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秦汉美术有什么特色
汉代的工艺美术中,青铜器也仍占了一定的位置。汉代漆器、丝织和陶瓷等都成为美术史上值得重视的项目。
汉代青铜器的类型,与战国及其以前相比,大大减少了。壶(或称“钟”)是汉代青铜器的流行样式。一般的是朴素无饰,仅只鎏金。有些比较华丽的,有细如发丝的线刻的流云或人兽等纹饰。汉代也流行作成羊、驼等形状的镫和各种形状的香炉。有一种炉,通称为“博山炉”,上部作成山岳的样式,岭峦间并且有树木和野兽,其下承之以人形及盘。据记载, 汉成帝时长安有巧匠丁缓,所作华美的作品中,就有紫金的香炉及雕镂奇禽异兽的九层金博山香炉(《西京杂记》)。汉代青铜器中,铜镜十分发达。
汉代的铜镜,其背面装饰和瓦当一样,在汉代的装饰美术中占重要地位。所以也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汉代铜镜装饰,是在圆形的平面范围内,以镜钮为中心进行的构图设计(只除了东汉末的“阶段式镜”,即把许多神仙人物的浮雕形象一横排地平列起来,不是适合着有中心的圆形构图),这种构图的多样变化,体现了多种艺术意匠。
战国时代的以镜钮为中心,云气及神话动物的纹样组成的旋转式的构图,在西汉初年仍继续流行。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际的铜镜尚难区别。西汉时代较多的构图是向外放散式的:镜的外缘是相连结的向内的若干圆弧(八弧、十二弧、十六弧者较多),镜钮四周是动物及云气的纹样(“螭形镜”及“星云镜”),或者是在上下左右四方向外伸出的若干草时形瓣状的纹样(称为“草叶镜”)。西汉时代的一种“云雷连弧文镜”是汉镜构图最简洁单纯的一种。很善于利用疏密,有规律的变化及闪光程度不同的对比。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规矩镜”,因图案中夹杂着“T”“V”“L”等形状的纹样而得名。在“T”“V”“L”等形状之间有极其疏朗的细线组成的写实风的动物形象,其外围以铭文及齿纹圈,最外缘是一圈曲线的云纹等。整个构图,除中间一圈动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外,是由许多同心圆组成的,收到稳定而严谨的效果。这种镜发展到东汉后期,动物形象浮雕化,而且加入人物神仙等;外缘的云纹复杂化,更自由、灵活;齿纹或圈数增多;规矩纹消失(神兽镜、龙虎镜、画像镜等)。东汉未及三国时代,在浙江绍兴一带出土的铜镜(可以称为“绍兴镜”),以东王公、西王母相会见为题材,处理手法风俗化,浮雕的高低层次简化成不同的平面。
汉代铜镜装饰中局部的各别纹样的差异很多。钮和钮的形状,铜镜的断面,也都成为判断时代的根据。
铜镜上铸有句数不等的三言或七言铭文,西汉以后的铜镜,铭文中有制作的年号,镜文多作吉利语,如:“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凤朱鸟,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云中敖,四海长保,二亲子孙福寿如金石,为国保。”边地各族人民、的青铜器也丰富了汉代美术的成就。
古代西南部族的各种青铜美术品曾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发现。其甲区第一号墓的出土随葬品有丰富的装饰,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有一鼓形的飞鸟四足贮贝器,盖上铸有十八个小铜人,表现一女性奴隶主监视奴隶们从事织布及其他劳动的情景。又有一贮贝器,盖上有四十一个小铜人,似是举行杀人祭祀铜柱(柱上立一虎、柱身为二蛇缠绕)的仪式。鼓身上为阴线浅刻的人形八个。手中各执武器作追逐的姿态。另外有一四足器,器盖上中央有一小铜鼓,鼓上有巨角的野牛及其他六头牛。器腰上有立雕虎形的耳,并阴线浅刻云形带状纹三道。同墓出土还有铜质立在杖头上的兔、鹦鹉、鹿、人物等形象。又有一高约四三厘米的女像。以上这些人及动物形象都很生动真实。人的形象都富于地方的及种族的特色,并具有生活的内容。虎的形象与常见的中原地区的相似。
墓中发现的铜鼓是西南一带及越南北部过去不断发现的各种铜鼓中的一种。鼓上的装饰有船、羽人及鸟、牛等。铜鼓是西南部族的重要的文化艺术遗物。晋宁石寨山各墓发现的铜兵器,和过去四川发现的很类似。四川发现的都是所谓“巴蜀文化”的遗物。矛和戈的样式还沿袭中原一带较早时期(殷及西周初年)的形式,但上面的装饰却很独特。斧钺的刃部则发展成自己特有的月牙形。“巴蜀文化”铜器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系统。
内蒙古西部河套以南鄂尔多斯旗一带,曾发现大量古代匈奴族的小件青铜器,也是有待研究的系统。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镂空的以狩猎为题材的铜板和柄端装饰着兽头的小刀等。这种铜器因为有自己的特殊风格,一般称之为“鄂尔多斯铜器”。又因为他们和南西伯利亚(例如明诺辛斯克地区)以及黑海沿岸发现的“斯基泰”(古代的游牧部族)的青铜器相似,也通称为“斯基泰艺术”。内蒙西部的古匈奴族的铜器,从题材上和与北亚、西亚的联系上,可以看出其狩 猎、游牧生活的特点。它们的铜器中的柄上饰着兽头的小刀,在河南安阳殷墟遗物中也有。
“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动物题材和战国及汉代流行的狩猎、人和野兽搏斗(如虎咬马,怪兽食羊等)等题材有关,其动物形象的处理非常简洁而单纯。
汉代精美的工艺美术的主要制作者是当时官府的工匠,他们的名称及姓氏保留在铜器上的很多。铜镜上时常有“尚方”(主管工艺美术的官府)、“西蜀”、“广汉”(设有工官的手工艺中心地区)等字样。据文献记载,这些工官每年花费很大,例如:西蜀和广汉的工官每年要耗资五百万钱;用作少府所属的右工室、考工室及东园匠三部分,每年要五千万钱。这些官府工场的制成品的一部分,可以由官府出售。
漆器也是官府工场出产的工艺品之一种。
长沙出上战国时代和西汉初年的彩绘漆器,现在还很难划清时代界限。东汉末的漆器发现于朝鲜平壤附近(汉代乐浪郡故地)和河北省北部怀安等地的,与西汉的基本类似,但是制作和装饰皆有进步,彩色种类增加(红和黑之外黄和绿使用很多,红色除了深红,也有橙红)花纹更活泼,风格更接近写实。
平壤出土的漆器上面,都有文字注明:出产于四川,是广汉郡或蜀郡的皇家工场的出品,工匠的名字和他们所负责的工序都写在上面。制成一个夹纤漆盘要经过九种工序才能完成。
平壤出上的漆器中最可注意的是彩筐,上面画孝子故事(如丁兰,老莱子等)和历史故事(如纣王等),人物比例虽不相称(头大,为了眉目清楚),但面部表情,神态,都极生动。
漆器上比石刻上更便于表现云气的飘荡和在云气中飞走的动物。具有这种装饰的漆盒、漆盘等,都曾在河北怀安及朝鲜平壤等地发现。装饰着同样题材的金银错铜筒,除了山西阳高汉墓出土的以外,在平壤附近也曾发现。
汉代关于丝织工艺设有专门的工场。山东临淄及其附近的齐郡,是自战国以来天下驰名的工艺中心,在汉代特别以丝织负盛名。齐郡的丝织品有各种名目,例如:平织的“纨素”,轻而薄的“绢”,纠织有孔的“ ”,提花的“绫”等等。齐郡也有刺绣。陈留郡的襄邑(今河南开封附近)的织锦也是被称道的。
新疆曾发现汉代的成匹的绢。绢端上注明产地、长度和重量,可知是齐郡产品,作为商品贩往国外的。
根据蒙古及新疆、甘肃各地发现的汉锦,可见有很进步的技术。有提花菱纹地的绢,更有色彩丰富的锦和“织成”。汉锦上运用了红、褐、黄、青、蓝等多种颜色,织出了多种花纹;有的较简单,有的很复杂,如云、龙、动物等,甚至织出了字句,如“延年益寿”、“长乐明光”、“登高”(即《邺中记》所说的“大登高锦”或“小登高锦”)、“韩仁绣交龙,子孙无亟”(即《邺中记》所说的“大交龙锦”或“小交龙锦”)、“新神灵广成寿万年”、“云昌万岁宜子孙”、“君时于意”、“鹄群下”等。汉代的“织成”(即后世的刻丝,是中国丝织的一种特殊技术,织时用小梭,可以模仿绘画织出自由的花样),能织出山、树、云等花样。汉代丝织加工技术中,己出现了“钉线”的绣法。
汉代的陶器中,在黑色陶器上涂了殊色和在灰色陶器上敷了白粉,再涂绘以黑色和红色的装饰花纹的,占有一定数量。这些陶器现在可知是模仿铜用具或其他生活用具的明器。汉代陶器中有两种特别值得重视:铅釉粗陶和透明釉炻器。
低温烧成的铅釉陶器是中国流传很久的一种陶器,现在发现的汉代这种陶器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遗物。这种陶器表面敷釉,釉中含铅质,烧成温度为摄氏八网络左右。釉的颜色,最常见的是绿色,其他有黄、褐、白、蓝等各种色泽。汉代的铅釉陶器的形状有多种。绿釉或桔黄釉的壶,上面有凸起的浮雕式的狩猎纹装饰,可以看出完全是仿铜器形式的。
汉代的透明釉炻器(半陶半瓷),浙江富阳曾发现很多,可能是西汉时期的圆盒及洗之类的陶器。而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是有永元十一年(公元九九年)年号的墓砖及一同出土的六件器皿,发现地点是河南信阳。后于此的是在杭州发现的有永康二年(公元一六八年)年号的墓砖和同时出土的飞鸟楼阁等复杂装饰的器物。另外,在广州发现西汉初年带釉的陶尊和东汉时期有釉斑的明器(考古学家意见也可能是自然釉,不是人工有意的加工)。在相距如此遥远的地点都发现了釉陶,这说明釉陶在汉代的出现已不是偶然的了。这种釉陶的共同特点是器胎较薄,较坚实,扣之有声,烧成温度在一千度以上,釉透明,如玻璃质,暗绿色或草绿色。广东发现的釉陶,透明釉垂流积厚则呈不透明的浊白色以及暗蓝色(如宋代的钧窑釉色)。杭州发现的汉代的这种釉陶,已经可以认为是南北朝隋唐以来流行的青瓷的真正开始。
三国时期的青釉器物在浙江绍兴一带和南京附近都发现很多,其中有孙吴年号的墓砖,也有附有年号的器物。可知在三世纪中叶,这种青色釉的色泽已经是不复带浓厚的黄味,这显示在烧制技术上,瓷釉中铁的还原已大大进了一步。
汉代的漆、丝织、制陶等工艺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它们已经形成了南北朝隋唐以来工艺传统的若干基础。汉代工艺及其以后的发展继承关系已很明显
㈡ 在安阳殷墟和广汉三星堆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就目前掌握的文物及史料来看,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并无任何藩属关系,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国。在目前发现的商朝甲骨文中,记载有很多商朝军队与蜀人作战的事件,但大多都是有始无终;在三星堆遗址中也出土了少量作为战利品的商朝贵族使用的兵器、权杖和刻有商朝文字的器物,古蜀国的强大可见一斑。 四川广汉出土的三星堆文化,更是典型的外来文化,其出土文物中大量的人像,面具,都是高鼻深目,典型的高加索人种特征;其出土文物中的金王杖,青铜神树,以及明显的牛崇拜,石头崇拜,建筑样式,以及悬棺丧葬这些文化特征,都是古代闪米特人,雅利安人的文化特征,也是犹太文化中重要的丧葬现象。有学者推测这是闪米特语系的古犹太人的文化遗存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年代约公元前13—14世纪左右,至迟为商代早期。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有尊、盘、戈,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出土的青铜人像群尤引人瞩目,是同时期中原文化所没有的。82件青铜人头像、青铜八面具、兽面具、青铜大小人像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特别是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均为高鼻阔目、方颐大耳。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在此之前,中国史前时代的面具尚无实物出土。三星堆遗址的发现,震惊世界。而且所有的青铜器上都没有留下任何铭文,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具体特征:1、三星堆青铜雕像群具有宗教意义。制作目的是用于宗庙和宫殿的祭典,为宗庙祭祀活动的重器。蜀人把想象的自然鬼神铸成“百物之形”青铜像或兽面具,代表各种自然神灵,陈放在宗庙里,目的是让人们在祭祀的烟火燎烧中祈祷和献祭,迎接神灵降临,祈求神灵护祐。三星堆被埋入祭祀坑的这批青铜像,还具有“祭天”、“祭地”、“祭山”、“迎神驱鬼”、“迎敌祭祀”等祭祀的功用。又具有“人殉”、“人祭”的雕塑代用品的某些特征。2、铸造工艺与技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雕像主要为浇铸,有的又具有锻压效果。浇铸过程普遍采用商代中晚期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分铸法”。在祭记坑中发现了红砂石碎块,在部份铜人头中还发现有泥芯,都说明青铜像均采用翻模制造。先制出泥胎再浇铸而成。焊接、铆接等方法都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准。3、三星堆青铜雕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无沦人像、人头、面具、人面像均显示出装饰效果。如,小型青铜人像,可能是挂在某种器具上的装饰物;跪在铜树下的三尊小型青铜跪人,是铜树的装饰附件;兽面具.人像面具底部呈倒三角形,是插在某种构件上,组成一体的,客观上也赋予铜头装饰功能。4、三星青铜人像群具有丰富的抽象思维观念。青铜人头像均是采用夸张的手法,夸大局部细节,强化视觉效果。“纵目”、大耳、宽嘴、楞眉、鼓眼,部分青铜人头像头顶部没有天灵盖。这些现代抽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在青铜雕像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三星堆青铜雕像的寓意十分丰富,显示出较高的理性化观念。5、与西亚和埃及文化的联系。出土的40多个青铜雕像中,还有有6个带有金面罩。用箔金贴附在青铜人头像上,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它是显示尊崇,还是巫术含义,仍是一个谜。戴黄金面罩在中国确属罕见,但3300多年前埃及鼎盛时期的法老图坦卡蒙王陵的葬殓面具就是黄金面罩。西亚和埃及许多雕像也是饰以金箔。反映出这两种文化的联系。三星堆青铜雕像及黄金面罩,年代虽然比西亚和埃及稍晚,但其大小和制作工艺完全不比后者逊色,三星堆文物中出现了西亚和埃及的文化因素,确实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谜。三星堆青铜器是早期蜀文化的遗存,其久远的年代,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均属罕见。 所以应该是异同参半。。。它在功能和用途上有些地方是和中原一样,有些不一样,而且它遭遇中原文化。。。。
The grasp of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ancient Shu and Central Plains Dynasty did not have any vassal relation, but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ountry. I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there are many records the Shang troops and Shu people combat events, but most of them are having a beginning but no end; at the site of the Sanxingi also unearthed a trophy the Shang Dynasty nobles use weapons, mace and engraved with the text objects, a powerful ancient Shu's remarkable. Sichuan Guanghan unearthed Sanxingi culture, it is typical of foreign culture, portrait, a lot of the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in the mask, is nose, Caucasian features typical; the archaeological finds in the gold scepter, bronze Holy tree, and obviously Niu Chong, stone worship, architectural style, as well as the coffin funeral these cultural features, is the ancient Sumeria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ryan, is also important in Jewish culture, funeral phenomenon. Some scholars speculate that this is the Sanxingi ruins in Guanghan, Sichuan Province, ancient Jewish culture remains Semitic about BC 13 - fourteenth Century, at the latest early Shang dynasty. A lot of bronze relics unearthed, respect, disc, Ge, there are people head size, standing figure, climbing and dragon cylindrical copper, copper, deer, birds. Among them, unearthed bronze portrait group especially eye-catching, is also not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82 pieces of bronze human head, bronze eight mask, mask size, beast bronze portra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of a class of Chinese bronzes. Especially the bronze human head image exaggeration, very loc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saiga broad, Yi big ear. Zygomatic surface of the protrusion, mandibular big ear, and perforation of ear, unlike the chinese. Prior to this, China has no real unearthed prehistoric mask. The discovery of the Sanxingi site, shocked the world. And all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are leaving nothing, just incredibl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1, Sanxingi bronze statue group has religious significance. Proction is designed for ceremonial temple and palace, as the Confucian ritual activities of jack. Shu people think of natural gods cast "the form" bronze or animal masks, on behalf of all kinds of natural gods, Chen Fang in the ancestral temple, the purpose is to let people pray at the sacrifice of fireworks singing and sacrifice, come to meet God, pray to the gods blessing. The Sanxingi was buried sacrificial pits of this batch of bronze, also has the "heaven", "Festival", "offering mountain", "ghost," them to meet God "sacrifice" and other ritual function. Also has the "human sacrifice", "human sacrifice" sculpture. Some characteristics. 2, casting process and technology. Sanxingi unearthed bronze statue for casting, forging and has some effect. Casting process is widely us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area in the late Shang Dynasty popular "casting". In offering record found red gravel pit in fragments, part copper poll also found in the core, the bronze using mold manufacturing. First a rough cast and cast. Welding, riveting and other methods to process the high level of. 3, the Sanxingi bronze statue has stronger adornment. No matter, the head portrait, masks, human face image showed a decorative effect. For example, a small bronze portrait, probably decorations on a plate; kneeling on the copper tree under the three small bronze statue kneeling, copper tree decoration accessories; animal masks. Portrait mask bottom inverted triangle, is inserted in a member, an integrated, objectively also gives the copper head decorative function. 4, Samsung bronze portrait group is rich in abstract thinking. Bronze human head are using exaggeration, exaggerated local details, strengthen the visual effect. "Mask", big ears, wide mouth, eyebrows, eyes stare blankly drum, some bronze human head head no crown. These modern abstract art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the bronze statue was played most incisive. Therefore, meaning the Sanxingi bronze statue is very rich, show the rational idea of higher. 5, and Western Asia and Egypt cultural ties. More than 40 bronze statues unearthed, there are 6 with a golden mask. With gold foil attached to the bronze human hea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It is shown respect, or witchcraft meaning, is still a mystery. Wearing a gold mask in China is rare, but more than 3300 years ago in Egypt the heyday of the Faro Tutan Camon mausoleum burial burial mask is the golden mask. West Asia and Egypt many statues is decorated with gold foil. Reflect the two cultures contact. Sanxingi bronze statue and golden mask in Western Asia and Egypt, although late, but its size and the proction process is not inferior than the latter,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Western Asia and Egypt Sanxingi relics, is indeed a great research value. Sanxingi bronzes are the early Shu cultural relics, the ancient times, distinct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are rare. So it should b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t is in the function and the use of some local and Central Plains,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it was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㈢ 美术试卷 帮忙找答案 找的多的给分
考试试题!
第一套
1. 庙底沟类型以河南__陕县庙底沟_______和陕西____临潼姜县_____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2.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可分为先后连续的三个阶段:_马家窑________、__半山_______、__马厂_______。
3. 陶器的制作方式是:____把用水湿润过的黏土造成一定的器皿或者其他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温度,使之烧结为坚固的陶器_______手制(捏塑·模制·泥条盘筑三种方法)和轮制_______
4. 半坡类型彩陶器形,最有特点的是:_以盆钵为主,造型风格朴实,以几何红陶纹样为主_________________
5.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______河南___和____陕西_____。
6. 龙山文化陶器以____黑陶_____为主,也有__红陶_____、___灰陶______、____白陶_____。
7. 黑陶工艺具有__陶质细腻___、___器形规整______、___胎壁厚薄均匀______、__色泽美_______、____风格秀丽_____的特点
8.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____岩画_____、___彩陶画______、_壁画________、_______地画__。
9. ______红铜___是人类最先利用的一种金属。
10. ______青铜艺术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
11. _____磨制石器,制陶术____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得分跃和提高。
12. 青铜器门类很多,其中艺术性较强的是______礼器___、_____乐器____。
13. 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兽面纹_________、____几何纹_____、____人物画像类纹饰_____。
14. 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是:_____礼器(中的鼎)____
15. 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县的____莲鹤方壶_____(春秋中期)与商代青铜器的风格大异其趣。
16. 战国时期的铜镜以出土于______洛阳金村___的楚国铜镜最为杰出。
17. 商代的青铜立人像出土于_______广汉三星堆___________
18. 有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是:___曹不兴______
第二套
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_制陶工艺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坡类型彩陶人面纹盆
2.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长沙马王堆______时代是______西汉_
3. 《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唐太宗_____
4. 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唐代_____
5. 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___《笔记法》____
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汴京_____
7. 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___《韩熙载夜宴图》____
8. 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李公麟______
9. 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气韵,生动是也______
10.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___龙门,云岗,敦煌____
11. 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__李思训___
12. 《捣练图》的作者是_张萱______
13. 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_《潇湘图》____
14. 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___宋徽宗____
15. 明末以画肖像而著名的画家是__陈洪绶_____
16. 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____朱耷__
17. 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_赵孟頫____
18. 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___唐代___
19.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卷轴山水画_____
20. 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苏轼______
21. 黄公望创作的著名山水画长卷是__《富春山居图》_____
22. 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_董其昌__
23. 新石器时代半坡型彩陶的典型装饰纹样是___几何纹样____
24. 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佛本生故事作品有_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______
25. 唐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___张萱____
26. 唐代王维被誉为“________南宗始祖_____________”
27. 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___李成____
28. 以生动自然的花鸟形象打破黄筌画风对宫廷绘画垄断的北宋画家是____崔白___
29. 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被辑成《林泉高致 》一书。
30. 宋代李唐在《采薇图》中描绘 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的故事。
31. 明代后期在水墨写意花卉画中最富有成就的画家是__徐渭_____
32. 大同云冈石窟创建于__北魏_____
33. 中国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青铜艺术_____
34. 龙门石窟的所在地是__洛阳龙门口_____
35. 顾恺之的传世绘画作品有___《洛神赋》____
36. 宋代画家范宽被誉为“ 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其代表作品有____雪景寒林图___
37. 元代山水画《渔庄秋霁图》的作者是__倪瓒_____
38. “扬州八怪”中最擅画墨竹的是___郑燮____
39. 明人“吴门四家”中有一位工匠出身的著名画家是___仇英____
40. 出土于湖南长沙的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___《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____
-----------------------------
做的我都快哭了
又看了一遍中美史
㈣ 广汉龙隐寺在什么地方
把成都好玩的地方推荐给你,自己选择:武侯祠旁有个锦里旅游点,有小吃街,有酒吧,有商业街, 还有芙蓉路的旅游商业街,都是旅游者的好去处. 都江堰一定要去看,最好听导游讲解,这个伟大的工程很值得一去. 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也不错,你可以跟国宝亲密接触(当然,这是要付出巨额的) 还有青城山也可去逛逛,有语: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崃市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都江堰市。 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世界自然遗产(扩展部分)——大熊猫栖息地(成都大熊猫基地、天台山、鸡冠山等)游乐场成都欢乐谷(全国第三中西部最大的现代化游乐场)成都国色天香乐园成都南湖梦幻岛乐园
㈤ 三十年后的广汉想象作文。
今天,我们回到广汉婆婆家。
到了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我们下了楼,来到街上,我看见街上花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象银河从天上而降。散步的人很多。我们来到房湖公园,公园的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好象古代的建筑物。公园门前有几座拱桥,拱桥上装满了彩灯,五颜六色的。犹如道道彩虹。拱桥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道路中间有个转盘,转盘里由几棵高大的椰子树,那几棵椰子树不是真的,而是用彩灯做的,有红的,黄的,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椰子树下种有草坪和美丽的鲜花。花儿开得漂亮极了,看了真想摘一朵。道路两旁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红灯,把大街变得更美丽了。
广汉的夜景真美呀!我爱广汉的夜景。
㈥ 在四川省射洪县历史上发生了那些重大事件
射洪移县之争
1913年,射洪的有识之士首次提出了变换治城主张,且欲借助辛亥革命的洪流使之成为现实。此论一出,立刻被那些刚剪下辫子的墨守成规者视为离经叛道,“金华是风水宝地”、“金华镇的泥巴比太和镇的泥巴重”、“移县不吉祥”等言论四起。县长熊耀章无所适从,此事最终被搁置了下来。
1931年,县中士绅黄毓英、杨溥泉等再倡移县之议,得到各界特别是太和镇各界的广泛响应。次年春,倡导者广泛联络各界人员200余人,在太和镇一剧院召开全县士绅代表会议,专题讨论移县问题,并请县长舒锡三就会指导。会议形成了移县的书面报告,呈请县府采纳施行。后因有人坚决反对,加之当时的军阀政府只以催粮派款为要,无心它顾,致使其拖而不决。
11年后,上级指令将新组建的射洪县银行设在太和镇,只在县城金华设办事处,这直接诱发了第三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移县论争。1943年3月,主张移县的县参议员利用召开县“临时参议会议”之机提交提案,并请以文笔著称的张友渔执写《移县解说》。《移县解说》大声疾呼:治城应居于中央,而今射洪系古之射洪、光汉、通泉等县合并面成,治城偏于北隅;治城应扼水陆要冲,而县内非太和镇莫属;治城应为经济金融之重心,而金华远不能及;治城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金华镇空间狭小。凡此种种,再不移县,更待何时?
上述主张皆持之有据,移县提案终获县“参议会议”通过,决定由县府转报专署、省府和内政部审批。
与此同时,反对移县之声也空前激烈。在《移县解说》被石印成册广为散发的时候,反对者也公推金华人汤开文执写《否认移县理由书》,石印成册广为散发。《理由书》称:金华山川毓秀,代出名贤――根据历史条件不可迁移县治;金华镇地势居高,而太和镇水患为害――根据地理条件不可迁县治;“新县制”贯彻时间已过,眼下当以抗战事务为重――根据政治条件不可以迁县治;迁治耗资数百万元,超过财力许可――根据经济条件不可迁县治。《理由书》另绘一图:同一洪水线上,金华镇只及城脚,而太和镇城墙上已有人划船。
为达目的,矛盾双方均成立社团,筹集经费,四面串连,八方游说,联名上书,派人请愿,一时文电交驰,各种宣传品雪片般在省、行政院、内政部飘飞,甚至还出现暗杀图谋。
后来,省府明令批示:“射洪迁治,非短时间所能办理,应以缓议”。更不幸的是,两年后的1945年,一河大水,太和镇城墙行船果然成真,移县之声从此哑然。
射洪县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557)改名射洪县,故称“西魏置县,北周正名”。
射洪县因其射洪县境内有射江(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县得名源于射江,古“江”与“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后北周从俗,遂改为射洪。《元和郡县图志》载:(射洪)“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今射洪县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年。
秦惠文王灭巴,蜀两国,设置巴,蜀两郡。西汉析巴,蜀郡置广汉郡,领辖广汉等十三县。广汉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的通泉坝,为今射洪县境内建县之始。此时,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郪两县。广汉县和郪县的分界线,东西以涪江和梓潼江为界,即涪江以东和梓潼江左岸地区为广汉县。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区为郪县(治今三台县郪江乡)。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改广汉县为广信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信,郪两县。
东汉时,刘秀政权恢复益州,广汉郡,广汉县名,东汉末年,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四县置东广汉郡。郡治广汉县(今射洪县柳树镇)。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郡广汉,郪两县。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罢德阳郡,置遂宁郡,广汉县由广汉郡划入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分属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夺取晋王朝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刘宋。分广汉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县(今三台县潼川镇),领辖北伍城,怀归两县。
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宁郡为东遂宁郡,郡治巴兴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广汉县隶属东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属东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
萧梁(502~553)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新城郡领北伍城县。南齐,改北宕渠郡(治今盐亭县城),置西宕渠郡,析广汉县,置通泉县。领辖广汉,通泉两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通泉,北伍城三县。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县,置射江县(治今射洪县金华镇),隶属昌城郡。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为涌泉郡,并移郡治于涌泉县(通泉更名,治今射洪县洋溪镇),领辖涌泉,广魏(广汉改名)两县。今射洪县境属射江,涌泉,广魏三县。
北周(557~581),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井(涌泉改名),广汉(广魏改名)三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郡置州,涌泉郡,昌城郡被废,改通井县为通泉县,并光汉县(广汉改名,讳炀帝杨广名)入通泉县。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
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新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开皇十八年(598),改新州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州置郡,射洪、通泉两县属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镇)。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泉两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梓潼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未变。今射洪县境仍属此两县。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两县初隶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为静戌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为静安军。端拱二年(989)复改为东川节度,神宗元丰三年(1080)又改为剑南东川节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设为潼川府,射洪、通泉两县隶属关系仍旧。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县“兵后地荒”,并入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治今三台县潼川镇)。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并射洪县入盐亭县。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复射洪县建置。
清初,射洪县属潼川直隶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为府,隶属潼川府。嘉庆七年(1802),隶属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隶省政,射洪县隶属四川省潼川府。民国2年(1913),废潼川府,复置道,又隶川北道,民国3年(1914),又旋改属嘉陵道。
民国7年(1918)起,四川军阀割据,四川形成“防区制”。今射洪县太和镇南,先为四川省第五卫戍区范围,后为李家钰卫戍范围。太和镇北先为川军第5师吕超部控制,后属川军第10师刘斌部,川军杨森第2混成旅杨汉城部及国民革命军第29军田颂尧,孙震部的卫戍区范围。
民国24年(1935),射洪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1949)12月。
建国后,1950年1月置射洪县(县治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隶属川北区行署遂宁分区。
1952年9月,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10月,射洪县划归绵阳专区。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射洪县仍隶属。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射洪县隶属遂宁市。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12 16:42 历史名人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陈子昂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
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比较多,并附录《新唐书》本传等有关材料。《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世界文库》本,曾据明、清各本作过若干校订。今人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等书,补入诗文10余篇,成为较完备的本子,后附今人罗庸《陈子昂年谱》。今人彭庆生有《陈子昂诗注》。后附其所编《陈子昂年谱》及“诸家评论”。
谢东山
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射洪县太和镇城南谢家坝(今城南王爷庙村)人。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经历仕宦20年,颇负名望。他勤奋好学,居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召集当地名流学究座谈,搜录奇闻,研讨学问。由于他广征博采,勤积资料,所以著述颇丰,计有《近譬轩集》40卷,《诗抄》40卷,《诗话》4卷,《中庸集说启蒙》1卷,《贵阳图考》26卷,《明近体诗抄》29卷,还删正《嘉靖贵州通志》12卷。
孙竹篱
孙竹篱生于1906年,其父孙文仲为清末秀才。河北滦县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东北大学职员,四川射洪中学、射洪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绵阳书画院院长。孙竹篱幼年随父读书,打下古文经典基础。 弟兄皆善书法,竹篱独喜绘画和诗文。15岁入滦县中国后因家贫中缀,17岁在北平琉璃厂做画师, 宗法任伯年及上官周、钱慧安、吴友如等名家。青年竹篱曾至无锡工作再转赴西安,他受聘于 东北大学任职,“抗战”爆发前夕,孙竹篱于1937年再随东大内迁四川三台县。1952年,孙竹篱 从教于子昂故里射洪县一直到退休。射洪是人文荟萃之乡,唐代杜甫曾到此住过,韩愈称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之先河,流芳千古惠及后人。 射洪至今地方文风很盛,能诗能画的人很多。作为文人画家的孙竹篱,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中 生活工作和创作着。虽一时有些政治上的挫折,他也能以平静心态坦然度过,而他的艺术之树 却始终绿叶婆娑,繁荫满地。一直坚持诗书画创作的孙竹篱,这一时期为射洪人民留下了大量 艺术珍品,从民间到官员,竹篱先生的国画作品广为流传和被收藏。射洪书画界亦因有竹篱 先生而十分活跃,争相拜师学艺者众多。
于渊
于渊,名光藻,号邦齐,射洪县于家坝(今广兴镇于家坝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在佃农家里。性豪爽,富有反抗精神。青年时,因遭乡绅凌辱,忍无可忍,愤而还击,后被迫外逃投军,以勇武善战闻名,由士兵逐级晋升到师长,为川军中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㈦ 中国元明时期的美术的特点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什么联系
一,元朝书画特色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也就是说,绘画之美不仅在描画自然,而且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也就是笔墨本身。笔墨本身具有了独立审美价值,所以,将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向了它的最高境界。
二,与此相对应的独特现象就是在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书法之美与意境韵味来配合画面的意境。而目的在于传达艺术家主观心绪观念,这不同于南宋,(南宋追求景物的精巧),这就是“有我之境”。元画代表作品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三,这种有我之境发展到明朝,形成一股浪漫主义洪流。明朝的石涛、朱耷等,包括后来的扬州八怪,主观心绪压倒了一切,形似被进一步抛弃,艺术家个人特征凸显。
四,明中叶之后,木刻版画作为市民文艺沛然兴起。通常作为戏曲、小说的插图广泛流传。明代木刻版画不拘于时空框套,而直接服从于整体生活和理性的逻辑,通常将不同时空的情节同时展现。
㈧ 请教德阳(绵竹,什邡,广汉)人民
如果是公务员,首选什邡,这三个地方虽说在四川都属于十强县,经济条件都不错,但从公务员的角度出发还是建议去什邡.
为什么?待遇!公务员是拿财政收入的.三个地方就属什邡工资福利高了.德阳市的公务员都要眼红的.
我是广汉的公务员,了解这些情况,其他说什么经济条件这些,和公务员都没有直接联系的.公务员首先就要关心待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