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景名胜的诗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西湖:
咏西湖诗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潘阆)
平 湖 秋 月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 风 荷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
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
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寄杭州友人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咏西湖的诗句作者: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杭州楼外楼菜馆“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孟浩然有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 《 恩波桥诗 》 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唐朝诗人张 á 的 《 孤山诗 》 ,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淮于今判伪真 ] ;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公元 825 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白居易的诗句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浙大博士生论坛 博士之声
西湖诗稿(选) 西湖诗稿(选)
1 、 游船如梭烟里行,垂柳远堤脚步轻。春未到来人先闹,只等桃花放暖晴。
2 、 宋都往事可追忆,最堪感慨诗句里。而今忽然九百年,湖水仍似旧时平。
3 、 环湖笙灯不夜景,暮色西子更奢淫。自古英雄甘迷醉,帝王焉鼓向北心。
4、 苍穹如海高楼低,华灯十里绕湖碧。湖中不见小瀛洲,寒风吹颈略凄迷。
5 、 车马流光人匆忙,庄严保俶观衰替。美景只是虚幻象,谁于苦海攒欢喜。
洞庭湖:
临洞庭上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庐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梅州、潮州、汕头有什麽地方值得去玩~~!!
潮州:□湘子桥
□开元镇国禅寺
□韩文公祠 □笔架山宋窑遗址
□葫芦山摩版崖石刻
□海阳县儒学权宫
□西湖公园游览区
梅州:山五指峰、松口元魁塔、泮坑瀑布、蕉岭长潭一线天、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平远南台山、五指石、五华益塘水库、丰顺温泉及千佛塔等景点
汕头:·南澳岛 ·汕头大学 ·海门莲花峰 ·中信度假村 ·礐石风景区 ·汕头中山公园 ·海湾大桥 ·龙泉岩寺庙群 ·塔山风景区 ·北回归线标志塔 ·莱芜风景区 ·妈屿岛 ·天坛公园 ·桑浦山公园 ·青云岩 ·北山湾 ·幽谷松涛 ·九天玄女宝塔 ·东里寨 ·老妈宫 ·飘亭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 ·陈慈黉故居 ·白花尖大庙
3. 描写亭台楼阁的句子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横波亭[金]元好问
(第二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第三首)
层台飘渺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登拟岘台[宋]陆游
(第四首)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望海楼[宋]米芾
(第五首)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第六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唐]王勃
(第七首)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
(第八首)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NextPage]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
4. 哈尔滨的旅游景点都有哪些
如果你去过 上海的东方明珠 就不用再去龙塔 但是注意 龙塔可比东方明珠高哦
如果你去过大连的海洋世界 那就不必去极地馆 还是要注意 极地馆都是地球两极的动物哦
太阳岛就不要浪费钱买门票了里面一点都没有特色 就像个大花园 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建筑没几个漂亮的 更没怎么历史可谈 全人为景观 没文化底蕴 因很大走起来也累 做个破
电动20元一人 租个自驾电动要150 打劫的价位!! 远远不如就在外围溜达溜达 我所说的外围是指坐船或索道过江后就在太阳岛与松花江之间的那段 即风景街 游园街 临江街
平远街附近溜达一下 这边绿化也很到位 红瓦绿树 各色建筑 古老与新建相结合 还是很烂漫的 树荫也不错 弄快铺地布 整点吃喝 还是很享受地
植物园不要去了 没特色
游乐园不要去了 几乎和其他大都市一样
推荐 中央大街 个人认为 这是哈尔滨最美丽的地方 建筑美 全国独一无二 集合多国 多种建筑风格的建筑 路面特殊 美!夜景美 没有很多高大建筑 不压抑 灯光绚丽 夏季
坐在街边 听演奏 看美女 小凤一吹 美极! 此景点免费
圣索菲亚大教堂 必须去 老毛子的随军教堂 国内最美的教堂 傍晚 弄根秋林里道斯 整块塞克 喝口格瓦斯 听世界顶级音响从教堂楼顶传来优美的世界名曲 美美美!~!!!
此景点美在外部 免费 内部要门票 前年去 20元里面可以主要看建筑结构 油画。。。。
日军侵华731细菌部队遗址 此处世界独一无二 不可仿 恐怖 阴森 看后恨死鬼子 周一闭馆 我知道每天下午至开馆2个小时 所以之前的文字 图片可略过 重点看实物 后面还有遗址
此处免费 身份证换票即可
道外靖宇大街 及两侧小街道 头道街--------二十道街 首选头道街--------七道街 此处和中央大街一样 建筑特别 不同是 多数没有修缮 破败 残缺 很真实 很古朴 相反3道街
附近和景阳街正在搞修缮 看起来并不好看 很假 没有老建筑的感觉 修旧如新 很失败 免费
文庙 极乐寺 道台府可备选
文庙老庙基本关闭 新庙没设么特色 全国都一样 免费
极乐寺不大 但是香火很旺 寺院 基本都一样 门票网上查吧 不贵
道台府 几乎全新 没有老建筑 只有一根当年的房梁 还有些古董 没啥看头 20元
欧亚之窗 万万不要去 破破烂烂的新建筑 很勉强仿造,本地人都很少有人去过
伏尔加庄园 这个是我最近去过的 这个季节应该更美 全俄罗斯及欧式建筑 很美很迷人 建筑物多数全木结构 还可以看到文革被毁的圣尼古拉大教堂 按照1比1原比例建造 依稀可
见当年的摸样 名气不亚于索菲亚教堂 个人更喜欢这里的别墅 太美了 就像童话世界一样的感觉 就是住一宿太贵6万8千8 杀人 我就纳闷了 哈尔滨的旅游业怎么就不明白啥叫细
水长流 薄利多销 去时一定要带上相机 多多拍照 网上也可找到图片地 缺点就是离市里太远 网络地图可查公交车和大约打车费用 门票我去时50 现在是旺季 涨价之
5. 梅州赋 译文
粤之东,岭之南,万木葱茏,莽莽群山,有邑梅州,民人居焉。
是邑也,东邻闽西,北通赣南,西接河源,南连潮汕,控水陆之枢纽,掌交通之要关。境内民皆客家,乃大汉支属,传唐宋之古音,承华夏之遗俗,人文锦绣,播衍全球,号称世界客都。
吾邑以梅为名,盖盛产梅花之故;或云此地有五峰攒立,若梅花之形;或谓汉将梅涓食邑于此,故称。众说纷纭,莫之能明。梅州自古为蛮荒之地,瘴疠之土。晋末五胡乱华,中原衣冠南渡,先民至梅者,与畲人杂处,历经唐、宋、元、明,遂落地生根,变客为主。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荒造田,筑坝修渠。播文明于僻壤,种繁荣于穷山,教化百代,融合千年,功莫大焉!
梅州境接三省,地当襟要,乃英雄争战之所,豪杰角力之处,古今渫血,绵绵不休。昔赵佗割据南越,目为兴王之地;狄青平定广西,用作灭贼之途[1]。易正大攻陷梅州,大戮士庶;文天祥克复程乡,抚定故土[2]。谢上逵军殁平远,明鼎迁移;汪海洋兵败嘉应,天国倾覆[3]。三河坝上,朱老总挥兵鏖战;八乡山下,古大存诱敌设伏[4]。
梅人崇尚气节,世出忠义,代有英杰。罗孟郊上书抗金,义臣合朝称赞,忠勇节烈;文天祥起兵反元,梅人举州响应,抛头洒血[5]。蔡蒙吉守城尽忠,志比霜洁;林丹九跳崖殉国,心如火烈[6]。洪秀全起兵反清,威震神州;丘逢甲保台抗日,义感世界。姚雨平北伐司令,黄琪翔铁军雄鹰,朱云卿红军智囊,谢晋元抗日名将[7]。叶帅剑英,一代元戎;能参善谋,革命建功;力挽狂澜,翦除四凶;智比诸葛,德侔吕公[8]!
梅州人文鼎盛,素称文化之乡。弦诵之声,达于里巷;科举之风,遍及山冈。崇文重教,书院林立;温诗习礼,士子云集。山花馥郁,花香与书香扑鼻;泉水叮咚,水声共书声入耳。自东晋以降,士人举子,车载斗量,骚人学者,不可胜计。德望并重,程旼广东先贤;诗书双绝,宋湘岭南才子[9]。一曲《夕阳》,温伊初之绝唱;四首《落叶》,黄香铁之名篇[10]。我手写我口,黄遵宪诗界革命;东国师东夷,丘逢甲教育维新[11]。首开族谱之学,罗香林史学泰斗;打破中西之畛,林风眠画坛宗师[12]。二膺鲁迅奖,程贤章文学摘桂;一获菲尔兹,丘成桐数学夺魁[13]。
梅州风景秀丽,山水可观。龙归瀑布,岭南之黄果树;莲花铜鼓,粤东之小泰山[14]。阴那苍苍,绿龙蜿蜒。五指擎空,如拿云之巨手;群峰耸峙,似冲天之烈焰。飞珠溅玉,泮坑瀑布;澡身浴德,汤坑温泉。魁星楼,状元桥;光禄第,人境庐。金碧辉煌千佛塔,烟波浩渺雁鸣湖。灵光古刹,枯荣双柏,佛光普照,禅机暗蕴。神光山寺,孟郊庐中苦读书;合水水库,贺龙湖心闲钓鱼[15]。五华山,长乐台,赵佗恭迎汉使[16];三河坝,古战场,朱德勇斗白军。雄狮踞地,卧佛枕山,青天削出金芙蓉;五指穿云,利刃破空,鬼神磨得宝剑峰[17]。形似巫峡,景若漓江,蕉岭长潭,名动四方。茶山绿海,茶香引得雁南飞;琼楼玉宇,楼高招来凤筑巢。梅城夜景,华灯绽放,疑是繁星洒河汉;一江两岸,长桥卧波,又惊彩虹落人间!
梅州民俗特异,绚丽多姿。围龙祖屋,岭南佳构,民居建筑奇迹;客家方言,中原雅音,唐宋汉语化石。山歌悠扬,诗经遗韵,堪称天簌绝响;汉剧典雅,中州流风,誉为南国牡丹。客家饮食,美名远播。珠玉盈盘,梅县金柚登桌;黄金满山,平远脐橙挂果。长乐烧、南台酒、客家娘酒,酒香四溢;酿豆腐、红焖肉、梅菜扣肉,肉香远飘!
梅州乃华侨之乡,号称世界客都。华人华侨,三百万余,散居世界,遍布寰宇。大埔张弼士,名震九州;张裕葡萄酒,誉满全球。姚公德胜,南洋巨商。救济斯民,光绪赐圣匾牌坊;捐助革命,中山授嘉禾勋章[18]。现代以降,侨名更彰:田家炳、曾宪梓,商界巨擘,笑傲海外;李光耀、他信,政界奇才,执掌异邦[19]。
梅州足球普及,已愈百年,英才辈出,战绩辉煌。亚洲球王,李氏惠堂;进球两千,头衔五十;绿茵驰骋廿五载,足迹遍及亚澳欧:功勋赫赫,青史留芳。足球之乡,周总理之称誉;惠堂兰芳,上海滩之赞扬[20]。现代足球,梅人亦彰:蔡锦标头球似钢,池明华后防如墙,杨宁天才门将,郭亿军能攻能防,谢育新球场快马,伍文兵右路悍将[21]。
嗟乎,梅州古邑,山川闭塞,田地贫薄,经济落后。幸哉,改革开放,沐浴春风,卅载奋斗,发展蓬勃。资金辐辏,商贾云集。高楼迭起,如雨后之春笋;工厂耸立,若夏夜之繁星。铁路公路,纽带城乡,天涯若在咫尺;电信网络,连接世界,万里如同比邻。
噫,昔日穷乡,今日乐土,四个梅州,大展雄图!
———————————————
注释:
[1] 出自《南越五主传•先主传》。北宋狄青征讨侬智高叛军时途经梅州。
[2] 1276年,元将易正大攻陷梅州,统督蔡蒙吉等6000义军壮烈牺牲,元军大戮民众。翌年,文天祥率师收复梅州,梅人积极响应。
[3] 顺治十六年,清军集重兵围剿南明谢上逵于五指石。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陷落,康王汪海洋率余部转战梅州,与左宗棠军激战200余日,全部牺牲。
[4] 1929年1月,国民党军进攻八乡山,古大存率红军伏击敌军。
[5] 罗孟郊,北宋名臣,曾上书支持李纲抗金。
[6] 顺治三年,林丹九在长潭筑寨抗清,失败后跳崖殉节。
[7] 姚雨平,辛亥革命广东北伐军总司令。黄琪翔,北伐名将。朱云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谢晋元,淞沪抗战浴血四行,闻名全国。
[8] 毛泽东曾引“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盛赞叶剑英。
[9] 程旼,因进谏触怒刘宋皇帝,被贬梅州,成为广东先贤。
[10] 温训字伊初,黄钊字香铁,均为清朝诗人。
[11] 我手写我口,改自黄遵宪诗。东国师东夷,丘逢甲主张向日本学习维新之道。
[12] 罗香林,著名史学家、客家学的开拓者。林风眠,二十世纪融会中西绘画的艺术大家。
[13] 程贤章,著名作家。丘成桐,世界顶级数学家,祖籍蕉岭。
[14] 龙归寨瀑布,誉为“广东黄果树”。莲花山铜鼓峰,略高于泰山,号称“粤东屋脊”。
[15] 60年代,贺龙元帅来梅视察,在合水水库垂钓。
[16] 汉高祖遣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在五华山下筑台受封。
[17] 指平远名胜南台山和五指石。
[18] 姚德胜,著名实业家、慈善家。
[19] 李光耀,新加坡国父,祖籍大埔。他信,泰国前总理,祖籍丰顺。
[20] 50年代,周恩来曾说“梅县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那里参观”。30年代上海滩流行“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一语。
[21] 6人均为建国后梅州籍足球名将。
6. 关于福州的诗句期待跟多回答
1、百叠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蝶恋花(福州横山阁)宋代:李回弥逊
释义:山峦重叠簇聚答,闽江之水,蜿蜒东流,犹如丝带一缕,南山台十里长街,人烟辏集。山河美好,荡人心怀。
7. 求赞美福州的古诗词
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雨匀菊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清。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 、 四门学 ,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宋有“内汤” 地名。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事。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见莲花见荔枝。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处繁华是故宫”呢?提出发人思索严峻的课题。
赵文昌,山东长清人。出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诗人虽是北方人,但《福州》一诗,对福州地区的气候农作了解得十分透彻。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河。云来云去三晡雨,霜后霜前两熟禾。东郭农人极丰年,西皋老子亦婆婆。肩舆到处皆名利,时与高人醉踏歌。“三晡雨”指的是福州地区,夏天午后多下雷阵雨,俗叫“哺梨雨”,而且要连下三晡才停止。“两熟禾” 说的是福州多种双季稻,即早稻、晚稻二季。
明代王恭,为闽中十才子之一,他《冶城歌》追忆福州建城历史: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茅于此中。无诸为越王勾践的后裔,越国解体后,无诸移居闽地,在福州北郊新店修筑小土城,自立为闽越王。秦统一后,降为君长。楚汉分争天下,无诸出兵辅佐汉王打败项羽有功,复立他为闽越王,在福州筑城建都,号“冶城”,这是福州建城的开始,无诸堪称建国英雄。
谢肇制(1556-1616年),长乐人。明万历人,官工部待中,他《八声甘州.登闽城楼怀古》一词,从“望钓龙台”,到“忆无诸开土”,感慨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江山依旧,让人们追溯无诸开疆建城的史事。全词充满沧桑之叹:倚危栏万里卷西风,一片雁南飞。望钓龙台上,江空金锁,露冷苔矶。目断帆樯无数,来往送斜晖。年世须更换,斗转星移。却忆无诸开土,更黄龙白马,况香城宫阙,绮阁与朱扉。只留得,江山依旧,听闲人,把酒醉题诗。任茫茫,今来古往,何必沾衣。
龙昌期,宋大中祥符年间人,官至中丞。他应邀入福州讲学,写有《三山即事》一诗: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百货随潮船入市,千家沽酒户垂帘。诗中勾画出当时福州的古榕、巷陌、园林风貌,以及物产丰富、商贸发达、社会安康的景象。特别是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沾酒户垂帘”,反映当时福州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福州很早以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之一。宋朝福州已有开往海外的航线,海外贸易发达。福州港进出海舶很多,宋代蔡襄《荔枝谱》说:“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 。可见海外通商之广。到了明代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明代初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对促进福州和海外的交往,繁荣福州地区的工商业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成化十年,市舶司从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便代替泉州港,被朝廷指定为对外贸易港,并成为中国政府与琉球(日本)往来惟一港口。明代嘉靖八年进士、布政司参议林恕的《平远台》一诗也反映出当年福州港口万国通航的繁荣景象:原是蓬莱顶上峰,六鳖移向粤城东。天连螺渚风涛壮,月照龙江岛屿空。万国舟航通禹贡,九仙楼阁倚空同。凭栏纵目孤鸿外,遥见扶桑海日红。诗人站在于山平远台,凭栏远眺台江白龙江,海面“万国舟航通禹贡” 、 遥见扶桑(日本)海日红景象,感慨万千。清康熙年间,福州人,内阁学士谢道承的《南台竹枝词》也多少反映当时福州对南洋(诗中暹罗今泰国)贸易发达、商业繁荣的面貌:暹罗一去梦魂遥,远浦轻帆不可招。试向罗星塔前望,双江春涨又平桥。福州内河纵横交错是福州一大景观。清代张绅在《杂忆福州》中写道:“城中到处小河沟,垂柳人家夹岸幽,每爱水边凉意满,日斜来上酒家楼”。 他在《福州竹枝词》有: 月在梧桐风洒然,门前即有打鱼船。大河水长小河满,潮落趁潮沙岸边。福州内河由绪山溪水汇成的,又与大江海潮相通,潮涨潮落,河岸垂柳、日斜酒楼、打鱼船只往来,使榕城盎然生趣。
沈铁刘(1898-1993)《榕城竹枝》(四首) 这是一组反映40年代福州城社会面影和自然景观的诗作,采用竹技调形式,抒咏出市井风俗画和乡土生活图,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中亭列炬耀如绳,桥北桥南最不胜。犹是春江花月夜,十年梦断后街灯。 城边春树郁重关,城里千家绕屋山。 呼酒客来宫巷外,买杉人向水流湾。 草木仓山百战酣,龙潭高雾掩双骖。 柳花飞过杨桥路,四月江城似水南。 才过西郊橄榄风,枇杷欲老荔枝红。 小楼夜雨烹牛脍,花巷青帘卖肉绒。诗中描写了台江中亭街耀眼的街灯;闽江万寿桥的南北两岸美景; 城内南后街花灯;水流湾木材制作家具的集市;仑山古烟台,龙潭角,以及福州特产橄榄、荔枝、肉松和牛肉烹成风味小吃。 值得注意是,在丰富的福州诗吟中有不少描写城外台江和郊区的诗篇。出现城内三山所没有的沙洲、彩舟、秋云、流水的景致。如明代王恭《台江访古》: 无诸古城外,潮满合沙洲。 宾从留骢马,壶觞度彩舟。 山回川月夜,猿哭海云秋。 寂寞屠龙事,台江空自流。 曾巩(1019-1083年),江西南丰县人, 宋熙宁十年任知福州,春日出南台游览,从水塘、堤坝、到一番桃李、青青草色,触景生情,思归故里。咏《福州城南》,这是一首较早反映台江诗篇: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水溢横塘雨过时,一番红影朵花飞。 送春无限情惘怅,身在天涯未得归。明代永乐进士陈辉,福州人,《夜泊钓龙台》:烟村带晚景,落日驻征挠。夜色海中月,秋声江上潮。渔灯连水岸,霜月映枫桥。明发频回首,乡山别远遥。诗中溶缩了大庙山钓龙台的烟村,晚景,落日,夜色,秋声,渔灯 ,构成台江美丽景致。明万历进士曹学佺(1573-1646年)(福州人)《台江观竞渡》二首,反映了台江每年端午节龙舟竞赛,男女老幼纷纷观渡的情景山河原属越王台,台下江流去不回。只为白龙先人钓,纷纷鳞甲截江来。人看龙舟舟看人,人行少处少船行。有时泊在柳阴下,萧鼓寂然闻水声。清代光诸举人何振岱(1867-1952年),福州人,他的《夜过万寿桥》:百廛夹道矗蜂房,奔毂声中万影忙。彩蠲初横新贾舶,卧云已换旧舆梁。洪澜不砥凭春涨,弦月孤明惜夜良。吹笛榕阴何许客,此中可有陆龟蒙。这是作者通过万寿桥的印象,反映出台江木屋拥挤(矗蜂房),同时写出桥车马行人的“忙” ,也写江上商船(贾舶)的“集” ;既有春潮泛浪,也有弦月映明,情景动人。而吹笛扬声,惹人思绪。古时台江八景,“白马观潮” 便是其中之一。清乾隆进士梁上国的《白马春潮》,是作者《南台十咏和韵》之一,描绘白马桥春潮美景,可以与浙江钱塘江八月海潮的这奇观相比。雷鼓匉訇白马驰,观涛旧有广陵期。那知榕海三春景,赛得钱江八月奇。清代道光举人魏秀仁(1819-1876年)《台江竹枝词六首》歌唱台江风光,下面一首反映了白马河边夜景,极为别致:高烧红烛唱珑玲,白马桥边驻足听。曲罢短筵人不见,满江星火一天星。王允晰《好事近.台江晚渡》也是晚渡台江的即景诗:帆影人桃花,花外青山斜日。报与黄昏潮信,有过江残笛。舟行同在画中看,清景倩谁惜。准备一襟幽思,付夜蟾澄碧。从目睹帆影、青山、斜日、潮信、到听闻残笛,舟行同在画中,看到台江夜景,令人神往。 卢贤生(参考李乡浏主编《福州诗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