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
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苗族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
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
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
舟溪芦笙节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龙舟节
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
吃信节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花山节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
届时,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来大市带的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的妇女,吹着芦笙、吹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芦笙舞贯穿花会始末,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爬杆比赛最引人瞩目。舞狮、武艺竞赛、斗牛、赛马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或兼而有之。芦笙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之感,衣着鲜艳的姑娘和着小伙子芦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几个男子一字排开,边吹边舞,姑娘们围绕芦笙队,转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联臂纵舞于后,或全场数百人随乐齐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旷神情。舞狮活动别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顶端悬挂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两瓶美酒,舞狮毕,比赛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剥皮的松树制成,又高又滑又细,要想取胜是很困难的,人们常常采用人梯的办法摘取胜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边吹笙,边绕杆旋转起舞。一个鹞于翻身上杆,头朝下,双腿交叉紧紧绞住杆子倒挂,吹奏芦笙,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采。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
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花山会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钟情的姑娘会被小伙子撑开的花伞拢去,互相依偎着,倾诉衷肠。花山会到处洋溢着节目的气氛,充满着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
砍火星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
晾桥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也叫“二月二”。相传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
㈡ 各民族的民俗民风,多一点,写作文,急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黄河心不死
漓江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华山自古一条道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落雨当过冬
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
四川没川,山西没山
好吃不过茶泡饭
㈢ 从永康出发到云南丽江玩5天大概要多少钱
推荐一条滇西北自助游路线,,,
永康-昆明火车,飞机,网上预订机票便宜!
昆明-大理-丽江火车票价90-110元
昆明:大观楼公园、西山景区、圆通寺、滇池公园、翠湖。住宿在昆明国际青年旅舍,网上可以预定。
大理:苍山、洱海、三塔寺、喜洲民居、鸡足山、大理古城洋人街。住宿古城,客栈很多。
丽江:大研古镇、木府、玉龙雪山、黑龙潭公园。住宿推荐国际青年旅舍!
从丽江乘坐大巴,可以到达泸沽湖、虎跳峡。
如果去玉龙雪山,羽绒服必备,临时租用大衣,卫生状况不太理想!
丽江乘坐大巴,到达香格里拉,可以游览松赞林寺、普达措森林公园、住在中甸古城,客栈很多!
云南是旅游大省,这条路线非常成熟,吃住行也很方便,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住宿选择国际青年旅舍、吃法以当地小吃、一般餐厅为主,干净卫生便宜!假如几人结伴出游,不算门票,平均每人每天140元左右就够了
起点:昆明市
终点:丽江市
㈣ 丽江亲子游去哪里好玩
丽江旅游景点以一城一山一湖(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为主要代表。其他较知名的还有束河古镇、拉市海、虎跳峡、老君山、文笔山、白沙古镇、长江第一湾等丽江旅游景点。 一、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少数民族古城镇著称,狭义上指丽江古城的主体部分大研古镇。丽江大研古城有著名的四方街、大石桥、酒吧街、木府等小景点,这里有全中国最集中的客栈、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丽江旅游的必到之处。点评:正因为丽江古城过于知名,一到黄金周等旅游旺季,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各商家高抬物价,无暇接应,完全失去丽江旅游的悠闲自在的特质。因此强烈建议尽量避开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到丽江旅游。二、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纬度最低(即最南方)的雪山,至今无人能登顶的雪山、丽江纳西族的神山、以殉情文化知名的雪山。玉龙雪山景区内有甘海子、云杉坪、牦牛坪、冰川公园、中国海拔最高的高尔夫球场等。点评:也正因为玉龙雪山是纬度最低的雪山,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及上山游客激增,导致玉龙雪山储雪量每年递减,严重时只能靠人工降雪保障雪山景色。因此也建议避开旅游旺季上玉龙雪山,也有人说,根本没必要上玉龙雪山,远眺比近看更壮观。
三、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以摩梭走婚民俗、最后的母系社会、原始幽静世外桃源般的湖光山色著称。泸沽湖景区内有里格岛、落水村、格姆女神山等小景点。猪槽船、苏里玛酒、木愣房是泸沽湖的标志性符号。点评:泸沽湖的走婚民俗有被过度宣扬和歪曲的趋势,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泸沽湖的纯朴。四、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古称“十合”,纳西语“绍坞”,旅游开发前称龙泉村,因为村里有几股清澈见底的清泉,也被称为“清泉之乡”。束河古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也比丽江大研古城更悠久,古时候的束河是丽江土司从中原引进能工巧匠的聚集地,是丽江的手工业中心。今天的束河以“比丽江更小资更清静的古镇”著称。以“田园中的古镇,古镇中的田园”为主要名片。这里有丽江地区最大的石桥——青龙桥,最有意境的清泉——九鼎龙潭。点评:束河古镇是昆明鼎业房地产集团负责保护开发的半古老半人工的古镇。古镇入口的大片区域为仿古商业街,过青龙桥才是真正的束河。
五、拉市海
拉市海 拉市海是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的一个高原湖泊。“拉市”是纳西语,意为新的荒坝,云南人称湖为“海子”,故称拉市海。拉市海是候鸟的天堂、丽江的后花园,但至今还未正式开发,是丽江著名的“野景点”。正因为它的“野”,候鸟得已继续在这里栖息。拉市海也成丽江最有野趣的游玩地方。在拉市海可以玩骑马、划船、观鸟、野餐、露营等。点评:也正因为拉市海的“野”,这里的旅游经营不太规范,同样的骑马路线有多种报价,因人而异。六、虎跳峡 虎跳峡 虎跳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与香格里拉哈巴雪山的交界处,距离丽江古城约60公里。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全长18公里,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80年代开始有国外背包客开始在此徒步,渐渐开始有了客栈,供应简单的餐饮。现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徒步路线。虎跳峡位于丽江往香格里拉的中途站,通常与一些户外路线如“梅里四日游”和“雨崩六日游”等结合在一起。点评:中虎跳是最佳的徒步路线,需要一定的体力。徒步虎跳峡应尽量避开雨天,可能有塌方等危险。
七、老君山
老君山 老君山被称为云南众山之祖,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因此得名。老君山位于丽江古城西南110公里处,与兰坪、剑川交界,主峰海拔约4300米。与玉龙雪山终年积雪不同,老君山四季郁郁葱葱,原始森林苍莽清幽,满山野生杜鹃,高原草甸,99个冰蚀湖星罗棋布,俗称99龙潭。这里还分布着2O0多平方公里由红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点评:目前(2009年)老君山还未过度开发,游客较少,但已提到丽江旅游开发战略层面,要去趁早。另外老君山毗邻大理剑川县的沙溪古镇,云南沙溪古镇被称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古集市”,保存得相当古老清静,非常值得一去。八、文笔山 文笔山 文笔山与玉龙雪山一南一北,环抱丽江坝子。玉龙雪山以自然景观著称,而文笔山则以人文景观闻名。著名的丽江五大喇嘛寺之一——文峰寺就在这里。文笔山下的文笔海则与拉市海一起被列为“国际湿地保护区”。点评: 文笔山上看玉龙雪山是不错的角度。文笔山上游客不多,佛烟升起时让人会有身处仙境的联想。
九、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是丽江最古老的古镇,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是纳西族先民进入丽江盆地后的最早的定居点,纳西文化的发源地,宋元前丽江的政治宗教中心。至今尚存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阁、金刚殿等宗教建筑。又有白沙壁画、白沙细乐等文化艺术遗产。点评:白沙古镇也是至今未正式开发,但开发权已交给负责束河古镇保护开发的鼎业集团。 白沙古镇除了古建筑,还里还有大片的田园风光,白沙古镇也是中国最靠近雪山的古镇。十、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长江支流金沙江到此拐一个非常壮观的拐弯,因为被称为长江第一湾。长江第一湾边的石鼓镇是丽江地名的最早由来。点评:石鼓镇上生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纳西族人,生活好像并未受旅游的太大影响,因此也被称为“生活着的丽江”。
㈤ 彝族四弦的演奏方法
演奏时,执琴姿势和弹奏方法均与月琴相同,常用拨片弹弦发音。四弦分为两组,每组两弦 定同音,通常以五度关系定弦为:c1、g1;d1、a1。有时也以四度定弦为d1、g1,音域有两个八度。音色优美柔和。有的演奏者只弹一条外弦,以求音色的纯净,以演奏更细腻的乐曲。有多种装饰音的音型和弹奏指法,如右手的快速弹挑、扫弦、打音、勾弹音等;左手的上下换把滑音、推、拉、吟、揉等。四弦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也是彝族人民常用的自娱性弹弦乐器。在彝族 的音乐歌舞中,四弦是滇南彝族“四大腔”( 包括“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和“四腔”)山歌和“正弦调”(只舞不唱)、“ 杂弦调”(边唱边舞)的主要伴奏乐器,青年男女恋爱期间在户外唱“海菜腔”时,常由小伙子弹四弦作为伴奏。四弦也用于民间歌舞“打歌”、《烟盒舞》和《花灯》的伴奏,在红河彝族民间乐队中,四弦还居于领奏地位。较著名的四弦曲有:《约玩调》、《翻身调》、《慢三步调》、《正弦》、《讽刺调》和套曲《三腔》等。
除彝族外,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的哈尼族和生活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的普米族,民间也流行有四弦。哈尼族四弦曲有:《哈尼四弦调》等。普米族四弦曲有:《锅庄舞》等。
㈥ 谁知道大理小吃一条街在哪具体位置,本人现在在大理
楼主!
您好!
烤乳扇,大理古城随处可见
丽江和大理的小吃价格都很公道,一般不会出现成都旅游景点坐地起价的现象。乳扇一般小的是2元,大的是3元,而我成功的把大的砍成了2元,哈哈!所谓烤乳扇就是把当地的优质牛奶发酵做成一片一片的,可以炸可以烤,炸的呈金黄色,吃起来非常非常脆,有股浓郁的奶香和微微的酸奶味,一般吃得惯的人就超级喜欢吃,比如我,而吃不惯的人就吃不来那种略微酸酸的问道,比如崔小鸟;而烤的则有些绵啾啾的,像烤面团一样是白色的。不管是炸还是烤都要在表面较上一层玫瑰糖。我喜欢吃炸的,更喜欢吃表面浇上的玫瑰糖。崔小鸟说正宗的烤乳扇表面玫瑰糖要浇得直往下滴淌,上面那张图就是因为玫瑰糖浇得太多,滴得我满衣服都是~~~
苍洱春古城人民路(工商银行左转20米)
这是天涯客栈小花推荐的大理特色餐馆,里面的“大理家常菜”可谓是物美价廉,第一天到大理的晚上我们就吃得直跟老板竖大拇指,从兰坪回来后我和崔小鸟又跑到这家来吃了个好饱好舒坦的午餐。这家小小的餐馆还颇受明星的欢迎,右图中左上角那张是范冰冰和某人的合照,右上角是王学兵,下面那位是谁我就不认识了~~~我相信这家店如果在成都开业一定会火爆到不行。
苍洱春特色菜
左上:呛螺蛳,15元。强烈推荐!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螺蛳,不知道厨师加了些什么料,反正就是特别特别好吃,螺蛳爆得既弹牙又柔韧中带脆,非常入味。花生和芝麻的香味也散发在螺蛳肉里,点点微辣,大大的鲜香。
左下:木瓜鸡,20元。这个也超好吃,用的是大理特有的酸味小木瓜(不知道是不是云南的特产),这种木瓜比普通木瓜小很多,适合做菜和泡酒。大理出名的木瓜酒就是用这种小木瓜泡出来的。这道菜同样是酸木瓜味完全融入了鸡肉块里,盐鲜味恰如其分的衬托出木瓜的酸香,是很下饭的一道菜。
右上:芝麻菜炒豆腐,5元。芝麻菜也是那里的特产,吃起来有股淡淡的芝麻香味,和豆腐在一起炒更加入了豆腐的清香。光看这道菜的价格就知道这家店有多么价廉了吧。
右下:什锦蛋饼,10元。大理人爱吃花,这个蛋饼里面有大瓣大瓣的玫瑰花,还有些貌似叫树皮的我觉得很稀奇古怪的东西。主要吸引我的就是里面那肥厚香醇的玫瑰花瓣(图中泛紫的就是玫瑰花瓣),玫瑰花的香味让蛋饼比普通煎蛋多了花的香味和味蕾的幽香体验。
酒吧、咖啡屋 洋人街
大理的酒吧和咖啡屋没有丽江那么多,但很精致,白天在暖洋洋的阳光下熙熙攘攘的游客时而驻足,时而坐下侃侃,一种足够慢的节奏。晚上的酒吧也不像丽江那些轰隆隆的类似于迪吧的酒吧,这里有灯红酒绿却
没有喧声四起。咖啡吧的咖啡价格比星巴克便宜些,一般在15~30元内,我和崔小鸟去的那家咖啡吧还可以半价续杯,很划算。在冬日的阳光下坐下露天喝杯咖啡,看看人来人往,听他们言语,置身于这里可以忘却烦恼丢掉焦躁,慢慢的慢慢的感受这里的人文气息和闲散的惬意。
凉鸡米线 人民路
这是我对大理最念念不忘的小吃,天涯客栈杨光推荐的,真是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凉米线!具体位置就在与苍洱春相反的人民路上,即工商银行右转,店名叫“再回首”。我估计“再回首”在大理古城做出了名生意火爆,因为短短的一条街上就有三家分店。我去的是第三分店,中碗3.5元一碗。米线是云南特有的酸浆米线,也就是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那种米线,鸡丝大块大块的,味道甜中带些辣,有些像成都正宗钟水饺的味道,但比钟水饺香和嫩滑,因为米线是凉的,所以入口后滑溜着就合着甜中带辣、花生芝麻香的凉爽口感吞下去了。我真后悔没吃大碗的,其实分量很足,只是我,我太喜欢吃这个了!
豌豆凉粉 复兴路树人书店旁
这是去云南前看别人推荐的,照片中右下角挂灯笼的就是树人书店,左边有把太阳伞的就是著名的摊摊小吃了,这家卖得特别好,一般下午6点就卖完收摊。豌豆凉粉比较劲道,味道调得很好,好像是3元一碗(价格记不清了~),不喜欢吃酸甜味的可能会比较喜欢吃这个,反正我最喜欢吃凉鸡米线,啦啦啦。
我转来的,您看看合适吗?
如果还有问题欢迎您继续追问
这里是我爱丽江旅游的小米!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