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峡人家有哪些景点
神农架、三峡人家、三峡大坝五日游
行程特色:
1、探秘华中屋脊,寻神农野人
2、感受中国最大最壮阔的大型水利工程 - - 长江三峡大坝
3、乘坐长江三峡系列豪华观光游轮,欣赏原汁原味的西陵峡风光
4、船游诗画清江
第一天:武汉-宜昌-三峡人家 不含餐 住:宜昌
早上汉口乘动车赴宜昌东站(参考车次:D5819(07:57-09:55)/D5973(08:18-10:25),到达后乘车赴【三峡人家】(车程约1.5小时)游览:水上人家、溪边人家、黄龙瀑、琴音瀑、天下第四泉——蛤蟆泉,观赏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歌舞表演,接绣球对山歌。中午景区农家餐馆自行用餐,下午游览山上人家、灯影石、石令牌、邀月亭等。约17:30返回宜昌,晚入住酒店!
第二天:宜昌-神农架 不含餐 住:神农架
早上宜昌出发,经宜巴高速和神农架旅游生态公路,前往华中屋脊——【神农架】(车程约3.5小时),
途中游览【官门山】官门山景区集生态、动植物、人文、科考等于一体,是神农架的生态大观园。官门山物种丰富,山险林奇,山水相映,环谷幽深,地质遗迹富集。最大的亮点是领略神农架“物种基因库”。
下午酒壶坪游客中心换乘景区换乘车——游览【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又名神农顶风景区您可以置身森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无比畅快;观小龙潭野生动物、徒步金猴岭原始森林、神农谷观奇特峡谷风光、了望塔远眺华中第一峰、探秘奥秘之地板壁岩(因天气原因,景区无法游览完整,门票不减不退),行程结束后赴酒店入住。
第三天:神农架-宜昌 不含餐 住:神农架
酒店早餐后游览【神农祭坛】整个景区分为主体祭祀区、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等。祭祀区主体建筑为巨型牛首人身神农雕像;古老植物园内有数百种国家珍稀植物,如血皮槭、银杏、香樟,珙桐,鹅掌楸...同时可以观千年古树--铁坚杉,此树距今已有1250多年树龄。
游览【天生桥风景区】天生桥景区内天生石桥、阴潭、老君听涛、清澈的山涧、巴人的茅屋,欣赏古老的堂戏,品神农云雾茶、喝地道包谷酒,共同构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
⑵ 武汉到三峡旅游攻略
我清明才去的,自助游,很是不爽!多花了很多钱不说,还为乘车住宿吃饭等问题很是伤脑筋!如果你没去过又没人带着你的话还是建议报个团吧!就算是豪华游轮系列的三天也就8百多一个人。而且玩完还会因为导游的解说记住几个经典的故事呢
不过你如果还是想自己去玩的话我把我自己查的乘车路线给你参考下吧!对了,宜昌很小的,别把它想的跟武汉一样大了!
D1 从武汉坐汽车到宜昌长途客运站下车,出来后向右走(不用过马路)到长途车站坐101路、4长线到 “夜明珠三峡专用公路车站”, 再换乘“坝区8路”(10元)到 “游客换乘中心” 下车,穿过马路,右前方约150-200米有很大的牌子,走进去(路上拉客的很多,别上当)。进去会发现有三峡大坝售票处,改乘坝区游览车进去看坛子岭、截流园。还要经过安检通道。票价是105。游玩后回到原处乘“坝区8路”到“夜明珠三峡专用公路车站”,然后乘 21路、4路100路101路(1元)到“三峡大学北门站”,住宿三峡大学附近旅社。
D2 从三峡大学北门站乘16路在 “西陵后路站” 下车,然后沿来时的公交车路线返回至十字路口后向左转一直走即可到夷陵广场,或从三峡大学北门走到“黄河路口站”(然后乘100路到夷陵广场—或乘10路到十六中站然后往回走即可到夷陵广场—或乘101路到铁路坝站下车,然后向前走再右转即可到夷陵广场—或乘4长线到移动通信广场站下车,然后向前走再右转即可到夷陵广场),再坐10-1路公汽,坐到三峡人家(票价180)下车,从胡金滩码头坐船过去在索道码头下船,然后坐索道到石牌山顶,顺着山势玩下来直到龙进溪并游玩,玩完差不多就下午了。玩完沿原路返回即可,住宿三峡大学附近旅社。
Day 3 乘车回武汉
汽车:首先步行至黄河路口站,然后【乘坐101路到长途车站下车,往回步行至客运站,或乘4长线(或34)到宜昌火车站下车,往回步行至客运站】。
三峡景点那几乎没什么吃的,最好自备干粮,不然会饿扁的。希望能帮到你
⑶ 三峡人家风景区
适合
你可以去旅途网查一下
⑷ 如何在三峡人家景点玩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如果你想知道具体的话,你可以去下载腾讯地图,我记得哪里有全国各大景点的相信介绍,特色啊!里面都有,而且还能精准的定位,寻找就酒店之类的。你可以去试一试,我觉得还是很好的。
⑸ 三峡人家旅游攻略 三峡人家好玩吗
三峡人家门票包抄含:袭山上人家(靠近索道站码头)、水上人家(靠近龙进溪码头)二个区域。
一、山上人家区域,游客可以观赏到当地特色民居“吊脚楼”,并在楼内的各个居室了解到本地先民的生活场景。而在山中的人造景点“巴王宫”内,可以欣赏到具有古巴人风情的仿古表演。此外,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的“灯影石”,也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二、 水上人家附近就是长江和龙进溪的交汇处,溪上人家就在这里。这里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青山绿水之间,景色如画。在这里能看到溪边洗衣服的幺妹子和在溪流中荡舟的本地姑娘,清新美丽。溪水边的山坡上分布着很多的阁楼,楼内展示了当地溪上人家的日常生活,还有精彩的抛绣球、抢亲、入洞房和纤夫拉纤的表演,不少演出还会邀请游客亲自参与,比如扮演新郎等。
⑹ 准备8月初去三峡人家,求一份三峡人家的旅游攻略,越详细越好,高分求助
你在哪个城市? 是随团,还是自己个人游。
⑺ 武汉到三峡人家自驾游吃、住,玩
游记:
2017年8月请年假回了一趟重庆,返回武汉途中,经过宜昌,临时起意决定去一趟三峡人家。
下午2点半,从G50沪渝高速转至三峡高速,但走一段路就要停车办理通行证(因为三峡高速通往三峡大坝),拿着行驶证和驾驶证免费办理通行,在下岸溪村下高速(最近只有这个口子),沿着334省道往回走几公里低速,过了两三个隧道就开始下山(此时的334省道在半山腰上),下山的路陡峭弯多路窄,一定要小心,因为往宜昌拉客和包团的返程大巴车很多,一进入这条下山路,两旁全是民宿,估计有上百家,全打着停车/食宿/娱乐的招牌,下山途中能够看到长江对岸的三峡人家景区,在狭长的路上走了几公里,终于3点半下到了底,到了游客中心,由于处在高山的峡谷中,紧挨着长江,位置很拥挤,游客中心显得很狭小也不起眼,车位不多,基本停满了,找了一圈才勉强找到一个。
游客中心和景区分处于长江两岸,游客中心(东岸)到景区(西岸)必须坐船(景区那边有村庄,查了一下也有道路通达,但得从秭归绕行,且门票中的30元船票仍然要出),到售票处咨询,景区套票是180每人(门票是150元+游船30元),3点以后只卖第二天的票,因为景区晚上不留客,且游船停航蛮早,头一天下午停车到第二天下午,停车费20元封顶,没买门票不能乘景区的游船过江,但可以乘私人的船(5元每人)到对岸住宿。
打算就在附近找个民宿,考虑第二天步行到游客中心,所以找了一家较近的民宿——国门宾馆,是一对老夫妻开的,门口有6个车位,住宿费150元,供应早中晚餐,一个荤菜一般40左右,素菜20左右,火锅120-300元。
早餐是10元每人,8点多吃完准备去买票,老太婆告诉我她门口的停车位过了下午1点收费50元停车费,鉴于我头一天在这住宿,只收30元,心里千万头草泥马跑过,因为走马观花式的逛景区也要逛到下午两三点,(喷子别说我开车出来玩还在乎这点停车费,那要看合不合理,给仙人板板),索性开车停游客中心停车场,尼玛!7点-15点不让私家车进去,免费停车场在7公里外的山上,再坐景区大巴下山,日他个鬼,也不搞个明显的告示牌告知,(喷子别喷我自己不提前做功课抱怨景区不告知,景区太多坑,防不胜防,我他妈功课做足比跳坑还累,那还玩个鸡巴),返回在国门宾馆对面(啥名字忘了)见到很多停车位,年轻女老板说吃饭停车不收费,国门宾馆的老板(老太婆的老公)见我停车到对面,不知是误会人家抢客还是真好人,跟我说你把车停回来,去玩,下午玩完了车子直接开走!我操,你和老太婆的说法不一致啊,做生意不是一天两天,对游客的态度处于对立面啊,我呵呵。
车子没停回去,到游客中心买票,坐游船到对岸,第一站是龙进溪,就是一条汇入长江的小溪,溪两边是游步道,往里走1里路再返回,沿途有工作人员扮土家人打鱼、划船、弹琴、垂钓。想想他们月薪估计也就三四千,船头站一天,弹琴弹一天也挺累的,沿着长江走一长段路才到下一个景点,巴王寨的山脚下,准备坐缆车直达山顶,工作人员说停用了,好吧,按就去坐扶梯,30元每人,扶梯往上走了3节,就没了,没错,就3节,每节大约20来米长,就没有了,没错,30元就坐了3节扶梯,停摆的缆车到山顶也是30元,然而扶梯连半山腰都没到,我日你先人,又被坑了一回,这热的天,爬到山顶都快虚脱了,灯影石就在山顶,不咋样,其实也不算山顶,到了灯影石就不让再继续进了,景色也很一般,原路下山,半山腰分路到巴王宫和巴王寨,其实就是石头和木头结构的房子,几乎都是空的,就巴王宫有几个群演。
下山坐游船回对岸,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吃了中饭,打道回府,走的时候果然没有收我停车费!!!
感叹:
1、一直以来就比较抗拒国内游,因为坑多,国外游火爆不无道理,因为发现花同样多的钱既游览了美景又享受了服务,而不像国内的景点,去一回伤心一回憎恶一回,想想九寨沟地震了网友一边倒的拒绝捐款是什么原因,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一撮人圈起来收费,费用还老高了。
2、国内景区很少为游客考虑,宗旨是能坑一个是一个,能多坑尽量不少坑,景区以及景区的商户见到游客就像见到待宰的羔羊。当然游客的安全他们会考虑,毕竟死一个要赔不少钱。
3、政府当然也不想松口这一坨肥肉,景区的收入自然少不了某些领导的份,虽然近年情况有好转,但无法挽回游客对国内游的憎恶,游客在景点的遭遇完全可以理解成在领导层意志里的遭遇,同时让我想起了某高速公路管理层领导说过的话,“我们一直在酝酿改革,要让服务区的商品同城同质同价,要引进知名连锁品牌”,这么多年了,我可以认为你“便秘”了。
⑻ 三峡人家风景区的主要景点
三峡人家
水上人家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如今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
三峡人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
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在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将注定要长留此地,整个景区弥漫如仙境般的梦幻景致,这里的美让人心悸,这里的美让人窒息!
溪边人家
溪边人家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伴着青山绿水、斜阳草树、雾霭烟雨,如诗如画。吊脚楼上吊着大蒜、包谷、红辣椒、蓑衣、斗笠。屋顶飘出袅袅炊烟,门前的溪水里,鸭鹅嬉戏,吊脚楼下小狗“汪汪”的叫着,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吊脚楼前的大石头上,几位山里妹子在捶洗衣服,唱起了热烈缠绵的情歌,棒棰捶在石板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好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恋歌。
山上人家
山上人家的“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 三峡人家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遇到高坎地势,则要立柱或筑墙,才能与正屋跑平合檐,故称“吊脚楼”。其独特之处是前低后高,侧面有走廊,后面有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三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堆放杂物,还可防止毒蛇猛兽侵袭。吊楼有大有小,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吊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由于临江,地势险要,一户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个层次,似台阶一样。步入山上人家,几步台阶,便把你引进一个个原始淳朴的屋子,进入屋子,穿过一道门,又一架台阶把你引入另一处居室,好像捉迷藏一样,回廊九曲八折,遮遮藏藏,外人进得去,却难走出来。在这些老屋里走一走,便可领略到峡江人顺应自然,又不断地与自然抗争,执着地营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个性。而屋顶上的遮盖物,也是大有讲究的,有盖泥瓦的,也有盖茅草、石板和青瓦的,各有所喜,也各有其说。盖泥瓦的人家会说“黄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盖茅草的人家会说“茅草屋里腊肉香”;盖石板的人家会说“石板底下有福享”。但这都体现了峡江人民的乐观、风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走上吊脚楼,檐角高翘,曲廊盘绕,举目四望,风光如画,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有诗赞叹道:“奇山秀水妙寰球,山上人家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石令牌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六、七年。
灯影石
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堪称世界奇观。
明月湾
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
船过明月湾,置身于游船之上,眺望远方江面,便会发现两岸连绵不绝的山峦仿佛阻塞了滚滚长江,但船进山退,路转峰回,旋即又豁然开朗。故而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灯影洞
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色界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蛤蟆泉
灯影峡南岸扇子山下,原有一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只张口吐舌、睁眼鼓腮的蛤蟆,其背后的一股泉水四季长流不息,水清味甘,是烹茶、酿酒的上好水源,这就是著名的蛤蟆泉。“茶圣”唐代陆羽品尽天下名泉后,誉之为“天下第四”,陆游亦有诗赞其为“天下泉中第四泉”。除二陆之外,苏辙、黄庭坚、王士祯、张之洞等都曾在此留下咏泉诗文。
杨家溪
杨家溪因宋朝杨家将的后裔曾移居于此而得名。神秘的杨家溪漂流以军事漂流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军训色彩,它分为动水漂流和静水漂流。在这里漂流,游人坐军车,穿军服,唱军歌,划皮艇,仿佛水上军训,一路搏激流,过险滩,既可领略冲浪闯滩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荡舟的悠闲。
石牌抗战纪念馆
公元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馆舍面积440平方米,由凭吊缅怀大厅、多媒体展览厅、图文展览厅、实物展览厅四部分组成,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公元2003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将石牌抗战纪念馆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