毒消痰。

竹笋味甘,性微寒,所含脂肪、糖分含量低,孕期上火或是咳嗽痰多的孕妈妈吃竹笋有助于清热解毒,消痰止咳。

4、静心散热。

竹笋被誉为人体垃圾的“清道夫”,在夏天孕妈妈尤其适合食用竹笋,因为竹笋对孕期手足心热、心烦气躁症状等有辅助治疗功效。

5、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6、降“三高”。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7、激发脑的潜能。

竹笋的皮和切口处出现的白色粉状物质是一种叫做酪氨酸的蛋白质结晶。在体内,酪氨酸被输送到脑部,是激发抗压意欲和脑的潜能所必需的物质。


Ⅳ 如何挖冬笋

挖冬笋,是黄坳、茨坪、长坪、下七一带客籍山区农民所喜爱的一项采集活动专。农历十一月以后,属冬笋即开始生长,客籍人们便身背背篓,手握锄头进山挖笋。迸山后,选择“当年”母竹 (“背年”竹笋少),沿竹梢方向寻找稍微隆起或已爆拆开裂的地面,清除表面落叶,再试着挖。有的即可见到笋尖,挖出竹笋;有的则只能看到竹根,还要顺根再挖。如竹根长毛(裹有若衣),表示竹龄较幼,此根无笋;如竹根鲜活橙黄,则会长冬笋。挖到笋后,还可沿竹根走向,继续寻挖。
挖冬笋者多选择“走边竹”寻挖,此种竹生笋较多,有“横三竖七”的说法,即笋从竹根横向伸出,意味着该竹根生笋不多;如冬笋生长方向与竹根平行,则生笋较多,甚至一窝可挖到几个冬笋。
冬笋既可以生炒,又可炖汤,其味鲜美爽脆。食用时最好先用清水煮滚,放到冷水泡浸半天,可去掉苦涩味,味道更佳。[6]
制作指导
做菜时要注意炒冬笋的时候油温不要太热了,否则不能使笋里熟外白。[6]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2、但儿童、尿路结石者、肾炎患者不宜多食;
3、冬笋性寒 老人,体弱多病,婴幼儿,女性月经期不适合食用。[7]

Ⅵ 冬笋要怎么挖

挖冬笋必须了解竹子的习性,掌握以下基本要领。一、是看天气采挖冬笋冬笋,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都可以采挖。初冬时期天气温暖的年份,冬笋要提早挖,在竹笋休眠后,冬笋停止生长时开始采挖。冬笋挖取的标准,是每支竹笋重不少于0.25公斤。要注意的是,下雪天不要去采挖冬笋。另外,小年竹山,应少挖或者不挖冬笋。二、看竹林土壤肥力采挖冬笋土壤肥力高的笋用竹林,除了必要的留养母竹外,加大冬笋采挖量,能够调节养分分配,促进其他笋芽萌发,提高竹笋产量,俗话说“挖光冬笋,促发春笋”。肥力不足的竹山,不能多挖冬笋,否则春笋数量就会减少。
前面讲的是看天、看地挖冬笋,接下来介绍几种冬笋采挖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全面翻土挖笋法这种方法只能结合竹林冬季松土、施肥进行。把竹林细致深翻,深度为30—40厘米,同时埋入农家肥。翻土时遇到冬笋,就一次性地挖取。第二种方法是沿竹鞭翻土挖笋法首先,在3—4年生的状龄母竹中,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并带有几片黄时的孕笋竹。然后,在它附近浅挖,寻找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竹鞭。再是,顺着这类竹鞭翻挖,发现竹鞭上须根发达时,继续向前挖,挖到竹鞭向地下伸去的地方,大多数能找到竹笋。还有,就是竹鞭断处的附近,一般也有冬笋,并且能找到对座笋。第三种方法、是开穴挖笋法在竹林中,如果发现地表泥土松动或者是开裂,裂缝有一个中心,并向四周延伸,用脚踩时土壤松软,这里肯定有冬笋,轻轻扒开就可取笋。不论采用那种方法采挖冬笋,翻挖土块都要细小,以免损伤竹鞭和笋芽。另外,挖笋时在笋穴内适量追肥,然后用土填平,可以促发春笋。挖笋子的是一个既复杂的而又简单的过程,我个人觉得这是要看天赋的,每当不刻意我过竹林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的东张西望,当然我望的不是竹林的风景,而是看那株竹子枝叶茂盛,而且青密多枝,往往这样的竹子是喜欢长竹笋的,而这样的竹子,一般长在出山竹(一片竹林的边缘地带的竹子)上.因此挖笋子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去一片竹林的深处挖,因为出山竹阳光好,土壤肥沃,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竹子跟它抢地盘,所以长的往往非常茂盛.这个时候,就是它长笋子的最好时机了.当你进入到一片竹林,并且选中了一株这样茂盛的出山竹的时候,你就可以考虑开始挖笋子了.首先,笋子是长在竹子的跟上的,也就是我们想象人说的马鞭.你要想挖到一根竹子的笋子,就必须找到属于这株竹子的马鞭,找马鞭有一个小技巧,你可以先看看枝叶生长的方向,

Ⅶ 挖冬笋技巧与方法老经验

一、区分大小年:毛竹有一个规律,隔年出笋多,中间有一个明显休息的一年,俗称大小年。大年的毛竹除老竹外,竹荫浓密,叶片呈墨绿色,远望就像一把把鸡毛掸子。而小年的连竹壮年的毛竹也稀稀疏疏的像一只只脱毛鸡。有的竹林土地贫瘠或挖笋过度,导致大小年夹杂严重,就是所说的“桃花畈””花栳山“。

二、识别孕竹:农家人俗语说:“开枝低又粗,双开竹笋多”,意思是指最下枝桠为双枝桠,开的很低还很粗,其竹叶片长、细,尖且略带几张金黄色叶片而且整株浓绿的为孕竹,因为出笋消耗了一定的营养,最下面叶片的营养被转走,导致叶片发黄。孕竹的主鞭呈金黄色,精神有力,侧芽膨大,出笋多,笋的个头也大。

三、寻找主鞭:找到了孕竹不等于找到了笋,还要找到孕竹的主鞭,如何找到主鞭这里介绍三个常用的方法:

1,把孕竹四周的土全部挖开,找到最粗的最有力的那根就是,这个方法是最笨的、最累的、也是最有效的。

2,根据孕竹最下枝桠的方向大致和主鞭方向相同,在土质比较松软,土地起伏比较小的平地,而且其鞭比较直的情况下,主鞭的方向一般和最下枝桠方向相同。

3,根据孕竹的埠头弯的方向来判定,一般竹出来的时候竹埠头附近会有一个弯度,因为笋芽先是向外生长,然后再向上向外约45度生长,最后才是笔直向上生长,成为毛竹,这个弯度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方向和主鞭的走向大致一样,当然也有一定误差,笋和主鞭呈90度到180度均有。

Ⅷ 挖冬笋方法

一、选对竹子
自然生长的竹园是会分大小年的,只有大年的竹园才能挖到笋子,如果在小年的竹园里挖笋,那只能是给园主当义务工松竹园了。竹子的大小年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年就必须会有一个小年,这是因为大年长了很多笋子,消耗了竹子的养分,这一点与兰花开花有点类似。
大年竹的特点就是竹叶非常浓绿、茂密,感觉像是人为施了很多肥料一样。那些竹叶枯黄、开花的竹园千万不要去浪费时间与体力了。

二、踩土
凡是地下生长的根茎类,都有一个特点,喜欢疏松透气又肥厚的土壤,冬笋也不例外。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下,挖到的笋子才肥壮。
进竹园后边走边踩,不要忽视了那些落叶很多的地方,往往会出大笋子的。尤其是在土质比较硬的竹园,如果踩到一块松软肥厚的地方,那么就是出笋的最佳位置了,这是根茎类植物趋气性、趋水性和趋肥性的特点。

三、看竹龄
大年竹也有不同的竹龄,竹龄决定这根竹子的笋生长离母竹的距离,新竹出笋较近而老竹则远。一般挑选3年前的竹子最好,这种竹子出笋多而且壮,出笋距离不远不近,常常会一鞭子挖出一长串的笋。

四、掏老沟
老沟是指上一个大年时,人们挖笋顺过的竹鞭沟(挖笋时找到一条竹鞭是会顺着挖的),这条沟子通常被落叶和冻土覆盖两年以上了,这里的土质最疏松,保湿性也非常好,常常会出大笋子。掏老沟时一定要轻,否则就可能将冬笋挖烂了。我曾经在一条长3米左右的竹鞭老沟里,一连串挖出10根冬笋。

五、烂笋坑
前一个大年时,有些竹笋是不有长大成竹的,它们会在泥土中腐烂,这就会形成一个个的烂笋坑。有经验的挖笋人,在山上会寻找烂笋坑,从这下锄头通常是不会空手了。而且从烂笋坑下寻到的竹鞭,顺着掏肯定还不止一根笋。

六、斩笋
当锄头扒开冬笋的嫩黄头时,不要急于将它挖起,要先将笋子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看清竹笋与竹鞭的结合处再用锄头斩下,不然笋肉会被挖烂很多。

以上也只是好自己在挖冬笋时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Ⅸ 如何挖到冬笋

挖冬笋必须了解竹子的习性,掌握以下基本要领。一、是看天气采挖冬笋。冬笋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都可以采挖。初冬时期天气温暖的年份要提早挖,在竹笋休眠后,冬笋停止生长时开始采挖。冬笋挖取的标准,是每支竹笋重不少于0.25公斤。要注意的是,下雪天不要去采挖冬笋。另外,小年竹山,应少挖或者不挖冬笋。二、看竹林土壤肥力采挖冬笋土壤肥力高的笋用竹林,除了必要的留养母竹外,加大冬笋采挖量,能够调节养分分配,促进其他笋芽萌发,提高竹笋产量,俗话说“挖光冬笋,促发春笋”。肥力不足的竹山,不能多挖冬笋,否则春笋数量就会减少。
冬笋采挖方法。第一种全面翻土挖笋法:这种方法只能结合竹林冬季松土、施肥进行。把竹林细致深翻,深度为30—40厘米,同时埋入农家肥。翻土时遇到冬笋,就一次性地挖取。第二种方法是沿竹鞭翻土挖笋法。在3—4年生的状龄母竹中,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并带有几片黄时的孕笋竹。然后在它附近浅挖,寻找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竹鞭。顺着这类竹鞭翻挖,发现竹鞭上须根发达时,继续向前挖,挖到竹鞭向地下伸去的地方,大多数能找到竹笋。竹鞭断处的附近一般也有冬笋,并且能找到对座笋。第三种方法是开穴挖笋法。在竹林中如果发现地表泥土松动或者是开裂,裂缝有一个中心,并向四周延伸,用脚踩时土壤松软,这里肯定有冬笋,轻轻扒开就可取笋。不论采用那种方法采挖冬笋,翻挖土块都要细小,以免损伤竹鞭和笋芽。另外挖笋时在笋穴内适量追肥,然后用土填平,可以促发春笋。枝叶茂盛,而且青密多枝的竹子是喜欢长竹笋的,而这样的竹子,一般长在出山竹(一片竹林的边缘地带的竹子)上.因此挖笋子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去一片竹林的深处挖,因为出山竹阳光好,土壤肥沃,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竹子跟它抢地盘,所以长的往往非常茂盛.这个时候,就是它长笋子的最好时机了.当你进入到一片竹林,并且选中了一株这样茂盛的出山竹的时候,你就可以考虑开始挖笋子了.首先,笋子是长在竹子的跟上的,也就是我们想象人说的马鞭.你要想挖到一根竹子的笋子,就必须找到属于这株竹子的马鞭,找马鞭有一个小技巧,你可以先看看枝叶生长的方向,因为竹子的枝叶是对着长的,它的枝叶对这长的这辆个方向,往往就是它的马鞭生长的方向,你在这辆个方向相近的方位挖,再根据竹子根生长的深度判断要挖的深度,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它的马鞭了,当然,属于你选择的这株竹子的笋子,只会长在这株竹子马鞭的延伸方向,也就是马鞭的前方,只要你顺着这条马鞭挖下去,就以定可以挖到笋子.一株竹子的笋子要看它的枝叶的多少来定,往往枝叶越多月茂盛,笋子就越多.在你找到了你选择的竹子的马鞭并开始顺着马鞭挖之后,往往不会在就近的地方就长笋子,而是需要离一段,这个时候就是要你付出自己的劳力的时候了.一般笋子喜欢长在竹子的马鞭的两侧,当你离到长短不等几米远的时候,就是笋子快要于你见面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你需要异常的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巴以个正在熟睡的大胖子似的的笋子一锄挖坡,当这株竹子的第一个笋子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接下来你就会发现,笋子已经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你的锄头下面了.当你收获了差不多数目的笋子,而且发现马鞭已经很嫩的时候,就可以宣布,这株竹子的笋子基本上已经全部进入到你的口袋里面来了。几个肯定会长笋子的地方: 第一,茂盛的竹子的马鞭分叉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绝对会长笋子的,除非它长笋子的嫩芽已经死掉. 第二,茂盛的竹子的马鞭开始往深处钻,并且土层比较松软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往往会长笋子. 第三,茂盛的竹子的马鞭埋了很深,你理的很累了,这个时候它却突然要钻出土壤,准备往浅处生长,在快接近地面的时候,你往往可以找到一个金灿灿的笋子。识别大小年:竹子出笋分大小年,大年竹林浓密,墨绿,出笋多。小年竹林稀疏,出笋少。大小年曾次混杂,成为“桃花畈”。识别竹龄。一般两年以上的竹长笋较多,生笋点距母竹株0.5至1m。两年以上的竹,竹节间白霉和节毛基本脱落,而两年以下的竹子竹节部位还有很明显的白霉和节毛。如竹子已达4年以上的则呈黄色,竹竿较坚硬,生笋位置距离母株1.5~2m。采挖时应选2年以上,4年以下的竹挖笋。识别公母竹:竹子第一长杈节为双杈的是母竹,为单杈的是公竹。母竹的冬笋多而大,公竹的冬笋少而小。寻孕竹:凡是竹叶片长、细、尖 且略带几张金黄色叶而且植株浓绿的母竹为孕竹。长笋多,竹林边的母竹长笋较多。其主鞭往往金黄色,有力,侧芽壮硕。识别阴阳面:顺竹鞭生长方向为阳面,长笋多。逆竹鞭生长方向为阴面,长竹笋少。竹鞭在泥土中起伏波浪行鞭。笋出鞭下降中期,以及上升中后期。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竹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茂盛竹尤其如此。找准竹鞭走向:应根据竹鞭方位采挖,竹鞭与立竹的弯曲方向所形成的面夹角为0~60度,;竹鞭与第一节竹杈方向基本是平行的,找一棵竹叶茂盛的竹子,(竹叶茂盛说明这棵竹子

Ⅹ 如何才能挖到冬笋

山里人在野外寻找冬笋

说明
在这里先做一点说明,关于冬笋在我们皖西山区并不是每年都能大量采挖的,冬笋分为大小年,大年的时候,冬笋多,在竹林里容易挖到,小年的时候冬笋少,在竹林里很难挖到,所以要想挖到大量冬笋,就要在大年的时候采挖;

其次,即便再厉害的高手,如果视力不好或者在光线极差的竹林里(毛竹过于密集),即便是大年,也很难挖到冬笋;

竹林里杂物太多不利于寻找采挖冬笋

最后,一些砍伐过竹子堆积了大量的竹丫、地上都是厚厚的竹叶、杂草、乱石堆等复杂的地形条件下的竹林,也不容易挖出冬笋;

这些地方容易挖到冬笋
在我们山区有这几种地方非常容易挖到冬笋:首先是竹林边的茶地、竹林边缘的松土地带;其次就是有人管理的竹林。

为什么说竹林边的茶地里冬笋比较多?因为竹子的根长的很长,靠近竹林的茶地土质非常稀疏,竹根最喜欢在这样的没长过竹子的土地里生长,而且这样的茶地里冬笋很容易挖出来,竹林边缘的松土地带也是如此。有人管理的竹林,一般杂树比较少、乱石堆很少,竹林里比较干净,一眼望去,能看的很清楚,再者有人管理的竹林,砍伐有序,竹子的密度不会太高,光线也可以,便于寻找埋在土里的冬笋。

茶地里长出的春笋(冬笋也很多)

寻找冬笋小技巧

经过了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网络上有那么多教我们挖冬笋的技巧,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却非常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开头提到的几个因素。那么抛开那些不利于寻找冬笋的因素,我们如何能够快速在竹林里找到埋藏在地下的冬笋的踪迹呢?

最主要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和步骤就是这几点:

大致寻找到冬笋比较多的范围。一片竹林很大,要想寻找到目标,首先就是缩小范围,这个需要通过抬头看整片竹林里竹子的生长状况,一般大年的时候,秋冬季节竹林里的竹子颜色比较翠绿,而且竹梢上面的叶子比较密实,用我们农村人的土话来说就是竹梢上的叶子比较稠,这样的竹子根部附近几米(3-5米以内)范围之内,基本上有冬笋;

竹梢上面叶子密集且翠绿地下冬笋较多

确定了冬笋的大致范围以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寻找冬笋。一般来说,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法主要是这两种:1.在所选范围内,仔细寻找凸起明显的地方,一般冬笋生长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因为体积增大导致土壤向上凸起,所以可以在确定的大致范围内寻找这些凸起的地方,最好是别直接开挖,先扒开凸起位置,查看是否有冬笋,如果没有,随便

阅读全文

与户外挖冬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凯撒旅行社招聘 浏览:748
阳江海韵戴斯度假酒店 浏览:590
电动汽车技术政策 浏览:261
户外街舞垫子 浏览:491
fuso越野房车多少钱 浏览:913
京郊特色度假 浏览:724
山羊皮卡车 浏览:374
中国旅游安全问题 浏览:399
武汉新能源汽车销售 浏览:142
l怀化旅游攻略 浏览:897
车个性内饰 浏览:135
奔驰S级内饰改装 浏览:101
皮卡并线 浏览:398
皮卡堂食物 浏览:8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浏览:547
东京到大阪旅游攻略 浏览:492
东风轿车价格 浏览:293
金希澈豪车 浏览:826
皮卡丘人气 浏览:924
峨秀湖国际度假区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